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2-30 8:48:00 发表 现在外因和内因都已经不再当年,古典黄金年代随便拉一个二流乐手出来都不比现在在狂捧的那几位差。 |
后半句基本同意,前半句不同意
大唱片公司热捧的新人,商业泡沫居多,当然也不乏天才青年,比如杜达梅尔,看过他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DVD后,觉得他的确有两把刷子,至于若干年后是否会成为伯恩斯坦那样的宗师现在还不好说。
但一些散落在小唱片公司的无名艺术家,出来的唱片知音寥寥,比如朱小玫,几乎没人认识,在我听来她的巴赫弹奏即便把所有巴赫的名演(包括历史录音)拿出来也没人能超过她。
古典音乐的真正黄金年代,并不是录音时代,而是现场音乐会时代。真正的大师不是靠录音而是靠现场的。即便现在,在欧洲的众多音乐节、各地的现场音乐会里、各个音乐学院里,还隐藏了大量这样很少录音或者从不录音的真正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