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aiwa 于 2008-7-27 15:52:00 发表 终于都看完了。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个人不太喜欢听海非兹的演奏,的确太干冷了。而且只为把他变温暖了去投资几十万买套器材,也不值当的。。。 |
器材的投资并非是把小提琴变暖,而是变“真”,虽然高级器材各自有各自的音色,绝不可能做到和现场一模一样的声音,但这些年的聆听经验告诉我,越接近现场真实的声音,往往是越高级的器材发出的(但反之不能成立,不是越高级的器材就一定能发出越真实的声音,这个受到搭配、空间、电源、摆位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器材(或者说器材表现的声音)升级以后,获益的并非小提琴一家,所有类型的乐器和音乐表达力都会有提升,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也会有大大的帮助(尤其对我这样看不来乐谱的纯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
另外纠正很多朋友对于大系统适合大作品,小系统适合小作品的误解。俺觉得即便是对于小提琴独奏这样的作品来说,大系统体现的细节表现力平衡度也是远远超过小系统的(无论小系统多贵)。
拿我的两套系统和朋友家的一套系统对比。从低到高吧。
低端如我的杂牌电脑喇叭,听音乐是一团一团的,毫无细节可言,小提琴的声音没有质感,没有密度,更加没有高频音色。
中端如我的P牌三分频落地喇叭,虽然是合并机推,但是经过线材的调整,基本上还马马虎虎,小提琴有质感有密度(虽然不高),高频音色也能出来很多(可惜受累于高频单元太过一般),中频饱满尚能感受到一些琴腔共鸣,琴声有粘滞感。虽然已经体会到海菲兹琴声的种种细节(很多小提琴家和海菲兹的差距就在这里,细节太少,这是技术和艺术修养的综合差距,对于老大师们来说,他们差的是技术,知道但拉不出来,对于年轻小辈来说,差的是修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拉),但小提琴的整体音色比较单薄,透明度不够好,感受不出琴的轮廓。
高端如朋友家的W牌三分频4单元落地喇叭,全套顶级B牌音源前后级以及M牌顶级线材,摆位、电源调整极其到位,乐器的表达真实度大大提升。以小提琴为例,细节和密度大大提高,质感更为真实,由于高中频分析力大增,透明度更好,乐器分离度非常棒,琴轮廓栩栩如生,音乐表情刻画极为丰富细腻。总体而言,如果说我的中端系统小提琴往往是一条或者几条琴弦在发音的话,朋友的这套系统的小提琴就犹如一个真实的琴腔在反射各弦的声音,各弦清晰可辨,琴的木制感强烈,音色优美高贵。很多在我家听不出区别的碟,比如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原声碟中帕尔曼的那段犹太主题独奏,欧洲环球M&L压片普通版和纪念装日本JVC压片,在朋友的这套系统上区别极大,欧版普通版声音温暖细腻细节多琴腔感强烈,而日本JVC声音较粗细节少轮廓大动态大更加所谓的“Hi-Fi”
但是高级不代表一切,虽然听过朋友家如此高级的声音(甚至其他朋友家更加厉害的喇叭,那套让我终身难忘的“瓦格纳”高音),我很多时候甚至还是用电脑喇叭听古典音乐(上网的时候听一些熟悉的曲目或者网络试听一些新碟),低端系统固然有缺陷,但人不是一定要天天吃顶级鱼翅的,蚂蚁上树有蚂蚁上树的滋味。
给一些“器材无用论”或者“纯音乐者”朋友们的建议,知道什么是好声,和用低端器材欣赏音乐,并不矛盾。shinelb兄的建议很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量力而行。有啥器材就用啥器材欣赏音乐,但有条件还是要更新一下装备,学习和实践一些硬件的知识,更好地为欣赏音乐服务,你会发现一个个不同而又相似的世界。另外,有机会多去听音乐会现场,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音响爱好者,都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