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石振宇教授谈国产... [复制链接]

1#
                                杨维中
      石振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同时也是欧博公司“水滴”造型CD机的外观设计者。尽管我和他是头一回见面,但石教授显然很能唠嗑,到底是当老师的,况且又是北京人┅┅
      国产Hi–Fi目前正面临着一场整合,现在大家都在往几千块钱一台的机子里扎,如果跳不出这一点,那就不是你把别人踩死就是别人把你踩死,从而最后所剩无几。所以说,我们的视野要更开阔一些,必须跳出这个土围子。
     我们的产品还缺乏深度,一些企业似乎是在为赶展会而开发产品,结果产品还不成熟就仓促推出市场,而这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有些新机器你打开一看,会发现某些细节还没有完全吃透,一些CD唱机用得都是几年不变的廉价转盘机芯,不是飞利浦CDM12就是索尼的213,因此没有制造高档机的基础。
      采用低档转盘机芯也能做出像样的声音,但是在机器的减振方面却存在着先天不足。机芯的电机一旦高速旋转起来,其振动是非常厉害的,我试过拿磁铁往上一贴,声音会有明显的变化。那么我们能不能考虑把这个电机挪下来,然后哪怕是用一比一的皮带传动也许都要好得多。
      国产CD机碟舱里还存在很多死角,尤其是一些采用掀盖式的新款CD机,碟片在盒舱里飞速旋转时会有一大堆的风,并会由此形成涡流而导致旋转的碟片产生仰角。为什么大家不开动脑子来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能不能在CD碟片的下坡处把气流倒起来?然后在它的上舱盖再将气流压下去,从而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回路,这样就能使CD片的播放处于最佳平稳状态。
      现在好像大家都很注重音响的声音和外观工艺了,但却很少有人考虑如何在一台机器中注入更多的人文理念。一件产品如果变成了商品,你就必须要去考虑它所针对的消费人群,日本人为此提出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点,要为特定的人群提供特定的产品”理念。因为一个商品被消费者买回家以后会有很多的问题要出现,它包括了好用、好看、搬运组装、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耐用、售后维修等等,而且商品在完成了历史使命一旦成为废品之后,还存在一个如何回收处理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商品的系统链。
      国产Hi–Fi音响现在似乎还仅仅只是停留在“产品”的概念上,还缺乏从应用角度去确定进一步的研发方向。比如说最简单的控制键纽,你不管它是圆的还是方的或者这么旋还是那么扭,各厂家好像基本都一样而八九不离十,孰不知这其中却充满学问。一些厂家近期推出的一些放大器或CD机,它们的控制方式设计也都还有完善的余地,尤其是按纽、旋纽、拨纽的界线尚待进一步划分清楚。这其中涉及到设计语言,也叫语译学。这也是我们的学生在大二时就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其实一个设计优秀的控制键纽,既使在它不附以任何文字注明的时候,也应该知道它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
      比如说一个应该旋转的纽,它肯定就要带轮。而一个有档位设置的纽,它的操作手柄就一定要带压花纹,这就是一种提示,因为只有这样它旋转起来的力度才足够大。马克•菜文森的放大器,它的控制旋纽很光滑,这表明它的操纵将会非常轻松自如。而像一些可以按下去的键纽,它的语译学是什么呢?就是它的顶端平面一定会有一个凹下去的小酒窝,你一看就知道它在操作中肯定是要往下摁的,只有这样它才是到位的。所以一些键纽不管它是拔出来才能转的,或者是摁进去才可以左右滑动的,它都必须符合语译学的设计理念。因此音响外观的设计不单单只是一个是否漂亮的问题,它还牵涉到很多人文理念。
      音响的造型还有一个比例匀称的问题,如果头大身子小就有头重脚轻之嫌了。假如我给同学一个圆球和一个方块,要求他们去解决二者之间的大小,那么肯定有很多同学会做成圆球大方块小或者方块大圆球小。为什么呢?因为当圆球小方块大的时候,它们是脑袋和肩膀的关系,这是人们所看习惯了的。如果是圆球大方块小,则又可以理解成是脑袋和脖子的关系,从而也合乎常理。但我相信绝少是圆球和方块一样大的,这就是习惯视觉所产生的一种审美现象,其中的学问很深。
      一些国产CD机喜欢用兰光来作为显示屏,这其实不尽合理,因为兰光的传递距离很短,所以很多人会看不清楚而只能眯着眼睛瞅。我还认为CD机的仓门应该设计成是倾斜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机加工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在结构上稍作一些调整,这样设计它的可视性就非常好。一台放大器的音量旋纽,通常的做法是在上面冲一个小点来指示音量的调整位置,其实它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如果我来做这个旋纽,我会在上面做一根小棍来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你拨到哪了我立马就能一眼看到。
