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怀旧贴---我曾经拥有过的磁带 [复制链接]

查看: 61918|回复: 124
1#
在清贫无比的学生时代(其实我工作过后很长一段时间比学生时代还清贫,唉,不说了),喜欢音乐的我硬是从嘴里省下了下面这一大堆。有正版癖的我还非Z版不收,然后居然发现国产引进版比纯进口版音质差了一大截。然后基本就是非进口不收,因此也算是在学生时代就发hifi烧了。
当时某同学自已做过一对音箱,喇叭是惠威的SS8和一对不知道从那里来的高音,空纸盆的;功放也是自己装的,放在一个木盒里,看起来那是惨不忍睹。但音质真的非常好,惠威当年的喇叭还真是不错的。然后我们就拿爱华随身听(同学上千的货色,足足是我快半年的生活费),虽然噪声确实比较大,但进口磁带音质真的太棒了!至今为止,我仍然认为那是我听过的最为迷人的声音,细节极丰富,动态也好,关键还有一点:没有数码味!后面CD也买过不少,但从来没有太多感觉,比磁带差了不是点把点(黑胶虽然很棒,不过炒豆声是我很难忍受的)。
大学毕业后这堆东西丢了不少,不过古典音乐的大部分还是留了下来,随我走南撞北,经历过长春---重庆----深圳----成都的风风雨雨。最后进了我衣柜的最上层。
在收藏很多年后,我终于下决心“扔掉”了它们,目前在家电某版主家里发挥余热来着(几年前我还听过,大部分音质尚可呢),也算是为它们找了个好归缩。在此发一贴,以纪念自己青春爱乐时光!
顺便大家也介绍下我们和它们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2081355_138831199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9/26 12:59:33 上传)

2081355_1388311996.jpg

2081355_138831817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9/26 12:59:33 上传)

2081355_138831817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5-09-26 16:41:0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6 13:22: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

我的第一张hifi磁带,在成都九眼桥买的,记得大约10元吧。用自己的低档随身听听,感觉并不是非常出色。然而当放在同学的随身听上用音响放出来时,那细节之丰富、高低频之出色、动态之惊人、味道之足,让人目瞪口呆。那种现场感是如此的强烈,我甚至听到了某位乐手拉琴时与别一不一致的细节,还有乐手翻乐谱的细节。尤其是里面那首意大利随想曲,那高频靓到人心里去了。
我记得当时一群人听了三遍,而且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没有一个是古典音乐迷!然后我就记住了费城交响的漂亮的音色和奥曼迪。以至于到现在依然认为费城这个版本是我听过的最佳的柴六和意大利随想曲。相比之下,RCA那张小丑基本可以扔进垃圾桶去!
后面买过这个系列无数张CD,但没有一张有过这盘磁带带给我的震撼!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5/9/26 18:54:00 发表
磁带比cd好听

确实如此,磁带听着虽然噪声大,但味要正多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4#

原帖由 和谐花园 于 2015/9/26 15:30:00 发表
暴风女神被同学借走至今未还~

哈哈,这些当年都是极品级的!怀念啊!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5#

这张天方夜谭我记得是我最早买的几盘纯进口的磁带之一。就音效而言那是一点不亚于索尼的费城柴六的,从头听到尾一点不冷场。那效果,在CD上我基本只能在皇家芭蕾等少数碟上有近似的感受。虽然噪声很大,但我们还是欣赏了一遍又一遍。而在当时,大家都是古典的门外汉。
很庆幸自己一开始入门不是听所谓的“古典音乐入门”之类的国产碟,而是听这类高质量的,优美而且迷人的音乐。不然,被一脚踢出来的机会很高。
古典入门难吗,其实我觉得好象一点不难呢!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

库贝利克版马一和旅伴之歌
库贝利克的其它马交似乎评价并不是特别高,但马一例外,是比较好的一个版本。这盘磁带也是我早期刚入门时拓展眼界时买的,很庆幸因此入了马勒的门。而后面不幸买到的其它一些磁带则让我也被某些作曲家踢了出来,从此一直无感,顺带沾连指挥乐队也一样被我冷落。
刚入门有一个好的引导真的是太重要了,如果碰上国内这帮“古典音乐欣赏培曲目”或“音乐欣赏必听”之类的垃圾,我估计我基本就玩完了。
2081355_1389276816.jpg (, 下载次数:4)

jpg(2015/9/27 17:18:19 上传)

2081355_138927681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5-09-27 17:23:1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

当初自己听过的版本,后面回过头来一看,基本全是名版,而且相当多根本没有CD化(比如前面那张柴六)。这张斯特劳斯的唐璜和如是说就是名版中的名版,海丁克和约胡姆指挥阿姆斯特丹交响,从未见过CD。
当然,还有就是音质,真是棒得出奇。磁带的那种质感,真不是后面CD能随便比的。(这一套磁带那是张张出色,价格也还可以,我记得24左右)。虽然《查拉如斯特拉如是说》意境很抽像,但由于听得多,我居然能哼出其中好多段,都是不和谐音和半音啥的,牛X吧?哈哈
2081355_1388590347.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5/9/28 22:17:26 上传)

2081355_1388590347.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5-09-28 22:17:2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

原帖由 drdd 于 2015/9/28 9:43:00 发表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5/9/26 18:54:00 发表
磁带比cd好听

那时候的高保真音源少啊
模拟和数码的差别巨大
但是磁带难保存。我的有些不常听的已经有粘连了,逼的我重新再听一遍。
听到最后,真是梦回清泪一潸然啊

都是一把泪啊!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9#

原帖由 ADWS 于 2015/9/29 8:12:00 发表
怀恋磁带的声音,可惜我的几百盘磁带在搬家的时候丢失了

几百盘,那是豪啊!我最多时大约百余盘吧。
现在看到这些,就是感觉自己老了,怀旧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