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8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听音乐、品名茶(普洱收藏篇)! [复制链接]

1#

第二章  闽南乌龙茶史
第一节  闽南乌龙茶的历史
闽南乌龙茶的历史悠久,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才达到如今的水平。叙述闽南乌龙茶历史,不能不顾及整个的乌龙茶历史,甚至中国茶史;所以,将闽南乌龙茶史放到了福建甚至台湾的茶史中去追溯,才能对闽南茶史有一个总体的概念。以下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记述。
376年    福建南安丰州九日山与莲花峰有晋代太元丙子年(376年)的“莲花茶襟”石刻,为福建最早有关茶的石刻,可见福建产茶有1600余年的历史。――引自福建茶叶
806-820年  武夷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唐元和(806-820年)时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      云:“晚甘候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 “晚甘候”是最早武夷茶的戏称,王羲之曾手书刻石,今尚存。――引自中国·武夷山网
844~923年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偓有诗曰:“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引自泉州市档案馆
附:韩偓(844年至约914年以后),唐末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左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昭宗奔凤翔,进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以不附五代梁朱全忠被贬斥。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携眷入闽,投靠王审知。后隐居南安丰州。约五代梁干化四年(914年)后卒。墓在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杏田自然村葵山之麓。唐末诗人韩偓流寓南安,他在《信笔》诗中有“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的诗句。
955年       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詹敦仁乃求监     南安县小溪场。既至,见山川雄壮,人物伙繁,便具文请置县,获准,遂为“清溪”首令。在五代时受“龙安岩(今龙门乡溪内村)悟长老惠茶,作此代简: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引自泉州市档案馆
附:詹敦仁(914—979),字君泽,号清隐,安溪开先县令,靖惠侯。祖居河南光州固始,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授金紫光禄大夫行营兵马使,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尚书省校书郎。父辈多蓄诗礼经书,并以之课敦仁。敦仁自幼聪敏,受业于徐寅,饱读诗书,尤工于诗,时与郑缄之文,林滋之赋并称为闽中“三绝”,一生著述颇丰,有《清隐堂集》、《清禅集》等行世。
978年   曾为越王钱镠幕僚的黄夷简,退居安溪别业(约978年)亦有“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之句。可见当时安溪已有制茶、茶歌之习俗。――引自泉州晚报海外版
宋代    安溪《清水岩志》载有:“:“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1051年  北宋(1051 )蔡襄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 庄晚芳认为:“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些诗词加以分析,略知梗概。”如范仲淹《斗茶歌》:“终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调歌头 咏茶》:“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研,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作者对当时龙团凤饼的采制,及其品饮的茶汤都有所描述。“味浓香永,滋味舌头回”,有如现在武夷岩茶一样的特点。“采取枝头雀舌”(当然不是如今的细嫩芽叶),经过蒸熟,乘热有烟时,把它捣碎,堆成一堆有如“紫云堆”,可能是指明叶底形成半红半绿之意。捣碎后再经堆积,也象现在所说“后发酵”一样,叶子变成紫色,古人也称它“紫笋”, 然后入模压制成为龙团凤饼。按庄教授的分析,乌龙茶的起源应在宋代北苑“龙凤盛世”的时代。前朝诗人对制茶过程“结就紫云堆”是对乌龙茶类原料本质生动的描绘。精练的词句,提供了乌龙茶制作的可贵资料。--(见庄晚芳教授《中国茶史散论》)
1048~1102年  最早出现“乌龙”一词并与茶连系在一起的是11世纪北宋刘弇《龙云集》中提到乌龙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为上,至如日注,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顾渚、双井、鸦山、岳麓、天柱之产,虽雀舌旗枪号品中胜绝,殆不得与壑源方驾而驰也"。《龙云集》记述的日注等10处名茶,虽系细嫩雀舌旗枪的绝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优美。壑源系当时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绍兴平水,双港在江西沿山,雁荡在浙南括苍山,双井在江西修水,鸦山在安徽宣城,岳麓在湖南长沙,顾渚在浙江长兴,天柱在安徽舒城,闵坑在安徽九华山,而实峰与乌龙在何处,尚待考查。-----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附:刘弇(1048-1102年),字伟明,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绍圣中,知峨嵋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称旨,任秘书省正字。徽宗立,改任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有《龙云集》、《龙云先生乐府》。
1130~1200年  阆苑岩在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新岩山顶,海拨400米。始建于唐代,其时乃“巨石相拱成殿”,想必相当简陋。岩宇单檐歇山顶,宽深三间。岩宇北侧,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孔而出,蔚为奇观。原祀达摩祖师。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及《安溪县志》中载:“唐普照禅师下锡于此……”古往今来,历此流连的儒士名流,不计其数。“阆苑夕照”四字,就是宋朝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所标。他的题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至今还为万人吟诵。历史上以产白茶闻名,“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这联朱文公的题柱,则为游人点出此地白茶的珍稀宝贵。白茶其貌不扬,萎黄孱弱,长在庙外峭壁石笋夹缝之间,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故叶呈白色,奇香扑鼻;其质高无价,也就不足为奇了。今尚残存数株。是研究茶叶品种的重要例证,已经有关部门繁育成创新品种,命名为“杏仁茶”;而青茶则是在白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阆苑茶较安溪乌龙茶早了许多年。――泉州历史网
关于“阆苑茶”,在明 张岱(1597-1679年)《陶庵梦忆》之《闵老子茶》一篇中有提及:“…..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从茶水颜色“与磁瓯无别”,当知茶水颜色应当洁白似乳,正如唐宋诗人所云的“白花浮光”、“白云满碗”、“汤嫩乳花浮”之谓,这正是白茶的一个主要特征,此处之“阆苑茶”当是白茶,是否安溪之阆苑茶,待考证。
1302年   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处设置御茶园,专制龙团,一切均依照宋制,无多大变化。――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368~1398年  武夷茶在明洪武年间,朝廷颁令罢龙团,改制散茶。此当是最早的绿茶,其制做工艺较之团、饼茶有了大简化,只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茶青采摘细嫩尖小,不经萎凋,主要工序在杀青,即将茶叶放入红锅热炒,用以蒸发水份,破坏酶的活性,产生香气。虽然保持茶叶自然真味,但缺乏熟香浓醇。――引自中国·武夷山
1370年  明朝初年,政治家、道学家朱升《茗理》一诗,论述乌龙茶做青技术,也即乌龙茶起源的又一新说,把乌龙茶制做工艺提前了三百年。诗人朱升详尽地阐述了制茶时的茶叶青草气的散发与花香的产生这一变化和加工方法并将这种动态变化形象地表达出来。他描述制茶原理就是在制茶时,把鲜叶按压在一起,堆实,鲜叶就会发热,变得柔软,然后青草气慢慢消除,花香渐渐显露。与乌龙茶做青原理极为相似,加工方法也类似乌龙茶加工的做青,也就是说朱升的诗实际上是描述乌龙茶制造中一道道工序。《茗理》  诗中阐述的制茶方法,应该是当时茶区的普遍现象,即当时当地已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做茶。此种制茶法,已初具乌龙茶制法之雏形。
附:朱升,明初政治家。道学家、字允升,元末举人,安徽休宁人。龙凤三年(1357年)邓愈推荐于明太祖,他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洪武三年(1368年)任翰林学士。后以道家隐于休宁松罗山。(巩志)――引自中国茶研所网站-茶叶信息
1391年         明初(1391年),罢造龙团,御茶园寻废,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改制散茶,
从此武夷各岩寺院僧人奋起改革茶叶制法。采后经蒸熟不再捣碎、碾揉后直接焙  干为散茶。――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506年  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自古(376年刻石)产茶。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此地所产茶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著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引自泉州历史网
1522~1566年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茶,龙涓、崇信(今龙涓、西坪、芦田)出者多。”“茶产常乐、崇善等里(今剑斗、白濑、蓬莱、金谷)货卖甚多。”此时安溪茶已经驰名了,虽无明确记载安溪已有乌龙茶或乌龙茶制茶法,但应该有乌龙茶的名称及乌龙茶制法的萌芽。――引自泉州市档案馆
1567-1572年  明隆庆年间崇安令招黄山僧来制松罗茶,它较散茶香高味浓,遂仿之。松罗茶与散茶存异之处明代闻龙《茶笺》载:“炒时须一人从傍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此时之武夷茶已经仿照松萝茶的制法进行制作。
1620年   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龙门榜头白氏裔孙白圭移住台湾旗后(今高雄市)盖寮捕鱼以来,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引自人民网
1599年   明末(1599年)许次杼《茶疏》称:“江南之茶唐人着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二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最胜。”此时茶叶采制已从建州(今建瓯)转移到了武夷。――引自明许次杼《茶疏》
1602年  清崇安县令殷应寅于1602年从安徽首招黄山僧引入松萝制法,则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有的反比松罗茶佳,而叶色经旬月仍紫赤如故。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萝之目”,在这里所说的是绿茶制作不当变成红茶的经过,但尚无“红茶”之名。“红茶”一词曾出现明代刘基(1311-1375年)(明初大臣,与朱升同时代人)的《多能鄙事》,惜未能应用。当是我国最早关于红茶的记载。此应是武夷第二次招黄山僧引入松萝制法,武夷茶之仿松萝做法当不只一次,而是有一个过程。  ――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607年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澳门运输茶叶至印度尼西亚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注:G.Schlegel,First Introduction of  Teainto Holland,in “T'ong Pao”,Series Ⅱ,V.I,1900.),然后销往欧州,从而揭开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序幕。起初为日本绿茶,不久即改为中国武夷茶,从此武夷茶风靡海外。这一记载与释超全《安溪茶歌》“西洋番舶岁来贾”的描述,正相符合。此时武夷茶英译名Bohea,尚无Oolong(乌龙茶)之称。Bohea之称后来才改为Black Tea。这时候的武夷茶应尚为绿茶类。――引自张应龙《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
1613年  徐 勃所著《茗谭》一书载“泉州清源山,产茶绝佳,又同安有一种英茶,较清泉尤胜,实七闽之第一品也。然泉郡志独不称此邦有茶,何耶? ”       明代陶挺(约1650年)《续说郛》卷25,泉南杂志,页4载:据陈懋仁云﹕「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轶天池之上。南安县英山茶,精者可亚虎邱,惜所产不若清源之多也。闽地气暖,桃李冬花,故茶较吴中差早。」明·许次纾(1549~1604年)《茶疏》页2,《产茶》云:“闽茶中除武夷外,清源、鼓山等茶,名较晚起,经闽人宦游江南,大力推介于时,然惜多焦枯,令人意尽。失在不善于焙制。”可见泉州在明代已有名茶。据考证,清源山种茶源于宋代,光绪末年创设的“清源种茶公司”就曾以“宋树”命名茶叶,选送到菲律宾参加“嘉年华会”,获金质奖。在明代有关清源山种茶的记载中,称“泉州清源茶与武夷齐名”,至今,清源洞尚有一石碑记录当时采茶种茶的历史。――引自泉州晚报
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引自中国茶叶网
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引自中国茶叶网  
1620年   万历年间(1620年)徐勃《茶考》云:“然山中土气宜茶,于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各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宋元制造团饼,稍失真味,今侧灵芽、仙萼香色尤清,为闽中第一。” 此时武夷茶已经“名甲于海内”。――引自明·徐勃《茶考》
1630年  明 闻 龙《茶 笺》载 :“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由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执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田子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亦未之试耳。”
《茶经》云:焙,凿地深二尺,阔一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愚谓今人不必全用此法。予尝构一焙,室高不逾寻,方不及丈,纵广正等,四围及顶绵纸密糊,无小罅隙,置三四火缸于中,安新竹筛于缸内,预洗新麻布一片以衬之。散所炒茶于筛上,阖户而焙,上面不可覆盖。盖茶叶尚润,一覆则气闷罨黄,须焙二三时,俟润气尽,然后覆以竹箕。焙极干,出缸待冷,人器收藏。后再焙,亦用此法。色香与味,不致大减。”闻 龙《茶 笺》制茶法采用炒法杀青,其揉制烘焙与青茶制法相同,与1720年王草堂之《茶说》只差晒青摇青,而无揉制,至于焙法,《茶 笺》(茶经)说得很详细,和如今的焙法几无差别,而《茶说》语焉不详。所以要说乌龙茶制法,此当比王草堂之《茶说》早了90多年。――引自明 闻 龙《茶 笺》
明末安溪以溪茶仿制岩茶,称“清溪茶(今之乌龙、铁观音)”,色浓味香而与武夷齐名。――据福建省情网
1640年   荷兰商人首次将我国茶叶从广州运销欧洲,嗣后又于1673年(清康熙年间)将我国茶叶陆续运销伦敦,从此,我国茶叶成为世界商品。――引自丁俊之《广州是我国最早的茶叶对外贸易中心》
1644~   明朝灭亡,清人入关。一些明代遗民入山隐居,或削发遁世。其时风景秀丽,且远离都市的武夷山便成了隐者、释家的向往胜地。加之山中盛产岩茶,释家以茶参禅,以茶为产;隐者品茶消闲,品茶为乐。武夷岩茶便成了山中主要农产和商品,倍受青睐。《崇安县志》和《武夷山志》载:“武夷山向为羽流栖息之所。清初闽南教徒始入修持,嗣是玉华、清源、碧石寺相继以兴,天心永乐禅寺至有释教徒一百余人。是时,百二十里山中大小寺庵院有五十多处,几乎无山不庵,山僧多为闽南人。”主要的有同安籍的释超全,漳浦籍僧衍操、释超位、铁华上人,龙溪籍的僧如疾、释超煌、道桓、明智,晋江籍的兴觉、真炽,泉州籍净清,漳州籍的性坦等。本来“茶和寺院佛教有着深远的关系”,在武夷山尤为明显,因为该山中几无农田。僧人便以茶为主产,以茶为生;念经参禅,以茶解困;消闲待客,赏茶为乐。这种珍品自然由僧人传到闽南家乡,很快地引来了闽南商贾前来经营岩茶。时山中茶厂大部分系闽南茶商所有,成品茶则运往闽南、潮汕及海外销售。――引自武夷岩茶在线
现武夷山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陈民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览大王峰后,过“幔亭”,经“三姑”,欲睹“鹰嘴岩”风采,于“马头岩”下一个小村落的路边农舍里喝茶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闽南话口音的阿婆,为此陈民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一文。文中记述:『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热情地问我喝热茶还是凉茶,又问:“你是从哪里来?”我说:“从省城来。不过我是闽南人。”阿婆笑道:“我们也是闽南人啊!祖籍安溪,世代种茶为生,来武夷已经三代人。现在我们全村20来户人家,还全都讲闽南话哩。”“真的?”见我惊讶不已,阿婆索性用闽南话和我攀谈起来。那口音,与我们泉州方言不太相似了。她说:“只是出来久了,闽南腔调有点变了,不过,还是闽南话,你听得懂吧?”我说:“听得懂,听得懂。”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地崇安话的闽南方言,怎么会听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岩茶”给我,并到厨房生火为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坐在闽北特有农家阳台上,抬头可见奇异的马头岩风光,听着阿婆讲述从闽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来武夷山旅游的话题,我这个“孤独”的游人大有“他乡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动。』――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644年  英国著名茶商托马斯·卡洛韦(Thomas Garraway)在《茶叶的种植、质量和品质》一书中说:“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653年12月  台湾赤嵌城驻在官Comelis Caesar及评议员Frederik Coyett二人致东印度公司报告载:“Griffoen号及Frederik号载有台湾粉、糖及茶607斤。”当为台茶输出之最早记载。――引自吴振铎教授《台湾之制茶工业发展简史》
1655~   周亮工(1655-1662年)《闽小记》中“闽茶”条:“武夷、紫帽、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炒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洗涤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日则紫赤如故。”说明武夷茶曾采取炒青工艺,但成效甚微。据此可知县令殷应寅1650年招黄山僧以松萝制松罗茶,即武夷松罗,其炒焙有似乌龙茶。因此茶业专家庄任推定“乌龙茶约创始于十七世纪中后期”于武夷山。 但此种茶也可能是星村小种红茶之始,因其色赤香足。――引自巩志《乌龙茶起源道家新说》
1657年   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引自中国茶叶网
1669年   康熙8年(166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印度尼西亚万丹运华茶入英。――引自茶网·中国
1684年  据程大学所著台湾开发史述及「康熙23年(1684年)粤人至莺歌石庄(今莺歌镇)垦拓,后来闽粤械斗,安溪人许丁来此地种茶,粤人悉去,以名茶山」,若其记载属实,则以台湾北部至乾隆年间始有闽粤械斗之记载,则推测台湾种茶始于乾隆年间。――引自中国茶叶在线
1689年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委托厦门商馆代买茶叶150担直接运往英国。――引自中国茶叶网
佛手,又名香橼、雪梨。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引自永春茶叶之窗
1699年   英属东印度公司定购的茶叶有优质绿茶300桶、武夷茶80桶。1702年该公司载运的整船茶叶,松萝茶占2/3,珠茶占1/6,武夷茶占1/6。而此时绿茶和乌龙茶的出口是同时进行。――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704年             清康熙年间(1704年)永春狮峰岩建成,据资料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此当为永春佛手茶之始。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引自永春茶叶之窗
1706年   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写道:
“安溪之山郁嵯峨,  其阴长湿生丛茶。”
“迩来武夷漳人制,  紫白二毫粟粒芽。
西洋番舶岁来贾,  王钱不论凭官牙。
溪茶遂仿岩茶制,  先炒后焙不争差。
真伪混杂人聩聩,  世道如此良可嗟。”
这几句诗传递几个信息:1.武夷茶是经过“漳人”(应为闽南人)加以改进过的;2.安溪茶后来仿照武夷茶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进,“先炒后焙不争差”;3.改进后的溪茶不敌武夷茶;但后来为洋人所喜欢。
释超全(1627-1712年)俗名阮旻锡,同安(厦门市同安县)人。明末布衣,曾文忠樱(南明文渊阁大学士)门人,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性嗜茶,幼习茶书,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明亡,师尽节,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而奔走四方。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入武夷天心禅寺为茶僧。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的李卷相好,传习茶艺。--引自潮汕商贸网
1717年3月2日,荷印当局决定将松萝茶价格压为每担40荷盾(rixdollars),珠茶(熙春茶)每担60荷盾,一等武夷茶每担80荷盾。虽然中国商人进行抗争,最后迫于无奈有14艘中国商船按荷兰的定价出售茶叶,但发誓不再与荷兰交易(注:Kristof Glamann,op.cit.,pp.216~218.)。从1718年~1722年间, 没有中国商船到巴达维亚。此时未见有乌龙茶记载。――引自张应龙《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
1717-1720年  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其《茶说》作了详细记载:“武夷茶采后,以竹筐,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红半青。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摇之意),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此文被当时(1717-1720年)在崇安县(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下同)为令的陆廷灿编入其《续茶经》。《茶说》还说:“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逐薄且带苦味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霞,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指出采制秋茶,香味虽好,但为来年生产计,不能多采。这是公认的关于乌龙茶制法的最早资料,但是是用在武夷茶上面,有乌龙茶之名,无乌龙茶之实。――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722年    康熙末年1722年在建阳水吉大湖发现了水仙茶树,制成乌龙茶的香气极高,滋味甘醇,很快就在闽北繁殖推广,是为“闽北水仙”之始。一说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存正。引自陈荣冰《乌龙茶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叶》2002年第一期
1723年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于1723 ~1735年间创制。――引自中国茶叶交易网
1725-1735年  “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祯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引自《制茶学》(安徽农学院编)
1730年  《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乌龙茶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1730年后)创造的。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祯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溪是无可怀 疑的。-引自陈 椽《从茶到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
1731年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引自茶都安溪
1751-176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入茶叶1678余万千克。其中武夷茶2363万磅(1063.35万千克)占总输入量的63.3%,可见这时期输入英国的茶叶以武夷为主(平均每年约100万千克左右)在英国武夷茶被誉为“东方美人”。因此,许多国家对“茶”的语音,多由厦门方言“Tay”的读音称茶为“Thee”。――引自福建茶业协作网
1757年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把广州作为对外贸易唯一口岸后,武夷茶均过分水关到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时为水运重要码头),再行包装或烘焙,载船由信江达鄱阳湖转赣江南下往广州。
由于明、清时福建实行过海禁,大量福建沿海农民迁往江西之铅山、上饶,移民时间大多在清康熙年间,迟的下抵清光绪末年,早的上至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迁入者多为漳州、泉州、安溪、永春、南安、莆田等县人,称“下府人”,这些“下府人”之移民与闽南茶商、僧人语言相通,自然优先被雇用,有的还被聘到武夷当包头、茶师。久之,一些人便在武夷山安家,所以至今武夷天心岩茶村、村民大多为闽南后裔。闽南僧人、茶商与当地山民为共同创制、发展武夷岩茶做出了贡献。――引自武夷岩茶在线
1736~1794年  据程大学所着台湾开发史述及「康熙23年(1684)粤人至莺歌石庄(今莺歌镇)垦拓,后来闽粤械斗,安溪人许丁来此地种茶,粤人悉去,以名茶山」,若其记载属实,则以台湾北部至乾隆年间始有闽粤械斗之记载,则推测台湾种茶始于乾隆年间。
苏文达所写冻顶乌龙茶史略一文中提及「冻顶苏氏宗谱,记载其先人苏经,率侄两人于康熙时渡台,苏坦向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发展,至其子苏泉开发冻顶茶,其子孙继续住冻顶,认真制茶开拓冻顶山,其后代苏辉(尚遗有所建之百年古厝)、苏汝评父子均留下古时田圃买卖契约」,苏氏亦据此推估冻顶茶垦植于乾隆年间。
南投县名间乡松柏坑茶(埔中茶)及鹿谷乡冻顶山所产制之冻顶乌龙茶,其技艺源自闽南乌龙,有别于闽北之武夷岩茶,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独特之布球揉捻(或称包布揉、揉布球、团揉),使冻顶乌龙茶具有独特之香味及形状呈半球形(似龙舞、似抱虾);邻近之竹山、林内以及新兴之高山乌龙茶皆源自此制茶技艺。此乌龙茶实有别于长条形之武夷茶。――引自中国茶叶在线
1785年  独立战争后次年1784年美国急需茶叶,派“中国皇后号”满载花旗参等来广东摄取茶叶等物资。该船返国,获利甚来,惊动一时。1784年又派“智慧女神之星号”来华。以后又多次派船来华运茶。――引自中国农贸网   
1790年          台湾茶乡(坪林)之有汉人开发,始自清朝嘉庆(1790年),安溪人陈梓孚与陈合兴垦号,向台北市永和一带的秀朗社承瞨来此开垦。其后沿着今县道106乙方向发展;到道光末年,开拓至阔濑。清同治三年(1862年)保坪宫创建,主祀玄天上帝。汉人最早入山以打鹿、抽藤伐木、烘焙樟脑为主。到嘉庆年间,安溪人引进茶叶后,茶乡开始种茶,所制粗茶要徒步用扁担挑到深坑,再从深坑过六张犁到艋舺(万华)装船,然后运到福州加工。这个时期所生产主要是乌龙茶。――引自《从被遗忘的历史再出发》一文
1798年  “包种茶是清嘉庆(1798)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士王义程所创制。并由其在台北县茶区倡导及传授制法。”――见《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台湾出版)载
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
1810年(清嘉庆15年)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植于桀(节、鲫)鱼坑(今台北县瑞芳地区,另一说为今石碇枫子林及深坑土库地区),为台湾北部植茶之始;北部茶为硬枝乌龙,即高脚乌龙,又说是武夷茶。――引自陈荣冰《乌龙茶的起源与发展》
连雅堂《台湾通史》载:「……台北产近约百年,嘉庆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以武夷之茶,植于桀(栉)鱼坑,发育甚佳。既以种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相云传植。盖以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春,夏为盛。」根据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远在明代1405及1433年,郑和曾两次在福州广搜大量茶籽,将之移入台湾。这个说法与《台湾通史》的记载几乎有三百多年的落差,孰是孰非,尚待历史学家考证,以找到明确答案。
1810年   台北地区茶树种植于清朝嘉庆15年末(1810年),由福建省泉州安溪县人氏井连          侯传入茶苗,在今深坑乡土库村山坡地种植,而后由该地遂渐传开于台北附近的丘陵台地。――引自文史搜录
1821~1850年  “崇安之乌龙于清道光年间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瓯而再移往者。”――见《福建之茶》载
1821年 梅占原产于安溪芦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开始种植。――引自茶网·中国
1821~1850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安莲花峰寺主持僧复本带“石亭绿”上京,赠与福建住京大臣,同时进献皇帝,颇受赞赏。道光帝召见复本,御书“上品莲花”美号,从此声誉显赫,名闻中外。――引自泉州历史网
1850-1860年   黄旦,茶叶商品名称为黄金桂。清咸丰年间(1850-1860)原产于安溪罗岩,该品适宜制作乌龙茶,也适制红、绿茶。――引自安溪茶叶
1855年  清咸丰公元(1855年前后)年间,当时福建红茶 生产过剩,品质下降,销路不畅,茶价下跌,影响广大人民生活,促使茶业劳动者在制茶实践过程中加深认识,改进制茶技术措施,提高品质。武夷岩茶就于茶业危机时,在安溪青茶的基础上大力改进技术,提高技术而兴起的,扬名国内外。制法和品质都胜过其它茶类。――引自陈椽《从茶到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
1855年       清咸丰乙卯年,林凤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乌龙种茶苗,种植于冻顶山,相传为冻顶 乌龙茶之起源。此乃软枝乌龙之始,亦即矮脚乌龙。又一说武夷牛栏坑(就在天心岩永乐禅寺下)据说是矮脚乌龙原生地。――引自武夷山茶文化
附:林凤池,字文翰,祖籍福建省龙溪县。清嘉庆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生于沙连堡粗坑庄(鹿谷乡初乡村),足于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享年四十九岁。
1857年前后,由武夷山和尚将武夷岩茶采制工艺传授给永春商贩郑世报并鼓励他携带水仙茶苗回到永春种植。又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引自永春茶叶之窗
1857年  施鸿保《闽杂记》(1857)"建茶名品甚多,吾乡(杭州)俗则称曰武夷。闽俗亦惟有花香、小种、名种之分而已,名种最上,小种次之,花香又次之,近来则尚沙县所出的一种乌龙,谓在名种之上,若雀舌、莲心之类"。――引自施鸿保《闽杂记》
1858~1864年 单由厦门口岸输出的乌龙茶就有181~317.5万千克。1877年达4.08万千克。可以说19世纪是武夷茶(包括绿茶和乌龙茶)风靡欧美时期。 ――福建茶业协作网
1862年  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引自中国茶业网
据《沙县志》(1928年)载:“乌龙茶在同治初(1862年)出一万余箱(每箱40斤),光绪十年至二十八年(1884—1902年)计增至三万五千箱。――福建茶业协作网
1865年  据淡水海关记载:八万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茶叶输出纪录,这是公文书中,正式纪录台湾茶叶输出的可靠资料。杜特氏再度来台,采购台湾茶叶运销欧洲英国等地,因品质独特获得消费者好评,白毫乌龙茶赢得英女王美誉(东方美人),乌龙茶有(台湾香槟)美誉。――吴振铎教授《台湾之制茶工业发展简史》
1866年 清同治5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 Dodd)来台湾视察樟脑发现台湾茶叶很有前途,于是,试办收买茶叶,并由福建安溪购买茶苗,贷款给农民,奖励它们栽培茶叶,然后再向茶农收购成品,当时台湾所制的茶叶,都是粗制茶,再运往福州或厦门加工成精制茶。――引自台北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网《台茶史略》
1869年  John Dodd的宝顺洋行以两艘戎克船将2131担乌龙茶由台湾首销美国,并加以Formosa Oolong Tea 的商标,大受欢迎。――引自台湾 范增平《台湾乌龙茶概况》
1870年   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由所产者”。――引自茶都安溪
1873年  台湾将滞销的乌龙茶运往福州,首制包种茶外销。――引自台湾 范增平《台湾乌龙茶概况》
1875年 (光绪元年)恒春设县,第一任知县周有基,秉性好茶,鼓励种茶,为台湾南部植茶之始。恒春县志(1894)载有「罗佛山茶:距县城东北三十里,其地崇山峻岭;知县周有  基购茶(秧),教民种植,…其茶味甚清,色红。十余年来,未能推而广之;每年所产,不过数十斤。」又载有「港口茶:距县东二十里,地临海,产茶亦不多,色、香、味三者与罗佛茶相似」。――引自阮逸明《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其文化特色》
1874~1875年 美国由厦门运回的乌龙茶达34.7万千克。――福建茶业协作网
1878年       光绪四年(1878年),福建茶叶出口达80多万担(4万吨),约占当时中国年出
量的三分之一。当时乌龙茶与福建红茶、绿茶、等花色品种,齐头并进。这期间,乌龙茶从开始起步直至形成了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以崇安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产区和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产区。以潮州凤凰单丛为代表的广东乌龙茶产区,以冻顶乌龙和文山包种为代表的台湾乌龙茶。--引自丁俊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谋求中国乌龙茶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1875-1908年  台湾木栅铁观音,系安溪福美人张尔妙、张乃干兄弟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自祖籍安溪引入的。第一次引种大约在1896年,张氏回福建安溪老家探亲,尝到“一啜三日夸”的铁观音茶,十分赞赏,遂向亲友索求了12株铁观音纯正茶苗,携回台湾的居住地台北木栅,在屋后石崖缝间的土台上种植。第二次引种大约在20世纪初,张尔妙以当时茶师身份受政府委派,到安溪正式购买铁观音茶苗1000株,种植于木栅樟湖山(即今指南山),经张氏多年的推广,逐步发展成木栅铁观音茶区。――引自陈文怀先生《港台茶事》
1879年  台湾乌龙茶加茉莉花作成花茶,是福建安溪茶商来台创制。后来发展到使用桂花、树兰、黄栀子花等。――引自有记名茶
台湾之制造系在清光绪七年(1881)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之茶商吴福老(源隆号)仿效清朝之制法(安溪县王义程创制)在台湾开始制造,之后有李〈季〉卿(英元号)、陈辰传(永绵利号)、黄添丁(震南号)、陈辉雪(福建昌号)、吴士份(锦芳号)、黄和题(恭记号)、陈振〈根〉记(建泰号)等茶商,陆续在台湾从事包种茶的制造。而在调查的该年(明治29年、1896),在大稻程的包种茶商已增加至16家。除了上述的6家,尚有王安定(合兴号,安溪人)、王永金(永裕号)、黄水锦(芳成号)、林进十(珍记号)、傅孚伯(福集兴号)、洪辅臣(永顺号)、王文葛(珍春号)、邱吉(广盛隆号)及白烛奎(泉美号)9家。报告并有这16家包种茶商之资本额与雇用人员之数字。此外,在制造法一项提到台湾最初的包种茶系用秀英、茉莉、树兰、黄枝四种花混入乌龙茶再干燥令花香渗入茶叶制成,有将四种花全部混入乌龙茶做成的「合成包种」,也有只使用单一花料做成的「秀英包种」、「茉莉包种」、「树兰包种」与「黄枝包种」,这样的制法与今日包种花茶之制法已大不相同,但在制造时花与茶的用量比率则相去不远。――引自台湾许贤瑶《台湾分馆藏日本时代台湾茶业资料及其价值」补遗》
1882年   后有安溪茶商王安定氏及张占魁氏两人合伙组织设立【建成号】经营乌龙茶熏花加工(包花茶),由厦门。再分运南洋销售。――引自台湾范增平《台湾乌龙茶概况》
1885年   光绪11年(1885年)福建安溪西坪人魏静时、王水锦,见大坑地区 (后改大丰里今为旧庄里)适合发展茶业,于是引进福建安溪包种茶在该处种植,使南港成为包种茶的发源地。 包种茶的命名颇具古意,据【南港志】记载,日人井上房邦氏调查报告中指出:包种茶由安溪人王义程创制,他在茶叶制成后,将其运到福州加上香花,再用福建毛边方纸两张内外相衬,放茶四两,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名及印章,这就是包种茶名称的由来。日治时期,台北农会在大坑(旧庄)里栳寮设茶叶讲习所,1920年全省茶叶界人士都集中到南港,举行包种茶讲习会,由王水锦、魏静时两人负责传授,使得南港成为包种茶研制的重镇。光复初期,茶叶外销量大幅锐减,南港茶农与工人纷纷转业,使南港茶业为之萧条,六十年代以后,茶叶内销市场蓬勃兴起,南港茶农才渐渐重拾老本行。目前南港茶农发展观光茶园,品茗用餐之余,还可健行、踏青、赏鸟、赏蝶,并饱览山光水色,真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引自南港志
1886年   据马偕的《台湾遥寄》记载:「每年厦门有一、二万人到台湾来经营茶叶,此中有1﹪的人会流居于此,而从事茶业的茶农很多来自安溪及厦门附近贫瘠地区,大陆埠的再制工业及茶师亦多来自大陆,拣茶女、采茶女,亦有来自大陆者,茶行尚资助其旅费。而南部人口即使曾因政府加课糖厘、田赋,史糖业衰敝,造成人民往内山迁移,但未有移往北部者。」――引自马偕《台湾遥寄》
茶除了1862年有3.516担由外船载以外,主要是由戎克船载出,外船之大量使用,始于1866年,但在1867-1876年间,仍有部分茶由戎克船载出。
※备注:戎克(Junk)是以风力航行的帆船。
1888年 光绪14年刘铭传巡抚指定外侨居留地,建昌街(今贵德街北段)沿街茶行林立,有洋人经营的番庄(制乌龙茶),国人经营的铺家(包花茶及少数包种茶)与千秋街茶行,合约六十余家,可谓茶庄大市。拣茶女工甚至有来至福建安溪者,仿如今日所称大陆劳工,当人力不足时或有以竹篙围追路人加入赶工,建昌街已是铺有石条的高级马路。――引自大稻埕茶史
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安溪福美村张乃妙、张乃干兄弟从台湾回安溪买去12株“铁观音”茶苗,将家乡纯正的“铁观音”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梓湖山种植成功,并逐步发展  成为台湾正宗的“铁观音”产区。――引自泉州晚报
1907年  据安溪萍州村张加协于1957年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移百多株来萍州种植。”此当为毛蟹种植的开始。――引自《茶树品种志》(1979年出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着,74页)
1919年  日本台湾茶叶株式会社与台湾拓殖制茶株式会社合并,在桃园大溪等 地开拓茶园,扩展制造红茶。台茶出口量1200万斤,同年铁观音由日本三井茶合名会社派张乃妙、张乃干兄弟从安溪引入本省种植,木栅为主要产地,属晚生种,铁观音以福建泉州府为原产地,木栅铁观音开始为当地次要产品,但茶农还是以乌龙茶为主,后受『南港包种茶』制法影响,传统制造也有了改变。又说1896年引进。――引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温振华《木栅茶史》
1921年   蒋叔南在《游记中》,将岩茶分为上奇种、奇种、茗种、小种四等。廖存仁分武夷岩茶为:提丛、单丛、奇种、名种、焙茶。林馥泉则比较详细,归类为名丛奇种、单丛奇种、顶上奇种、奇种、名种、焙茶等。依茶树分类为:菜茶、水仙、乌龙、奇兰、桃仁、铁观音、梅占、雪梨、黄龙、肉桂等。依地域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依制茶时间季节分有:首春茶、先春茶、二春茶。依茶品种又可分别制成:菜茶可制成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等;用水仙制成者有水仙、水仙米、奇种、名种;用乌龙制成者有乌龙、铁观音、奇兰等。花名有素心兰、正太阳、正太阴、不见天、水红梅等到八百多个。――引自中国武夷山之商贸旅游网
附:1937年   庄灿彰在《安溪茶业调查》中载有软枝乌龙由安溪人苏龙移植建瓯,当地茶农种植后认为其品种优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苏龙的谐音命名茶树品种,制成茶品亦名乌龙茶。
民国《建瓯县志》载:“乌龙茶叶厚而色浓,味重而远,凡高旷之地,种植皆宜,其种传自泉州安溪县。”惜具体时间不详,当在1850年前后。
1942年    《崇安县新志》载:“至于乌龙、水仙虽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瓯移植,非原种也。”

