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各自各精彩!! [复制链接]

1#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11-09 10:20:19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谈谈Esther,谈谈LP与CD的对比。不是要分出输赢,凭我的20多年来的聆听经验,顺便说说CD和LP的优缺点,供发烧友购买软件时参考。以色列犹太裔女歌手伊斯特·奥法林,自1970年起她就是音响发烧友的梦中情人凡男性听到了她的嗓子,就想向她求婚;她的歌声太美了,太亲切了。”假如你没有听过她的歌,那你赶紧找一张回家听听,说不定还会写情书给她。这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佳女声天碟之一的专辑1972年由德国ART唱片公司录制,由大眼妹Esther Ofarims 主唱,当年的确是发烧友人手一张 LP 或 CD做为人声试音之用。Esther她以德文、拉丁、法文、土耳其、意大利和希伯来唱出很多国家的民谣,比如说Rataplan这是根据法国民谣改编的歌曲,叙述着国王追求臣属之妇的过程.....;Hayu Leiloth这首歌是希伯来文,描述一对犹太情人,在埃及相恋的过程中,虽然双方发誓要同生共死,但是有一天男方被征召去服劳役之后再也没有看过他了,女生悲伤之余不禁问着苍天.....;Nique Nac No Muse这是法文歌,藉以表达对缪斯女神的赞叹,缪斯女神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掌管诗词、歌曲、舞蹈、历史等女神的称呼,一般也作为对诗人的雅称;La Scillitana这是意大利歌谣.......。虽然全碟录音时间长度才35分钟多一点,但我们听听Esther那清丽脱俗、磁性中充满真挚情感的声音,就不难感觉出她是绝对的实力派唱将。总之,这是一张绝对值得我们收藏的好碟。 关于XRCD版:一听钟情唱片公司购得版权后委托日本JVC公司以XRCD技术处理母带,于1999年推出了XRCD2版《Esther》。本版本由马睿先生与制版大师Paul Stubblebine及JVC的Tohru Kotetsu合力泡制,将这款曾哄动一时的女声天碟提升至非凡地位。XRCD2版本的整体清晰度大大增强,Esther的咀形非常靓,聚焦非常好,喉音的质感更加清纯干净;而且乐器的活生感亦变化多端,牛筋与敲击的音效比旧版明显胜出一截。第五首“Nique Nac No Music”在廿五秒的一下牛筋拨弦和拍打声,震动力之强直透心底,旧版真是相形见绌。“Pamparpam”的音场感与空气感极佳,各种敲击乐器的音色来得格外清爽轻松,十分得意过瘾。乐曲旋律动听,录音够发烧,感染力至高。其实在艺术领域里,唱片(包括LP和CD等)有点类似世界名画。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所作的西斯廷天顶画和《末日的审判》、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类艺术的文化瑰宝已经慢慢遭到损坏,慢慢掉色和脱落。今天为了“挽救”这些世界名画,我们不得不对这些世界名画修复、甚至重新上色。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就对米开朗基罗的《末日审判》大为不满,因为上面画的大部分是裸体人物,结果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做了妥协,重新给一些裸体人物画像增加了衣服。至于今天,其实这些世界名画可能已经与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创作这些世界名画的本意了。不知大家是否明白我的意思?Esther的普通CD版我10几年前就有,后来丢失了,所以我后来买入XRCD版。这个XRCD版前面已经说了。但它与头版LP相比是完全两回事。XRCD两端延伸非常好,但这个唱片声音偏薄。LP非常自然、松弛。牛筋弹跳非常有活力,配乐乐器质感非常好。简单来说:LP要自然,而CD是经过很多后期处理的,虽然也好听,但与原版已经相去甚远了。 这张犹太妹Esther的LP是我最喜欢的流行LP唱片,也是上TAS榜单的。如果你迷恋发烧女声,这张LP肯定会让你中毒,分分钟杀死人。犹太妹Esther的的演唱不食人间烟火,声音犹如从上天飘来,安抚你受伤或者疲惫的心灵。她的演唱字正腔圆,丰润饱满,兼具风吟清凉之质,而且极具变化,每一首歌都几乎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且又是那么处理得妥当,仿如天籁。犹太妹Esther已非天使,她是“魔鬼。” Esther确实是我发烧早期的主要唱片。与CD相比,这张头版LP是没有丝毫杂音的,70年代的东西就像全新的一样。所以我经常说保存得好的LP是没有杂音的,只是有些朋友缺乏购买LP的经验。与CD比较,这张LP声音非常自然、声音有厚度,声音甜美圆润。而相对来说,CD是另一种发烧,因为后期加工过多,风格已经稍有不同了,声音也显得要干,声音的微弱动态起伏与LP完全无法相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先谈谈PK的器材,再接着谈PK的具体情况:

