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雄的光輝與失落Beethoven Symphony No.3 版本比較(1) [复制链接]

1#

卡卡羊海盗1969现场和1982年(BPO 100周年版,非全集版)SONY版现场-----此外1977日本现场贝3也不错
其实CELI也不是说BRUCKNER化,而是一种晚年风格,和70年代,50年代的指挥方式大有差别,他一直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指挥--话说他的音乐"调"的不错...不错有时候走的太远,是好是坏无法评价--用到某些地方是不错的比如法国音乐.他的晚年贝多芬的确不是很多人能接受,我记得有个朋友说听他EMI版的贝5,感受到了巴洛克的结构筐架.谁知道贝多芬活着能同意他的演义否.
音乐演义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去说对与错,有多少作曲家活着时候批评别指挥家乱弄.老卡60年代春之祭就被STRAVINSKY嗤之以鼻.到我看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演义风格突破.---反过来说有的朋友认为可能是理解上的重大失误.更不要说他的70年代版春之继是名版.话说CELI的火鸟组曲演义的不错.他的曲目其实也算宽泛的.FURT的贝多芬.BRAHMS没话说了.不过他的DEBUSSY夜曲....实在太僵硬了.还有柴4.....只能说每个指挥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把.
总的来说乐迷只有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概念对与错实难讨论.伯恩斯坦的烂情,如果你与只相互动,也是很爽的事情.前几天反过来听老托40年代贝7满好的,但是贝3似乎30年代的好点.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2-19 11:36:2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2/19 22:53:2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2#

[media=ra,400,300,1][/media]大家还是听着有感觉把....这个视频卡卡现场1981年在日本的视频连接在这里(俺插连接就插不进页面...)力度惊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y53FEvPwZ8
有人还提到了老客轮贝3珍惜视频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eLTo2o-1Mw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2-19 20:31:06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3#


老卡的任何细节都是铺垫用的,4乐章整体考虑是他的想法....如果每一乐章都乐队全力,那最后必定泄气-------老卡曾经说到FURT有不少演出开头都力度用的过多,但是到后来松垮到难以收场,就好比怕山一样-而且他也指出乐曲只有一个高潮.FURT的感觉很大一段是高潮.应接不暇-----他可是听过FURT指挥和排练的.FURT喜欢随着感觉一泻千里,而卡卡是精心营造的大潮.两个人的优点也是两个人最大的缺点.
不得不承认老卡有一种特殊的平衡感--的确是现场无法聆听到的,只有到80年代末时候这样的音场才似乎改变了--难道是数码录音的关系?
话说卡卡的贝3是他上演现场比较多的贝交.50年代和爱乐有一种新兴的感觉,第一乐章开始的两棒就是速度较快的处理.略有张扬,但缺少往后的连贯感起伏明显,而且很不德奥指挥感   60年代的贝3有一定突破并没引起我太多共鸣.有种走马观画的氛围......70年代的DVD版画面被很多人鄙夷,但是音乐并不是所呈现的那么死板,虽然保持了工整,但是有一股连贯的气延续到最后.特别注意到对末乐章的拿捏--精彩异常!笛音随着乐队,好似来到了未知的宇宙.77版贝3包括整套贝交.低音部分特别突出,有一种震耳欲窿的冲力力,而且在优美的音色中充满了毫不妥协的英雄气息.说到80年代的有3个版----从81年日本版到SONY82版,老卡独特的停滞感.对比感受84版就有明显的差别期间 BPO闹翻过,加上腰椎手术....是否就造成了他的转变那?84版贝3其实是我第一个听的贝3---9年前的时候在收音机里,然后又买了第一张VCD,也是这个,话说这个录音其实要比贝5,6舒服很多.但是有一种急切和迫切的感觉,此外很无情,干脆而略粗暴.我感觉他心中不快乐.同样也只有在末乐章展示出了略微的弹性
其实大家因该多谈谈第2乐章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

若100年内无人超越----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又或者其实当年就有人起码是并驾齐驱了,呵呵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5#

曲子演义的好坏不在于快慢,而在于能感动人否.某些信息你现在接受不了,也许不喜欢,有些你喜欢很久了,突然也无趣了.当然工笔画,写意画,喜欢哪个是口味问题,但是我觉得没必要把指挥的每次演义都认为是不可审批,无可挑剔的,一个人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最大的弱点.乐迷看到他的优点不要忘记看到他的缺点.

如果CELI处理的贝多芬10个人只能感动一个人,那也只能是一家之言.他认为现场演奏才是真实,没错.但是卡拉扬认为唱片技术手段能创造出现场无法营造的效果,事实证明老卡的思维模式更向前.
一个曲子我相信大家起码听5便左右才略识大体.那么没唱片的情况下,论坛中有多少人估计可能没机会听到古典音乐.一辈子,我们又能通过现场了解多少曲目那?所以CELI这个观点就是守旧的.一个人有一个错误点,并古代表他其他的地方就不好.卡拉扬认为视频能更好的表现出音乐实体感,想法是对的,但是他自己操作的电影只有少数画面是自然的.所以就算观点对,演义时候也不一定对.而FURT的贝多芬破坏了多少整体结构?添加了太多自己的东西.可是效果那?却吸引了很多人津津乐道.
以上3个例子就是想对 亮亮2说.别人认为错的,有可能你认为是对的.反之毅然.艺术若拿把标准标尺去量,自然失去了多样性,也就无美了.但是人们至少有一定的共识.既然别人无法和你达成共识,你也只有让别人自己去摸索.硬是说出个道理,圣人也回答不了.多样性的艺术与多样性的人,那么多角度去观察,自然看到的和想到的不一样,想到的和得到的不一样.
再说点题外话说普通话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想过他的坏处那?事物发展都逃不出"太及"--为何要中庸,那是包容和理解.求同存异把.
就好象贝多芬,音乐写的很好,但是生活中你无法与之生活1天.脾气太怪.个性特征是双纫剑.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2-25 10:17:41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6#

贝3,3乐章发力,不发力是个大问题.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