第二节  闽南乌龙茶的品种史

佛 手
    佛手,又名香橼、雪梨。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制乌龙茶,茶条紧结、肥壮、卷曲呈豪干状,色泽砂绿乌润,香高味浓,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独具风格;制红茶,汤色红浓,叶底红亮,品质甚佳。1996年,佛手被定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安溪县栽培较少,主产区为永春县,闽中、闽东、闽北有小量引种。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由永春达埔狮峰引进安溪金榜佛手开始种植加工。由于永春地处戴云山东南侧,境内林木苍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四季如春,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五十年代以来,经综合闽北武夷和安溪乌龙茶的制法,逐步研制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永春佛手,年产量1000t左右,品质尤佳,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内销广东、上海、北京、山东、福州、厦门等地。毛茶与精制茶评为省、部优质产品,多次评为省名茶。
  永春佛手属灌木大叶型,分为红芽与绿芽佛手(绿芽佛手少数)两种。树势开展,形似佛手柑(香椽柑),树冠高大,披张枝条软,节间大,叶片多为卵圆形,尖端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特柔软,色多黄绿油光,叶缘略向背,叶齿疏明而纯。制成的佛手茶色泽绿油润,香气鲜爽,浓郁清幽,滋味醇厚、鲜美,汤色澄黄明亮。
  永春佛手品格之独特,主要来自优良的茶树品种,科学管理茶园,合理的采摘及精湛的制茶工艺。永春佛手初制分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整形、包揉、烘干等工序。

铁 观 音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清雍正年间(1723 ~1735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彩,一年可采制春、夏、暑、秋四季。茶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产量最多,约占年产量的40-45%;秋茶香气最浓,俗称“秋香”,产量约占15-20%。鲜叶采摘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展开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并注意做到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片,不带鱼叶和老梗。还应注意不同生产地带及不同采摘时间的茶叶不能混杂。
铁观音的初制工艺要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十道工序,直至形成毛茶,经挑拣制为成品。
制作优质精品铁观音必须具备“天、地、人”三个要素。天,指适宜的气候环境,在天气清朗,昼夜温差较大,刮东南风时制作者最佳;地,指纯种铁观音茶树,适应茶树生长的良好土壤、地理位置和茶雷锋海拔高程,并得到精心培育,4-10年生茶树制品尤佳;人,指精湛的采制技术。如在做青阶段,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安溪铁观音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民国五年(1916年),由王联丹茶庄配制、天馨茶行经销的“万寿桃”牌铁观音在台湾就获日本金牌一枚、金笔一对;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王联丹茶庄的“泰山峰”牌铁观音在新加坡获得一等奖金牌;
1950年,王炳记的“碧天峰”牌铁观音在暹罗(今泰国)获特等金奖;
1982年3月,在商业部于崇县召开的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为比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名列全国首位;同年6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是年,安溪茶厂出品的安溪“风由牌特级铁观音”被国家经委授予国家金质奖章的最高荣誉;
1984年,安溪铁观音被审定为全国良种;
1986年10月,“新芽牌乌龙茶铁观音”(听装)在法国巴黎获“国际美食旅游协会金桂奖”,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是年,在福州召开的名茶评选会上,商业部评定“全国名茶”43种,铁观音榜上有名。
1999年,安溪县铁观音茶园面积约8.5万亩,总产约4500吨,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32.8%。茶叶主产区为西坪、祥华、感德、剑斗、虎邱等乡镇。

