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州歌剧院改名广州大剧院又遭反对 [复制链接]

1#
《广州日报》大洋论坛网友发贴强烈反对广州歌剧院改名广州大剧院,内容如下:
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昨举行

  本报讯 (记者毕征 通讯员穗宣)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昨日举行。会议专题听取各区(县级市)和市文广新局关于2009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总结汇报,部署今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晓玲透露,在“九艺节”期间,将邀请参赛的全国精品剧目下乡与农民群众共同分享文化艺术盛宴,“目前这项工作已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她还透露,即将交付使用的“广州歌剧院”因其名称与其实际的规模和完善的功能相比,存在局限性,“它是目前中国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而不仅仅演出歌剧”,因此拟正式定名为“广州大剧院”。……

反对理由:

第一.名称联想:
广州歌剧院——悉尼歌剧院
广州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重庆大剧院、武汉大剧院、杭州大剧院、温州大剧院、花都大剧院……
在中国,叫“大剧院”的建筑太多太滥,以此为名,无疑是浪费了广州歌剧院独一无二的经典设计,让广州歌剧院“泯然众人矣”!如果保留“广州歌剧院”名称,让广州歌剧院与悉尼歌剧院成为世界其名的双子星,该多好啊!

第二.名与实:
“大剧院”让人想到很大的容纳空间,面向很广阔的草根大众,完全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治上高度正确,但很遗憾,现实中广州歌剧院的定位其实是高端的演出场所,有钱进去欣赏的始终是少数人,品味才是最重要的,大不大没有意义。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歌剧院”名称与此定位一致。
当然,这不是歧视大众。广州为草根大众演出的场所不少,无数的电影院、公园的空地等等都是服务大众的演出场所。如果有人觉得广州歌剧院一定要为草根大众服务,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把门票降低到20元以下!否则口头上怎么说都是空谈。谁能做到?

第三.分工定位:
广州现有的比较出名的演出场所应该各有分工,而不是让广州歌剧院包揽。
中山纪念堂---侧重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戏剧艺术
星海音乐厅---侧重现代交响乐、纯音乐
广州歌剧院---侧重古典、现代大型声乐艺术(歌剧、大合唱、大型音乐剧、歌舞)
如果改名为“大剧院”,什么都要演,有可能造成恶性竞争,不仅对前面这些的演出场所造成利益的损害,同时也会破坏专业分工,阻碍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第四:名字叫“歌剧院”,并不意味着只能演歌剧,正如“中山纪念堂”,也可以演出一些与纪念孙中山先生无关的节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