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赫《赋格的艺术》的黑胶版本! [复制链接]

1#
玩了几年黑胶,乐趣无穷,呵呵。黑胶以卖养买,进进出出,巴赫大无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但我只保留了一套斯塔克的,小无也不多。本来有很多大无和小无的版本我都有,但很多我都出掉了,留下自己最喜欢的版本。但是在这个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有两个曲目我是雷打不动,也就是不会卖出的。一个是WTC,另一个就是《赋格的艺术》,这次就谈谈这部作品的不同黑胶版本。写得可能比较随意,大家多多包涵。

这是巴赫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复调艺术的巅峰。启蒙时代兴起深深影响了巴赫,这部作品讲究逻辑和理性,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这部作品是巴赫的最后遗嘱,晚年苦苦探索的音乐的奥秘。《赋格的艺术》包括13首赋格“对位”(Contrapunctus),另外还有4首卡农,以及一首未完成的三部赋格。巴赫生前并没未指定由何种方式演奏这部曲集,而今我们看到的《赋格的艺术》通常有钢琴、羽管键琴或管风琴,弦乐四重奏,乐队版的不同版本。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6/17 0:02:0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1、法国HM莫罗尼版

这是我听过音质最好的大键琴版,莫罗尼是一位巴赫专家和学者。他曾经帮助吉尔伯特撰写巴赫WTC的说明书。他自己在HM也有巴赫WTC录音。他的《赋格的艺术》录音琴声清澈、富于韵律感,节奏感犹如行云流水,听起来舒畅,与人的呼吸、脉搏同步,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大键琴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2、德国HM莱昂哈特大键琴版:

莱昂哈特与比尔斯玛、库依肯等人以荷兰为大本营开展古乐的探索,并赋予很多巴洛克音乐以更崭新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尤其他们在对巴赫的研究方面居功至伟,引起一番巴赫古乐复兴的狂潮。与莫罗尼的版本相比,莱昂哈特的版本录音效果也非常突出,他的速度感觉要比莫罗尼慢,犹如闲庭信步,气定神闲。也是一个不错的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3、尼古拉耶娃1967年旋律版

尼古拉耶娃是巴赫大赛冠军。她的WTC和《赋格的艺术》都有一定水准。她一共录过两版巴赫《赋格的艺术》,1967年在旋律的版本以及90年代HY公司的数码版。她的90年代数码版是我听过速度最慢的版本,那时她已经很老了,白发苍苍,也是一位巴赫圣徒啊!1967年在旋律的版本速度较为自由,但某些地方也显得不够顺畅。总的来说,感觉她的1967年旋律版没有后期数码版成熟,但后者也太慢了。但尼古拉耶娃在她的演奏中融入了适当的感情,兼具女性的敏锐和温柔,听起来还是春风拂面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4、菲利浦马里纳版:

这其实是个乐队版,小型乐队而已。因为《赋格的艺术》版本众多,因为光是CD我就有很多个(这个帖子暂时不谈CD)。马里纳这个版本在众多版本中显得不是太突出。但是这个版本对乐器定位的再现很讲究,旋律也比较美。弦乐优美,低音声部清晰而富于层次感。也可能以前听这个录音的CD版本次数太多了,今天听来并没有太多惊喜。但毕竟这也是一个经典版本,买张CD就可以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5、瓦尔哈管风琴版

瓦尔哈是拉明的学生,他是个盲人。他学习管风琴是在他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妈妈和妻子用钢琴把曲谱弹下来,瓦尔哈再熟记于心,可能因为没有外界的干扰,因此瓦尔哈在演奏巴赫在声部处理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因为声部他是分开学习的。但管风琴曲谱是非常难的,有可能比某些交响曲还要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记住的,但瓦尔哈就做到了。瓦尔哈属于德国莱比锡正宗学派,是巴赫一脉相传下来的。本来巴赫这部《赋格的艺术》就没有完成,而这套选集也只是收录了一部分,但却是我的最爱之一。管风琴那种温柔、稳重和沉着是非常令人着迷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6、Das Mate-Quartett (具体不知怎么翻译)