大 叶 乌 龙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在安溪主产区为长坑、西坪等乡镇,面积约1万亩。并在省内外茶区被广泛引种。1984年,大叶乌龙被认定为全国良种。

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是平和县的传统名茶。相传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5年),在崎岭乡彭溪村“水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因茶芽呈白绿色,制成干茶品质具奇特的“兰花”香味,故取名为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广为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彭溪位于平和西侧,大芹山麓,山峦起伏,山高雾多,溪流潺潺,土壤肥沃,茂林修竹,村落分布在海拔500m上下,还留有土楼建筑,户户植茶,素有“平和茶乡”之称。白芽奇兰于1986年首次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在以后的评选中连续多次获得福建省名优茶称号,1993年在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7年白芽奇兰获意大利国际博览会金奖。白芽奇兰是当地茶叶生产的主产品,因产地差异,有“彭溪白芽奇兰”、“九峰白芽奇兰”、“新山白芽奇兰”、“太极白芽奇兰”等。畅销闽、粤等省,远销港、澳、东南亚各地区。
白芽奇兰茶树为无性系品种,属灌木型,中叶中芽种,树枝半开展,较其它奇兰直立,枝粗壮较直立,分枝较密,叶水平着生,叶形呈长椭圆,叶色深绿具光泽,锯齿细浅尚明,叶肉厚度中等,芽梢尚长大,芽头白绿,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无性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
工艺流程为:凉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白芽奇兰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青褐油润稍间蜜黄。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醇爽,溢品种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在平和境内,不同的产地其白芽奇兰的品质特点有所不同,新山村一带的表现为香气较为显露且带有较浓的花香;大芹山的以香气浓郁略显蜜香,滋味甘厚耐泡;彭溪村一带的香气似兰香清幽,滋味醇爽。由于大芹山一带的自然环境良好,产于大芹山、彭溪岩壑之处的白芽奇兰,均具有特殊的山骨风韵。

梅 占
   梅占原产于安溪芦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开始种植。原产区紫云山常年云雾紧锁,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清末,林鹤年长住安溪期间,曾标题芦田八景,(即:莲洞茶歌、新岩梵响、杯桥泛春、石潭钓雪、边林山瀑、朵岭樵云、鱼山啸月,狮寨品泉)并赋诗八首赞颂。紫云山风光与内地原始森林构成一线,是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品茶的好去处。该茶在不同产地适制各种茶类,制乌龙茶香味独特,品质较佳;制红、绿茶,香高味醇,具兰花香味。梅占主要分布在龙洞、芦田、虎邱、西坪等乡镇,1999年栽培面积1万余亩,在闽南、闽中、闽北一带有大量引种,并传播至江苏、浙江等省

黄 金 桂
    黄旦,茶叶商品名称为黄金桂。清咸丰年间(1850-1860年)原产于安溪罗岩,该品适宜制作乌龙茶,也适制红、绿茶。
    黄旦是乌龙茶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采制工艺十分考究。只有掌握恰当,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特征。
    由于茶树品种和制作上的特色,形成了黄旦独特的品质。由黄旦品程制成的黄金桂成品茶,其“贵气”主要显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黄旦一般为4月中旬采制,比一般品种早10余天,比铁观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香气优雅鲜爽,略带桂花香味,叶底中央黄绿,边缘朱红,柔软明亮,素以“一闻香气而知黄旦”而着称,古有“未尝天真味,先闻透天香”之誉。品馀精品黄金桂,汤色金黄明亮,轻啜满口生津,滋味醇细甘鲜,令人心旷神怡。黄金桂正因挟独特的品格和上市早的优势,赢得市场,倍受茶人青睐。
黄金桂早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就山金泰茶庄经营,主销漳州再转香港、新加坡等地。1982年3月,安溪茶厂生产的“特级黄金桂”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4年,黄旦在全国茶树良种评审会被认定为“全国良种”。1985年黄金桂被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1986年又被商业部授予“全国名茶”称号。
诸多茶叶名家对黄金桂心寄存受,曾作不少精辟论断。陈椽在《中国名茶》中论述:“提到黄金桂,有幸品尝过的人即刻会想起那种独特醉人的高香和清醇甘爽的滋味”。“黄金桂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良好饮料。香高味美,品质独特,畅销国内外,以东南亚侨销为主,目前已扩销到日、法、美和西德等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深受喜爱”。张天福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叙述:“近年来,黄旦以其奇异‘透天香’品质特点和上市早的市场优势,倍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有各种包装形式的黄金桂出口,在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至1999年底,安溪黄金桂的生产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全县黄金桂茶园面积达1.2万多亩,产量达2000多吨,约占全县茶总量的16%。茶叶主产区为虎邱镇的罗岩,以及大坪、金谷、剑斗等乡镇。黄金桂的明天将更芳香迷人。

永春水仙
水仙茶是中国传统优良茶种,于清咸丰年间(1857年),由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水仙茶,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8万亩,年产1300多吨,为闽南地区产是最多的县份。永春水仙屡获全国茶叶评比大奖,是名闻海内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本 山
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由所产者”。香高味醇,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似。该茶于1984年在全国茶树良种审定会上被认定为全国良种。在安溪栽培面积达1.6万多亩,居全县第三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主产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并先后传播到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

毛蟹
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化,民国时亦称“毛外”。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漳平水仙茶饼
漳平市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源于元代,明清时已有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水仙茶最早产于双洋镇中村村,由邓观金从建殴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生产历史。漳平水仙茶制作是以武夷山岩茶制法为主,参考闽南水仙茶工艺流程初制而成,多为扁平方块状,外包白纸,称“水仙茶饼”,1公斤约50块。水仙茶饼具有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且花香型优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汤色深橙黄、清澈明亮、叶片肥厚黄亮、红边鲜明、喝后不伤胃等优良品质。它以形、色、香、味兼优,被省茶叶学会列为福建省名茶之一。从1981年起,先后十三次获省级以上“名茶奖”和“优质奖”。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6月市农业局经作站麻启甘农艺师制作的水仙茶饼,经茶叶专家认定为中国名优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

凤圆春
凤圆春(曾名圆叶观音)系安溪县茶科所1985~1998年从铁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择而育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1998年5月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在实地现场鉴定认为:“该品系产量尚高,比亲本铁观音增产一成以上。制乌龙茶香气高长,具铁观音香型特征,滋味醇厚鲜爽,制优率较高,1993~1997年送样经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鉴评,品质达到优质茶水平。扦插成苗率与定植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宜乌龙茶区推广”。
凤圆春每年春季采制的乌龙茶均达到优质茶的水平。1995~1996年送样参加省名优茶审评,均评为优质茶。1997年春茶采制2批,并分别送样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与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审评,其审评分数与对照样铁观音基本相同(92%,86%)。凤圆春的主要化学成分与铁观音也非常相似,故制茶质量与铁观音相当。

杏仁
安溪杏仁茶系我所选育培植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系。1998年5月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技术鉴定,确认杏仁茶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制优率高的乌龙茶茶树新品种。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据民间传说,它是清水祖师佛栽种,专供往来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岩志》记载:“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这是古人对杏仁茶品质特征的形象描述。60年代初,清水岩管理人员就曾剪取其苗穗育苗,并在母树周围开恳种植。杏仁茶茶树乍看起来既象铁观音又似本山品种。但其采制的乌龙茶不同于铁观音也不象本山,具有独特的品种香型(似杏仁香)和滋味,若与铁观音拼配则可提高铁观音的鲜爽度。

南安石亭绿
石亭绿是我省历史名茶,它产于南安市丰州镇莲花峰。莲花峰有许多摩崖石刻,有一“莲花茶襟”刻石刻于太元丙子即公元376年。这是至今我省发现最早的茶事记载,比唐陆羽茶经还早300多年,充分说明莲花峰茶,早已在晋代就已生产了,足见石亭绿的历史之悠久。
自晋至隋唐,莲花峰茶发展很快,可从唐诗人韩翭的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采茶能形成乡俗,可见采茶已是极普遍的事了。到了北宋,莲花峰茶有了新的发展,真可谓胜况空前,登临名山学士都要在莲花峰览胜斗茶。宋傅宗教在游莲花峰茶怀古诗中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男女携筐,采摘新茶”(刻于莲花石背面右侧);莲花峰上还有“岩缝茶香”(刻于莲花石正面,公元1011年泉州郡守高惠连题);“斗茶而归”(刻于莲花石东面,公元1247年赵师耕题)。许许多多石刻,留下不少名人登临品茶的诗篇。斗茶既要有好茶,又需要有好水,才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发挥。在莲花峰北侧,挖有一口井,名叫观音井(现仍存),“泉从石罅流出,泉水清冽,是泡茶佳泉”。南宋,莲花寺住持僧净业,在莲花石间发现新茶树,采其芽叶,制茶后冲泡,香味芳香醇爽,极度提神,后大力培植扩种,并致力改革制茶技术,莲花茶又进入一个新时期。
明代,正德年间,莲花峰建石亭(今仍存),称不老亭,因亭名通俗,茶也就称石亭茶,因属绿茶,故称石亭绿。从此,莲花峰茶就改叫石亭绿茶了。
清代,茶叶随对外贸易开展,石亭绿畅销南洋群岛各地,甚至远销英国伦敦,茶园也随之大发展,发莲花峰为中心,远及九日山、石马山、法华山等地,制茶工艺也进一步提高。
分享 转发
TOP
2#

第四章 乌龙茶等级及其标准划分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品评茶叶或制定茶叶相关标准都离不开色、香、味、形这四字,“形”是指茶叶几何形状,是由操作方法所决定,其他三项都是以一定的生化物质作为基础。要品评茶叶就必须知道好坏,要知道好坏就必须了解茶叶的等级划分,要了解茶叶等级的划分,就要了解茶叶等级划分的依据,首先就要知道色、香、味是如何形成的,这就离不开对茶叶的成分的了解。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达500种左右。主要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嘌呤类、黄酮类、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此外,茶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铜、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这些成分大多是对人体有益的,它们的共同作用,常可起到对人体防病、治病的效果。世界饮料专家们曾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目前已知的茶叶中所含元素含量见下表:
茶叶元素含量
茶叶元素含量(干物%)
元 素
含量%(ppm)  
氮  N
3.0~5.5
铁  Fe
0.007~0.01
磷  P
0.2~0.6
硫  S
0.3~0.6
钾  K
1.5~2.5
铝  Al
0.05~0.2
钙  Ca
0.2~0.6
锌  Zn
(10~30)
镁  Mg
0.1~0.4
铜  Cu
(8~20)
钠  Na
0.05~0.2
钼  Mo
(0.4~0.7)
氯  Cl
0.2~0.6
硼  B
(20~30)
锰  Mn
0.04~0.2
氟  F
(80~200)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茶树进行检测,发现茶树体内有27种矿物质元素,并按含量多少来划分,大致分为四类即:钾、磷、硫等3种元素,其含量在2000微克/克;镁、锰、氟、铝、钙、钠等6种元素,其含量在500~2000微克/克;铁、砷、镍、硅、锌、硼等7种元素,其含量在5~500微克/克;钼、铅、镉、钻、硒、溴、碘、铬、钛、铯、钒等11种元素,其含量在5~500微克/克。同时目前并已发现茶叶中存有硒、锌、锗、锶等20余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的是对茶树生长起关键作用,有的是对改善茶叶风味有作用,有的直接对人体健康有益。钾肥对提高茶叶多酚类化合物的效果是十分有效的,而茶多酚及其衍生物茶红素和茶黄素等是红茶的重要化学成份,对红茶汤色和滋味的形成有重要的实质性的影响。在施氮肥的基础上配施钾、镁肥,可大大提高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其中以茶氨酸提高的幅度最多。而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化学成分,对绿茶品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名优绿茶的鲜爽度更显重要。一般绿茶的品质级别还与茶叶中镁含量成正相关。橙花叔醇是乌龙茶香气中含量最多的重要化学物质之一,对乌龙茶香气有决定性的影响,钾、镁肥的配合使用,才能确保乌龙茶的特有香气。叶勇曾就等氮、磷、钾、镁条件下,硫对茶叶氨基酸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凡施含硫的氮、磷、钾、镁肥的茶叶主要氨基酸含量一般都比施不含硫的要高。氟素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局部地区茶叶中的硒素含量很高,如我国湖北思施地区的茶叶(3.8mg/kg)和永春佛手茶(4.7mg/kg)中硒素含量高。硒对人体具有抗癌功效,它的缺乏会引起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的发生
茶叶的有机成分见下表:
分    类
名  称
占鲜叶重%
占干物重%
水份
 
 
75~78
 
干物质(占鲜叶
重22%~25%)
无机化合物
水溶性部分
 
2~4
水不溶部分
 
1.5~3.0
有机化合物
蛋 白 质
 
20~30
氨 基 酸
 
1~4
生 物 碱
 
3~5
茶 多 酚
 
20~35
糖   类
 
20~25
有 机 酸
 
3左右
类 脂 类
 
8左右
色   素
 
1左右
芳 香 物 质
 
0.005~0.03
维 生 素
 
0.6~1.0
酶   类
 
上述茶叶成分中,对茶叶风味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酚性物是涩味的主要成分,特别是有些带刺激性涩味的物质,都包含有茶黄素从中起的作用。呈苦味的物质有嘌呤碱,特别是其中的咖啡碱,以及花青素、茶皂素等。氨基酸在绿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鲜味的来源。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特别是低分子的氨基酸是产生甜味的要素。酸味物质主要来自有机酸和部分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天冬氨酸等二元氨基酸和它们的酰胺化合物。儿茶素、茶黄素和咖啡碱的络合物在红碎茶中很重要,是红碎茶“浓、强、鲜”的根源。“鲜”即“鲜爽”,主要是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等)、儿茶素、茶黄素、咖啡碱络合物的作用。“浓”即“浓厚”,主要是茶汤中可溶性物质含量高,也就是水浸出物多,酚性物及其氧化物以及其他呈味成分高。果胶素虽然不是呈味成分,但它的含量高,也给人一种味浓感。“强”即“强烈”,主要是儿茶素及其氧化物达到一定含量后,使人有刺激性达到愉悦的感觉。
至于芳香物质,目前经过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四百种以上,其中构成鲜叶的香气种类较少,约近五十种,绿茶约有一百多种,红茶有三百多种,且还在不断被发现。有的是鲜叶以及成品茶共有的,有的是鲜叶或成品茶单独有或两种共有的。鲜叶中香气的含量为300~500毫克/升,绿茶为50~100毫克/升,红茶为100~300毫克/升。根据气相色谱、质谱、红外线、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可分为十五大类。分别为: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酸类;醛类;酯类;内酯类;酚类;过氧化物类;硫化合物类;吡啶类;吡嗪类;喹啉类;芳胺类;根据研究指出,目前茶叶中被发现的香气有352种,在鲜叶中有59种,红茶中有293种,绿茶中有132种,其352种香气对茶叶影响最大有以下几种:
青叶醇:占鲜叶香气的60﹪,具强烈的青草味。
苯甲醇:微弱的茉莉花香,占鲜叶香气的1.2﹪,苯甲醇在红茶中含量最高,占2.88﹪,绿茶中占1.5﹪,苯甲醇是红茶的主要香气成份。
苯乙醇:具特殊的玫瑰花香,占鲜叶香气的0.6﹪,也是红茶的主要香气成份。
芳樟醇:又名沉香醇,占鲜叶香气的2﹪,具有百合及玉兰花香,是茶叶香味主要来源。
香叶醇:具有特殊的玫瑰花香,是高级红茶的必需品,如祈门红茶中含量高达34.6﹪,比印度及斯里兰卡红茶高1-2倍。
苯甲醛:具有杏仁的香味,在绿茶香油中占2.3﹪,在红茶中占2.5﹪,苯甲醛是红、绿茶的主要香气成份。
此外还有茉莉酮和乙酸苯甲酯有特殊的茉莉花香,苯乙酸苯甲酯具有蜂蜜香味,香叶醛有柠檬香,乙酸苯乙酯有水果香,肉桂醛有肉桂香等。
良好的滋味,要在适当的浓度基础上,涩味的儿茶素、鲜味的氨基酸、苦味的咖啡碱、甜味的糖类等呈味成分组成之间的相调和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节 茶叶等级标准的划分
茶叶在采摘、制作、流通中,为了保证其质量,做到物有所值,质价相符,公平交易的目的,必须对茶叶的采摘、制作、收购、销售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下面分别叙述。
1. 采摘标准  名茶鲜叶原料要求极为严格,所选原料要做到粗细均匀、完整、新鲜、清洁,严禁混有病虫叶、破损叶和鳞片、鱼叶、紫色芽以及不能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采摘要求精细严格,级别不同,采摘标准也不同,一般来说高档名茶只采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且芽长于叶的鲜叶,中档名茶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低档名茶和优质茶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开采期因茶树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以西湖龙井为例,西湖龙井茶历来以采摘细嫩而著称,并以采摘嫩度和时期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根据西湖龙井茶对新梢嫩度和品质的要求,分季采摘的标准,春季一般按一芽一叶为标准。“清明”前后是采特、高级茶的原料;“谷雨”前后至“立夏”前采“小三档”,即一芽一、二叶或幼嫩的对夹一、二叶,是高、中级茶的原料;夏秋茶一芽一、二叶开采,前期采“小三档”,后期采一芽二、三叶。茶叶采摘标准一般由茶叶产区自行制定。
    2. 制作标准  茶叶制作工艺不外乎萎凋、杀青、揉捻、烘焙,不同的茶叶品种也只是这几道工艺的不同组合和反复,以及这些工艺派生的相关工艺的有机配合。目前,许多茶叶品种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期提高成品茶的品质。对收来的茶菁,一般都按标准验收,严格分档,进行炒制。个道工序按规范从严掌握。但制茶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更多的是靠制茶人的经验和手法,许多茶叶世家都是家族式的,世代相传,往往使一些名茶染上了神秘色彩,这也使得名茶更为迷人。
    3. 收购标准  经初加工的茶叶一般称“毛茶”,毛茶经进一步加工可供销售或出口的茶叶称“精制茶”或“精茶”、“净茶”。我国是茶叶出口大国,为了适应茶叶出口的需要,较早就出现茶叶收购标准,特别是供出口的茶叶。除了茶叶质量标准的文字形式外,茶叶产品标准还有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是产销双方共同制订遵守的依据。我国目前执行的茶叶实物标准样有毛茶标准样(6级12等、逢双等设样)、加工标准样(分级不分等)、贸易标准样3种,分别供工厂收购初制茶、产销双方、市场贸易计价使用。其中毛茶标准样每年更换一次,加工标准可隔几年更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茶叶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重金属、杂菌、霉菌、农残都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这是茶叶收购所必须注意的新形势。
    4. 销售标准  目前,茶叶销售环节尚没有一套完整的茶叶销售标准,许多茶庄都直接到茶区收购茶叶,片面追求茶叶风味,忽略其卫生质量。随着无公害茶叶和绿色茶叶的推广,以及茶叶市场管理力度的加强,相信茶叶的销售也会有法可依。
    下面以出口茶为例,说明茶叶标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出口茶品质标准
对出口茶叶的分类分级、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品质条件的各项规格的规定。
出口茶品质标准,分如下四个方面:
1.分类和分级:出口茶叶,根据其制法和国际贸易习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压制茶六类,各类茶叶以原料嫩度为基础,按其条索松紧,身骨轻重,形态粗细,色泽枯润和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的优次。
2.感官指标: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各项指标。
品质正常:即各类各级茶叶的内质,除花茶的花香和小种红茶的松烟香外,不得有烟、焦、馊、酸、霉等劣变或其他异气味。
茶叶洁净:即茶叶不得掺假作伪,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其他各种物质。保证茶叶洁净,符合饮料卫生要求。
3.理化指标: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检验的各项指标。
水分:指茶叶中无机物质的含量。即茶叶经103±2℃恒量法测出的失重部分。 灰分:指茶叶中无机物的含量。即茶叶经525±25℃灼烧衡量法测出的残留物质重量。
粉末:指同类茶叶中体形细小、与组成形态不相适应的部分末茶。按标准规定的粉末筛和电动筛分机(195-200转/分)筛动100转筛下的末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叶茶、珍眉、贡熙、珠茶、雨茶、铁观音、色种、乌龙、水仙、奇种、白牡丹、贡眉和花茶,筛孔以一英寸28目,即孔径0.63mm筛的筛下物称为粉末。各类碎茶系指通过一英寸40目,即孔径0.45mm筛的筛下物。各类片茶的粉末,系指通过一英寸60目,即孔径0.28mm筛的筛下物。红碎茶中的末茶,指通过一英寸80目,即孔径0.18mm筛的筛下物。(P175页有表)
碎茶:指条形和圆形茶中,形态短碎的部分茶叶。即通过一英寸16目,孔径1.25mm 筛的筛下物。各类茶叶除秀眉、绿茶片、碎茶、片茶、末茶及压制茶外,碎茶含量不超过标准样茶或成交样茶的实际含量,作为品质检验中的参考指标。
其他理化指标:即合同合约中规定的理化指标。例如:出口埃及茶叶,合同中规定茶梗含量不超过20%,水分不超过8.0%,总灰分不超过8.0%(其中水可溶灰分不少于50%,酸不溶灰分不超过1.0%),茶多酚含量绿茶不超过12%,红茶不超过17%,水浸出物不少于32%,咖啡碱不少于2%,水可溶灰碱度100g样品中不少于22mg当量等。
4.实物样茶:系指感官检验中确定茶叶品质、等级的实物依据。 最低标准样茶:系指最低档茶叶品质的实物界限,是限制出口茶叶的最低质量标准。
等级标准样茶:确定茶叶等级的实物依据。中国计有祁红、滇红、川红、中国红茶、珍眉、贡熙、珠茶、雨茶、秀眉、龙井、铁观音、色种、乌龙、水仙、白牡丹、贡眉、茉莉花茶等17种出口等级样茶。
成交样茶:即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时的实物样茶,作为交接货物的依据。

