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敬请周道兄——包括对多声道“畏惧”者一读 [复制链接]

1#
台湾音响访问之旅《转贴 》
此趟前至台湾带着愉快兴奋的心情,一则已经很久没去台湾逛逛,二则与台湾的资深烧友聚会聊聊, 台湾有一群写实派的烧友,其风格相当具专业水准,以技术为出发点来调教声音,所投资的器材都相当实惠,音乐造诣都属上层. 我还去各大音响器材店逛逛, 收购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好外围, 如线材接头等等.. 更让我高兴的买了20张原版发烧CD, 张张精采, 录音技术都相当好, 还买到了蔡琴与Eric Bibb的SACD, T2的铝壳DVD, 几张Superbit的原版DVD碟…,货色齐全,真可谓发烧天堂.
拜访台湾MK朱先生,朱先生30几年的音响经验,专业技术底子相当扎实, 几经交流, 相谈甚欢, 他提出了音响必须能忠实反应演唱者的情感与声音之观点, 并且给予声学处理的宝贵经验, 我则提供自己在proceed产品设计中的一些浅薄经验与调声心得.
朱: 朱先生   TR: TheaterRock   戴伯: 20年的资深音响同好

音源篇
在新格式的SACD与DVD Audio时代, CD是否能保有优势,面对CD的高度普及化,以及新的录音技术与CD机数码采样的进步,SACD与DVD Audio能在未来全面取代吗?
TR: 我近半年来所买的CD盘,都有发烧水准,其录音师之调音手法与成熟的数码采样技术,让这一些CD盘的声音很有LP的特色,音质温暖圆润,数码味已经很难察觉,配合好的CD机,高频毛边刺耳,与中频的粗刺感都已经不复存在. 再者CD盘的价格远低于SACD, 虽然说DVD Audio盘的价格与CD盘比较接近,但其实际表现却是介于SACD与CD之间, 在上被SACD夹杀,后又有CD大幅进步的录音技术急起直追.
朱: CD是最普及的音乐纪录媒体,好的录音搭配好的CD机一样有很令人激赏的表现. 谈及LP的感觉,环球音乐新发表的现代爵士女歌手 Diana Krall之The Look of Love 的专辑其音色就相当有透明感,完全摆脱CD给人的印象. 不过我认为SACD还是会存在于发烧界,因为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多声道SACD的音场表现很令人陶醉.
TR: Diana Krall的新专辑确实调音技术令人激赏,浓浓的LP味道加上高透明感好似有种魔力, 别忘了还有Patricia Barber的Night Club爵士新专辑,也是一样跟Diana新专辑有着一模一样的录制手法, 我一听就迷上了,如此自然有情感, 湿润的音色一听就入迷. 不过我个人对于多声道SACD还未尝试,现在有的是Marantz SA14 两声道SACD机, 多声道的纯音乐我可还不习惯.
朱: 你真是爵士迷, 连Patricia的专辑都被你听出来与Diana的音色风格一样, 他们两张专辑是由同一位录音师所录制的. 你的观点令人有些担心, 多声道SACD与DVD Audio我认为是必走之路,其音场与密度感更能表现出演唱者的情感, 而且能轻易的打败传统两声道high end 器材. 因为所有的定位,形体与空气感都全面胜过两只音箱. 一组中价的多声道音响组合配合SACD,就能超越传统两只音箱的高价音响器材.
TR: 哈..或许我还没体验过多声道SACD的魅力. 不过以多声道的AV系统概念来挑战传统的HIFI两声道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 如你所说,在多只音箱的帮助下是可以在音场,定位与密度轻易超越传统两声道Hifi所要营造的临场感. 因为在实际的演唱中, 空气是围绕在我们的四周,声波密度会产生包围感,连带透明感, 人耳与这一些传拨媒介微妙的互动是在两声道录音技术中所无法达到的,但是在多声道录音中由于有了中置与环绕音箱的帮助,实际演唱中包围着聆听者的空气感也被以数码处理而录制到后方环绕声道与中置声道,这就是两声道hifi系统望尘莫及之处.
朱: 确实是如此. 不过这要传统的两声道同好接受似乎不容易. AV多声道系统与Hifi系统的玩家原本就存在一些矛盾. 但是现在代表着Hifi最佳录音格式的SACD与DVD Audio也正式跨入多声道AV, 以后会融合在一起. 等等你来听一下多声道SACD演奏体会一下.我想真正调校高超的系统,在你听过之后很难 say no. 我的SACD器材也不是顶级, SACD机是先锋733A, 但透过复杂的声学空间处理与MK S150音箱的搭配,发出会令人感动的声音.
TR: 戴伯家里正因为这幺小,花那幺多心思处理声学之后令人惊讶. 令许多玩超高价器材的同好引以为标竿. 连音响器材研发厂,都得把原型机抱到他家中试音,作调音工作,这正反映出试音环境声学处理的重要性.
