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山仰止蒙特威尔第—牧歌 [复制链接]

1#

其牧歌中人性的骚动与升华更无出其右者。

前辈真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牧歌高手多矣,那一位不是富于"人性的骚动与升华",日后若为Marenzio, Luzzaschi,Gesualdo,D'india等立传,想必"其牧歌中人性的骚动与升华更无出其右者"经改头换面之后仍会粉墨登场。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0/15 12:33:2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万方的风云都汇聚在他的笔下,人类至此为止所取得的全部精神和物质成果,无不奔流于他的笔端

这句就更夸张了,也包括我天朝的全部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么
TOP
3#

诗法不同于文法,诗可放荡,文须有物,体异耳
但诗不必繁辞缛语,大可简洁些
比如此句
万方的风云都汇聚在他的笔下,人类至此为止所取得的全部精神和物质成果,无不奔流于他的笔端
可改为
教化千秋绝,风云一笔枯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09-30 11:34:04
TOP
4#

怎么多是天师版啊,天师的蒙氏虽说商业上大获成功,演绎却不太地道啊,虽说善能营造氛围渲染场面,听众若不加深究,大约尚能陶然于其中,如若深究的话,并不能尽如人意,比如随意删改之处颇多,编配的乐队也是粗旷有余,古雅不足,且所用歌手以德人居多,既唱意语,行腔吐字多有含糊之处。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09-30 12:37:13
TOP
5#

若谓古风之醇正浓郁,窃以为当以此品为最上,但也有一点不足,这个演绎似乎不太尊重当代人的趣味,歌手们兀自一唱三叹,丝毫不考虑听众的耐性,加之出版商又是廉价品牌,故国外主流乐评媒体不肯假之以辞色,甚至还有些恶评,倒是“民间”的声音里有一些积极的评价。
TOP
6#

回复 14# kreisler 的帖子

诗人的夸张嘛
TOP
7#

BT教黑话也,好象是Jacobs某些玉照大类天师捉鬼图的缘故
TOP
8#

回复 16# 江月 的帖子

不好说啊,英国人毕竟不是蒙氏老乡,感觉不太地道,如果纯粹只是想从聆听中取得愉悦,适耳即可,正如神明前辈一贯主张的,如何取舍,还须得仁兄自作决断,求人不如求己啊
再唠叨几句,纯属个人愚见,我对蒙氏宗教音乐一向热情不足,在我看来,蒙氏的这类音乐缺乏“宗教性”,至少在他那个时代的大环境里是如此,他和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太像了,用的几乎是同一种“语言”。固然这加强了宗教音乐的表现力,为这一领域开拓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真福童贞女晚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宗教音乐的格调也因此而有所降低,前人的高旷与幽邃,近乎丧失殆尽,但后来者却未必不佳,如与蒙氏同时而稍幼的Schutz,虽然形式与蒙氏相近,“境界”却大为开阔。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10-01 23:32:40
TOP
9#

回复 20# shenming 的帖子

他的牧歌是那时常见的拖腔唱法

前辈这句话可能要稍微补充一下,这恐怕不是牧歌的本色,标准的牧歌是五声部无伴奏合唱,如蒙氏的前四卷,第五卷第六卷就有所变化,是五声部合唱加通奏低音,第七八卷则不拘一格,从独唱到八声部合唱应有尽有,其实这已不是传统的牧歌了,而是一种歌剧化的新牧歌,前辈所云的“常见的拖腔唱法”大约是源于歌剧的,此种唱法有一定技术难度,非等闲之人可任,仅凭这点,牧歌的“原始功能”恐怕就承受不起了。与歌剧不同,就像室内乐不同于交响曲与独奏曲,牧歌主要是为爱好者而创作的,往往是三五同好小聚之时,或唱或和,聊供清兴,讲究的不是个人技巧,而是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至蒙氏牧歌七八两卷,专业化程度渐高,这两卷中的许多作品,如第七卷的Trisi e Clori,还有神明前辈提到的Tancredi e Clorinda与篇幅更大的 Il Ballo delle Ingrate,原先都是为专业歌手创作的独立短剧,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一般爱好者兴许也只能望洋兴叹了,从“非专业”到“高度专业”,这是蒙氏晚期牧歌的另一个重大转变,这既意味着声乐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业余声乐活动的衰落,意大利声乐的中心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转向了歌剧舞台之上,对于此点,朗氏“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也是有所感慨的。
TOP
10#