第三节  乌龙茶的等级划分和标准
   乌龙茶的国标很少,只有《GB18745-2002 武夷岩茶》及商业部《SN/T 0737-1997 出口乌龙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方法》,其余为:福建地方标准DB35/T147.1~9-2001白芽奇兰茶标准综合体、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405 - 2000安溪乌龙茶、福建地方标准FDBT/NY 32.1~20-1990 乌龙茶标准综合体、福建地方标准DB35/T 103.1-2000 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97.1~9-2001 八仙茶标准综合体。 其余品种则未见制定相应标准。
2005年1月1日起,通过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评审的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样品与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598-2004 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正式实施。安溪铁观音是新国际导则实施以来我国第一个申请研制国家标准样品的茶叶品种。本标准规定了安溪铁观音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及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原产地域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安溪铁观音。据介绍,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样品根据不同的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品质因子,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类。其中,清香型设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浓香型设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具有不同的定值,体现出相应的质量等级。
   茶叶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范围;2  引用标准; 3  定义;4分类与分级;5  质量要求 (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6检验方法;7  检验规则;8标志、标签;9包装、运输、贮藏等,详细内容参见相关标准。下面列出一些品种的等级品质规格供参考。
表l  安溪乌龙茶色种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条索
紧结、重实、卷曲
结实
尚结实
微结实
稍松

色泽
沙绿、翠润
油润
尚油润
尚润
欠油润、枯褐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尚匀整
稍欠匀整

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夹细梗
尚匀净
夹细梗
稍欠匀净
略有梗片
  
香气
清香
清醇
尚浓欠长
稍淡
稍粗淡

滋味
清醇甘爽、火候轻微
尚醇厚
火候轻
尚醇带涩
火候较足
尚浓稍粗
火候足
平淡带粗
火候充足
  

汤色
金黄、清澈明亮
金黄清澈
金黄
深金黄
深黄暗红
  
叶底
肥厚软亮、匀整、红
边明显
软亮尚匀
红边显
尚软亮
尚匀整
软硬不匀
欠匀整稍亮
粗硬欠亮
表2  安溪乌龙茶本山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  级
  
  条索
  紧结较重实
  结实、略重

  色泽
  翠绿、乌润
  乌绿润、红点略明

  整碎
  匀整
  匀整
  
  净度
  洁净
  净
  
  香气
  清高、持久
  清高、纯正

  
  滋味
  
  醇厚、甘鲜、火候轻微
  清纯较鲜、火候轻

  汤色
  金黄
  淡金黄
  
  叶底
  软亮、红边明显、有余香
  软亮、红边明

表3  安溪乌龙茶黄金桂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  级
  
  条索
  细秀、紧卷
  尚细秀、尚紧卷

  
  色泽
  
  黄绿、有光泽
  
  黄绿

  整碎
  匀整
  匀整
  
  净度
  洁净
  净
  
  香气
  清香持久
  清纯

  
  滋味
  
  清醇、鲜爽、火候轻微
  
  清醇、火候轻

  汤色
  金黄清澈
  橙黄
  
  叶底
  软亮、红边明显、有余香
  尚软亮、红边明
表4  安溪乌龙茶毛蟹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条索
紧结
结实
较结实
弯曲稍结实
较弯曲较粗松

色泽
翠润、乌润
乌绿尚润
乌绿稍润
暗绿带红褐点
暗绿带红褐色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尚匀整
稍带匀整

净度
洁净

尚净略带
幼嫩梗
尚净夹
幼嫩梗
稍欠净略
有梗片
  
香气
清高持久
较高纯正
清纯
较清纯
带粗味

滋味
清纯甘鲜
火候轻微
清纯较鲜
火候轻
醇和平正
火候较足
平和稍淡
火候足
略粗带浓
火候充足
  

汤色
金黄
深金黄
橙黄
深橙黄或浅红
橙红或清红
  
叶底
均匀软亮,红
边明显有余香
软亮尚匀
红边明
尚均匀
有红边
软硬不均
有红褐叶
粗硬叶多
暗绿色
  
表5  铁观音茶的品质规格

级别
外形
内质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特级
紧结卷曲、重实匀整、砂绿油润
清高馥郁、显韵味
金黄清澈
醇厚、滑爽
肥嫩、匀亮、绿叶红初边
一级
尚圆结匀整、砂绿油润
清高尚郁
金黄清亮
醇厚
匀亮、红边 均匀
二级
壮结尚匀整、略有嫩梗、色翠黄尚润
纯正
澄黄尚亮
尚厚
尚软、尚匀整、尚亮、有红边
三级
尚结实、尚匀整、略带梗片、色乌褐
平和
深黄欠亮
正常
较粗硬、欠亮
四级
粗壮欠匀整、夹梗片、色花杂
稍租
暗红
涩、欠浓
粗老暗

表6 绿色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铅(以Pb计)
≤2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5
铜(以Cu计)
≤60
甲胺磷(methamidophos)
≤0.1
六六六(BHC)
≤0.05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0.1
滴滴涕(DDT)
≤0.05
乐果(dimethoate)
≤0.2
三氯杀螨醇(dicofol)
≤0.1
敌敌畏(dichlorovos)
≤0.1
氰戊菊酯(fenvalerate)
≤0.1
杀螟硫磷(fenltrothion)
≤0.1
联苯菊酯(biphenthrin)
≤0.2
喹硫磷(quintozene)
≤0.2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注:其他农药施用方式及其限量符合NY/T 393的规定。

     表7  乌龙茶理化及卫生检验指标

检验项目 
单 位
现行标准
实测结果
水 分
%
≤7.5

水浸出物
%
≥34

总灰分
%
≤7.0

水溶性灰分
%
≥45

水溶性灰分碱度
%
1.0~3.0

酸不溶性灰分
%
≤1.0

粗纤维
%
≤14

粉 末
%
≤1.3

碎叶
%
≤16


mg/kg
≤2


mg/kg
≤60.0

六六六
mg/kg
≤0.2

DDT
mg/kg
≤0.2

    乌龙茶虽然有相应的品质等级规格的规定,但在实际销售中。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一般茶店自行定级,自行销售。目前加强市场管理,整顿茶叶市场混乱的局面,提出“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使用条件:凡从事生产、经营安溪铁观音的单位和个人,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均可申请使用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
(一)品种产地:品种系1984年11月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安溪铁观音;产地在安溪县境内的西坪、虎邱、大坪、芦田、龙涓、祥华、长坑、蓝田、感德、剑斗、湖上、金谷、凤城、城厢、官桥乡(镇)。
(二)采制方法:采摘标准为中开面;做青程度为半发酵;初、精制方法按照福建省地方标准《乌龙茶标准综合体》(FDBT/NY—1990)中《乌龙茶采摘技术》、《乌龙茶初制技术》和《乌龙茶精制技术》的要求制作;
(三)品质特征: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肥壮、沉重、匀整;色泽油润,红点明显,带砂绿色;内质香气浓郁持久,具有天然花香味(似桂花、兰花、桅子花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观音韵”(品种独特的风韵)明显,回甘性强;叶底软亮、匀整,红边明显。具体必须符合福建省地方标准《乌龙茶标准综合体》(FDBT/NY—1990)中《乌龙茶成品茶》的有关规定。
   相信《GB 19598-2004 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标准的正式实施,将会把乌龙茶生产销售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TOP
3#

呵呵,查了一下,全文足有11万字,是够强的。
:b
TOP
4#

新年伊始,转贴一篇经典茶文《闽南品茶》

第一章   闽南茶的品类  
第一节  茶的分类  
  自古以来茶叶即因其不同之色泽、外形、产期及制法而有不同之分类,晋 郭璞所著之尔雅注中“早取为荼,晚取为茗”可算是对茶最早之分类记载了;其后之唐、宋、元、明、清等则因各朝代饮茶风气之不同及茶产地的增加,而在分类法上有所改变,也更趋细分。  
1.唐:  
  唐朝时全国的茶约莫有四、五十种之多,在陆羽所著之茶经中,依茶之外形概分为团茶、散茶、末茶及饼茶四类,团茶是将茶叶压制成固定形状之茶砖,散茶是经烘焙后立即收藏之 茶乾,末茶是将散茶碾磨成之茶末,饼茶则是鲜叶杀菁后碾为泥末再烘焙而得之茶饼。  
2.宋:  
  宋朝时期饮茶之风更为普遍,茶之种类亦多至百余种,其制法主要延续唐朝之蒸菁团茶,并发展出蒸菁散茶,由文献通考的记载可知依当时茶之外形可分片茶、散茶、腊茶等三类 ,而这三种又可依其品质之不同再细分为数个等级。  
3.元:  
  在元朝团茶渐被淘汰,散茶则为发展主流,并依茶菁之鲜嫩程度分为芽茶与叶茶两大类。  
4.明清:  
  至明清时,各茶的制作技术均已甚为发达,建立了许多不 同的分类系统,其分类依据包括了产地、季节、茶树品种、形状、色香味、外观色泽、制法、销路等各有特色。  
5.近代分类法:  
  近代茶类品系极多,一般人多依其发酵程度、烘焙程度、茶形、季节及颜色来分类。  
⑴ 发酵:  
  根据发酵程度之不同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绿茶类属于不发酵茶,包括有碧罗春、龙井、珠茶、眉茶、煎茶、珠芽等。青茶类属半发酵茶,包括了包种、乌龙、铁观音、水仙等;而全发酵茶则包括了各类红茶。  
⑵ 烘焙:  
  利用焙火程度来分类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分法,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它是根据焙火的轻重将茶大概分为生茶与熟茶。熟茶又依火侯之轻重,分为轻火茶、中火茶、重火茶。  
⑶ 茶形:  
  各种茶类因制造技术及采摘部位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外观, 常见的有条形茶、半球形茶、球形茶、扁茶、碎形茶等四十多种,同品种茶的茶菁因市场之供需,可依不同制造方法制成各种不同外观的茶叶。  
⑷ 季节:  
  一棵茶树不一定全年皆可采摘,大部分生产茶叶的地区皆 有其特定的采摘期,气候适宜地区一年可采收六次,因此,因采摘季节的不同遂有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茶(冬片)之分;此外,尚有明前茶,雨前茶,白露茶等,亦属因采摘季节而命名的。
⑸ 颜色: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一般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即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还有的根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七大类;有的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入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制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共七类。将上述几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成茶的品类似乎无法根据每一种茶品种,去定決它制为成茶后的各別名称,故成茶名称大多与原茶种名称不一定相符(在目前茶种中,均採取某些品种,适合于制造多少种的成茶,即品种的适制性广,如好多茶种均可制造包种茶、乌龙茶、绿茶),究其原因有:①茶树生长的气候、土质好坏,致茶菁品质不均衡;②不同品种的茶菁混合;③民间制茶技术未能公开,以致成茶品质良莠不一;④成茶的品类一直沒有实施严格的分类与统一命名;⑤制茶业者拼配时,将不同品种、不同品质茶叶予以混合,並各自命名。

  第二节  我国茶叶主要产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第三节   乌龙茶主要产区

乌龙茶源于福建,相继向广东、台湾发展,约有400多年历史。也因此主要分为四大乌龙茶产区:以武夷岩茶为代表闽北乌龙茶区、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区、凤凰单丛为代表的广东乌龙茶区及包种茶、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的台湾乌龙茶区。 乌龙茶因茶树品种的特异性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产地不同,品质差异也十分显著。
    (1)闽北乌龙茶:其产地在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砂绿蜜黄(鳝皮色),内质香气浓郁,具有兰花清香,汤色清澈显橙红色,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肥软黄亮,红边明显。主要分“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品类。以“武夷岩茶”最为出名,岩茶的花色品种很多,多以茶树品种名称命名,主要品种有“水仙”、“肉桂”、“乌龙”及其他奇种、名枞,因而岩茶可分“岩水仙”与“岩奇种”两大类。按产茶地点不同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香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岩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崇溪、九曲溪、黄柏溪溪边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等。
奇种又分名枞奇种和单枞奇种。名枞奇种指天心岩九龙窠的“大红袍”,慧苑坑(岩)的“铁罗汉”、“白鸡冠”,岚谷岩的“水金龟”,合称四大名枞。还有“十里香”、“金锁匙”、“不知春”、“吊金钟”、“瓜子金”、“金柳条”等也称名枞。单枞是指以优良品种名称单独命名的岩茶,如“奇兰”、“乌龙”、“铁观音”、“梅占”、“肉桂”、“雪梨”、“桃仁”等。
为与岩茶相区别,武夷山周边县、市所产的茶叶命名不同,因此闽北乌龙又因产地品种不同,而有“建瓯乌龙茶”、“建阳水仙”之分。此外尚有“崇安龙须茶”、“政和白毛猴”、“莲心茶”也称“青茶莲心”“桃李园莲心”等。其中崇安八角亭的“龙须茶”也称“束茶”,外形壮直墨绿,用彩色丝线将条形茶捆扎成束,每束茶像神话中的龙须,故而得名。
    (2)闽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安溪一带生产的“铁观音”最为著名。“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因身骨沉重如铁,形美似观音而得名,是闽南乌龙茶中的极佳品。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圆结匀净,多呈螺旋形,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青腹绿蒂,内质香气清高馥郁,具天然的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滋味醇厚甜鲜,人口微苦,立即转甘,“音韵”明显,耐冲泡,七泡尚有余香,叶底肥厚软亮,青翠红边显露。除了“铁观音”外,安溪尚有其他一些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如“水仙”、“奇兰”、“梅占”、“毛蟹”、“黄金桂”等。这些茶叶,既可依茶树品种单独命名,亦可将上述品种茶相拼配后以安溪色种统称之。此外,还有“绿观音”、永春的“永春佛手”,漳平的“水仙茶饼”,平和的“白芽奇兰”,诏安的“八仙茶”等也是久负盛名。
    (3)广东乌龙茶:盛产于汕头地区的潮安、饶平等县。花色品种主要有“水仙”、“浪菜”、“单枞”、“乌龙”、“色种”等。潮安青茶因主要产区为凤凰乡,一般以水仙品种结合地名而称为“凤凰水仙”。尤其是“凤凰单枞”,是从“凤凰水仙”的茶树品种植株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浪菜”采摘多为白叶水仙种,叶色浅绿或呈黄绿色,水仙茶采摘多为乌叶水仙种。“凤凰单枞”采制特别精细,“浪菜”、“水仙”较为粗放。广东乌龙茶产品主要有: 凤凰水仙(亦称‘侍诏茶’)、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石古坪乌龙(亦称“一线红乌龙”)、饶平色种、大叶奇兰、兴宁奇兰、白叶单丛、铁观音、乌龙等。
(4)台湾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其品种和加工技术最早都是从大陆传播去的。发展至今,根据萎凋做青程度不同分成“台湾乌龙”和“台湾包种”两类。“乌龙”做青较重,最出名的“台湾乌龙”是产于南投县的“冻顶乌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浓厚,有熟果味香。“台湾乌龙”中,发酵程度最重的叫“红乌龙”,品质风格与红茶类似。“包种”做青程度较轻,主产于台北县文山等地,叶色较绿,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台湾乌龙茶主要品名有:台湾包种(亦称“清香乌龙茶)、文山包种(亦称“清茶”)、冻顶茶(亦称“冻顶乌龙”)、松柏长青茶(亦称“埔中茶、松柏坑茶”)、明德茶(亦称“老田寮茶”)、三星茗茶、太峰高山茶、六福茶、天鹤茶、玉山茶、龙凤茶、玉兰茶、长安茶、龙寿茶、龙泉茶、竹山乌龙、竹山金萱、寿山茶、阿里山珠露茶、青山茶、武岭茶、南港包种、海山包种、素馨茶、梨山茶、梅山茶(亦称“龙眼林茶”)、梅台茶、港口茶、福鹿茶、浓味乌龙茶、木栅铁观音、石门铁观音、五峰茶、高山乌龙、六龟茶、白毫乌龙(亦称“红水乌龙”)、膨凤茶、东方美人、福寿茶、香槟乌龙。