朱: 你认为现在的CD机哪几部是超般之作? 为这与CD回放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CD机内部的数码采样与升频技术是音质好坏的关键之一. 而市面上这幺多CD机都标榜采用独家升频技术,价格贵的不太合理,你有没有比较值得推荐的?
TR: 接触器材有限,有一部纯CD机是我很想拥有的, 音乐之旅的EMC-1, 此机在High end器材中不算昂贵, 约20000rmb, Jitter处理的非常好, 是以LP为思唯来研发的,表现超过许多身价2~3倍的器材. 音色温暖,解析力高,密度适中,完全没有一些高价CD机所强调的高采样升频的数码味. 厂方还把这PHILIPS CD12PRO机芯按LP的模式改造成置顶式盘. 我听了一下子爱上他,很符合我自己的声音风格.
朱: 我得去找找这部机. 好的CD机现在已经不多见,许多名厂作出的CD机都太强调数码升频,反而流失了音乐原有的真实感,况且都是不合理的天价,说穿了,大家用的零组件都差不多. 只能在放大线路,数码升频与避震上作作手脚. 一部韵味像LP的CD机却实吸引人,价格也相当合理.
TR: CD机一味的高采样数码技术并不能改善音质,反而在加进波长时容易让高频产生失真,虽然可以仿真出原本在CD录制里缺少的信息,但是带来的却是不真实的声音, 好象是电影里的特技音效一样,变成配音了. 我看到一些杂志对于数码升频器的抬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却已经失去演唱者的原汁原味与情感,似乎违背了高保真的原意.
朱: 这一点就称之为数码味太重了!反而在日制CD机这一点作的比较好,音色比较纯,升频技术也比较符合实际,最重要的是价格相当便宜. 你对于分体式的CD 转盘与数码升频器的看法为何?
TR: 老实说,我觉得分体式的好处在于可以灵活升级,而且有各自独立电源,能让电源噪音降低. 但是这种做法又有更严重的jitter的问题, 厂方一定也下足功夫在处理这方面,但一定在真实度上有所牺牲, 两架机器的时钟震荡要一模一样几乎不可能,讯号延迟更是杀手了. 如果加上不同厂牌的CD盘与升频器的结合,这现象更是严重了. 我以为这个做法以市场包装居多,身价可以高一些.
朱: 你真不适合做写手啊….合并式CD机在先天上因为是连体设计,相对在时脉方面比较全面性.这与合并式功放一样,只要功率不是太大,通常表现要比分体式机佳.
TR: 正计划作一个网站, 自由一点啊. 大多数的设计师都同意CD升频以到最后192khz最为自然. 合并式功放由于变压器技术的突破, 就算在纯hifi领域里也愈来愈多了,音色甚至胜过一些同级数的分体式,表现也教分体式平衡. 除非厂方有市场分级考量,怕影响到更高价的分体机销售而在设计上刻意区分.
朱: 像Denon的A1SR AV机就是一代佳作,两声道与多声道音色都相当纯美,我们才几个月就销售了近60部,购买者大都是资深的烧友,例如著名的曹医师就用前旗舰A1SE当前级驱动后面接的是身价达数百万的音箱与后级,一方面可当AV Center,一方面又是精良的前级. 有一些老烧友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批评日本机器,这颇值得商确.
TR: 另外我觉得SACD机目前马兰仕的机器很对我胃口. 原本马兰仕CD机就有一些LP的特质,温暖滑腻,但是却牺牲了动态与一些细节. 现在SACD格式本身录音的细节就很超般,动态相当大,空气感佳, 正好补足了马兰仕在这方面的不足. 听起来很有情感,我认为这是我想要的声音, 所以我购入了SA-14. 试过SONY SCD-1,对我而言感觉有一些冷冷的.
朱: 台湾的一些有天价器材的发烧友也都购入马兰仕SACD机,价格实惠又具迷人的音色.马兰仕原本的特色加上SACD的特性确实天作之合.
TR: 所以一种新格式的录音技术推出,等于对音响厂商的一次洗牌. 现在的高檔DVD机的音频输出也愈来愈出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DVD Audio的出现,让DVD机在音频设计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例如先锋733A,也达到一般烧友的音频水准, Denon的DVD A1更是厉害,完全获得同门的S10系列的精华,更在写实度上进步许多. 我见到一些在CD机下放脚钉或是高价避震垫之类,音色听说改变剧烈…
戴伯: 我质疑过这个问题, 某著名杂志主编无奈的对我说, 广告是衣食父母.
朱: 咱们来试听室听音乐吧…


音箱篇
朱: 专业的音箱设计是以忠实表达原唱者的声音为出发点, 为了忠实反应声音,音箱的分辨率与动态必须要相当快速,这与一般HIFI箱有品牌特色之音染有极大不同. 例如MK音箱就相当专注在这方面, 箱体小,分辨率强大,难以表现的高频泛音都能仔细的刻画出来, 由于为二音路书架箱设计, 配合反应灵敏的中音与高音单元, 中低,中高频的衔接相当顺畅. 在超低频部分则使用低音炮搭配,能把音染与失真降到最低.