回复 34# 白玉苦瓜 的帖子


我仿佛最喜此版
Gardiner版虽然名家如云,但说实在的,可能并不地道,特别是有些歌手意大利语发音含混,甚至根本就是南腔北调,不过这也是非本土演绎的通病,老一辈基本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即使不是本土歌手,也往往能将意大利文唱得字正腔圆,近几十年这方面的修养大不如前,尤其是很多半路出家的古乐歌手,乍听仿佛音色不错,也有情有趣,而吐字这样的细节却经不起推敲。之所以要讲究吐字之类的“细枝末节”,那是因为蒙氏时代歌剧的独唱唱段都保留一定的朗诵特征,如果吐字发音稍有差池的话,很容易暴露。听上去就会有那么几分“别扭”。另外Orfeo这个角色我倾向于用抒情男中,而非男高,理由是这个角色对低音区的要求颇高,实际上有许多证据表明,古代的男高是就低不就高的(我记得神明前辈也曾论及此事,不过说的是女高音,声部虽然不同,道理仍是相通的),不需要像帕肥那般时不时地飙出几个辉煌灿烂的high C,所以其音域抒情型的男中一般都能应付,而超轻型的古乐男高凡遇低音便轻描淡写地抹过,这反倒不大相宜了,据我所知,美声的基本要求是每个音都要保持圆润饱满。关于歌手本土化与主角用男中的问题,在下冒昧举出的这个版与ANDRE仁兄推荐的Alessandrini版都是令人满意的,只是Alessandrini的节奏处理过于另类,有如跳跃的鬼火,诡谲万状。所以相对而言,还是我的这个版本较为“稳妥”些。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10-03 01:46:49
TOP
11#

回复 33# shenming 的帖子

神明前辈还不如多用些笔墨介绍Ulisse与Poppea,都是比Orfeo复杂得多的作品。蒙氏的几个重量级作品我最不感兴趣的便是Orfeo与真福童贞女晚祷,但不知为何,这两部恰恰是最流行的。Orfeo的好处我是比较了几部同时代的同类作品之后才感受到的,如PerI版与Caccini版的Euridice,Landi的La Morte di Orfeo,这几出剧的音乐感染力远不如蒙氏Orfeo,坚持听下去须得要极大的耐心,否则便是疗治失眠的良方了。若论文学性, 出自诗坛名家Rinuccini之手笔的Euridice当在Orfeo之上,蒙氏的音乐虽说声情并茂,但曲词本身却较为浅露直白,不似Euridice那般典雅蕴藉,富于文采。只是文字铺陈过多,一旦谱入宫商,便易致冗长无度,反不如直人快语反复讴咏来得入木三分,由此看来,词曲之争,虽说十八世纪中叶之后始甚嚣尘上,其“祸根”却在歌剧诞生之初早已埋下,在歌剧创作领域,也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Salieri的Prima La Musica Poi Le Parole与Strauss的Capriccio,岂是无谓之作?
TOP
12#

回复 39# 苏支斯基 的帖子

最好直接读原文,若不行至少英意对照(我只有这个水平),牧歌这一体裁的变化非常微妙,尤其是早期五声部的那些,以特定的音型表现特定的文字,经常是“精确到”每一个单词,只知全诗大意恐怕还不能尽解其妙。

蒙氏所有牧歌的歌词网上都能搜到
见此处
http://www.recmusic.org/lieder/m/monteverdi.html
蒙氏牧歌的词就语言风格上看我感觉大多比较直截了当,就和他的音乐风格一样,相对来说意境较好的是Tasso的一些篇什,前辈名宿如彼得拉克之诗虽亦偶用之,但为数极少,以我天朝论诗之法观之,蒙氏取为歌词的诗,大多都伤于直露,蒙氏之前牧歌一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Marenzio取材仿佛更有眼光,如他的集大成之作牧歌卷九,歌词大多都是但丁或彼得拉克的手笔,大家不愧是大家,“诗味”远较蒙氏所取者浓郁得多。从种种迹象看,歌剧剧本的文学性与歌剧的音乐性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成反比的,但歌曲(包括牧歌与后来的Lieder,Melodies之类)与短诗则不然,比如Schubert的三大套曲,磨坊女与冬之旅的歌词都是只知煽情的俗手之作,相比之下,天鹅之歌就要高明得多,尤以海涅六首为最,其境迷离飘渺,似梦还真,不可言状,Schubert的音乐也“惟妙惟肖”地营造出了这种气氛,个中妙处,自非“磨”、“冬”二曲可同年而语。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10-03 01:23:58
TOP
13#

希腊雕塑中最好地表现了这种精神;其雕塑名作“拉奥孔”中的人物,即使被无数条毒蛇缠身,仍表现出一种尊严,而没有作歇斯底里的嚎叫

神明前辈所谓的“希腊雕塑”,恐怕是文艺复兴及以后几百年中世人对希腊雕塑的错误印象,因为色彩剥落,只余大理石之本色,故不但衣饰之斑斓不能复见,面部表情也变得苍白无力,然而却能给观者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印象,世人未加细考,信以为真,于是乎一谬数百年,说来也可笑,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雕塑艺术,其基础竟是对希腊古物的“误读”。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史的这一章已经改写了,基本可以肯定古希腊人并不十分看重大理石的本色,宁可在诸神与英雄的形象上“画蛇添足”地涂上浓艳的油彩,甚或装金嵌宝,说起来这与我国各名山大刹中的诸佛宝相也无甚差别,这一点不惟有考古证据,其实古代文献也有许多旁证,比如Pausanias的“希腊名胜志”一书。所以,在晚生看来,“拉奥孔”群像如果色彩尚存的话,很可能就不像神明前辈形容的那么有尊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