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9-23 20:55:00 发表 马勒在音乐史上最终的地位甚至不见得能超过老肖、普罗和理查,却很难超越德沃夏克、斯特拉文斯基。在信息传播发达得多的现代社会,100年的时间难道还不够充裕吗?而巴赫那样的历史定位发生在马勒身上的几率微乎其微。其实,巴赫在18世纪音乐领域并非象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在门德尔松之前被完全忽视。事实上,从海顿、莫扎特到贝多芬这些当时最顶尖的作曲家不都从年轻时代起就崇拜巴赫,并从巴赫作品中学习借鉴吗?………… |
关于“某某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能超过某某人”的说法(无论这某某人是马勒、老肖、德沃夏克还是贝多芬或其他什么人),不知道是老兄自己的结论,还是音乐史或乐迷们公认的结论?
而且,既然你提到的是“最终地位”,那么这“最终”二字就很值得推敲。“最终”是指什么时候?是音乐家去世100年之后?还是200年以后?是当前的时代?还是再过500的后世?既然您没有确定这“最终地位”的最终是指什么时候,又何以能断定到了某某人的“最终地位”不见得超过某某人呢?
“而巴赫那样的历史定位发生在马勒身上的几率几乎微乎其微”,这又是一个病句。巴赫的作品是在他死了好几十年后,由门德尔松的推广而发扬光大的。而马勒作品的经历也差不多。仅从这点上看,他们两人作品受到乐迷认识的经历的类似程度已经很高了(而不是微乎其微)。至于“历史定位”,还是像上面说的那样——历史还没有过完,您从何点上能判断出来,日后他们的“历史定位”会微乎其微?难道马勒才死了一百年、他的作品才演奏了五十年,他的“历史地位”就已经定型了吗?
最后,要抱歉的是,我上面的谈话也是我个人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有感而发,
并非“最终的意见”。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我的意见,还是其他人对巴赫、贝多芬、马勒的意见都有可能改变的。
所以,无论对于贝多芬、马勒或是其他的什么人,我们最好谁也不要轻言所谓“最终定位”的事。
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有“最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