闽南乌龙茶
   闽南茶区的乌龙茶主产地安溪县以铁观音、本山、黄棪、毛蟹4个品种为主,还有奇兰、乌龙、梅占等;永春县以水仙、佛手为主;平和县以奇兰为主;龙海县以本山、梅占为主;惠安县以本山、黄棪为主;诏安县以八仙茶为主;华安县以肉桂、铁观音、黄金桂、丹桂为主。目前,福建省已通过审查认定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有铁观音、黄棪、本山、毛蟹、水仙、大叶乌龙、梅占、八仙茶8个,已通过审定的省级乌龙茶良种有佛手、肉桂、白芽奇兰、杏仁茶、凤圆春、黄奇、朝阳、悦茗香、丹桂、九龙袍、黄观音、金观音、茗科1号、春兰等十几个,还有一批优质乌龙茶新品系正在品比与区域试验之中。
⑴安溪县
1. 铁观音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蜻蜓头、田婴头)、沉重,枝身圆,梗皮红亮,枝心硬,枝头皮整齐,(腰鼓筷),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铜锣埂),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红点鲜艳(红镶边),又形容为“明胶色”(乌润),“香蕉色”(翠黄绿),“芙蓉色”(咖啡碱升华,滞留叶表面粉白色)。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生花生仁味,椰香味,有的带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或酸甜味,鲜爽回甘,汤色金黄、橙黄,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称“绸缎面”,叶椭圆形,叶脉肥化,少量叶子上部叶脉向左,称“歪尾桃”。
  原产西坪尧阳、松岩头。于1723 ~1735年间创制。
2.本山
   外形:条索稍肥壮、结实、略沉重,枝尾部稍大,枝骨细红亮,称“竹子枝”,色泽乌润,具青蒂绿腹红边的三节色,砂绿细。
   内质:香气高长,带兰花香、桂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有回甘,轻微酸甜味,叶张略小,叶尾稍尖,主脉略细,稍浮白。
   原产安溪县西坪尧阳,主要分布在安溪境内,近来已陆续向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发展。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所产者”。
3.黄金桂(黄旦、黄棪)
   外形:细长尖梭,稍松驰,梗细小,色泽黄绿,称“黄、薄、细”。
   内质:“香、奇、鲜”,香气高而芬香、优雅,仿似栀子花香、桂花香,滋味清醇鲜爽,带梨香味,汤色清黄或浅黄,叶底黄绿色,叶张薄,长披针形,少量倒卵形,叶脉浮现。
   黄旦原产于安溪罗岩,于清咸丰年间(1850-1860年)创制。
4.毛蟹
   外形:条索结实、弯曲、螺状,头大尾小,枝头皮少量不整齐,芽部白毫显露,称为“白心尾”,色泽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香气高面清爽,称“清花味”,或仿似茉莉花香,滋味清纯略厚,叶底叶张椭圆形,叶齿深密锐,如锯齿向下钩,叶底叶脉主根稍浮,叶略薄,红边尚明。
   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仑,民国时亦称“毛外”。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5.大叶乌龙
  外形:条索肥壮,圆结沉重,叶蒂稍粗,梗壮枝长,梗身细红,枝皮绿微紫色砂绿粗燥。
  内质:香气高浓,带焦糖香味或栀子花香,滋味醇厚,稍鲜爽,叶底肥厚,叶面光滑,叶长椭圆形,部分倒卵形。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
6.梅占
  外形:条索肥壮圆紧,叶形长大,枝壮节长,稍褐红色,色泽乌绿,砂绿粗带燥。
  内质:香气粗浓,带线香味和微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醇和,汤色橙黄、深黄,叶底粗条稍硬挺,叶柄长,叶蒂宽,叶脉肥,叶长椭圆顺尖,叶齿浅锐。
   梅占原产于安溪芦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开始种植。
7.佛手(香橼种)
  外形:肥壮圆结,如牡蛎干形状,叶张主脉大,带褐红色,枝梗细小光滑,色泽褐绿、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香气清馥,稍带有香橼味,滋味醇和甘鲜,汤色橙黄、深黄或清红色,叶底软亮黄绿,叶张圆阔大,略薄,如香橼叶形,波状明显,叶脉歪而浮突。
   佛手,又名香橼、雪梨。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今骑虎岩两株祖本仍存。
8.奇兰
  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叶蒂小,叶肩窄,枝身较细,少量枝头皮不整齐,色泽黄绿、乌绿,尚乌润,砂绿细沉不明显。
  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线麦香,有的仿似杏仁茶、桃仁味,滋味清醇,稍甘鲜,水色清黄、橙黄,叶底叶脉浮白,稍带白龙骨,叶身头尾尖如梭,叶面清秀。以上介绍为一般性状,以下分述各品种的主要特征。
   (1) 竹叶奇兰:香气高长带线香味或兰花香,条索细长,叶底长椭圆形。
   (2) 慢奇兰:条索稍结实,叶圆小,香气稍长,似枣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栽培历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和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3) 金面奇兰:仿似杏仁味,叶底乌绿油润有。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4) 白奇兰:色泽黄绿色,香气似官兰花味,滋味醇和,叶底柔薄黄绿。
  此外,还有青心奇兰、黄奇兰、早奇兰、小叶奇兰等品种。原产福建省安溪县,适制乌龙茶。
9.杏仁茶
  外形:稍肥壮,色泽乌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杏仁味,滋味醇和,叶底长椭圆,绿黄色。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据民间传说,它是清水祖师佛栽种,专供往来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岩志》记载:“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这是古人对杏仁茶品质特征的形象描述。又云原产安溪赤水。
10.凤圆春
  外形:肥壮结实、沉重,色泽乌润,砂绿明。
  内质:香气高长,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醇厚较甘鲜,仿似观音韵,汤色金黄、橙黄色,叶底肥厚柔软有光泽。
   凤圆春(曾名圆叶观音)系安溪县茶科所1985~1998年从铁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择而育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11.桃仁
  外形:条索结实,略沉重,色泽乌绿润,砂绿细稀欠明
内质:香气高稍强,仿似桃仁味,滋味醇和稍厚,叶底椭圆形,叶面有波状,叶脉明,叶蒂阔。
   附:白桃仁,色泽稍黄绿,叶张略薄,其他特征相似。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2.乌龙
  外形:条索细瘦,头尾尖,梭角身,体态轻,色泽一般为赤褐色,暗燥不油润。
  内质:香气细幼清飘,似焦糖香味,部分带兰花香,滋味醇和稍鲜爽,汤色橙黄、清黄、橙红,叶底椭圆形,薄软,叶脉浮现,叶齿细钝。
   乌龙茶品种繁多,各种类成茶特征也有所差异。
    (1) 软枝乌龙:条索细小,轻飘,色泽乌黄绿,砂绿细小,香气清纯稍高,琏兰花香,焦糖香。
    (2) 竖乌:条索结实、略沉重,香气清纯,叶底尚肥厚欠光亮。
    (3) 早乌龙:条索细小,色泽黄绿,萌芽早,滋味清醇。
  此外,还有红心乌龙、抽藤乌、竹叶乌、蛤壳乌、小叶乌龙、尖叶乌龙、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等。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慢乌龙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兰田乡,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3. 白牡丹
   外形:枝壮光亮,色泽黄绿润,带砂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牡丹花香,滋味清纯鲜爽回甘,水味长,叶底肥厚软亮,叶椭圆,叶脉主根浮现。
此外,还有西坪白牡丹、苦味白牡丹等。原产安溪湖坑,又云于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但较安溪水仙种迟了很久。西坪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福岭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苦味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已有180多年栽培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引种,1991年以来进行扩大繁殖。
14.竖种(崎种)
    条索肥壮结实,枝节较长,色泽褐绿、褐黄绿、砂绿粗欠油润,香气清高,带香线味或青香味,滋味醇和略厚,鲜爽度差些,叶底椭圆。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梨山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5.皱面吉
    条索肥壮长大,枝梗粗长、砂绿粗稀,香气高长、粗浓,带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鲜欠甘,叶底粗壮,叶面光滑,波状不明显,主脉肥而稍浮。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
16.白毛猴
    条圆结细,白心尾不很明显,色乌绿或青绿,稍油润,香气高长,带青辛味,滋味清醇尚鲜欠甘,叶底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白毛猴是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见泉州历史网。 又云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有引种。见福建茶业协作网。
17.菜葱
    条索结实稍沉重,叶扁阔,砂绿明显,香气清纯,如菜花叶,发酵不足带青辛味,叶底叶面尚光亮,波纹不大,叶齿粗。又叫“太葱”。
18.大红
    条索结实稍瘦,色泽褐黄绿色,香气清纯欠高,略似兰花香,滋味醇和,水色清黄、浅黄,叶底软薄,椭圆形,少量倒卵形。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9.厚叶
    条索尚肥壮结实,叶厚枝壮,香气高强稍粗,带兰花香,滋味醇和尚鲜爽,叶椭圆,叶面平滑,叶蒂阔,叶脉肥稍浮。
20.肉桂
   条索细小紧结,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长,微带生姜味或桂皮香,滋味醇和细长鲜爽,叶底小,椭圆形,略有波状,叶脉浮,叶齿浅。
21.水仙
   条肥壮长大,叶梗长,枝梗长而稍肥,有棱角,略四方形,枝皮黄褐色,色泽乌绿带黄、砂绿粗亮,带三节色,香气清高细长,稍似水仙花味或棕叶味,滋味清醇略鲜爽,叶底肥厚尚软亮,叶长稍波状,叶面光亮,叶蒂阔,叶齿稀深。
22.雪梨(俗称毛猴)
    条索结实稍瘦,芽毫显露(白心尾),枝圆、头大、尾尖,色泽乌绿,香气高长,带雪梨香味,滋味清醇鲜爽,叶底椭圆,略厚,叶齿粗深锐。有佛手也有称雪梨。
23.安溪白茶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产量较低,每亩产乌龙茶可达7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7%、茶多酚29.4%、咖啡碱3.4%。制乌龙茶,香气高爽,滋味浓苦,民间常作药用。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苑岩,相传清代已有。主要分布在安溪县。
24.黑旦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50kg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厚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双美村盘山,已有60多年栽培史。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安溪乌龙茶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些栽培地域小,产量不多,一些是种名混淆不明确,有腾云种、红影、种旧、菜茶、乌堆、小叶乌龙、山茶、苦茶、黄龙、梅占仔、红英、木瓜、白茶、墨香、乞丐仙、牛舌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圆井种,硬骨种,鸡舌种,犹猴种,薄叶种,清明早,清心仔,红骨山,瘦骨奇桂种,等。另外还选育发现一些品种,尚未鉴定命名,如香仔种、科旦、科山、祥奇等。安溪茶科所就收集有七十多个茶叶品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可以说,安溪是一个茶叶种质的大宝库,为茶叶的选育、繁殖提供宝贵的材料。
⑵永春县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2万亩,种植品种十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良种。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丛、八仙、杏仁等名优新品种,全部实现良种化。
1.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属灌木大叶型,分为红芽与绿芽佛手(绿芽佛手少数)两种。树势开展,形似佛手柑(香椽柑),树冠高大,披张枝条软,节间大,叶片多为卵圆形,尖端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特柔软,色多黄绿油光,叶缘略向背,叶齿疏明而纯。制成的佛手茶色泽绿油润,香气鲜爽,浓郁清幽,滋味醇厚、鲜美,汤色澄黄明亮。
永春佛手清康四十三年(1703年)由永春达埔狮峰引进安溪金榜佛手开始种植加工。
2.  永春水仙
永春水仙在制法上吸取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主要特点是晒青和发酵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使茶叶更为耐泡,香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永春水仙茶,具有“三节色” 特征,即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令人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味美浓爽,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再观叶底,典型的绿叶红边,三红七绿,叫人流连忘返。
清道光年间(1842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
3.永春铁观音
永春铁观音,香高韵长,醇厚甘鲜。泡一壶铁观音,品饮它那使人舌根留芳、香回九肠的馨香味,真会怡兴盎然、飘飘欲仙。有诗曰:“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七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
铁观音原产于邻县安溪,后引种到永春。1981年开始建设铁观音基地。1983年首批出口特级铁观音,厦门口岸对其质量的评价是:“内质香味别有风韵,与正地道铁观音竞相媲美”。
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12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⑶漳平市
   漳平水仙茶(饼)特点:外形见方扁平,色泽乌褐油润,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深褐似茶油,滋味醇厚,香气清高幽长,叶底黄亮显红边。有“如梅似兰”的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鲜,饮后齿颊留香,具有“减肥、美容、保健”和“防癌、抗衰、降血脂”等特有的品质。
  水仙茶(饼)是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中村客家人所首创,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茶;又名“纸包茶”,系用水仙品种茶树鲜叶,按闽北水仙加工工艺并经木模压造而成的一种方饼形的乌龙茶。
它历史悠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纸包方块茶在闽西、闽南、广东一带已久负盛名,本厂生产的特级漳平水仙茶(饼),以优质水仙茶树新鲜嫩叶为原料,吸收中村人传统制茶工艺精华,结合现代科学制茶技术精制而成。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泰昌茶庄"选送的漳平水仙茶叶获得了巴拿马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金奖。

⑷平和县
   白芽奇兰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青褐油润稍间蜜黄。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
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醇爽,溢品种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在平和境内,不同
的产地其白芽奇兰的品质特点有所不同,新山村一带的表现为香气较为显露且带有较浓的花
香;大芹山的以香气浓郁略显蜜香,滋味甘厚耐泡;彭溪村一带的香气似兰香清幽,滋味醇
爽。由于大芹山一带的自然环境良好,产于大芹山、彭溪岩壑之处的白芽奇兰,均具有特殊
的山骨风韵。
   1996年春茶选送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鉴评结果为:“外形坚实匀称,深绿油润;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清爽细腻,叶底红绿相映。总评:白芽奇兰茶品质优良,属青茶类中的优质产品”。
   白芽奇兰是平和县的传统名茶。相传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5),在崎岭乡彭溪村“水
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因茶芽呈白绿色,制成干茶品质具奇特的“兰花”香味,故取
名为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广为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⑸惠安县
惠安铁罗汉是原惠安“集泉茶庄”采用武夷山“铁罗汉”茶加工而成。“铁罗汉”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经二百余载了。当时,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茶商,在惠安办了一家专营武夷岩茶的“集泉茶庄”。有一次。他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茶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他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制出来的茶叶.韵昧特别香醇,便取名为“铁箩汉”。“铁罗汉”正是采用久藏五至十年的武夷山慧苑岩茶叶,配以少量的新茶,加以传统秘方精制而成。不仅具有岩茶之韵,蕴兰桂之芳,且有提神醒脑、祛火消食、解呕止泻、减肥美容诸功能。
   据惠安县外贸部门称,每年都有大量“铁罗汉”销往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海内外顾客欢迎。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庄晚芳对铁罗汉亦推崇备至。

⑹诏安县
   八仙茶萌芽早、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茶味农厚耐冲泡,回味甘爽持久等特点,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生前认为“八仙茶品质优异,香味堪与铁观音相媲美”。
   诏安八仙茶是 1965年在本县秀篆镇与广东毗邻的凹背畲高山茶园中发现有性茶种繁殖的变异株,将其移种到茶站茶树品种园内,采用单株选种法,按乌龙茶良种标准,经三年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单株,1968年在汀洋茶场进行短穗扦插育苗,后逐年繁育推广,在同行专家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下,育成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⑺南安市
石亭绿又名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著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石亭绿茶芽满布细毛,幼叶鸡舌形,成叶卵形,细毛消失,叶面光滑,叶沿有锯齿。“石亭绿”原无分品种,至清末,寺僧明宗才分出:石观音(叶长狭尖,边有锯齿状),红梅占(心叶有红色),瓜子叶(叶呈瓜子形),春分早(春分尾可采),不知春(到谷雨才萌芽)数种。
  此茶气味浓郁,余韵清甜,极度提神,还以“三绿”、“三香”闻名于世:原茶叶呈现银灰带绿,冲泡时汤色清澈碧绿,泡后叶底明翠嫩绿;随采制季节变化,含有“绿豆香、杏仁香、兰花香”三种芳香。堪称色、香、韵“三绝”。
1952年,农业部评为历史名茶;1954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以石亭茶招待亚非各国记者和友人;1960年,中国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又将石亭茶列为出口名茶。

第五节  乌龙茶新品种
  
   近年省内有关茶叶科研单位培育出不少乌龙茶的新品种,不少品种都有不俗的表现,兹介绍如下:
1.朝阳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1~1993年从崇庆枇杷的有性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87年以来,闽、粤茶区有引种。1994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制乌龙茶,品质优,香气高强,滋味浓厚,有特殊品种香,制优率高。
2. 春兰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铁观音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87年以来,福建乌龙茶茶区有栽培。2000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褐绿油润,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
3. 丹桂
   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7年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3000千克(2000千克/亩)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5%、茶多酚31.4%、儿茶素9.40%,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油润,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制优比例比肉桂高。
4.黄观音(茗科2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又名黄观音。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及粤、湘、川、浙、苏等省有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
5. 九龙袍
   又名紫龙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福建乌龙茶茶区有栽培。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高强幽长,滋味浓厚甘爽。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6. 金观音
    又名茗科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茶茶推广。广东、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
   茶叶新品种的培育、繁殖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所幸不少新品种已经落地开花,甚至成为当家产品;但新品种的推广宣传工作做的还不够,相信不久的将来,茶叶生产将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大推动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


原文地址:
http://spaces.msn.com/members/mnpc/
TOP
5#

第三章 乌龙茶的采制
第一节   茶采制技术的历史及其演变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人们从采叶煮羹饮,到制成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和茶树品种、鲜叶原料有关外,加工条件和技艺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首先,谈谈我国茶叶采制的历史:
(一)晒、烘干散茶
    茶最初是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采鲜叶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二)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散茶不利于储藏和运输,于是将茶叶和以米膏压制成茶饼,是为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
(三)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中唐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就是蒸青饼茶的完整工艺。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四)蒸青散茶
    到了宋代,为了改善蒸青饼茶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此后,饼茶和散茶一直同时并存。直到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 1391年下诏,废贡龙团茶而改贡散茶,才开始了散茶的时代。
(五)炒青散茶
    虽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蒸青工艺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提升茶叶香气的炒青工艺,在明·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上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已经非常接近,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绿茶生产技术。据考证,此时也已逐渐出现乌龙茶工艺的萌芽。
(六)其它茶类   
    在所有制茶技术中,绿茶制作工艺是最早形成和完善。此后,在制茶技术演变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茶叶制造工艺相继出现,最终形成在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上,各不相同的六大茶品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绿茶工艺技术的演变上面已有叙述,其它茶叶品类简述如下:
1.黄茶
    古代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工艺掌握不当,如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就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白茶   
    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煎、烹后的茶水呈乳白色,故宋人诗曰“轻乳”、“嫩乳”等;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现代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和现代“白茶”已经很接近。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如“君山银针”;后来又发展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的白茶。
3.红茶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红茶”一最早出现在明代刘基(1311-1375年,明初大臣,与朱升同时代人)的《多能鄙事》中。当时人们在茶叶采制过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加热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出现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据考证是从福建崇安的星村小种红茶开始,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今称之为“正山小种”)。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4.青茶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又称“半发酵茶”。青茶一般认为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也有专家认为青茶工艺发源于宋朝(庄晚芳)。最早关于青茶工艺的较为完整的记载,是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采后,以竹筐,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红半青。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零星记载可见于宋代以后的诗词、各种茶叶著作中。据茶叶专家陈椽考证,“《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乌龙茶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1730年后)创造的。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祯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溪是无可怀 疑的。”目前关于乌龙茶的起源,尚未有定论;一般认为乌龙茶工艺发轫于安溪,完善于武夷;乌龙茶品种发源于安溪,亦有认为原产于沙县。
5.黑茶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就会变成黑茶。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茶商抵沩,悉征黑茶。”。这是湖南安化黑茶之起源,安化沩山自明代开始产黑茶。
(七)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枝头香未绝。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醉乡冷境,怕翻成悄歇。玩芳味、春焙旋熏,贮农韵、水沈频爇。堪怜处,输与夜凉睡蝶。”词中“春焙旋熏”指的是用茉莉花熏焙茶叶。其注亦云:“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台湾乌龙茶加茉莉花作成花茶始于1879年,是福建安溪茶商来台创制,窨制花除茉莉外,还有秀英、桂花、树兰、黄栀花等。


