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恩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真不错! [复制链接]

1#
最早认识哈恩是从她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开始的,就是索尼那一版,不过没有好印象。陆续听过她的巴赫,莫扎特,埃尔加......感觉她的技巧很好,但音乐总是很难感动人。
不过后来看过她的一个录影,就是在韩国首尔的现场,对她的印象有很大改变,感觉确实是一个小提琴天才。这个录影也是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可能很多朋友都看过:
指挥:帕沃.贾维
乐队: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视频请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5Njc0MTcy.html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大家对当代的小提琴家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推崇。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艺术的发展问题。因为历来听古典音乐的朋友大致分为两大派,一派喜欢老艺术家,喜欢历史录音,而另一派喜欢新录音和新人,哈恩属于当代的中坚力量吧。
谈到艺术的发展问题,好象是罗曼罗兰说过,艺术中是不存在“进步”这个概念的,艺术在很多时期都有高峰的。艺术和科学是不同的,科学就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艺术不是。艺术在很多时期都有完美的形式和内涵的。举个例子,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已经达到高峰,后来一直很难超越的。到了梵高,就是现代艺术了,艺术又走向了另一个高峰。艺术并不是不断进步的,艺术中没有“进步”这个概念的。
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喜欢海菲兹,喜欢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因为他们在那个时期就达到了很完美的境界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权少不用客气。
对艺术的爱好甚至偏爱,和一个人的情感经历,情感共鸣有关的。
艺术虽然分为自律论和他律论两大派,但我更倾向于他律论,也就是艺术说到其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情感。当我们接触艺术,如果艺术(象音乐)和我们内心的情感一致时就会引起共鸣,也就是我们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作品里的情感相一致时,就会产生触动和共鸣。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这就造成情感的多样性,因此我们的爱好就不太一致。艺术世界是很广博和浩瀚的,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各取所需。
我们喜欢某些音乐家和艺术家,其本质都是我们的情感与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产生了共鸣。也就是触动了内心那根弦。这是我们喜欢某种艺术的根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4-3-7 17:17:00 发表
shinelb兄,今天真是学习了,其实无论喜欢哪个人都好,音乐本来就是私人的事,你喜欢Hahn,我喜欢文格洛夫,相互不影响的,合得来可以一起探讨,多些交流,大家都会进步!!!我虽然很喜欢阿巴多+BPO+波里尼的“皇帝”,但,第二乐章也引起不了我的共鸣;反而伯恩斯坦+VPO+齐默尔曼的那个版,听了就会泪流满面。大概这就是兄长说的“共鸣”了!!

我们发烧友对音乐的认识一般是感性认识。
看一些美学和音乐学方面的书籍有一定作用的,这些知识偏向理性认识,如果能学乐理就最好了。
对音乐,还是应该系统地学习。既然这么发烧,其实也属难得,就应该认真对待一下吧。
我也是最近几年才看音乐学方面的书籍,感觉还是有帮助的。
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整一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谈到“发展”,我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技巧的发展。
郑延益老先生说过一句话:真正伟大的小提琴家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气质。
不知大家能否理解他的艺术见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我谈谈我的看法,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经常听朋友谈论老一辈和新一代音乐家的比较,有两种观点:新不如旧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有。谈到小提琴音乐进步了,一般是指技术进步了,这有可能。但是谈到音乐,技术并非音乐里最重要的。技巧永远从属于音乐,技巧其实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表现音乐的。象西盖蒂,有人认为他技术很差,但他在小提琴历史上地位很高的。

那么小提琴艺术是用什么来衡量是否进步的?(其实我不同意所谓“进步”这个说法),一些音乐家在评论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时,除了提到技术,更重要的是认为海菲兹的音乐性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强。

艺术和一些我们未知的神秘因素有关,也就是天才的存在。天才在哪个时代都有的,天才不是通过苦练就能达到的。象海菲兹,拉宾和哈斯德这些人就是小提琴的天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