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期令我欣喜的录音 [复制链接]

1#

这两天恰好把这套录音拿出听了几遍,还是对第五的高度评价表示不解。只能解释为现场特别出彩,打倒一大批现场聆听的乐评人。但录音实在有失水准。声音偏干,音场和音色都低于应有水准。第四第六都很好。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8-1 15:03:00 发表
是现场录音,第5录于1998年萨尔兹堡音乐节,另两首分别录于2002年与2004年,只是末尾少了观众的欢呼声。
另,据说新指南对这套三张都冠以四星带花。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9/6 15:24: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说的就是录音方面的不足已经令人无法领略演绎的伟岸了。听历史录音,有限的声效那是没有办法。当下的录音,音效的欠缺是无法回避的。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8-10 11:01:00 发表
亚当兄,俺们主要根据它的演绎水准来评价的,录音在其次。录音的干与润与各人器材特性有一定关系。
TOP
3#

一套CD三首交响曲,四和六的录音比五高出一大头,这恐怕不是器材的问题。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8-11 8:59:00 发表
我近日再复习一下,印象中录音并不干,声场与音色还是有水准,主要是被那激情四射的演奏吸引了。前天偶尔翻到陈小斌的著书,还对这款录音大唱赞歌呢,当然我并不完全苟同。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8-10 11:01:00 发表
亚当兄,俺们主要根据它的演绎水准来评价的,录音在其次。录音的干与
TOP
4#

老柴的音乐,音色变化特别重要,尤其是弦乐和木管。哥季哥属于过度处理型的指挥,把老柴的弦乐蹂躏得特别纠结,录音有闪失,哥季哥苦心孤诣地料理出来的弦乐和木管的味道就没了。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8-12 23:17:00 发表
印象中第4、6的录音的确比第5要润泽、流畅、自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