1、音源:宝碟次旗舰LP机,英国Whest唱放。CD是灵狮9号、JADIS,索尼3000

2、功放:英国CR(200W)

3、音箱 KEF model3~2

4、线材:科罗拉多、哥伦比亚、红衣主教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11-10 06:29:1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是后人修复过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西斯廷教堂本来只是罗马教皇的一个私用经堂。其教堂内的天顶画,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艺术丰碑,它与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画《最后的审判》并立为米开朗基罗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西斯廷教堂因为米开朗基罗创造了《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名扬天下。这两幅壁画工程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贡献。西斯廷天顶画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与动植物》、《创造水和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乐园》、《诺亚祭献》、《大洪水》、《诺亚醉酒》等九个主题。周围再以建筑结构等柱壁装饰,把每个画面分隔开。并在每一分隔的区域内四角,画上共二十个裸体青年,再在各区域的四个大框内画了十二个形体较大的先知与巫女的形象。矩形的两条长边上,共有八个三角档,在档与档之间又画了“基督祖先的故事”,而在矩形两端的四个大三角档内,又画了四个圣经故事:《礼拜铜蛇》、《大卫杀哥利亚》、《哈曼的磔刑》、《朱提斯杀荷罗芬尼斯》,共同组成一首以颂扬人类创造性智慧,赞美人性与人的肉体的美的宏伟的色彩交响曲。其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的裸体形象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天顶画的装饰图案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谐和,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有的重在表现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有的为加强先知与女巫的聪慧与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为四角装饰的裸体形象,则是他的裸体雕像主题的绘画再现,他们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有的在赞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检阅巨大的天赋人权。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这也是一个极其发烧的女声录音,早已脍炙人口,与犹太妹不同,这张《童话》除了极其惊艳的女声,只有一台钢琴伴奏,而钢琴声录得栩栩如生,很可能再找不到录得这么好的钢琴声了。你如果听了这张唱片,你就知道发烧友发烧的根源在哪里了?生于挪威的RADKA TONEFF,就像是北欧神话中的仙女,那么美丽而遥远。那样的声音,不着纤尘,仿佛是彼岸世界的所属,而我们,只有聆听。 很美,很忧伤。然而这其实却是一个悲剧,在录完这张名片后,女主唱就因为感情问题而自杀了,或许是希望去到另一个世界,去找寻她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有如此美的风景,有让她倾慕的神秘男子,有娓娓道来的童话故事……缅怀这位仙女!用心去唱的音乐,是最好的音乐。这个著名录音《童话》流水般的钢琴,始终轻轻的衬托着RADKA TONEFF那用心唱出的一个个音符。让你能捕捉到每一点神韵。这是极致的心灵体验。就我听过的一些著名黑胶和CD,大部分我是认为黑胶要优胜一点,但表现钢琴就不一定。所以《童话》这个CD版本和黑胶版本是各有千秋的。其实这个录音坚持的是“简单就是美”的原则和录音哲学。只有一台钢琴,只有一位仙女在吟唱。在钢琴的表现上,黑胶是圆润和鲜活的,但高频欠缺,虽然好听,但它比不上CD那种高频泛音和玲珑剔透的音响效果。而人声则相反,黑胶更加生动和传神,而CD相对要差一点,主要是在神韵方面欠缺黑胶那种高贵感和自然度。总的来说,这张CD只要200元,但黑胶价钱是它的好几倍,所以大家在选择这个录音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相信喜欢小提琴的朋友大部分都会喜欢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而喜欢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朋友,大多会喜欢大卫这个版本。在演奏风格上,二十年代的奥伊斯特拉赫深受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的影响。无论在滑指、颤指等技巧的运用方面,还是在令人陶醉的从容自如的优美风度方面,人们都可以看到克莱斯勒的影子。到了三十年代,他的表演就以色调美妙、感情真挚、用犹如银铃般的琴声在描绘天鹅绒般的画面而令人入迷。50年代达到颠峰。