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ouis Armstrong 雨果 Music Library ML-J6020 [复制链接]

1#

Louis Armstrong
雨果 Music Library ML-J6020

文·【阿狂】

[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

这一期要介绍一张亦平亦贵的CD,说它便宜,因为它是一张“雨果”唱片公司出品的平价CD,比一般的发烧CD便宜很多。说它贵,因为整张CD只有一首歌曲(长仅4:47),达到录音的最高境界。

讲究效果的发烧朋友不应错过这张CD,因为它让你了解什么叫做传真。喜欢Louis Armstrong的朋友更不应放过这张CD,因为它收集了其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曲。

究竟这张既平又贵的CD是何方神圣?

它便是发烧唱片公司“雨果”以Music Library为名的“爵士乐大师系列”中的其中一张CD,曰“Louis Armstrong”( Music Library ML-J6020)是也。

Louis Armstrong毋须我多作介绍,我要特别介绍却是这张CD里令我听出耳油的金曲St. James Infirmary(Track2)。

在介绍这首曲子之前,我先介绍“Music Library”的概念。这是雨果老板易有伍先生为推广许多过往经典名曲的心血之作。老易为了要使许多上一代的前辈音乐家的不朽名曲继续流传,不惜与许多拥有这些音乐家录音母带的公司商洽租借一些珍贵的母带,再采用拥有最先进的数码处理器把这一批珍贵的音乐文献重新呈现给发烧众生。

老易的录音技术如何,早已有公论,他翻录母带的技巧也同样高明,而且他采用的数码处理器是贵到令人抽筋,效果也好到令人抽筋的dcs。

在CD背后左下角的地方,发烧友会发现2496“四个真字”。有心的发烧友不妨可将之买成4D,运气好,还可发一笔横财来添购新器材,让发烧温度继续上升。2496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原来是24bit/96kHz的代号。这是目前数码器材在市场上可买到的最高技术指标。

许多“雨果”的发烧天碟在数码的处理过程中都采用dcs的24bit/96kHz器材,因此,经过2496处理过的“Music Library”CD自然有一定的高水平效果。

这张编号ML-J6020的Louis Armstrong共收录16首曲子,都是Louis Armstrong过去几十年里的杰作,计有Panama、St. James Infirmary、New Orleans Stomp、When the Saints go Mrarching In、Ain’t Misbehaving、Hello Dolly、Mack The Knife、A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等等。

有理由相信这16首曲子是从不同的母带转录而来,因为录音的水准参差不齐。其中有几首的录音水平中上,St. James Infirmary的录音则出类拔萃,达到最高水平。

“买惯”CD的发烧友都会知道,在一百张CD中往往都有不一定会找到一张演绎录音俱佳的CD。若有幸找到这一类的发烧CD,一张CD之中也很有可能只有一两首歌曲的演录水平达到发烧的最高境界。St. James Infirmary则是这类“异数”的歌曲。

纯粹从发烧友的立场来看,单凭这首St. James Infirmary就能让这张CD扬名立万。现在,这张CD在我的一小撮最发烧的CD珍藏中占据一席,也是我目前“每日必听”的小CD架上的几位常客之一。

St. James Infirmary究竟有什么了不起?

先谈演绎。

我手上有另一张发烧CD也录有St. James Infirmary,这是Marpleshade出品的“Go-Go and Gumbos Satchmo‘N’Soul”(widechild 04752)的第七首,主唱者是Chuck Brown。这张CD老编多年前曾特别为文介绍过。

Chuck Brown有西部片牛仔的硬汉形象,但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唱St. James Infirmary这首曲子时,Chuck Brown唱到被心中所属的女子抛弃时,流露出非常伤痛的哀情,令人感到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Louis Armstrong则表现得较为洒脱和“看得开”。在曲子进行到2分40秒,当Louis Armstrong唱到被女子抛弃,认为那是该女子的损失,以为她从此走遍天涯海角再也不可能找到比他更好的男子时,Louis Armstrong为这段歌词里男子自吹自擂的内容感到不好意思,不禁失笑并自言自语地说:“真是吹牛”,这样“画蛇添足”的歇后语,令这首曲子增添很多幽默感,令人听了也会莞尔一笑。这是高明的地方。

听完了Chuck Brown的演绎,发烧友会心情沉重,觉得Chuck Brown是位“伤心流浪汉”。听完了Louis Armstrong的演绎,却令人心情较为轻松,因为Louis Armstrong显示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潇洒状。

不要问我究竟较喜欢何者的演绎,因为那会令我彻夜难眠,徒增白发而已。我只能说我两张CD都有,心情不同时便听不同的演绎以“配合剧情”。

说完歌曲的演绎,现在来谈录音的水平。

St. James Infirmary的录音已达到天碟的水平。这首曲子是我目前每天必听的精神粮食,也是我“做工”(测试Hi-Fi器材)的主要“工具”之一。任何一件Hi-Fi器材要过“中音”这一环必须先与St. James Infirmary过招,让Louis Armstrong的粗犷沙哑歌声来判断这器材的重播能力如何。如果器材有如“磨沙纸”般的歌声,便表示已通过Louis Armstrong的考验。如果器材发出“秦汉”式的俊男之声时,则这件器材气数已尽,必须赶紧送回给代理商处去“交代后事矣”。

其实,除了中音出色之外,这首St. James Infirmary也录得非常标青。

音乐过后门的第十五秒里当Louis Armstrong 吹起他的小喇叭时,发觉他的小喇叭充满了铜管的金属声,恍如一支小喇叭真的就在前面十五尺中间稍右的地方出现,其真实性达到骇人的地步。与此同时,中间再稍后的地方,又可听到鼓手在轻敲Cymbal,发出非常清脆上扬的声音,这Cymbal之声不仅非常extended,而且也充满了空气感。

用Ribbon喇叭的发烧朋友在播放这首曲子,必定会令其他的聆听着明白为何要购买Ribbon喇叭的原因。

在1分37秒时 Louis Armstrong 启腔开始唱歌,这时发烧友会马上发现他已站在正中十多尺的地方,在离地约5尺半的距离发音(从皇帝位望去的发音点,非指Louis Armstrong 仅有5尺半高)。如果Hi-Fi器材发挥“正常”,可以感觉到Louis Armstrong 那浑厚但沙哑的歌声非常富有质感,但发音点却清楚可见,不会觉得有“一片”歌声铺天盖地而来。在Louis Armstrong唱歌时,左边则有一支伸缩号在作“吞云吐雾”般地发出一股“唔唔”之声,其声亦粗犷沙哑,与Louis Armstrong的“磨沙纸”歌喉有异曲同工之妙。

唱完一段歌词之后,Louis Armstrong再次拿起小喇叭,在3分34秒时吹出音乐的主旋律。这次,小喇叭的声音更加结实,更加光辉,在后面的Cymbal敲出声也更加出力,那清脆的敲击声也似乎冲上了天花板在上面徘徊不已。此时,右边的一支单簧管和左边的伸缩号加入战团,一左一右地配合中间Louis Armstrong的小喇叭,发出水乳交融的音乐画面,令发烧友的眼睛大吃冰淇淋。

其实整首St. James Infirmary长仅4分47秒,不算是长曲子,但我却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聆听,再花几个小时写这篇介绍,因为它实在太精彩了。再看一下CD的价钱,我只能长叹一声说:“实在便宜到没有天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