TR: 这个观点相当正确, 超低音如与中高音单元同体, 如一般的HIFI落地箱,通常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箱体震动与共鸣, 所带来的是中低频分辨率不佳, 超低,中低之间衔接会有波长突起与衰减的现象而造成偏暖色系的音染. 我常常开玩笑说, 音箱如有超低音盆同体的设计,这音箱便不能忠实的表达原汁原味的音色, 等于毁了一半. 听起来严重,但在追求真实情感上这却是一个可以是很严重的问题.
朱: 可是一般的消费者会以音箱体积与外观来先入为主的决定音箱的价值. 落地箱就常常是被认为比书架箱来的美妙. 在大陆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状况?
TR: 是的. 在大陆也是这样的情况, 许多烧友也有这种概念,但这是比较传统的想法. 加上音响店的专业水准不高常常主观的灌输落地箱功率大于书架箱的观念. 有低音盆的落地箱并不是不好,而是在追求原汁原味的写实派中通常达不到严格的要求.
朱: 在论及声学处理,更是音响器材发出好声的决定性关键. 虽然器材决定了音色的风格,但是在各波长的均衡上,声学处理就是主要关键了. 很多人觉得高频刺耳,其实是空间扩散不够所致, 低音不够清澈是吸音位置不对, 中频不够丰嫩是因为摆位不佳,吸扩之间拿捏不准. 一个好的试音环境需要长达1年以上的空间改造与尝试才能有好的声音出现.
戴伯: 要相信自己的器材, 器材只占40%, 声学处理占60%. 音乐要能调理分明,取得全面性的平衡才能有刻画入微的分辨率与质量感. 有人花大钱买了上百万的名机,音色却不及一套10万元的音响,其真意在于声学处理不佳. 整体音色厚度不够其实可以透过声学而取得重大的进步. 许多环境小细节的处理更是影响甚大.
TR: 我去试听戴伯的音响,让我大吃一惊, 一对MK 750THX监听箱, MX250低音炮加上日本Luxman前后级与Proceed cd机, 远远胜过我之前用BW 802+音乐之旅AW250的组合. 两者的表现实在相差过大. 看您家里密密麻麻的扩散板与吸音装置就知道一定花了不少时间调教. 在拨放萨克斯风的演奏时, 气音, 转折, 细节与乐感真是很惊人, 整个音乐有如加持过, 从我的鼻腔直冲头顶, 就算音量开到极大我也不觉吵. 在你小小空间中(约18M2) 彷佛在大空间的试音室一样. 难怪有许多人搬着许多名器来您家中试音.
戴伯: 器材的教声手段要符合科学加上实际的尝试. 很多人花大钱买高价发烧线,充其量心理因素居多, 或是迷信品牌. 只要能忠实传递电流波长的线材就是好线. 更有人花大把钞票买价格惊人的音箱与扩大机,其效果也未必能提升. 我见过某著名烧友花了大把钞票买了一对一个人高的Genesis音箱,后来又敲进了一对MK S150, S150的总体忠实表现着实胜过GENESIS系统. 这是因为专业音箱的设计使然,只要声学处理得宜,器材搭配好,就能令人为之一亮. 我之前用ATC音箱, 被我用一对MK 750THX乎换掉,其中奥妙已不便多语.
TR: ATC音箱虽然为监听箱, 但以专业的领域来看音染比较重, 高频延升性比较保守,低频质感也比较圆, 分辨率集中在中频部分.
朱: 完全正确,高频泛音不足会影响整套系统的平衡性,连带分辨率受影响.
TR: 我对于许多烧友强调避震与电源处理有一些看法. 个人之浅见音箱本体只要设计优良,我们能提供一个好的摆放位置即可, 音箱脚架与脚钉可不必大作文章. 书架箱共震小,超低音能量箱较于落地箱算是微不足道, 只要有好的摆放空间就可以. 还见到许多杂志报导避震垫能改变声音等等的,好象神话了一些.
戴伯: 这一些纯属杂志看太多,以及心理因素作祟. 求好心切是必然的,但是也要有理智. 没有人的耳朵可以听的出加了避震垫或是脚架之后音色就有改变, 大部分是自己空间声学处理不佳,有意无意间买了脚架而改变了原本声音扩散的效果. 脚架也以能平稳摆放音箱为主. 讲到电源率波器, 其实是扩大机的杀手, 电源波长改变后对扩大机影响相当大. 扩大机都有自己的电源供应,外部电源以忠实的功电为原则, 加了滤波器只是让系统失真.
朱: 加强自己家中的电源处理是根本之道. 能拉独立线是最好的方法. 立竿见影.
TR: 很希望能推广这种务实概念, 外面太多杂志介绍这些产品, 容易让消费者以为电源滤波器是必备的器材. 电源滤波器只对讯源机器如CD机有正面用途, 面对AV功放或是扩大机就是干扰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