总之,奥伊斯特拉赫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表达的可塑性,富于古典式的光彩和精确,演奏技巧灵巧轻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音色优美、透明,善于把深刻的抒情性、纯朴真挚的风格同雄伟、刚毅和果决等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这个CD和黑胶比较,最大不同是黑胶版本非常浑厚、雄伟和瑰丽。比较CD和黑胶,有时比较流行音乐是不大容易区分它们的优缺点。但比较协奏曲和交响曲,这种区别就会非常明显。本来大卫这个贝小协CD版本已经是非常优秀,如果不是对贝小协十二分热爱,是根本不用购买黑胶版本的。唱片的好坏,这里是指声音效果,因为是同一个录音,唯有比较试听才能听出区别。当然有些唱片是不用比较,仅凭记忆就能知道录音效果的优劣的。这个黑胶版本就是,乐队非常大气雄浑,音场非常宽广,小提琴栩栩如生。CD与她比较,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谢林在保持德国学派严谨、质朴气质的同时,并融汇了法国学派中的轻巧、优雅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这个巴赫无伴奏录音。总的来说:谢林属于法比学派。谢林的无伴奏采用了比较符合巴洛克时代的本真演奏方式,较少使用揉弦。他的演奏既舒缓从容又色彩斑斓。温暖,平和,恬淡,抒情而富于人情味。谢林这套LP音质极佳,几乎代表了DG六十年代的弦乐录音水平,即使今天和CD相比,音质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CD版本是望尘莫及的。为什么要聆听这些老录音,当然是追寻先人的足迹,历史是不可逆转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其实,不论LP还是CD,我们播放唱片,实质都不是为了追求现场的效果。我们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再现黑胶或CD的信息量。因为CD和黑胶所追求的目的一样,但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人类就是因为先天不平等,所以才追求平等,这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头版黑胶和那些复刻黑胶是有巨大差别的,这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造成的。客观原因就是我举的修复世界名画这个例子其实是同样道理,其实主观原因也和这有密切联系,就是这些黑胶制造者的制造理念不同,从而导致那些再版又再版的黑胶已经变了样,另一个原因就是时间令母带受损。LP和CD这两种音乐载体先天就是不平等的。所以不管后天怎么修复,改良,他们的本质区别都是不会改变的。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音乐爱好者都是使用3W元左右的黑胶系统。像莲、诺丁汉、美歌等等,其实这些黑胶器材都是有不同的声底的,黑胶和CD在3W元的系统是有很大分别的,就是说黑胶味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黑胶和CD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所说的黑胶系统和CD系统只是指音源,还不包括功放和音箱的。在黑胶系统调教好的情况下,需要档次比较高的功放和音箱。起码分析力和推动力要足够。不然,黑胶这个音源是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的。什么时候上黑胶系统也是很讲究的。邝版的说法我就很认同。就是在你的CD系统和功放、音箱搭配好的情况下,再上黑胶系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效果。不然,如果功放和音箱不行,黑胶系统再好也是白搭。举个例子,客观谈问题。比如雨后超五,其实很多人对她有误解,这其实是动态很好的一对箱子,只要功放电流够大,播放马勒是翻江倒海的。但超五有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对前端器材不是太敏感,所以有时用CD转盘,用或者不用解码或者用黑胶系统做音源,播放效果都是差别不是太大的,但声音很好听,动态也很好。我只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经验告诉大家,大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供参考。玩黑胶要注意硬件和软件的平衡。当然,其实单独玩器材或者玩软件也是一种乐趣。实质也不存在器材是工具,音乐是目的这个说法。玩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觉得如果能够兼顾硬件和软件可能对于你会获得更大的乐趣。我也见过玩几十万黑胶系统的,但只有少量复刻版的玩家,当然硬件档次不高,软件藏量惊人的发烧友也很多。其实这都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的,都是玩嘛。客观地说,别人爱怎样花钱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不谈钱这个东西,只谈怎样才能获得最合理的效果。其实玩黑胶,硬件还是比较好办的,大不了一次大出血。可怕的是软件,那才是真正的无底洞。相信大部分喜欢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黑胶烧友都深有体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出于对瓦尔哈的敬仰,这是我以前根据资料写的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麻兄以非常便宜的价钱将这套瓦尔哈的巴赫的管风琴集转让给我,在此表示感谢:

