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裔钢琴家裘元朴和他录制的唱片 [复制链接]

1#

回复 22# 万众 的帖子

Luisada实在是一个很好很好的钢琴家。听过他的肖邦,海顿,李斯特,都是很出色的演绎。他85年的肖赛只拿了第五,,我认为被低估了。现在的钢琴老师刚好是他那届肖赛的评委之一,我前一段还跟他聊起Luisada,他也认为被低估了,他说决赛事他给了Luisada最高的分,但无奈其它评委打分比较低,只得了第五。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2/15 23:24:3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21# chopin 的帖子

肖邦的两首协奏曲都有一个钢琴四重奏的版本,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配器版本。这里绝对没有您说的“浑浊”的问题,而且每件乐器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不像乐队版本,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累赘。

其实这个版本在肖邦活着的时候是最常被使用的一个版本,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没什么人录制这个
TOP
3#

回复 31# chopin 的帖子

真巧,现在的老师就是您说的68年Elizabeth中“杳无踪迹”的前8名中的一位~哈哈

我当然同意您的说法:艺术不是比赛可以说明的。但在这里我还想加一句,艺术也不是所谓“名气”可以说明的。貌似唱片是绝大部分乐友了解演奏家的唯一途径,那么只有录唱片的艺术家才是好艺术家没么?我见过了太多的“杳无踪迹”的优秀的音乐家,他们有的诸如切利,只喜欢现场不喜欢录唱片,有的因为身体不好无法应付大量的演出,有的厌倦了颠簸流离的生活,只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教书育人,不图名不图利。但他们音乐上的造诣完全不输于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们。您说的那届68年的伊丽莎白比赛,我也听过第五名De Groote去年的一场现场演出,他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在我看来不输于当今任何一个钢琴家。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永远抱着一个开放而平和的态度去欣赏每一个艺术家,在不用比赛来衡量他们的成就的同时,也不应该只考虑他们的“名气”。
最后编辑IUB 最后编辑于 2009-12-13 12:17:40
TOP
4#

回复 32# 万众 的帖子

我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肖邦对之后音乐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一枝独秀。无法模仿是一定的,但影响都是在什么方面的呢?还您指点指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