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如果说古典音乐只是娱乐方式里的一种,你同意吗?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10-20 17:37:00 发表 艺术不可以救国,但艺术可以强国。对艺术的学习,对美的追求,决不是娱乐那么简单,我不喜欢得过且过。对音乐的学习其实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美育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人生不外乎意志;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为中心。明确了审美教育,是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以德为中心,关涉人生意志。思想核心,乃是以艺德为宗旨的人文教养,其文化蕴涵基础,亦浸透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某些观念。亦 |
抱歉,施兄的观点我难以认同。首先,最伟大的艺术家未必有最伟大的道德。毋庸置疑,从世俗道德的角度来看,无论以何等宽松的标准评判贝多芬的为人,他都是个流氓,标准的流氓。聪慧性灵如莫扎特,为人轻薄这一点是逃不掉的。我对以上两位大师人格的评价,来自同时代人的传记以及两人的书信集,应该还算得到公允。舒伯特嗜好嫖娼,多次染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勃拉姆斯伤害遍了他身边的所有朋友,我们传颂他对克拉拉高尚爱慕的同时却不知道他其实对女性有深切的厌恶,而且还是汉堡妓院的常客;肖邦善妒,马勒易怒,瓦格纳和斯柯里亚宾的为人更是令人咂舌……
但从上述大师们的作品中我们的感官能感受到的只有美与高尚。
人对于音乐的喜爱源自于人固有的生物频率,也就是说来自于本能,好的音乐本身必然是能让人感受到本能愉悦的,不管是纯粹欢乐性的愉悦如莫扎特,或者刺激性的愉悦如马勒,晦涩如巴托克,在他本人的钢琴演绎中都能令人动容。除音乐本身以外,附加在音乐上的一切都是对音乐本身价值的蔑视。无论是作曲家的故事,还是“贝多芬的月光表现了他对约瑟芬的高尚爱情”之类的想象。如果音乐能够传播美德的话,我可以保证,好的作品只要被你仔细听到,给了你愉悦,你的心灵就已经被净化了。所以,如果伟大的作品无法让你感受到音乐本身的愉悦,只能从乐谱以外的故事中寻求理解作曲家的话:试着换个演绎者吧,你大概被江湖骗子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