第二节  乌龙茶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大约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鲜叶>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干燥>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茶类。1855年前后才有此种制法。各个步骤各有其功能,然不同的茶品种其各步骤的具体处理方式与过程可能有所差异;现将乌龙茶之主要制作工艺简述如下:
1.  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指力将茶梗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芽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芽二叶,也有一芽三叶。采茶也有采用镰刀割的,质量不好。目前已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机采与人工采的茶叶质量也有差别,以人工采的品质较佳。采茶还有许多讲究,如雨天不采,南风天不采,虫咬叶不采,老叶黄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等等。 台湾椪风茶是专采虫子咬过的叶子,才能制出品质超群的美人茶。
2.萎凋:
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空调做青)。乌龙茶大多采用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日光萎凋就是放在阳光下晒太阳(阳光太强时要遮阴),看茶青变软后搬到室内来,称为室内萎凋。搬到室内后,首先让茶青放着不要动,称为「静置」,这时叶子中间的水分就会补给到叶尖与叶缘去,因为这些部位是水分向外散发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如一个半小时),水分已经分布平均,将茶青「搅拌」一下,促使水分继续散发,接着又是「静置」,使水继续分布平均。就这样一次的搅拌,一次的静置,直至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平均消失到我们期望的水分为止。萎凋在制茶界上又称为「走水」。  
萎凋与发酵是造成茶叶不同风味很重要的二项步骤,其中的日光萎凋尚可造就较为高亢的香气,「部分发酵茶」都以制出「高香」为傲,所以日光萎凋成了这类茶必径、且重要的过程,但全发酵茶的红茶就不同,自从量产以后就将它塑造成较为低频的糖香型茶类,所以一般不经日光萎凋,茶青直接进行室内萎凋,且是很重的萎凋,水分几乎消失至一半的程度。                                                        
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是藉太阳或热风之热能,加速茶菁水分之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并减低其活性,致细胞膜半透性消失,使细胞中各化学成分,尤其是儿茶素类,得以藉酶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之进行。萎凋不一定会产生发酵,制茶过程中,静置而不去翻动(摇菁)或促使叶缘细胞破裂产生化学变化,则将不会引发发酵现象。
2.  摇菁:
摇菁分为手工和机械,手工摇菁又称“浪菁”(“浪”闽南话念Lanm,翻动的意思);摇菁原来置大筛子中摇,后来改大竹笼中摇。鲜叶置于摇菁机摇动,叶片互相碰撞,以次擦伤叶缘细胞,促进酶促氧化作用,称之为“摇菁”。茶叶叶片经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称“反青”;再经过静置,酶促氧化作用减缓,叶柄叶脉中水分扩散向叶片,鲜叶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片由硬变软称“还阳”,如此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破坏,改变供氧条件,叶片成红边。叶片中央颜色,由暗绿转淡绿再转黄绿,进而产生“绿叶红镶边”的理想状况。况且梗脉中水分和水溶性物质向叶面渗透,水份从叶面蒸发,水溶性物质在叶面累积,有利于茶叶香气、滋味的形成和增高。
摇菁后,茶叶还有静置以进一步发酵,以提高茶叶品质,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操作。
4.炒菁
    茶菁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菁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菁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炒菁可分为手工炒菁和进行炒菁。现代的杀菁方法是采用杀菁机,其温度约在160度至180度左右,可以随意调整,温度也较易控制,但仍需要相当的经验。炒菁的时间必须控制得恰好,茶菁要炒透,才可使香气高、水色清;起锅太早,茶菁未熟透,则成茶将带有草菁味;炒菁过度,叶缘即有刺手感觉,甚或炒焦,令茶汤含有无法去除的焦味。例如乌龙茶类因萎凋及搅拌的程度较包种茶为重,所以茶叶炒菁前的水份 含量较包种少,因此炒菁的火候就较包种茶低,大约是包种火力的八成左 右,炒到茶芽呈银白色,叶缘稍干略脆有些微刺手感时即可起锅。
5.揉捻:
    揉捻就是把炒菁过的茶菁拿来像揉面团一般地揉,使茶叶卷曲成适当的形状。揉捻分为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根据揉捻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团揉和散揉。团揉是将炒菁用布包起来进行揉捻,散揉是不包布直接揉捻。揉捻有四大作用:1. 揉破叶细胞,使成分渗出容易溶解,以利冲泡时呈现特有风味。 2. 使茶叶卷曲成形,形成各种茶品类的特有特征,也有利保存。(若不揉捻,制成的茶叶就像晒干的落叶,手一抓就破,很难保存。) 3. 利用揉捻的轻重,塑造茶叶不同的韵味。 4. 进行后发酵,增进风味。
    早期茶叶揉捻是使用脚踩,后来改进为布包手工揉捻;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才使用机械揉捻。
    经过炒菁的茶叶虽然表面干燥,但里面还有水分的,所以揉捻时只要用力得当,是不会把茶菁揉破揉碎的,而且还会把里面的叶汁揉出来。茶叶汁只能揉出表面,不能让其流失,当茶汁外渗太多时,应稍松揉捻的压力,使汁回吸。
揉捻如何塑造茶叶不同风味呢?从柔捻的轻重常将茶叶分成轻揉捻、中揉捻与重揉捻三种类型,轻揉捻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条状」、中揉捻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半球」、重揉捻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全球」。揉捻轻者,茶韵味比较清扬;揉捻重者,茶韵味比较低沈。揉捻的轻重决定于揉捻时所施的压力大小与时间长短,传统的揉捻使用手工在垫板上搓揉,现代化的揉捻使用揉捻机。需要重揉捻时,有种用布将经过初揉茶青包成球状,然后一手提住布巾的头,一手将布球依同一方向搓揉,并使其滚动,如此「布球」就愈揉愈紧,紧到一个程度,放置一旁,让其降温固形。一组数球揉过后,逐一打开将茶青松散(称为「解块」),加热后再行包布揉捻,这样一次又一次,直到揉成需要的外形与茶韵味。这种揉捻的方法是属中重揉捻的做法
6.烘焙:
     烘焙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使茶叶停止发酵,风味定型,外形固定,利于贮藏运销;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烘焙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烘焙。
    茶叶烘焙早期采用焙笼,『焙笼』是用竹片编成,直径约60公分,高约60~65公分的圆筒形竹笼,上下无盖,另有竹筛,筛中置放待烘焙的茶叶,然后连竹筛放在焙笼上面烘焙。
每笼2公斤茶叶,竹筛置于焙窟上烘焙前,应先用双手轻打竹筛数下,以防止茶末在烘焙时 掉落到焙窟内燃烧发生烟味。初焙时应不断将焙笼或竹筛移出焙窟翻搅茶叶,使茶叶干燥均匀,初焙时间为3~8分钟。初焙完成后(七成干),取出摊凉30~60分钟,使叶中水分渗透均匀,再行复焙。 此时茶叶摊量可加倍,温度及焙火时间均延长,喜欢“炕大火”者,可延长至90~120分钟。竹笼烘焙要求使用木炭,枷橧炭最好,其次龙眼炭,再次杂木炭、松柏炭,不能用炭头,会冒烟。
    机械烘焙是在烘干机中烘焙,一般是自动进行,温度和时间可以自动控制,烘焙品质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目前大多采用自动烘干机烘焙茶叶。但缺乏灵活性,目前有一种回归炭焙的倾向。
以下叙述几点烘焙茶叶的基本经验法则:
(1) 温度高低:温度高低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20 ℃以上,因此烘焙的温度应在120℃以下,通常以不超过110℃为宜。较粗老的茶叶需较高的烘焙温度,以藉焦糖产物掩盖粗老茶叶的粗菁味;细嫩茶叶则温度不可太高,而以延长时来使使茶汤滋味转甘醇,而香味又能适当发扬为原则。
(2) 再烘焙时间长短:同样温度下较嫩的茶叶耐烘焙能力较弱,烘焙时间宜缩短,反之较粗老的茶叶耐烘焙能力较强,烘焙时间需较长;粗制茶发酵程度较充足者,耐火力较弱,时间要缩短,反之要延长;外形紧结的茶叶耐烘焙程度高,需较长的再烘焙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
(3) 茶叶含水量的差别:茶叶再烘焙的原因之一是要使茶叶中的含水量降低,因此含水分多的茶叶,烘焙温度要提高、时间要延长。同时烘焙的环境若较潮湿,亦需注意提高烘焙温度或时间。
(4) 茶量多少的关系:因茶并非良好的传热导体,因此含水量高、条形紧结的茶以薄摊为宜,若摊放过厚,亦造成闷变。
(5) 补火:补火是茶叶装箱运输前的重要程序,若是茶叶干燥程度够则不需要。补火使用的温度通常不可太高,时间亦不可太久,以免影响原先制茶的香气及滋味。一般而言,焙火程度低的茶不可超过90℃,较次级的茶亦不可超过110℃。
初制完成后,为了让茶叶成为更高级的商品,要拣去茶梗,然后再烘焙成为精制茶。焙火是茶叶制成后用火慢慢的烘焙,使得茶叶从清香转为浓香的作用,一方面也是控制茶叶的含水量低于 6% 以下。影响茶叶不同特性的要素,除了发酵外就是焙火,焙火和发酵对于茶叶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发酵影响茶汤颜色的深浅;焙火则关系到茶汤颜色的明亮度,焙火愈重,茶汤颜色变的愈暗,茶的风味也因此变的更老沉。所以 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说生茶、熟茶,所指的就是焙火的轻重,焙火轻的茶,或未经焙火 的茶在感觉上比较清凉,比较生,俗称「生茶」;焙火较重的茶在感觉上比较温暖,比较熟,俗称「熟茶」。焙火影响到茶叶的肉质,焙火愈重,则咖啡碱与茶单宁挥发的愈多,刺激性也就愈小,所以喝茶会睡不着觉的人,可以喝焙火较重,发酵较多的熟茶;如果想要提神效果好,那就要喝焙火较轻,发酵较低的生茶了。

第四节   影响制茶品质的因素
  茶的鲜叶是制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品质之好坏受鲜叶品质的影响最大。如果鲜叶品质本身不良,任凭你有何等巧妙技术,亦难成佳品。不过如鲜叶品质良好,而制造技术不良,自然亦是无济于事。是以二者必须良好配合。
影响茶之鲜叶品质好坏的基本因子甚多,举凡茶树生长环境、土质、气象、季节、茶树品种、以及栽培方法如培肥、台刈、病虫害、以及采摘等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地土与茶叶品质
  首先是地势的影响,不论在福建或广东,生产良好乌龙茶之地区,多属高山或通常之山地。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足见适当高度的山地,可产优良茶叶。陆羽鉴茗先看产出地,是很科学的。他视土壤条件鉴茶,认 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烂石”大概指砂质土壤,粘泥中混有岩石经充分风化后形 成的粒状或片状砂石,这类土壤透水性适中,蓄肥适中,植茶不疯长,茶味厚香气浓。高山区多此类土壤,所以高山多名茶。砾 壤团粒结构好,土质善畜肥蓄水,植茶生长势旺,但茶身骨轻, 叶薄,香低,味淡。黄土较板结,茶生长不好,产量低,品质 差。陆羽以土质别茶优劣,可谓明鉴。事实上,生于高山地带之茶叶,制成茶叶香气往往较高,常冠以“高山茶”。产于山间倾斜地之茶叶,由于气候环境及地理所促成,其质柔软,制成乌龙茶色、香、味、形均属优良。生于平地之茶树,制成茶叶,形状稍粗,香气不佳,滋味较薄,品质普通。故地势之影响茶叶品质的属必然之事。
  土质与茶鲜叶之品质大有关系,粘土所生产之茶芽带黄色,叶柄较短,叶肉薄,而制成茶叶品质香味良好。瘠地生产茶叶叶小而质硬,制成茶叶品质有苦涩味过强倾向。肥沃地生长之茶叶,叶大而质软,制品滋味浓厚,但如氮质肥分过多之时,难免会影响制成品之色泽暗黑和香气不扬。大体说,土壤属细红壤砂质粘土,生产茶树,其制成乌龙茶与包种茶品质均较佳。火山岩系次之,所产乌龙茶品质均较逊。属堆积层赭土,产茶品质尤逊之,难以生产品质良好乌龙茶。
2.光线与制茶品质
  日光照射之强弱影响茶树生长颇大,与制茶品质有密切关系。制绿茶之鲜叶需要温和之光线,制包种茶者稍次之,制造乌龙茶及红茶之鲜叶,要在稍强的日光下生长发育,其制成茶叶方为良好。大概日光强的地区,生长发育之茶鲜叶,节短而叶小。反之,日光照射弱的地区,生长发育之鲜叶,叶大而节长。以日照条件论,阳坡茶受光条件优越,光合作用好,茶质较优;阴坡日照短,茶次。陆羽甚至认为“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痛疾”。是故台湾在夏季制茶品质能比较良好,是受光线影响也。良好之武夷乌龙茶与安溪铁观音亦多在夏初制成之。在浓荫地生育之鲜叶,虽然茶叶片稍大,但叶肉薄而软,制成茶叶,干茶色泽必带青黑色,香气淡薄,品质不良。又连续雨天,制造茶叶,其品质比较不佳,推其原因,亦由于光线之关系。又采摘时间之早晚,其影响制茶品质之原因亦同。是以制造优良之乌龙茶,通常在晨间露水未干不采摘,因在这段时间中采摘制成之茶叶,色泽必带青色,香味均淡。采摘一般以晴天采制的品质为好(北风晴天又比南风晴天好),干茶色泽均呈宝色而富有油光,香气滋味均佳,其原因虽由于鲜叶含水量及其它种种之关系;阴天次之,雨天最差。在一天的时间里又以午青(上午九时后至四点前采的茶青)制成的品质最好,晚青(下午四时后采的茶青)次之,早青(上午九时前采的茶青)最差。然由于日光之影响亦为原因之一也。
3.季节与茶叶品质
  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肥大,水分之含量多。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一些有效成份,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乌龙茶品质最佳的。但比之秋茶,除香气则稍逊,“泡水”(冲泡次数)及“咀内”(滋味)均为一年中最好的。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暑夏乌龙茶更有一种粗涩、刺激的味感,称之为“暑(夏)茶尡”;如果与春茶拼配可以提高品质。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但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原因所在。至晚秋及冬初所产之茶叶,叶片较小且易硬化,制成茶水色及香味,均属淡薄,外形亦粗大,难以制成佳品。但立冬后采制的茶叶,称之为“冬茶”,冬至前后为“冬片”。“冬片”虽然是一年中滋味最淡薄的,确实香气最高,诚为喜欢高香乌龙茶茶友的佳茗。采制冬茶会影响明年春茶的质量。
4.鲜叶水分与制茶品质
  鲜叶中含水分的多少,也是直接影响制茶品质的良劣。而茶叶中含水分之多少系由于茶树品种、生长发育地土、天候、以及当日早晚采摘等几种不同原因而来的。品种叶大而肥嫩的,通常含水量多。生长在阴湿山坑,鲜叶含水量亦大。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 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 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
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这在制造乌龙茶影响其品质颇大,在处理萎凋与发酵时,对鲜叶能否控制适宜,至关重要。通常水分多叶片肥大而柔软,制成品质其外形尚佳,惟香味见差。水分少而干物质中纤维含量亦少者,可制成外形美观之高级乌龙。而含水分适当者,制成品质,各项均可平均良好。
5.施肥管理与制茶品质
  茶树施肥,影响茶树生长与制成茶叶品质颇大,例如施用适当氮肥,不但能增加收获量,且增进制茶之色泽及甘味,故在日本之玉露茶以色翠味甘为贵者,系施氮肥。惟对制造乌龙茶及包种茶,如单纯多量施用氮肥,则制成茶叶色泽深黑,香味反而不佳。是故必须与磷钾肥适当配合施用之,因磷钾肥能使香气浓厚。磷为细胞核重要成分,其功效为促进茶树各部份之发育,并坚实其枝干。据印度茶业协会之研究报告,认为茶叶中芳香油之含量,须有磷质肥分之刺激,故施用适量磷肥,增进茶叶香气。多施磷肥,可提高红茶及乌龙茶之品质。但包种茶之施用量不宜太多,以免香气降低;施予钾肥,对于枝干之强健组织,恢复树势,抵抗病虫害等都有功效。由于镁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它既是茶叶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几十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因此,它与乌龙茶的品质关系也十分密切。据安溪对乌龙茶样的抽样分析结果,乌龙茶的等级与茶叶中的镁含量一般都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8以上。另外,据田间试验结果,茶园施硫酸镁之后,乌龙茶的氨基酸含量及香气成分,如橙花叔醇等含量都呈增多的趋势。还有硫元素,它不仅是茶叶许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而且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它参与多种氧化还原过程,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茶树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等生理过程都需要有硫的参与才能完成。此外,茶叶中的许多维生素也都是一种含硫的化合物,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它与氮、磷、钾、镁一起合称为茶树生长的“五要素”。 硫对茶叶氨基酸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凡施含硫的氮、磷、钾、镁肥的茶叶主要氨基酸含量一般都比施不含硫的要高。
如施用肥料配合不适当,或不施肥,茶叶生长短小,质硬,心芽易于展开,制成茶叶外形不佳,滋味亦欠浓厚甘润。是以欲提高制茶品质,必须依栽培土质施予适宜肥料。乌龙茶与包种茶,素以特殊之香气与滋味见称于世,而直接影响于香气与滋味的构成,是施肥与管理。是以对于肥料种类之选释,配合方法之讲究,施肥分量与时期,以及管理作业之合理与适期等,均须逐项注意,藉以提高品质,并增进其产量。
6.台刈茶芽与制茶品质
  台刈指采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枝条,在离地5cm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它是一种更为彻底的改造树冠的修剪技术,台刈的对象是极度衰老的茶树,以重新培养成全新的树冠。但台刈后的茶园,一般对短期内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与茶园基础和改造后的培育管理水平有关。茶树台刈后在一、二年间生长之鲜叶,大都叶片叶柄肥大,茶色浓绿,水分含量较多,采之制茶,成茶色泽必带暗黑色,香气滋味皆难良好,故用之制造乌龙茶或包种茶时,在萎凋与搅拌之处理过程中,对水分之蒸发以及茶叶之变化状态,应格外注意操作。否则,难获佳品。台刈后三、四年以上生长之鲜叶,则情形又复正常。鲜叶如属新台刈后生长者,叶身肥大幼嫩,且叶柄肥壮而长,色浓绿,芽尖常带微紫色,于鲜叶处理时,应先予鉴别,以利萎凋与搅拌之操作,以制成理想之品质。
茶树修剪是人为地抑制顶端主枝生长优势的措施,可刺激着生部位较低的芽萌发新技,增强树势,培养高产优质树冠。其影响和台刈相似,视其修剪程度分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对茶叶品质之影响与修剪程度相关。
7.品种与制茶品质
  茶树之品种与制茶品质之关系,实显而易见,例如不适于制造乌龙茶之品种,有如臭青仔、枝兰、莳茶几个品种,任凭你有多少好的技术,也难以制造良好乌龙茶。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种(tieguanyin zhong);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种(huangdan);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福建水仙种(Fujian shuixian)。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这都是品种特性限制制茶品质之实例。所以品种之良劣,影响制茶品质极大。
   大凡受病虫害之鲜叶,制成茶品质概为不良。但茶树被轻微浮尘子食害之鲜叶,采收以制乌龙茶则香强味烈,品质特佳。此种虫类在茶幼叶食吸中,使鲜叶水分减少,直接增加叶液浓度,促进香气之生成。另一说法,此虫食吸茶叶,可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促进茶叶芳香之发生,故而品质反为优美。前一原因较为明显,后者尚乏试验证实,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一般人称乌龙茶中一种具有特殊香气之「膨风茶」(即高级乌龙茶或高级红茶),确有许多利用这种被浮尘子食害之鲜叶(俗称着烟茶)所制成的。但如茶园被害广大,则产量大减,收获量往往十不及一、二,而且受害较深时反而影响成茶品质,原不足取。
   还要注意鲜叶适制性,鲜叶适制性指某种鲜叶有适合于制造某种茶类的特性。如同一种鲜叶,既可制红茶,也可制绿茶,但制出的成茶质量有所不同。有的鲜叶制成乌龙茶的质量比制成绿茶的好,则称这种鲜叶适制乌龙茶。
9.鲜叶采摘与制茶品质
  鲜叶之采摘、搬运、或制造中诸种操作,往往会使鲜叶受到若干损伤。这种损伤是折伤或破碎或受压发生闷热,通常会在制造中途,产生不合理之发酵作用,使鲜叶枯干或红变,即通称为「死叶」,影响制茶品质甚大。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所以武夷乌龙茶之制作,对鲜叶之处理十分小心,竭尽所能,避免损伤,此为武夷岩茶之驰名天下之一理也。是故欲得品质良好之乌龙茶成品,应极力避免鲜叶之受伤。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其原之一,是因为:①较成熟嫩梢叶片的表皮角质层已发育形成,并在角质层外被有较厚的蜡质层。蜡质层的主要成分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指肪醇。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蜡质层分解与转化,产生香气成分,这是乌龙茶香气来源之一。②较成熟新梢叶背下表皮的特殊腺鳞结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才有)也发育完全,并开始分泌芳香物质,这是乌龙茶香气的又一来源。③较成熟新梢叶片内的叶绿体开始退化产生原质体,使类胡罗卜素增加。并且随叶肉细胞分化,叶绿体片层清晰,巨型淀粉粒及中脂颗粒增多。这些都是乌龙茶香气与风味物质的基础,而幼嫩一芽一、二叶嫩梢中是没有的。
  其次,制作乌龙茶过于幼嫩原料,如一芽一、二叶的鲜叶,茶多酚类含量较高,而能形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较少,加上叶组织幼嫩,摇青中极易受损伤,产生“断芽”、“断梗”和“死青”的现象,影响正常的“走水消青”,不利于做青技术的发挥。因而,成茶常呈现青气浓,苦涩重,不能形成乌龙茶风味。所以,过于幼嫩鲜叶是制不出优质乌龙茶的。
  当然,过于粗老的鲜叶也不能制出优质乌龙茶。如“大开面”以上的新梢,叶片已基本成熟定型,能形成乌龙茶浓厚滋味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等明显减少。而且构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随着叶片成熟定型,逐步向粗老气方向转化。此外,粗老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大幅度增加,叶质粗硬。以这样的鲜叶灼成乌龙茶,不仅香气低、粗、短,滋味淡、薄、不耐冲泡,而且难以塑造优美外形。
鲜叶采下后,首先必须从鲜叶的嫩度、匀度、鲜度等三方面进验收;但叶一定要做到按级归堆。即使是同一等级的鲜叶,也应做到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晴天叶与雨天叶分开,正常叶与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与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分开。这些鲜叶如果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给茶叶加工带来麻烦, 而且会降低成品茶品质。为了保持鲜叶的鲜度,防止发热红变,采下的鲜叶要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快装快运给茶厂加工。装运鲜叶的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这样,既可防止细菌繁殖而产生异昧,又能流通空气,避免损伤茶叶与防止茶叶发热变红。实践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竹编网眼篓筐是一种比较好的盛茶器具。   
10.采摘后经过时间与制茶品质
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所以不论制造何种茶叶,原料鲜叶采摘后,立即制造最佳。惟清晨或雨天之露菁,则宜静置摊凉再行制造。因鲜叶一离开茶树,随即发生变化故也。但这在大量生产是属不可能之事。普通采摘后经过五小时至六小时之时间,如处理得当尚无大害。然经十小时以上的时间,香气必受影响,同时会使其后制造过程发生处理上的困难。例如鲜叶采摘后经过十四至十五小时以上的时间,如未适宜摊开,则由于积压发热,必发生异臭,影响制成茶的品质甚大。是以鲜叶采摘后放置时间与放置方法,必须注意处理。

