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非专业人士欣赏音乐、美术(艺术)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论坛上经常看到不少烧友发表自己的听音感受,其中有些是“专家”,有些是“门外汉”。刘雪枫同志曾经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现在很多音乐学院里学音乐的学生,甚至老师是从来不欣赏唱片的。他们眼中的大师都是那些技术好,拿过奖,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如郎朗),至于HOROWITZ,RICHTER啥的一概不了解。

       学音乐、懂音乐和懂得音乐审美是两个概念,已故画家吴冠中写过很多关于美学的散文,里面谈了很多对造型艺术美的认识,他讲过一个故事:“画得象和画的美是两个概念!有一次他出外画风景油画,旁边的老乡看到后成品后,脱口而出“画的很象”,另一次同样的画另一处风景,老乡路过,脱口而出,很美”,吴冠中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他说一些美术学院的老师甚至教授,天天在创作,但从来没有搞懂什么是美。他们的作品,造型准确,色调准确,但就是画不出那个“腔”,那个“韵”,没有美感。审美是一种能力,这个世界有文盲,更有美盲,欧洲的很多民众艺术修养不错,就是因为从小家庭里耳濡目染,培养了审美能力。
       艺术上的美是个广义的美,不是说你画个长的漂亮的女人画的象就是美丽,而是你画体验出来的那种精神浓度,法国浪漫派画家契里柯画过一副疯人院里老妇人的肖像,这个疯女人不美,但画本身很美。再就是他还创作了一副《梅杜萨之伐》描绘一堆尸体,和一些濒临死亡的人,那种冲击力也是一种悲壮雄浑的美。


         当然,我认为一个专业学音乐和专业学美术的人,如果懂得欣赏美,又具备专业知识,那他的审美活动是更高层次的,因为具备专业知识从艺术品获得的信息量是远远高于无专业音乐知识发烧友的,他们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更具体,这点和美术作品欣赏上是有共同点的,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希望“专家”们更多是在论坛中通过一些帖子来普及知识,那就功德无量了。
     如果自己具备专业知识,又不屑告诉别人,又要不经意中流露出对门外汉的蔑视,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这个世界上批评是很容易的,但关键不是跳出来说这样不好,这样不对,(朗嫌平同志天天骂,但解决不了问题,但最起码他的节目还是普及了知识的)
          最好是能有建设性的建议,指导。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08 13:53:3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9/1 13:58: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Work period 1653–1675
Date circa 1666(1666)
Medium oil on canvas
Dimensions 120 × 100 cm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08 13:41:15
TOP
3#

上面这张油画,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的维米尔创作一副油画,17世纪的画家把室内光线的描绘推到了极致。VERMEER同时代有一些画家,以及后面19世纪的一些写实派画家的写实技巧也很高超,最厉害的超过了5000万像素的相机(中国的冷军那中超写实技巧,已经无与伦比了,完胜照相机),但VERMEER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气质、美感却是后人无法超越的。
陈丹青曾专门撰文介绍VERMEER,说他在美国期间,大都会博物馆举办VERMEER特展。他看完后,最大的感觉是,看了VERMEER的画,感觉自己再画意义不大,因为无法企及那种精神高度。陈丹青是中国最有才华的油画家,特别是70-80年的创作,无与伦比。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08 14:05:47
TOP
4#

上这张的大图给大家欣赏,可以看到笔触和布纹,优秀油画作品的画面肌理和材质本身就是一种美。
TOP
5#

请各位重点看背后的那张地图和中间那盏金色的吊灯的描绘,太有诗意了。还有大的窗帘上的色块和色点的对比,平涂的柔和色点上面点缀一些斑驳的亮色,制造出一种节奏的对比,视觉中点线面的运用,完全可以去影响观众的心理感受。
这种17世纪特有的情调、闲适的节奏、静谧的氛围,很巴赫的音乐多么相似。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08 14:06:22
TOP
6#

