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味同嚼蜡的盛宴与变味的似水流年:谈谈斯图加特与爱乐乐团的东艺... [复制链接]

1#

好帖,精彩!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5/6 15:32:3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中庸无为 于 2010-5-4 9:18:00 发表
我还没有听过斯图加特的现场,只是听了诺灵顿指挥斯图加特的唱片。我觉得“本真”乐队对作品适应性和表现力的问题是存在的(我听了他的《行星组曲》后开玩笑地说,有些星球很不错;有些星球就勉为其难了。。。);这种局限性让人们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音色上,而非表现力;当然,如果选对了演奏作品,其表现力还是会恰到好处的(但是,现代乐器,现代规模和编制,古代奏法,还是有与众不同之处。。。什么味??一定要试听一下


中庸兄说的我有同感。

如果以菜式比喻,长期吃川菜(当然是说有水平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突然间转过来吃广东菜,最大的机会是“淡出鸟来”,即使那个广东菜是最顶级的、最地道的广东菜。

我不会说川菜好或者不好,广东菜如何如何,只是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上还有办法,可能生理上的(舌头需要时间“清理”残余的川菜影响,味蕾重新敏感起来)适应更可能要。。。。几天的“斋戒”。。。。。。

(有点不伦不类的比喻。。。。。。)
TOP
3#

原帖由 mastercandidate 于 2010-5-3 17:13:00 发表
总算听到有些朋友持保留意见了。其实斯图加特是有揉弦的,但很克制。如果其他小提琴手的动作还不明显的话,那么看看女首席的动作就比较容易发现了。但听觉上,揉弦的效果的确不那么明显。而且小提琴声部的发音又比较干、薄,更让人误觉得似乎一点儿揉弦也没有了。诺林顿说,不揉弦好比还原音乐作品本来的面目,是一百年前的做法,而揉弦好比涂脂抹粉,并不可取,我不敢苟同,但这是指挥家本人的意思,聊备一说,供大家参考。我不知


非常生动的现场描述!

在现场的特色就是可以感受这种立体、贴身、身在其中的见闻气氛,这是我要在现场找的最重要dd。


黄慈的钢琴的确可以进步的地方很多,主要是演出经验吧。。。。作为新进乐手,技巧风格无须苛求也不会一蹴而就。

最要优先处理的,一句话概括:台型不够。


秋后算账,诺灵顿对现场效果的掌握很有不足,这是主因,结合各大侠的深圳听感,他的音乐感够秤的上是一流(顶级与否,我没到资格说。。。。)。

乐队把黄慈压住,这个账我觉得80% 要算在他头上(这个是明显的作指挥不足)。

几个作品平淡,即使是谜语,也是他的帐上。


现场看估计是他的喜好,有可能。。。不能说是不足。。。买了他的唱片得开封听听,印证一下。。。。


她的台型不够,放不开占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