这个版本是在一大堆垃圾LP里偶然捡到的。只知道曲目是巴赫《赋格的艺术》,是个弦乐四重奏版。teldec出版。这是德根和迪卡在德国组建的唱片公司,后来并入华纳。这个弦乐四重奏版录音还是很发烧的,尤其乐器质感非常强烈。可能因为德根和迪卡都是以录音发烧而著名的。听这个版本,乐器分离度清晰,空间立体感强烈,尤其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对抗历历在目,是个很发烧的录音。至于这个录音有没有CD化就不清楚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7、菲利普柯奇什钢琴版

这是我最喜欢的钢琴版。柯奇什是著名的现代匈牙利钢琴三杰之一,另外两人是席夫和兰基。席夫以巴赫WTC出名,而兰基以巴托克《小宇宙》出名。匈牙利在古典音乐方面人才辈出。柯奇什的版本给人感觉音乐感很好,琴声清脆、单论录音效果,虽然是数码版LP,声音偏现代,但还是不如CD那样晶莹剔透、钢琴颗粒像珍珠一样。但这个版本整体布局均衡、结构坚实有力而不乏冥想性。但这个版本没有过多的感情和自我流露,节奏感富于韵律感而又自由、随心所欲不越矩。这个版本表面平凡,其实很耐听。如果与尼古拉耶娃的旋律版(都是钢琴版)相比,我个人更倾向于柯奇什的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0-6-10 8:35:00 发表
菲利普柯奇什我比较欣赏这个人。
说来惭愧,其实我只有一张他的唱片,就是这张,感觉比较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原帖由 haskil 于 2010-6-10 10:01:00 发表
没想到你这么喜欢moroney版,看来俺要去搞一个来听听。
有一个原因是HM的黑胶声音特别好,
但最好的版本我还是首推ECM科勒尔弦乐四重奏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

原帖由 knap 于 2010-6-10 19:51:00 发表
das mate quartett 玛特四重奏 玛特是人名吧  

老兄说对了,呵呵。
正是第一小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柳叶刀 于 2010-6-10 22:04:00 发表


1080我最喜欢的是G. Leonhardt 的。
虽然说巴赫这部作品也给了后人很多空间,
比如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我慢慢偏向大键琴和管风琴的版本。
也就是巴赫那个时代的乐器,感觉非常耐听。
莱昂哈特的版本结构坚实有力,线条脉络非常清晰。
他的GV我认为非常好。但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感觉一般,
也可能我那套黑胶不怎么样。呵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爱默生的版本我觉得过于工整,乐句表达得不够自由,音色过于华丽。
演绎虽然很流畅,但缺乏特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谈到弦乐四重奏的版本,我还是最推崇ECM科勒尔弦乐四重奏的版本,这个演绎遵循巴赫的法则,但演绎得相当自由。也是我最喜欢的弦乐四重奏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为什么要买这些《赋格的艺术》的黑胶呢?
为什么我喜欢管风琴和大键琴版呢?我可以简单说说。
瓦尔哈的管风琴版那种雄伟和温柔结合得很自然的演绎能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宗教感。
那种感情升华会非常深刻。而大键琴能使人感受到一种兼具古朴和独特的艺术气息。
因为这些巴赫作品的经典演绎产生于那个LP时代,
听黑胶感受不同的,而且播放器材最好用当时的软件和硬件。
我有两套音响系统的,一套听黑胶,一套听新录音的。
不过我比较少听新录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听LP和听数码唱片没有矛盾的。
最理想是模拟听LP,但有些LP太贵了,
也只能听CD了。
数码录音当然只能听CD了。
LP能令人追溯过去,CD能让我们认识今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大约在巴赫20多岁的时候,其实钢琴已经出现。
与大键琴相比,钢琴更能表现声音的强弱。
德国的一位著名乐器制造家西尔别曼曾向巴赫介绍过自己的钢琴,
但巴赫觉得不满意而没有采用。那时巴赫41岁。
20多年后,巴赫在波茨坦腓特烈大帝宫廷中又弹奏了进一步改进后的西尔别曼钢琴,这次他满意了。
但那个时代普遍流行羽管键琴,巴赫几乎没有为钢琴写过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巴赫的管风琴作品体现了他的宗教世界观,他深受马丁路德的影响。
他的这些管风琴作品浩瀚、庞大、和温柔交织在一起。
而大键琴在当时非常流行,上层贵族、下里巴人都喜欢。
大键琴音色也比较亲切,世俗化。
如果说巴赫的管风琴作品格调高雅,很虔诚。那么他的大键琴作品就随意很多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