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门德尔松交响曲版本的推荐 [复制链接]

1#

[url=http://hk.rd.yahoo.com/blog/mod/art_title/*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article?mid=598]真大師還是徒具虛名:Mendelssohn symphony No.5 `Reformation'[/url]網誌分類:Mendelssohn |

網誌日期:2009-02-09 19:20

綱上最近有一場熱烈的争論,有些人表示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只是徒具虛名,音樂演繹內容空洞,有些人則指卡拉揚曲目廣泛,柏林愛樂在他指揮之下音色優美,技巧精良,大家争論不休。
早前我趁卡拉揚逝世週年買入了不少Karajan的錄音,包括他指揮的Beethoven, Brahms, Bruckner, Mendelssohn, Haydn, Mozart, Schumann, Tchaikovsky交響樂全集( 1970-80 年DG錄音),與他在EMI 錄的歌劇全集。希望能在指揮帝王逝世二十年後的令天,一輪的版本比較能給Karajan一個公正的評價。
Mendelssohn Symphony No.5 `Reforamtion' 是虔誠的Mendelssohn 成熟的作品,原為紀念Lutheran Church Augsburg Confession 的建立三百同年而作。交響曲的緩慢行板引子就是從聖歌'Dresden Amen' 而來,樂曲體現浪漫時期風格,两個較長的樂章一首一尾,中間夾着兩個較短的間奏曲。第一樂章速度多變,體現教徒為宗教掙扎的感覺。
找來Abbado 與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984 年的錄音先上場,Abbado 的演奏中規中矩,節奏掌握準確流暢,引子的慢版聖清純淨,第一樂章中段的掙扎也奏得很有張力,末樂章樂奏也輕快自然。
然而較之Karajan 與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演奏真像初出茅蘆的小子遇着大師父,Karajan 的慢版引子聲部細緻分明,就算弱音演奏也有不同情度的抑揚頓挫,末樂章的分別更明顥,當Abbado 精準的節奏使這曲聽來自然流暢,但卡拉揚有活力的演奏,輕重得而的造句令此樂章更具動力。整體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音色也比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更豐滿華麗。
初步看來,Karajan 與Berlin Philharmonic 並非浪得虛名。
樂曲解說:
第五號交響曲「宗教改革」《轉貼》


 曼德爾頌1809年出生於德國漢堡,祖父摩西為有名的哲學家,父親則是銀行家,曼氏從
小在充滿文化教養的家庭長大,很快地展現其音樂天份並得到適當的音樂教育;他在十七
歲時為莎士比亞戲劇所寫的配樂《仲夏夜之夢》序曲(Ein Sommernachtstraum Ouverture),
其中流露的才氣比起莫札特同齡時的作品可說是不遑多讓。


  曼德爾頌是一位古典的浪漫主義者。因為他在作曲的技巧上相當遵守古典時期的形式與
結構原則,帶有出色的對位變化手法,表現出優雅細緻的古典風格,但他在情緒和感覺上
流露出浪漫主義的特色。但由於本身的性格保守,曼德爾頌並不熱中於發展新的音樂語
彙,正因如此,其始終泰然自若與流暢甜美的音樂固然令人讚賞,卻也缺乏真正的對比和
衝突。 這首名為《宗教改革》的第五號交響曲是為了紀念馬丁路德在1530年奧格斯堡(Aug
sburg)會議提出新教教義之三百週年慶而作。曼德爾頌原本想在1830年之前完成並演出,
但因為政治動亂的干擾,此曲直到1832年才完成首演,並附有一標題:「為慶祝宗教改革
的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共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的導奏引用了《德勒斯登阿們》(Dresden Amen)的
旋律,這是依據路德教與天主教儀式的德勒斯登教堂中所使用的一首讚美詩,(這首旋律
後來也被華格納使用在他的歌劇《帕西法爾》(Parsifal)當中);最後樂章是根據路德寫的一
首聖詠《上帝是我們堅強的堡壘》(Ein' feste Burg)為基礎所作的一連串變奏曲。曼德爾頌
的管弦樂表現富麗堂皇,顯示出他對管弦樂器的透徹了解,以及他能有效地運用這些樂器
音色的天份。


  第一樂章開頭是由弦樂的低音域演奏輕柔而莊嚴的樂句,在弦樂平靜地拉奏《德勒斯登
阿們》之前,並有銅管木管吹奏漸次輝煌的樂句;接「著整著管弦樂團(除了長號以外)
演奏強有力的主題帶來此樂章的快板樂段。這個主題戲劇性地發展,但氣氛不久後因為弦
樂演奏抒情的第二主題之出現而逐漸平靜下來,第一主題重新出現後又造成再一次的騷
動,並在回溯《德勒斯登阿們》旋律後達到高峰。此首交響曲的這個部分常會被詮釋成兩
個對立的力量之間的競爭與對抗,教會以勝利之姿凌駕於世俗之上。


  第二樂章實際上是一首有著兩個典雅主題的詼諧曲,在開始的段落可以聽到木管與低音
弦樂演奏的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則是出現在三重奏樂段(trio),由雙簧管在撥弦的低音提
琴之上悠揚地吹奏,表現出恬然自適的田園風味。