说实在话,我学美术20年,自己画得一般,但眼睛还可以。特别是借助互联网,看过将近上千张各个博物馆的珍品(都是高清,见布纹和笔触的),现在看画我脑子里基本不会去考虑透视对不对、明暗准不准、色彩对不对的问题,欣赏绘画,更多是出于本能和潜意识(虽然前面提到的美术专业知识我都了解),更多是种心灵上的感觉,说的玄一点,就是我更多是透过画面,体会画家当时的心理状态。
TOP
7#

维基百科里面很多或者你直接找馆藏博物馆的网站
TOP
8#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9 16:48:00 发表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9 16:47:00 发表
1楼这画和伦勃朗相比就要差一些,局部可圈点,但整体有缺失,色料也不是很好。

西方绘画中,委拉支贵兹、伦勃朗和维米尔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前2位更多人喜欢。特别是第一位velazquez在西方普遍被认为是NO.1。但还是那话,艺术无法排名,只能说某个欣赏者更喜欢谁!呵呵
TOP
9#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7-9 18:29:00 发表
好帖啊!
急功近利,礼崩乐坏,哪里还有多少人懂得培养自己的正确欣赏水平和习惯哦。普通老百姓就不说了,专业人士,从业人员的艺术学养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传统方面的问题,更多是因为体制,欧洲就不比较了,相对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移民国家,我们的差距也是不小的。或者说有些人从根本上就认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去走进真正的艺术殿堂。


有些人学习艺术、欣赏艺术是为了超越别人,是为了拉大和别人的距离,进而体现高人一筹。贵族?
有些喜欢证明你是错的,他是对的,这样可以获得优越感,甚至可以臧否已经有历史公断的一些艺术大师的某些高价值的艺术品。
而我想说的是:艺术不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贵在真诚,脱离这个就没有意义了。欣赏艺术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的内心。
艺术虽然不是体育竞技,不能计时和测量,但艺术品有个时间法则,那就是好的艺术品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检验仍然星光闪耀,而一些当权派的艺术家(艺术创作本身价值不高),则在他的权势消失后,也随之灰飞烟灭。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10 08:41:03
TOP
1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7-10 8:37:00 发表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206047&page=3
仁兄如果有所指,烦请链接一下,有误会无事,但不要有偏见。

670707兄,不要误会。你的心胸和气度在下都很佩服,论坛发帖不为口战,只为述说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请勿对号入座,无意间如有冒犯请见谅。
TOP
11#

[quote] 原帖由 木几几
木兄好。去年我有段时间看一个管理讲座,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说外国人的辩论是能辨出结果的,因为老外认理,如果辩论中别人说得更合理,他会认同。而中国人的辩论是没有结果的,如果辩论最后证明一方是错误,他会来个我就是这样认为。蛮不讲理是一种境界,无法超越。
TOP
12#

有一种表情 叫 小脸蹦得紧紧(一本正经)
有一种心态 叫 自觉牛逼哄哄(外强中干)
有一种思维 叫 总以为在说他(对号入座)
呵呵。。。。。。。。。。。。。。。。
TOP
13#

[quote] 原帖由 木几几 于 2012-7-20 21:5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tsoo 于 2012-7-20 12:2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木几几
        这个讲座是台湾曾仕强讲的,里面提到一些民族的性格,只能说有部分现象确实存在,但始终仅仅是一部分人的惯性思维而已,不能以偏概全,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这样。这个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地方都有追求真理的部分,也有蛮不讲理的部分。至于如何鉴别后一种,很简单,一般来说这些人会自己对号入座,你一说某个事,他就会往自己头上套,会迫不及待的跳出来。
    明明说的是某种现象,正好他就会自己跑来,要么伪装(这个算比较好的了,就算装也是一种进步),要么辩解,如果实在连自己都觉得道理说不通,就会纠住别人的某一点拼命攻击,最后不行再升格到骂街。。。。。。。哈哈,不信我们等下看表演
最后编辑ttsoo 最后编辑于 2012-07-21 11:47:43
TOP
1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