所有音乐家中,我最推崇巴赫。圣人的音乐犹如浩瀚汪洋,博大精深。他的音乐揭示了大自然和宇宙中和谐的神秘性,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苦苦追求的。我认为,冥冥中巴赫用他的鸿篇巨制在无意识中暗示了大自然的某些人类用意识中的理智苦苦寻找,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发现的规律和神秘性(也就是上帝的存在),所以圣人的音乐才那么热切的吸引人心,这也是圣人的伟大所在!聆听巴赫的音乐,令人追忆起一个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时代,一个奠定人类近代科学和哲学的时代。那时,伽利略和哥白尼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发现,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建立,都在把人类引向探索真理的路程,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牛顿的万有引力揭示了宇宙间存在的规律,劳克奠定了人类思维研究的基础。这一切科学发现的终极目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巴赫的音乐,则折射着时代的、真理的光辉。如何将圣人的音乐传达给大众,古往今来涌现了无数的杰出者。他们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和崇拜,甘于无私奉献。而在这批传播巴赫音乐的虔诚者当中,我特别尊敬瓦尔哈。我觉得他就是再世的圣人,他对巴赫和音乐的虔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这样高尚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刚毅!

Helmut Walcha 瓦尔哈(1907.10.27-1991.8.11)是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和大键琴家,1岁时不幸因预防注射引起的后遗症,视力变得极无可挽回,16岁时双目完全失明.瓦尔哈14岁时拜拉敏为师,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我没有看过关于瓦尔哈的传记,只是看过一些零星的资料.瓦尔哈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瓦尔哈具有惊人的记谱能力,他母亲帮他读谱,他都记住了,然后自己再用管风琴弹出来。瓦尔哈终生热爱巴赫的音乐,最后他把所有的巴赫管风琴曲目都背熟并弹出来了,而且弹得很好并且声名远扬。具体地说:她妈妈把巴赫音乐中复杂的各个声部,逐段慢慢用钢琴弹出来,由瓦尔哈在脑海里靠记忆完成总谱.因此瓦尔哈的作品声部异常清晰,和他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瓦尔哈1926年成为拉敏助手,任圣托玛斯教堂副风琴师,1929年被聘为法兰克福和平教堂风琴师,1938年后任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教授.这一巴赫圣徒是老一辈演奏巴赫的专家,他背熟了巴赫的所有键盘乐作品, 在Archiv录制了巴赫管风琴作品集.

瓦尔哈的伟大成就在管风琴。学习管风琴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管风琴的曲谱与其它器乐器的曲谱是完全两回事的,上面除了记录主调旋律外,还要标注通奏低音、副部旋律及一大堆管风琴演奏术语符号,简直就像一部交响曲的总谱,一个盲人在不能直接看到这些复杂的乐谱的情况下,要正确无误的背谱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全身心投入,也包括要有极大的天赋。瓦尔哈能演奏的曲目上自布克斯特胡德、巴赫、斯卡拉第,下至辟斯顿,这一切的浩繁曲目都是刻在他的脑海里面,全部凭记忆背谱演奏的。就算是正常人都很难做到。不要说光背这些谱子的难度,就说他较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来学习这些曲目的情境,就叫人对这位一生奉献给巴赫音乐的圣徒肃然起敬了.

