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0707的帖子 [复制链接]

1#

6先生爱乐发乎于情,文辞精妙细腻,功底深厚,个性张扬无可厚非,烧友无需以圣人要求苛责。168藏龙卧虎,希望新的一年6先生能够精选一些碟对其音响性和音乐性做些细致的工夫,这样可以相互印证,互通有无,让这个帖子内容更丰满,更有价值。

龙年吉祥,好声快乐。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3/25 14:51:43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5 21:59:00 发表
老哥,我们能在器材发烧基础上,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我的试验对象已经想好,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唱片版本是:吉列尔斯、哈斯基尔、海布勒、布伦德尔、佩利西亚、安达、塞尔金、内天光子、古尔达、扎哈里亚斯、施纳贝尔、巴克豪斯、阿什肯纳吉等大师。


善哉!期待
TOP
3#

前几日曾看到6先生提及奥氏及一些室内乐组合,后似未再深入,望能多所学习,稍作印证。
TOP
4#

怪小弟疏懒,没说清楚,指的是谈及奥伊斯特拉赫的1955楼及1963楼的内容。
TOP
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5 21:50:00 发表
先生是否想进一步了解那套唱片的音乐作品曲目,我现可以打开进行翻译介绍。

先生真是热心,其实我是对3件、4件、5件这类的室内乐组合不甚了了,看您上次提到,很希望能够展开一下,或者推荐一些好的版本学习。
TOP
6#

非常感谢
TOP
7#

谢谢,看到了,都没有接触过的曲目,真是曲海茫茫啊,都是单声道录音了吧,不知先生聆听下来音质如何。
TOP
8#

先生请继续,学习中,网摘一段文字凑趣:
三重奏是比四重奏更难的曲式,有人说四重奏就是四个德高望重的哲人聚在一起抒发个人的深沉见解,既要和谐,也要突出,既有雄辩,也有轻吟低唱,所以每一声部都是配角,也都是主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四重奏团体都是数十年的老搭当的主要原因,因为“均衡”可说是四重奏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四把乐器,哪一个人出了差错都会完全显露出来。而三重奏比起四重奏的难度更加一层,乐器更少了,声部的平衡也更加的难以维持,这就是为什么这类的作品极少的主要原因。而敢于组合演奏的人如果没有几把刷子是会遗笑大方的。
TOP
9#

非常感谢,对我实是中肯之见,呵呵,3、4、5重奏这类室内乐形式,仅接触过鳟鱼、大公、勃拉姆斯g小调寥寥几张。美艺是指dunky吧。
TOP
1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6 17:17:00 发表
美艺三重奏团(Beaux Arts Trio)
http://flztcd.taobao.com/?userId ... %D5&price1=&price2=......


呵呵,甚善。
TOP
11#

谢谢,我选了海顿9CD和贝多芬5CD这两套,价格甚好,而且同一组合,同一作曲家的套装,我也是去年开始喜欢这种方式。
居然还看到张李赫特与鲍罗丁的Decca 4757560 德沃夏克:钢琴五重奏 李赫特 鲍罗丁。小惊喜吧。
TOP
1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6 18:47:00 发表
老哥把该曲听熟悉,不妨上网查找是否有该曲的总谱,开始不用阅读乐谱,可以在各声部中查看某一乐章中是如何配器的,这样对于自己器材系统是否尚有不足和改进之处,也会逐步明确。

6先生此言甚善,小弟恰才突然想到少年时坐在图书馆沉迷于罗曼罗兰那本《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情景,记得其中描写一位老出版商每次收到克里斯多夫的乐谱,在读谱中无限享受,乍闻此言,真有时空倒错,片段交杂,令人神迷意驰之感。
TOP
1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6 19:01:00 发表
建议先生先听海顿和贝多芬再加莫扎特,德沃夏克可以暂缓,因为前者是古典时期和向浪漫派转变时期,后者是民族乐派;再者两个包子需要时间聆听、消化,一口气买太多资金投入相对大一些,呵呵。

呵呵,家中有些从未开封的藏碟,偶于心血来潮之时拆开一张,却也是惊喜和乐趣呀。
我听碟甚慢,有时一张碟听半把个月,常常听到上段可自接下段才能有些了悟。资质愚钝啊,呵呵。这两个包子或许年把才能消化呢。
TOP
14#

小弟听碟,2-3遍耳顺,4-5遍曲顺,10遍左右意顺,常常一个月就过去了。先生前贴所言时期和乐派,令我深有启发,再谢!
TOP
1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6 19:36:00 发表
回先生,能读懂乐谱太难了,我前者与蛋黄老哥主要是表达,将听音乐和器材调整结合起来,在乐谱中寻找客观实在,以考证唱片与器材。

同意,一般人而言,除非自己把弄乐器,否则确实不易,我在聆听吉他有关的曲目时曾经用谱对照过,偶尔也试弹少许乐句来体会,甚至自己弹了录音来比较。若说阅读大谱,只能是想想而已了,呵呵。不过时间精力有余,到是赏乐的一条正道。当然,不做功课,直接用器材聆听,不求甚解,明心见性,也非歧途。
TOP
16#

晚上翻了翻手头米、海、柯、奥的曲目,最终柴可夫斯基的D小调op.35四位都有,真是盛宴啊。
尤其柯岗这张EMI classic (DT368),真是妙不可言,这个标有stereo phonic的录音品种摆咪的方式一定非常特殊,这个技术不一般,音场宽阔,平衡,通透,和乐队的配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以致之后听奥氏时还沉浸在其中,看来功课要拉长。

请教6先生Heifetz的这个曲目有没有60年代的录音,我现这张是40年代的mono录音,底噪和乐队都是个问题,唯大师的演奏倒是清晰可辨。
TOP
17#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3 0:19:00 发表
各位老哥、同好,我总算把莱比锡弦乐四重奏"家底"摸清了,好了,功课大致完成,他们获得的奖项不再介绍,接下来等唱片到手打开聆听他们用名琴发出的“莱比锡之声”,发烧器材就是要完成此项任务,以体现它们的价值。


能有较详细的听感最好,希望能有所印证学习,
TOP
18#

那太好了,前几天得您介绍,收了一些几重奏,正在慢慢学习体会中。
TOP
19#

6先生,这才是来对地方了。恭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