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丹拿到底“错”在哪? [复制链接]

1#

各取所需吧.就如当年买电视机,SONY电视机最清晰通透,线条锐利,但看久了我眼睛受不了,最后选了东芝. 也有人说我:你把SONY调得柔点不就行了.但我认为那就不是SONY了!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1/9 10:31:52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joey2009 于 2009-11-3 23: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来者 于 2009-11-3 23:30:00 发表
各取所需吧.就如当年买电视机,SONY电视机最清晰通透,线条锐利,但看久了我眼睛受不了,最后选了东芝. 也有人说我:你把SONY调得柔点不就行了.但我认为那就不是......

LZ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你认为SONY刺眼吗?
TOP
3#

原帖由 joey2009 于 2009-11-4 20:16:00 发表
我目前对sony没啥研究,不过通过你的描述,应该是看久了刺眼。

主要是我的眼睛不争气,没那福气,哈哈。(说SONY不行会被人笑话的)
最后编辑来者 最后编辑于 2009-11-04 21:04:23
TOP
4#

一想起单拿的声音,就仿佛处在万里晴空、带着穿透力的阳光下,有一种昏眩感。
另外,如果单单是量度指标,或许单拿的性能比很多喇叭都好,但欣赏艺术不是搞科学实验,人也不是中性的仪器,人的听力本来就不怎么样,而且往往对声音有特殊的偏好,高性能指标的东西人耳有时并不觉得好听。就像表现手法十分精细的欧式油画和线条简练的中国山水画比,在各有特点的前提下,我觉得后者更能发挥人的想象力,更耐人寻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种艺术感是否就是对应于我们说的“音乐感”?)!
我们发烧友比较器材,多数都是在比较声音,具体就是比较乐器的发声。但一个音乐作品是由各种乐器叠加在一起、互相影响来表达的,而这种表达又是抽象的,往往还得靠人们的想象力,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意图和要表达的内涵,表达方式越直白,想象的空间就变得越小,同时内涵的东西被感悟的余地就少了,这样听久了的话,除了美感外,留下的东西就不多了。
最后编辑来者 最后编辑于 2009-11-08 00:04:12
TOP
5#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11-12 12:34:00 发表
原帖由 caoyuan 于 2009-11-12 9: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11-11 14:09:00 发表
那个铁三角饭桶这两天又在家电叫线材无用。你如果认可线材无用,就可以相信铁三角饭桶的话。

测评人人都可以写,聋子也可以写至尊那么大个,但通上电根本不响。

[font=宋

80年代在花园酒店至尊演示时空间足够大了吧,出来的声音不对头啊!当年(89年)陈浩才就买了一对在家用,当时价格约10万港元。不知是否太大空间可能反而不好。
最后编辑来者 最后编辑于 2009-11-12 18:18:00
TOP
6#

这次听过一套顶级(次顶级)的Naim,以及一套胆麦景涛就知道单拿“错在哪”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