1947年,Archiv选定由瓦尔哈来录制巴赫管风琴作品集。风风雨雨几十载,终于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全集并不是巴赫的所有管风琴作品,但包括了其中最为精华的作品。这一伟大成就就可以令他流芳百世。ARCHIV和瓦尔哈所灌录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集。但这套全集也存在不同的版本:1947年开始到1960年之间的MONO单声道本和1960年到1970年之间的STEREO立体声版本。其中包括了巴赫的颠峰之作《赋格的艺术》。瓦尔哈的演奏兼顾了个人情感和巴赫结构逻辑的平衡,演奏挥洒自如,简练古朴,沉稳内敛。可以说是世界古典音乐录音史上的奇迹!

瓦尔哈也是大键琴高手,他录过《平均律》,《歌德堡》,《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等等巴赫伟大键盘作品。瓦尔哈使用短杆大键琴(Ammer-Cembalo)。在发声上比一般大键琴发声要迅速。瓦尔哈以心灵窥见了巴赫音乐的真谛,他的音乐具有人性的无比温暖和感人至深的超强魅力。

回顾瓦尔哈伟大的一生,不禁落泪。瓦尔哈情真意切的琴声里增添了无限的凄清,超尘的向往和人世里的苦痛融成一片苍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接着谈瓦尔哈的巴赫管风琴黑胶与CD的对比。除了巴赫的管风琴黑胶,现在比较出名的可能是明希的管风琴交响曲。其实对于巴赫的作品,几乎在很长时间里被历史遗忘。巴赫作品的复苏,很大程度上是门德尔松的功劳。大部分巴赫管风琴作品被世人重新认识,门德尔松功不可没。巴赫在世时,他并不只是音乐作曲家,很大程度上他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管风琴家。管风琴几乎是历史上最早期的乐器,后来被教会重视和应用于康塔塔的伴奏。后来随着教会势力的衰败和没落,而古钢琴和现代钢琴的兴起,管风琴也渐渐谈出。管风琴的显赫时期在巴洛克时期,而巴赫将管风琴这种作品发挥到极至。巴赫的管风琴黑胶是非常丰富优美、多姿多彩的。质地是很柔软的,是汹涌澎湃与细腻华美的完美结合。CD版本在质感上稍差,但动态不如黑胶。如果加大功放的音量,黑胶的管风琴的力量好像是无限的,既可以很爆棚,也可以很优美。管风琴是考量音响器材的试金石。听瓦尔哈的巴赫管风琴,仿佛有时光倒错的感觉,我们仿佛回到巴赫时代。青绿的山峦,静静的溪流。然后让你的脚步停留在三百多年前的一座教堂前面,聆听教堂窗口飘出的古朴美妙的管风琴声。看到孩童在教堂里歌唱,教士在乡间漫步和思索。还有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天使在歌唱和飞翔……..这就是伟大的巴赫带给我们的爱和欢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回复:LP与CD的PK实例!!

这是一个伟大的录音。历史上除了卡萨尔斯和塞尔金的版本,就数这个版本最出彩了。就像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一样,在贝多芬之前,钢琴是在小提琴奏鸣曲中占主导的地位,象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就是典型例子。是贝多芬改变了一切,他是革新者。在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里,小提琴已经开始和钢琴平起平坐了,弦乐的地位提高了,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一样,大提琴与钢琴是具有相同地位的。在前苏联,里赫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搭档是卡岗,而大提琴奏鸣曲搭档则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是非常温暖的,抒情性较强。而里赫特的钢琴是冷列的。他们合作正好形成互补。这套CD是PMDC的,已经有不错的音响效果。但因为弦乐是黑胶的特长,所以黑胶版本更加优美,尤其是大提琴与钢琴的亲热对话,窃窃私语,听起来活生感极强。当然对于这个唱片,有CD已经很不错了,黑胶的头版是非常贵的,即使是再版了几次的红银,价格仍然非常高昂。所以对于这个黑胶,音响效果是好于CD的,但是否值得购买就看个人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