      很多设计师对Hi–Fi器材注重的是产品本身,但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使用产品的人。因为产品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什么样的产品便为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因此一切以人为本才对。更早些的时候,大家还只是体会到机器对人的尽职,但是当大家的产品都走到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时候,更激烈的竞争就会体现在产品对人的一种关心上。像汽车行业现在就走到这一步了,有些车在被撞之后连门都瘪了,但是它都能紧急自救而让乘客逃生,这就是产品服务于人的典型范例。音响其实也应该是这样,你的外观,你的色调,你的重量,你的摆放,你的性能,你的操作,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
      一些国产音响外观抄袭的痕迹很重,但制造工艺却难以达到人家同等水准而形似神不似,这也是一些设计师和机加工厂颇感到困惑的一点。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工艺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一种材料是没有缺陷的,但是怎样去使产品尽善尽美,这就要求设计师善于扬长避短,从而充满智慧。像一些放大器的机壳面板,当采用三四块铝板拼合组装时,它的积累公差就不容忽视,那为什么不采用错落的方式来衔接呢?一旦错落起来那工差的问题不就好解决了吗?
      Hi–Fi产品的外观设计还有一个风格连续化的问题,很多厂家推出的机器外观没有连续性,跟着潮流走而几乎天天都在变,以致于最后永远找不到“自我”。而好的音响一定要有代表自己的符号,像马兰士的典型符号就是它面板上的那块圆表,麦景图呢?它的湖水兰机械式指针则成为不朽的象征,所以你打老远就知道这是马兰士,那是麦景图。
      一个好的外观设计有时会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比如说212汽车的灯,看上去就很像是人的一对眼睛,因为它有表情、有眼神,所以你再看长春一汽的大解放卡车就会很难受,为什么?因为它整个就像是一只蝗虫。当然,也有一些音响的外观第一眼并不中看,但这也是一种风格。从而就像一位女人,或许长得并不漂亮,但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她品行不错,由此而越看越顺眼。另外一些女人,脸蛋长得很漂亮但是人品太差,所以相处的越久你会越感到她寒碜,这就是内涵气质在起决定作用。
      好的外观设计能令人产生美妙的联想,所以一些著名的世界铭器,如麦景图、SEK、KRELL、LINN、Jeff Rowland、MARK LEVINSON等,都非常重视形美设计。像KRELL,它的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现在的第三代产品之间,你甭管它怎么变,但仍然有很多内在联系而不会出现断层。反观我们的一些产品,今儿弄一个样,明儿再弄一个样,让人一瞧就觉得设计师没主意而找不到了北。
      一个出色的外观设计也应该是不留痕迹的,过份雕凿的东西反而不好。这一点用文字来表述就是–“豪华的东西必然繁琐,繁琐的东西必然雕凿,雕凿的东西必然小气。反之,简单的东西必然朴素,朴素的东西必然厚道,厚道的东西也就必然大气”。所以欧洲人设计机器会尽量减少开关和控制键纽,一台收音机的4个波段FM、SW1、SW2、MW,它一个纽可以全搞定,但日本人会搞成4个从而去满足某一部分人追求繁琐的消费心理。
      日本机器虽然匮乏大气,但它的工艺却是一些欧洲国家所不及的。你拆开任何一台日本机器,会发现它的每一个细节都不知推敲了多少遍而精心所为,一些复杂的多声道AV放大器它照样非常地生动、严谨,而这和它的民族属性有密切关系。国产Hi–Fi前几年跟进口品牌跟得很紧,这两年逐渐有了一些小突破,但离找到“自我”仍然还有一段距离。
      机械加工有标准件之说,而Hi–Fi也应该有Hi–Fi的标准件,因为只有形成了标准件你才能具有一定的生产量,才能去降低成本,也才能始终延续一种风格。我们设计师所要改变的,只是电路或者外观上一些小的变化以便于型号的升级延伸,如果每开发一款机型小到连镙丝钉都得全盘推翻重新再来,那企业就太累了。
      像CD机的减振,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倘若能在机器的四个边角各设计一个顶锥,然后小心翼翼地搁在机架上,它在稳重性上就十分有效果。而且其它的胆机、前级、后级都照着这个法子来,那么全系列的Hi–Fi机器就具有了一种符号,从而找到了“自我”。
                                2005年1月20日

a.jpg (, 下载次数:6)

jpg(2010/12/14 22:42:13 上传)

a.jpg

最后编辑杨维中 最后编辑于 2010-12-14 22:44:1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2/15 11:55:3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