第四节  乌龙茶制作的特殊工艺介绍
(一)炭焙茶味齿留香──认识炭焙茶的奥秘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 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 对喜爱喝茶的人来说,如果茶叶出现受潮、杂味、臭菁味等问题时,怎么办呢?将茶叶丢弃吗?还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或预防方法呢?提供一个建议,不妨将茶叶烘焙,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茶叶的后半段烘焙,是因为茶叶由茶农制成茶后,茶叶中的水分、杂味、臭菁味未去除尽,而成品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茶叶变质,香气散失,茶叶在三个月内走味,甚至一个月就走味了。再次烘焙却可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说茶叶烘焙主要目的在去除水分、杂味、臭菁味,增加储存空间,延长茶叶存放寿命,附带的也能焙制出特殊的口感、独特的香气,配合每一个爱茶的人,得到所喜爱的茶汤风味与口感。

1. 认识炭焙先了解烘焙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一般通称轻火茶为生茶,中火茶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为熟茶。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制作时烘焙的次数及时间的多寡与长短而言,消费者买茶后,若要改变茶汤味道,或要储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叶的后半段烘焙。
    目前,茶叶烘焙的方式有数种,如用焙茶机、电焙笼等, 而炭焙是令人瞩目的烘焙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败,会使茶叶品质劣化,成品带烟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风味的优点,并使茶叶得到较长久的贮藏,仍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
2. 焙茶师说炭焙奥秘
    炭焙茶吸引无数爱茶客,主要原因在于特殊茶香及能储藏久,其茶香味有清香、熟果香、浓茶香味,放久一点会有早期蒸豆腐的豆香,更上一层会有人蔘味,那至少要三十年以上的历史。这些茶香的形成,都有赖于焙茶师的焙茶功夫。然而,烘焙需要注意什么事?坪林茶业博物馆馆长梁祥田认为,「识茶是烘焙前的重要步骤,在烘焙之前,必须对茶的整体结构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也就是说毛茶的选择很重要,如没有好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九壶堂詹勋华则认为:「毛茶在选择上,最重要的是在萎凋时走水要走的快,烘焙的人对走水要很了解。」毛茶与焙茶的关系就像木材与油漆,涂得好会很漂亮,但如果木材里面烂掉,很快地还是可以看到缺点。茶叶品质差,要提升品质,方法即是烘焙。良友茗茶陈德良则认为买毛茶来烘焙,比较没有损耗茶叶,也比较好处理。
    从炭焙技术上来说,每位焙茶师的做法不尽相同,此仅从焙茶数量、焙茶时间、焙茶技术作比较。
    在焙茶数量上,曾任石门乡农会推广股股长十余年,现为八鼎炭焙茶研究中心负责人李兆杰表示,炭焙茶一焙大约六、七斤刚刚好,比较好控制。炭焙利用木炭燃烧产生热能,热能会像针一样有穿刺作用,有办法将茶叶焙入深层,渗透到叶茎里面,能将臭菁味挥发出来。九壶堂詹勋华则认为炭焙一般三、五斤,茶的变化会比较均匀。他形容炭焙是少量烘焙,量身定做;烘焙机则是数量大,整批生产。电焙没有办法像炭焙做到这样精准与变化多,因电焙是上下味道不一样,也许下面的茶可以了,但上面的还不行。
    在焙茶时间上,李兆杰认为轻焙约四十五分至五十五分钟,中度焙火约九十分钟,重度焙火约二小时到三小时左右,而且重焙火要重复焙好几次,由于每人焙茶习惯不一样,焙茶时间可作为有心焙茶者参考。
   在焙茶技术上,包种茶的香气如果走味,烘焙时需特别注意,要发挥清香,温度不能太高,温度高,茶香呈焦味,如果烘焙得法,茶汤宜采浅金黄色为主,相信包种茶的品质会更高。另外,炭焙茶叶时,为了弥补茶农在制茶过程的疏失,必须闻其味,观其茶色,在焙茶时予以调整。一般只以定时、定温烘焙,有时无法抓住茶的特色,李兆杰建议电焙机的使用,重要的是出风口,茶叶烘焙时出风口所出的杂味,最好再由入风口吸入,解决方法是将出风口以软管拉到窗外,口朝下,在焙茶时杂味、水分才有办法完全去除。而电焙笼焙茶方式他则建议将电焙笼底部垫高,(最好的方式是以三块砖于圆周平放),因电焙笼焙茶离地面太近,地面水分会直接被茶吸收,如以砖块垫高,水分能藉空隙往外排,竹笼外面以棉布包着,上面覆盖棉布,留约十五公分当出风口,在离电焙笼约二公尺处,放小电风扇,以微风旋转,杂味、臭菁味才能借着风的旋转予以挥发,而水分也会从电焙笼下空隙去除(但茶叶不需挖洞,以平放就可),这是焙茶必须注意的,如能掌握技术与技巧,就不难将茶中的苦涩味去除,转为香、醇、浓、韵特殊口味茶。
   詹勋华则认为,炭焙的困难点是燃烧面上盖灰,热气上扬的辐射热,如遇到磁砖不会辐射,有些人焙不好茶,是因焙炉外贴磁砖,里面做铁板,这样木炭就发挥不了功效,所以他建议用传统的砖灶,砖灶用耐火砖更好。
炭焙其它注意事项:
在炭焙次数上,詹勋华表示,可分好几次烘焙,一次烘焙像水彩,一次上彩,颜色晕开还有不足的地方,第二次上彩的时候,可针对第一次做修饰,所以焙茶经过数次,更能把茶性表现出来。在焙茶的思考上,如包种茶焙成一分熟,也可以把它焙成三分,因为同样的茶会有不同的质感与不同的变化,焙茶者应尽力去诠释它,犹如插花,也许花要三、四朵,但如一朵可成立,就一朵。同样的茶给予不同时段去焙,只要味觉是平衡的,就去发现它不一样的风貌。
    其次,在炭焙燃料的选择上,目前大致分为:「有烟木炭」,如相思、越南进口木炭,起火后烟味浓,不适合焙茶;「龙眼木炭」无烟,是目前台湾最适合炭焙的材料;「荔枝、芒果树木炭」由于燃烧时有股特殊味道,比相思炭好;「安徽松炭」,无烟,有股特殊香味,但由于难求,成本高,所以仍以龙眼炭最适合最为炭焙的燃料。

 其余,像焙茶时应注意茶叶的变化,炭焙茶完全靠嗅觉,所以在焙茶时,要去翻茶,使茶叶制造过程中的发酵不足所产生的一股味道,再靠炭焙调整去除掉,炭焙茶技术精的话,可 以把它转为另一种特殊的香味,这也是炭焙时值得注意的事。

购买炭焙茶须知:
 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术,茶汤口感风韵独特,令人一饮难忘,然而有些茶是不用烘焙的,像龙井、碧罗春、白毫乌龙绿茶、红茶、花茶等,如果烘焙,它的香味会流失掉,所以这类茶不用焙。一般会焙的茶叶是青茶类,如包种茶、冻顶乌龙茶、木栅铁观音等,这一类茶比较需要烘焙。提供几项选茶建议,作为购买炭焙茶时的参考。

 在茶渣的辨识上:炭焙过的茶叶,泡过后,如果软软的代表炭焙技术佳。电焙茶叶渣会较没弹性,炭焙茶拿捏的好,茶渣有韧性,拉扯较不易断。

 在汤色上:电焙的茶汤汤色较浑浊,炭焙茶汤上面会很亮丽,像一层茶油。
 
在味道上:电焙在冲泡时很香,喝时则淡而无味,炭焙茶在闻时不香,喝完口中会留有茶的香气,可以说电焙茶香气如昙花一现,炭焙茶如打太极拳,后劲连绵不绝。
 
在干燥度上:炭焙茶叶一搓碎掉,品质比较好,代表它里面没有含水分,若揉时不碎,代表里面含有水分。

 至于炭焙茶何时喝比较好,良友茗茶陈德良表示,半生熟的炭焙茶整天喝也是会使人的胃受不了,一般是吃饱饭喝,喝的量不要多,也尽量不要吃蜜饯,会影响茶汤口感。又茶叶烘焙后,会有火味,所以茶买回后,放一两个礼拜以上最好,待火味消除,香气会转回,如不赶着喝,放个两三个礼拜,越好喝。他也建议买炭焙茶时,如不知如何买,可改问茶汤是什么颜色?或喝下时是喉咙甘甜,还是口中甘甜,就可以买到自己所想要的炭焙茶。

 总之,从古至今,焙茶与制茶一样不容易,炭焙更需要技术,只要能抓住茶的特性,及了解茶叶制造过程中的缺失,予以补正、烘焙,相信如果是焙茶师,技术将日益精进;是爱茶人,将越有机会买到好茶,而且能拥有越陈越香的好茶。

(二)谈空调茶在茶叶做青中的应用
一、空调机在做青中的作用:
湿度和温度是做青过程中的两大要素,空调机就是调节青房里的湿度和温度,使之稳定在适宜茶青生化反应进行的状态,使反应向有利于形成优质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1-1  除湿。整个做青过程可视作茶青中所含水分的递缩过程。青叶内的水分既存在于细胞外,又存在于细胞内,使其有序地“蒸发”出来,把叶内的水分,特别是细胞内的水分降至一定的水准,做青工序就完成了。当然,伴随着水分的散失,青叶内还进行了大量的以氧化分解为主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的生成物构成了成品茶的质量特征。水分散发,底物浓度升高是这些反应进行的条件和标志,通常茶农把这一过程叫“行水”和“消水”。我们在做青过程中的一系列劳作,诸如晾青、摊放、摇青等,都是围绕“水分散发”这一中心而进行的。茶叶中的水分散发与周围的空气湿度是直接相关的,相对湿度在75%以下,水分散失快,茶青的萎蔫迅速且明显;相对湿度在85%以上,水分散失几乎停止,茶青维持原状。空调机就是通过降低青房里的空气湿度来促使茶青的水分散失,实现做青效果。
1-2  控温  温度是茶叶所有生化反应的重要条件,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5℃。偏高则反应加快而品质下降,偏低则因速度慢时间过长而不可取。在闽南地区春秋两季大多是适宜的温度,须用空调的天数不多,而夏暑两季要制出好茶,没有空调机降温就难于生产高档产品。
   既能除湿,又可降温,这是空调机的两大功能。以前我们搞过的做青机,大多采用电热设备,虽然对茶叶的凋萎过程有明显的作用,但都是以升高温为代价,影响了质量,其效果是无法与空调制青相比的。
二、空调制青的材料要求:用空调做青,目标就是要制高档茶叶产品。在人为的控制下,生产出茶叶珍品,这样空调制青才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为此,所用的茶青原料必须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只有高质量的原料才能制作出高档的产品,高质量的茶青材料一般要求如下:
2-1  茶青有较高的内质。在乌龙茶中,铁观音的内质最高,尤其以正红心品种最佳。但这不等于说正红心铁观音的茶青都有高的内质。用来生产高档茶叶的茶青都应符合长势旺盛,成熟度适宜、无农残、无病虫害等要求,而且最好的还要在幼龄的茶园内采摘的青叶,提上乘。一般认为2-3年龄的茶园所产的青叶质量最佳,是首选的材料。在大田作业中,茶园的管理是通过修剪、疏剪,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来提高所采茶青的内质,而且还要分片耕作、翻种,增加幼龄茶园的比例。
2-2  黄金时段所采的茶青。上等的品种,上等的茶园,还要求在特定时段采摘。在晴好的天气里,至了黄昏时段茶梢里含的有效成分最多,这时采摘下来的青叶最好。由于还要考虑晾青的条件及时间,所以真正的黄金时段是下午3-5时。各天天气的差异,制约了采青的进行,但最起码也要等到午后采摘。
2-3  茶青的“零损伤”和“零发酵”。通常把做青过程称为“发酵”是最不妥当的。因为在生物化学里“发酵”是指无氧呼吸的过程,而做青过程是应该避免无氧呼吸的发生。无氧呼吸会消耗青叶内的有效成分,还会把生化反应引入另路,严重影响茶叶品质。要避免无氧呼吸的发生,从采摘开始,整个过程都要避免堆积青叶的情况。采青用篓装,不紧压,半篓即收回,运输用筐装,薄装快运,运回即薄摊上架,这样就可以避免了。操作过程还应避免损伤青叶,损伤青叶同样会降低成品质量。
2-4  茶青原料的均一。以往要求采摘严格两叶半的标准,实践证明了要制高档茶叶,单这个标准还不够,同一片茶园应分多次采摘,尽量把枞面、枞边、阴坡、阳坡不同长势的青叶分开来,使同一批茶青有较为均一的形态和内含。此外,还要注意同一批茶青(一个茶团为一个加工单位,一个茶团大约需20kg茶青,一批茶青至少应是一个茶团的量,多则是几个茶团,这样才便于操作)应在同一时段采摘,前后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使得茶青内的生化反应能同步进行,从而保证投入制作的原料均衡。
三、空调制青的操作
3-1在空调做青房的内外都应置有湿度计。当气温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75%时不用开启空调,按常规操作就能制出好茶。如果只是气温超过25℃则空调机调“制冷”功能,温度调20℃-22℃为宜。如果只是湿度高于75%,则把空调机调“除湿”功能。两项标准都超过时,调至“制冷”。遇上阴雨天气,或茶青没有经过晾青的情况,在青房里启用空调机的同时,还可增用除湿机,效果更佳。
3-2  只要有条件,进入青房之前仍要进行晾青,而且失水程度控制在8%左右,以减少空调机的负荷。晾青适度的茶青,应摇青一次后才进入空调青房。受空间限制,目前多数青房内无摇青装置,进行摇青时,因为打开门扇,空调已失效,应暂时关闭。要观察茶青的失水情况,应设置观察窗口,以免过多地开门。
3-3  上架茶青应摊薄摊匀,每青笞在0.5-0.8kg的范围。由此可计得,4m×4m×3m的青房,可放置9个茶架,适宜容量为80kg茶青,可选用1.2kw-1.5kw的空调机。按生产量安排设备的规模。
3-4  青房密封的程度高,可以提高空调机的使用效率。频繁开启门窗则降低其功效。但过于密封的状态时间长了会导致青房内的后期缺氧,影响生化反应的进行。目前大多数采用的胶合板结构的青房严密性不高,一般不会发生缺氧情况,不必安置通气窗。
把空调机引进制茶工艺中来,解决了千百年所来乌龙茶做青工序中“看天做青”的难题,实现茶叶制作技术新的跨越,其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既增强了人在控制茶叶质量上的主动性,拓宽了茶叶制作技术的新领域,又缩小了不同季节茶叶质量的差别,使高档茶叶的数量大为增加,既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茶叶的需求,也使茶农的收入倍增。这是茶人之福、商人之机、富民之道。
(三)微波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茶叶加工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为了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和产业现代化,有必要在茶叶初加工业和深加工业应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先进的微波技术在茶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微波是指在3OMHz-300000MHz介于无线电和光波之间的超高电磁波.目前,应用在食品工业中的微波装置的中心波长0.328m(频率915MHz)或0.1225m(频率2450MHz)。
一、微波在茶叶杀青中的应用
  生产绿茶、乌龙茶,均需要加热杀青处理,以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目前生产上常用炒青方式进行杀青处理,少数地方采用蒸汽杀青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杀育与炒青方式加工的茶叶品质良好,无明显差异,但微波杀青的时间短(为炒青时间的1/8)可以连续进行。而蒸汽杀青由于蒸汽含水量高,原料外层受高温影响,因此杀青后的茶叶几乎无减重,部分叶绿素受破坏,原料所含营养物质随冷凝水而部分流失,品质不太理想。
  微波在茶叶杀青的应用主要是其产生的热效应。当磁控管产生微波,照到茶叶对,茶叶内部的极性分子受微波周期性变化的影响,随微波进行周期性活动。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使茶叶内部分子高速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量迅速提高物料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
二、微波在茶叶干燥中的应用  
  一般的热风干燥过程中物料外部受热,表面干燥,热量向内传递,其方向与水分扩散传递的方向相反,影响了水分的向外蒸发。而微波是内部加热,含水量高的部位升温较快。因此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由内层向外层的迁移速度快,干燥速度明显快于热风干燥。在茶叶干燥中应用微波干燥具有以下优点:(1)干燥速度快;(2)产品质量好;由于茶叶表面温度不太高,叶绿素变化少,色泽绿翠而耐藏,香气损失少,干燥均匀;同时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容易形成多孔性,产品的复水性好,泡茶时内容物易溶出。
三、微波在茶叶杀虫和防霉中的应用  
  茶叶在贮运过程中易生虫,在黑茶的渥堆过程中也常发生昆虫污染的现象。过去常用药物熏蒸的杀虫方法,但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采用微波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茶叶中昆虫的杀虫效果与茶叶和虫体的介电性质密切相关,当茶叶的含水量小于12%时,有利于增强杀虫的效果。
  茶叶在加工贮藏中极易受潮发霉而降低品质。王盛良等通过试验证明微波技术对茶叶霉菌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
四、微波在茶叶汁萃取中的应用  
  茶叶软饮料(加茶饮料、茶冲剂)的加工离不开萃取工序。目前茶叶萃取的常规方法是用热水浸提,微波萃取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到1995年,国外已授权给两家中国公司发展工业规模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用微波萃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萃取速度快、时间短(比常规方法缩短1/3)、萃取得率高的特点。一般萃取步骤是:将一定量的茶叶置于微波萃取器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把设备控制在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下,开始加热萃取,最后经过滤得到茶汁。
五、微波在茶叶饮料杀菌中的应用  
  茶叶饮料在常规热力杀菌中,由于高温长时,使茶叶香气受到较大损失。采用微波杀菌,具有较好的效果.
  微波杀菌是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微生物的热效应是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而微波对微生物的生物效应使微波电场改变了细胞膜断面的电径分布,影响了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的浓度,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能,使微生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此外足够强的微波电场可以导致做生物的DNA、RNA中的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突变。由于微波杀菌利用了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生物的破坏作用,因此,其杀菌温度低于常规方法,这有利于茶叶饮料香气的保持。
六、微波技术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的微波技术与设备已较成熟,连续式、大功率、不同用途的微波设备已基本定型。但微波干制茶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投资大,耗电量高等。实际上,微波干操与热风干燥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李远志)
TOP
6#

