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偶感古典与通俗 [复制链接]

查看: 5246|回复: 23
1#
早晨醒来,窗外竟已艳阳高照,青岛的九月,也是忽冷忽热,让人难以捉摸。懒洋洋的躺在床上,打开了电视,胡乱的按着,调到日本的一个频道,看到一个男人,西装革履,如痴如颠的舞动着双臂,摇摆着脑袋,不知道的,真以为是哪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疯子。盯着画面瞅了几分钟,竟然没有仔细听这在演奏的是什么音乐,只是脑子里痴想了片刻,难道指挥就一定要这样吗?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他们的投入,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他们的激情吗?他们有统一的动作规范吗?还是连表情,带动作,带肢体,都是可以自由发挥的?思索数分钟未果,只得作罢。这才调响音量,听听到底在演奏什么。
结果很不好意思的是,第一首曲子就不懂,呵呵!想必也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曲目冷门,而是我实在才疏学浅,说不出名字来。但是也正因为没听过不了解,才让我有了那么一小会儿的胡想。我认真的看着画面,听着音乐,看着每一个演奏者在不知道是指挥的带领下还是乐谱的指示下,变换着动作。
他们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让音乐的细节发生一次变化,动作大,变化大,动作小,变化小。就这么认真的听着,看着,感受着,突然顿悟,古典音乐之所以很多人听不进去,而很多人又都割舍不了,就是因为音乐里面的这些细节和变化。因为有了这些,所以音乐变得复杂而有内涵,赋与了音乐生命,也赋与了听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可是,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让音乐乍一听来,显得嘈杂无章,难以入耳。
而通俗音乐则不然,他们追求的一般都是一种整体性的旋律表现,让人乍一听就容易接受,因为轻松,因为简单。但如果听个百儿八十回的,因为喜欢想更深入的了解和品味时,却往往会失望而归。
所以古典音乐一定要沉浸的听,专注的听,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音符里面蕴含的情感与含义。而通俗音乐,大可以让脑子停止转动,彻底放松的去听,哪怕只是第一次听,也常常会听了前半句很容易可以猜到下半句的旋律,就是如此简单易于接近。
就象看“喜剧之王”和“阿甘正传”前者无需用心用脑,没有什么主题思想,只为博看客一乐,而且确实也做到了。而后者普通的情节蕴含着生活的真理,需要用心去品味咀嚼。
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音乐!所以,两者我都喜欢!两者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当然通俗也要通俗得精典,不能太滥;P 就象搞笑片,偶最喜欢的,还是星爷,摸有其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