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一个略感沉重的话题——关于死亡的音乐 [复制链接]

1#

就算是所谓绝对音乐,也有它的精神力量。好的音乐带来的不是只有调性和声的物理成分。

更何况如果谈到浪漫派音乐--浪漫派音乐是怎么来的?没有当时丰富的文化、哲学、艺术、文学背景等各种非音乐因素,哪来什么浪漫派音乐?!
最后编辑亮亮2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9:21:4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1/21 11:10:5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最后四首歌》作于1949年,这使得原本早该在二十世纪初就要结束的浪漫派音乐,最后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才正式结束。但这种拖延当然是值得的。
TOP
3#

“在《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里,他引用了第七,第八交响曲和弥撒曲中的主题,如前尘往事,沉渣泛起,最后化零为整,合而为一。从深沉的生命告别到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归于沉静,宛若一个圣徒在作家的雕塑中逐渐展现出庄严的姿态。”

真佳句也。那音乐就仿佛在我耳边响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