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he Léner Quartet Legacy (十) [复制链接]

1#

Shinseido SAN-1556/58 发行:1997.11.14。
(侧标上的sinseido是印错的)





    Léner SQ.的录音时期覆盖1922年-1939年,结合冈堂胜行的意见谈谈各个时期的风格,因为要注意到严格意义上的Léner SQ.是没有更换成员的(1942年之前),因此说到风格变迁把其截然分成四组似的来对待是不实际的:

1、acoustic时期1922-1925

    情意兼备,端庄华美的少女风格,这个时期的录音低频很弱,因而大提琴量感差,不过Léner是极为纤细光滑的声音,大提琴稍弱些倒不怕,反而愈加衬托出Léner艳丽的音色,例如这个时期极端可怕的Haydn录音。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Beethoven全集没有选这个时期的录音。

2.电声初期1926-1930

    相比初期声音放开了,极端浪漫而有不失制约的演奏,这个时期大提琴强劲的能量表现显著。

试听:Léner SQ. 1926 Beethoven Op.127 第1乐章

3.1930年代前半1931-1935

    充满活力而生气勃勃,跟录音技术的改善不无关系,大体上Léner SQ.的演奏进入最成熟的阶段,演奏变化多样,逍遥自在。综合来看选取这个时期的聆听是最适合的。

试听:Léner SQ. 1932 Beethoven Op.131 第2乐章

试听:Léner SQ. 1932 Beethoven Op.131 第6乐章

4.1930年代后半1936-1939

    注意到此时英国Columbia的声音变得润而软(1935年也类似),不象以前那种硬质的声音,Léner SQ.的声音听起来很肉很松软,风格非常平稳,之前那种闪现的滚上滚落的泼辣处理变得不明缭。

试听:Léner SQ. 1936 Beethoven Op.135 第3乐章



    Léner SQ.的Beethoven演奏反映了当时演奏受的束缚较少,他们的Beethoven有时候被批评为注重旋律,大体上是传统上对于Beethoven的演绎偏重结构有关吧,不过把曲子演奏得美仑美奂是他们当时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有时候爱乐者有有某种错觉,例如某大师技巧不行就咬定音乐性压倒其他大师,或者某大师技巧牛B就咬定不注重音乐性,在Léner SQ.身上也有类似影子,这么美丽漂亮的音色出现在四重奏世界里恐怕是独一无二。之前的四重奏世界就像地下音乐实验,作曲家拿它来试验声音极限,往往其貌不扬。到了Léner SQ.手上那是彻底颠覆了。



    对于Beethoven博大精深的四重奏世界来说,能衍生出Léner SQ.这种名门闺秀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偏重旋律也好,偏重结构也有,皆有其时代背景,对于后世来说这都是宝贵的财富。然而不幸的是,今天我们连聆听这套全集的机会都几乎没有,CD复刻仅此一版,又是最难找的新星堂,估计国内就是见过封面的都数不出几个,更不要说拥有了,各大历史录音发行公司都瞎眼了吗?

    Léner SQ.的Beethoven录音,新星堂的制作精良,绝对是值得拥有的一套唱片,对于弦乐四重奏爱好者来说没有的话是一大憾事,借用OO的话来说就是“轻松秒杀Busch”。还有另外的完整8曲没有出现在新星堂这套盘里面,他们何时重见天日呢?

新星堂盘复刻初期所用音源,带标记的是所用音源,同曲目以后录音的为第一考虑。




2008-03-24.
分享 转发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2#

回复:The Léner Quartet Legacy (十)

运气。发行量太少,哪里都不好搞。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