  第三樂章由第一小提琴演奏一首禮拜儀式的歌曲開始,在此樂章的第二個部分則是由路
德所作的著名聖詠《上帝是我們堅強的堡壘》(Ein' feste Burg)所主導。曼德爾頌把
這首聖詠的旋律交給長笛吹奏;導入此樂章的第三部份是由弦樂拉奏快速的切分音群作為
單簧管吹奏聖詠旋律的背景,然後整個樂團隨著第四部分與結束段落歡欣鼓舞的宣告一起
到來,一個新的樂思接著以賦格呈現,隨即在木管出現第二重要的主題樂思,再由弦樂反
覆。最後管弦樂團一同演奏的聖詠旋律將這首交響曲帶往勝利的結尾。

節錄自台灣《東吳大學》網頁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article?mid=598
分享 转发
My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
TOP
2#

[url=http://hk.rd.yahoo.com/blog/mod/art_title/*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article?mid=606]北國風光,褪色的歷史陳迹Mendelssohn symphony No.3 `Scottish'[/url]網誌分類:Mendelssohn |

網誌日期:2009-02-12 11:45
Mendelssohn 一生可謂順風順水,他含着金匙出生,情路又無波折,還閑來四處遊玩,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籣'便是他遊蘇格籣時之作。北部的風光,原野的風味,加上古代宮殿的歷史陳迹,在交響曲中一一呈現。
樂曲解說: (轉貼自香港影音論壇)
1829年,年僅二十歲的德國音樂家曼德爾頌,受到當時的倫敦愛樂協會的邀請,前赴英格蘭表演。在演出過後,酷愛旅遊的曼德爾頌立即利用此次機會,前往北方的蘇格蘭進行旅行訪問。此曲自1829年始起構思,曼德爾頌花了十三年的時間,直至1842年才正式完成此首作品。

同年3月3日在德國的萊比錫進行首演。


同年6月2日再在英國愛樂協會的音會上演出,並將此曲題獻給第九代的英格蘭女皇維多利亞。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活潑的行板─稍微激動的快板─主要的第一行板】

「描寫薄暮的伊爾特宮殿的印象,大體有憂鬱的情趣。」濃郁的情緒,具有蘇格蘭舞曲的特點。內容敘述Palace of Holyroodhouse,與蘇格蘭史上女皇Mary Stuart的淒美故事。
execution ‧‧‧‧‧‧


第二樂章─【活潑的、不太慢的諧謔曲】
「開始描寫豐盛的田園之自然,其中有風聲、鳴聲、蘇格蘭的風笛聲、高原人的腳步聲」曼德爾頌用這個樂章呈現了一般農民的純樸的生活情境,富於民間色彩。


第三樂章─慢板
「作者以一個頗為悲傷的主題做開始,大慨有感於蘇格蘭歷史上的一些悲劇。」作此樂章中,曼德爾頌力圖體現的是他從蘇格蘭歷史遺跡所產生的黯淡印象,是一幅嚴酷卻壯美的自然環境。


第四樂章─【最活潑的快板─極莊嚴的快板】

「是以一段跳躍進行的曲調開始,將一切傷感之情都消滅,恢復歡樂的狀態。」
最後的樂章是在整部交響曲中最活躍有力的,曼德爾頌放入了激昂的蘇格蘭旋律,讓樂思及情緒的表達飆到最高點。

這首可是我最愛的Mendelssohn 交響曲,還記得在沙田大會堂聽過此曲現場表演,由Edo De Waarts 與Hong Kong Philharmonic 演奏,也令我十分難忘。正當今年是Mendelssohn 出生200週年,也找來手頭三個版本聽聽:
先聽聽Abbado 的版本,Abbado 的節奏掌握出色,第一樂章活潑的行板與快板之間交接流暢自然,憂鬱的色彩也表達得不錯,第二樂章蘇格蘭風的諧謔曲也令人翩翩起舞。

Karajan 版本在節奏掌握上也同樣出色,但Karajan 的弦樂實在豐滿,音量控制極為細緻,令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慢板尤其優美。

Peter Maag 的版本則充滿靈感,他的指揮有豐富的搶扳,音樂也有呼吸的空間,好像現場那即興表演的一樣新鮮,這方面相信Karajan 與Abbado 是缺乏的。

新聽音樂的朋友可能對Peter Maag 較為陌生,這位指揮原是鋼琴家,有一次和Furwangler 合作演出協奏曲,Furtwangler 對他說“"Why don't you try to conduct? I have observed you while you were playing the concert tonight, staring at the orchestra more than at the keyboard. It was more you than me that have given the entry",他當然乘此良機跟隨Furtwangler 學指揮,之後又做過Ansermet 的副手。他在六十年代潛心宗教,一度急流勇退到香港事佛(不知是不是到寶蓮寺),他的Mozart 錄音也享負盛名。
My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
TOP
3#

[url=http://hk.rd.yahoo.com/blog/mod/art_title/*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article?mid=22]Mendelssohn's symphony no.2[/url]網誌分類:Mendelssohn |

網誌日期:2006-12-01 13:36
Last night, I listen to Mendelssohn's symphony No. 2 `Hymn of Praise'. Although this symphony was massively orchestrated ( chorus, oragn , sorpano and tenor) and heavenly in length (70 minutes), but Mendelssohn charming melody and music writing will never make you bored. If you love Mahler's symphony No.8,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this is the one you should consider next.

Abbado version with London symphony and Chorus was famous, although I have not heard of any other version of this symphony.
My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