第六章 择水与闽南名泉
第一节   古人论水
一、择水
    自唐以来,有不少专著论述泡茶用水问题,并将古人的经验和调查结论记录下来。较有代表性的有唐代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明代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汤蠹仙的《泉谱》、陆廷灿的《续茶经》以及梁章钜的《归田琐记》卷七“品泉”等。
唐·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阐述了水的选择:“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明·屠隆《茶说·择水》说:“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唯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雪所致,实天地之流怒也。龙行之水,暴而霪 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皆不可食。雪为五谷之精,取之煎茶,幽人清贶。地泉,取乳泉漫流者,如梁溪之惠山泉为最胜。取清寒者,泉不难于清,而难以寒,石少土多,沙腻泥凝者,必不清寒,且漱峻流驶而清,严奥阴积而寒者,亦非佳品。取香甘者,泉唯香甘,故能养人,然甘易而香难,未有香而不甘者。取石流者,泉非石出者必不佳。取山脉逶迤者,山不停处,水必不停,若停即无源者矣,旱必易涸。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挹之不竭,即可食,不然,则渗潴之潦耳,虽清勿食。有瀑涌湍急者,食久,令人有头疾,如庐山水帘,洪州天台瀑布,诚山居之珠箔锦幕,一共耳         图为:庐山三叠泉
目则可,入水品则不宜。有温泉,下生硫磺故然,有同出一壑,半温半冷者,皆非食品。有流远者,远则味薄,取深潭停蓄,其味乃复。有不流者,食之有害。《博物志》曰:山居之民多瘿肿,由于饮泉之不流者。泉上有恶木,则叶滋根润,能损甘香。甚者能酿毒液,尤宜去之。如南阳菊潭,损益可验。江水,取去人远者,扬子南泠,夹石渟渊,特入首品。长流,亦有通泉窦者,必须汲贮,候其澄澈可食。井水,脉暗而性滞,味咸而色浊,有妨茗气,试煎茶一瓯,隔宿视之,则结浮腻一层,他水则无,此其明验矣,虽然汲多者可食,终非佳品。或平地偶穿一井,适通泉穴,味甘而淡,大旱不涸,与山泉无异,非可以井水例观也,若海泻之井,必无佳泉,盖潮汐近地,斥卤故也。灵水,上天自降之泽,如上池、天酒、甜雪、香雨之类,世或希觏,人亦罕识,乃仙饮也。丹泉,名山大川,仙翁修炼之处,水中有丹,其味异常,能延年祛病,尤不易得。”
    明·许次纾《茶疏·择水》说:“今时品水,必首惠泉,甘鲜膏腴,至足贵也。往三渡黄河,始忧其浊,舟人以法澄过,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余尚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并论,恐非臆说。余所经行,吾两浙、两都、齐鲁、楚粤、豫章、滇黔,皆尝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发源长远,而潭泚澄澈者,水必甘美。即江湖溪涧之水,遇澄潭大泽,味咸甘冽。唯波涛湍急,瀑布飞泉,或舟楫多处,则苦浊不堪。盖云伤劳,岂其恒性。凡春夏水长则减,秋冬水落则美。”
    明·张源《茶录·品泉》说:“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火无香。<井水不宜茶>《茶经》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无泉水,唯当多积梅雨,其味甘和,乃长养万物之水。雪水虽清,性感重阴,寒人脾胃,不宜多积。”
二、辨水
唐·张又新撰《煎茶水记》,记载了陆羽的高超辨水本领:“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者曰:‘其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遂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吴淞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此书还记录了刘伯刍对水的评鉴排序: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淞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张又新经过实地比较,同意刘氏说法。仅从上两例中可见,不同的人辨水,所排定的次序是有异的。如:陆羽认为第七的扬子江南零水,而刘伯刍却认为是第一,以后各种文献中,对水的评价又有不一,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天下第一泉”的题名。对于这二十名水次第,是否为陆羽评定,很值得怀疑。首先,李季卿曾羞辱陆羽,并不识茶的真谛。即使陆羽成名后,李氏重言和好,以陆羽为人,不见得能对这位势利眼有畅怀评水之兴。其次,达二十名水有多处与《茶经》的观点不合。陆羽向来认为湍流瀑布之水不宜饮,而且容易令人生病,而这二十项中,居然有两项瀑布水。第三,陆羽认为山水上,江水次之,井水下,这二十水次序与陆羽《茶经》观点也常上下颠倒。当然,水不仅在于位置,而且主要在成分,所以不可拘泥《茶经》之说一概而论。但张又新的排列,确实与陆羽对水的科学见解有相悖之处。所以,早在宋代,欧阳修对此即提出质疑,认为张又新是假托陆羽之名,自已胡诌。但不论如何,《煎茶水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茶艺中水的作用认识,不能全泯其功。因而,历代茶人,访名茶,还常访名泉,对水的鉴别不断提出新见解,也是受到张又新的启发。至于是否把天下名水都分出次第等级,则大可不必。现代科学对水的品质鉴别已十分精细,何茶宜何水自然不该一概而论,而应具体区别对待;不过,前人的研究成果仍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宋代文天祥认为镇江金山中冷泉为天下第一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周游全国名山大川后,认为位于云南安宁县城以北的螳螂川畔之碧玉泉是温泉中的第一;同代诗人杨之庵与之看法相同,在碧玉泉畔款题“天下第一汤”五个大字,并在温泉诗中写道:“可以沏茶,可以烹饪”。清乾隆皇帝一人封了两个“天下第一泉”,即北京的玉泉和济南的趵突泉,并亲为北京玉泉撰写、题书了《御制天下第一泉记》一篇,刻碑立石。清代邢江则把四川玉液泉(位于峨嵋山金顶之下)誉为“天下第一泉”。至于各地名山大川,被文人雅士封题为“天下第一泉”的还有很多,像杭州孤山下的六一亭上,就挂有“天下第一泉”匾额;还有衡山水帘洞泉、余姚龙泉山泉、广西龙胜矮岭温泉等,也都曾经称之“天下第一泉”。纵观众多的“天下第一泉”,均与地质、植被有关,一般蓄水地面均有良好的植被,雨水经植被渗入地下,经砂岩或石灰岩之裂隙渗漏过滤,最后汇成泉水喷流而出。至于各地自判的名水便更多了,特别是产茶胜地,多有好水相伴,其实多不在所谓诸多“天下第一泉”之下。如龙井茶配虎跑水,顾渚茶配金沙泉,皆被公认是最佳组合。还有无锡惠山泉水,向来被认为是不可多得之物。历代著名茶人往往长途跋涉,专门运输储存。
    古人对水的质量比较,只说明了泡茶需用好水,泡茶者应先会择水而已,至于当今之人是否再按古人排定的水质次序去择水泡茶,想来是不可能的。
三、试水
   《六合县志》卷十二引《茗芨》一书,末附传教土熊三拔(P.Sabbathinus de Ursis)泰西试水法,无论江河井泉雨雪之水,均可用五种方法辨水高下。“第一煮试,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恶也,水之良者无滓,又水之良者以煮物则易熟;第二试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目光正射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氤氲如游气者,此水质恶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第三试味,水无形也,无形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甘者次之,味恶者为下;第四秤试,多种水欲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秤之,轻者为上;第五丝绵试,又法用纸或绢帛之类,其色莹白者,以水蘸候干,无迹者为上也。”
清乾隆皇帝对水质的好坏,以斗量秤之评定。据《冷庐杂识》载:“(乾隆)巡跸所至, 制银斗,命内侍精量泉水。”结果,将北京西山玉泉山泉水定为“天下第一泉”,并撰《御制天下第一泉记》一文,文称:“尝制银斗较之,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济南之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则较之玉泉重二三厘矣。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平山重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西碧云寺,各重玉泉一分,然则更无轻于玉泉者乎?有!乃雪水也。
图为:北京西山天下第一泉         尝收积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但是,前代明田艺蘅的试水法则就完全相反:“源泉水必重,而泉水之佳者尤重”(《煮泉小品》)。但从现代科学知识来判断,水中杂质愈多,水的比重也越大,故水轻品质好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人的这些试水方法固可借鉴,但更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全面评价,找出适合开发利用的天然活水来。近年来,面世销售的矿泉水的品牌日益增多,可选择其中优质者用以泡茶。
四、论水
古人论水可说是五花八门,有专著,也有散见于各种著作中。各代均有论水的真知灼见,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中,提出了泡茶用水“以清轻甘洁为美”的观点,这是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比较客观全面地评茶论水的理论。
“清”,就是要求水质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轻”,如果说“清”是以肉眼来辨别水中是否有杂质,那么,“轻”则用器具来辨别水中看不见的杂质。最著名              图为:杭州虎跑泉
的例子就是乾隆以银斗量天下泉水。其实,这也不是乾隆的发明,明代泰西熊三拔“试水法”已云:“第四秤试,各种水欲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秤之,轻者为上。”古代有“以水洗水”之说。乾隆皇帝出巡时以玉泉水随行。“然或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色味或不免有变,可以他处泉水洗之,一洗则色如故焉。”洗的方法是:以容量较大的器具装若干玉泉水,在器壁上做上记号,记住分寸,然后倾入其它泉水,加以搅动,搅后待水静止时,则“污浊皆沉淀于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因为“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挹而盛之,不差锱铢”(《清稗类钞》)。这就是借助于水质轻重的不同来以水洗水。前面提到陆羽辨别扬子江南零水的真伪,历来人们以为不可思议,实际上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从这个古人品水的角度来审视,这是相当科学和智慧的。
“甘”,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云:“下山汲井得甘冷。”(《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古人品水觅泉,尤崇甘、冷,或甘、冽。水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感觉,颇有回味。明人屠隆说:“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这句话倒过来说就更准确,即凡水泉甘者,能助茶味。也有人认为最上等的水不甘,是淡而无味的,泰西熊三拔“试水法”的“味试”条曰:“水无形也,无形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清为主,味甘者次之,味恶为下。”此说主张无味之味为至味,颇有道家审美精神,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一般人还是推崇水以味甘为上。
“洁”,要求水清洁干净,用今天人的话来说就是无污染。这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古人对此点十分注重。
在宋徽宗(赵佶)饮茶之水“以清轻甘洁为美”的基础上,古人又提倡和强调“活”、“冽”。宋人唐庚《斗茶记》说:“茶不问团銙,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活,即流动之水。苏东坡《汲江煎茶》诗云:“活水还
图为:扬州天下第五泉                 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临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茶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说的是月色朦胧中用大瓢将江水取来,当夜便用活火烹饮,这才是好水配好茶。南宋的胡仔认为这是深知茶与水之中的三昧者之论。他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赞叹道:“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其理矣!”“冽”,就是冷、寒。古人认为寒冷的水,如冰水、雪水,滋味较佳,如果从水在低温结晶过程中,杂质下沉,从相对比较纯净的角度来说,也是不无道理的。讲水的冷冽,古人最推崇冰水。如唐代诗人郑谷有诗句:“读《易》明高烛,煎茶取折冰”,宋杨万里有诗句“锻圭椎璧调冰水”,说的都是用融冰之水煎茶。
明代茶书中对宜茶用水提出了一系列准则;一是水质要清。水之清是“朗也,静也,澄水貌”,那种“清明不淆”的水则为“灵水”(田艺蘅《煮泉小品》)。辨别水清浊的办法,是“水置白磁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氤氲如游气者,此水质恶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无名氏《茗芨》附泰西熊三拔“试水法”)。水质清洁透明,才能显出茶色。二是水质要活。“泉不活者,食之有害。”不过,激流瀑布之类的活水,也不宜煎茶。“泉悬出为沃,暴溜曰瀑,皆不可食。”(田艺蘅《煮泉小品》)“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瀑涌湍激勿食。”(钱椿年、顾元庆《茶谱》)三是水轻为佳。“第四称试,各种水欲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秤之,轻者为上。”(明末无名氏《茗芨》附泰西熊三拔“试水法”)现代科学证明,每升水含钙镁离子8毫克以下的为软水,反之则为硬水。用软水泡茶,色香味俱佳;用硬水泡茶,汤色变,香味减。软水轻于硬水,含矿物质成分多的水也重,泡茶会使汤味变涩。明人还指出:“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张源《茶录》)四要水泉味甘。“甘,美也;香,芬也。”“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泉惟甘香,故能养人。”(田艺蘅《煮泉小品》)水味的甘,对饮茶用水很重要,“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钱椿年、顾元庆《茶谱》)。甘甜之水,以江南梅雨为最,“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罗禀《茶解》)。当然,也有的人以无味为至味,泰西熊三拔就认为:“水无行也,无行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甘者次之,味恶为下。”(无名氏《茗芨》引三拔“试水法”)但这种以淡而无味的水为上等的看法,并不为一般人所接受。五是水要冷冽。古人认为:“冽则茶味独全。”“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梁溪之惠山泉为最胜,取清寒者。”寒冷的水,尤其是冰火,雪水,滋味最佳。因为“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幽人情况”。不过,对清寒冷冽的水也要具体分析,“濑峻流驶而清、岩奥阴积而寒者,亦非佳品”(均见屠隆《茶说》)。还有的提出:“雪水虽清,性感重阴,寒人脾胃,不宜多积。”明代茶书对水清、活、轻、甘、冽的品评,均为经验之谈和感官体验,却较为准确地、全面地从总体上把握了饮茶用水的要求,有些论断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
虽然明人对品茶用水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得到完全符合标准的用水。“贫人不易致茶,尤难得水。”(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名茶固然难得,好水更为不易。这种情况即使士人、官员也是如此。为此,明代茶书载录了一些解决和变通的办法。例如,主张品茶用水要因地制宜。“鸿渐有云:‘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此诚妙论。况旋摘旋瀹,两及其新邪。故《茶谱》亦云:‘蒙之中顶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是也。’今武林诸泉,惟龙泓入品,而茶亦惟龙泓山为最。盖兹山深厚高大,佳丽秀越,为两山之主,故其泉清寒甘香,雅宜煮茶。”(田艺蘅《煮泉小品》)又如,主张妥善保存储藏之水。“贮水瓮须置阴庭中,复以纱帛,使承星露之气,则英灵不散,神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曝于日下,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饮茶惟贵乎茶鲜水灵,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张源《茶录》)再如,提出提高水质的办法。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移水取石子置瓶中,虽养水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黄鲁直《惠山泉》诗“锡谷寒泉髓石俱”是也。既能养水味,又能澄清水中杂质,真是一举两得。特别是“择水中洁净白石,带泉煮之,尤妙!尤妙!”(田艺蘅《煮泉小品》)熊明遇也说:“养水预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罗岕茶记》)白石清泉,相得益彰。其意不仅在养水味和去杂质,还可以获得美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提高审美情趣,则又更胜一筹。以上是沉淀法。
还有过滤法:“移水以石洗之,亦可以去其摇荡之浊滓。”(田艺蘅《煮泉小品》)还有的在存水瓮中放入烧硬的灶土,“大瓷瓮满贮,投伏龙肝一块(即灶中心干土也),趁热投之”(罗廪《茶解》),据说可以防止水中生孑孓之类的水虫。盖伏龙肝(灶心土)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异味。明人为了保存和改良水质,真是千方百计,费尽了苦心。
    江、河、湖水均为地面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受污染较重,情况较复杂,所以江水一般不是理想的泡茶之水。但《茶经》所说的“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也就是在远离人烟、污染较少的地方汲取江水,用来泡茶仍是适宜的。古人深知此理,“远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银芽”。古诗写的即是这一道理。镇江焦山汲江楼上有一联集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我国地域广阔,不少江河湖水清澈,有些湖水经澄清后用来泡茶,也很不错。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这还出自实践呢!一次,许次纾横渡黄河,想煮水泡茶,看到河水混浊不清,犹豫不决。船夫见状,以明矾沉淀之。煮沸沏茶,清而又甘,感到并不比惠泉水差,于是便有上述感慨。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赏江水煮茶,诗曰:“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宋代杨万里写有《舟泊吴江》一诗:“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李群玉诗曰:“吴瓯湘水绿花新。”三首诗分别描写了用渭水、淞江水、湘江水泡茶的情趣。也有以一般溪水煎茶的,如杨万里所谓“自携大瓢,走汲溪水”、“烹玉尖,吸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
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较低,透明度较高,但由于在地层的渗透过程中溶入了较多的矿物质的盐类,因而含盐量和硬度比较大,特别是城市水井,水源往往受到污染。用这种水泡茶,会损害茶味。井的第一层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称浅层水,深度约1~15米;第一层以下的地下水,统称深层水。深层水被污染的机会少,过滤的距离长,一般水质洁净,透明无色。其实只要周围环境干净,深而多汲的井水,用作泡茶还是不错的。宋人梅尧臣诗:“远汲芦底井,一啜同醉翁。”明代高叔嗣在《煎茶七类》中说:“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陆游有诗曰:“村女卖秋茶,怀茶就井煎。”元代洪希文的诗句:“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这些诗都是吟咏用井水煮茶的。还有说雨雪水好的,如辛弃疾云“细写茶经煮香雪”,谢宗可云“夜归寒英煮绿尘”。
第二节   闽南择水
闽南择水和古代人择水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是三点:清、甘、活。
“清”,就是水要清澈,不能混浊;还要气清,不能有异味,不如泥土味、铁锈味;喝在口里清冽,不能有粘重感;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甘”,就是水要甘甜清爽,不能有苦涩感;如宋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说的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活”,就是要活水,不能用死水。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铛”。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等等这些,都说明宜茶水品贵在“活”。
闽南泡茶大多使用泉水、溪水、井水,其他还有竹根水,檐流水,坑沟水,河沟水,池塘水等。
闽南一般认为山上泉水最好,好茶大多和好水有关联。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闽人谢肇淛谓﹕“武夷、清源、鼓山三种茶,可与当时名品角胜。”(《续茶经》,卷上之一,页14上),据陈懋仁云:“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轶天池之上。南安县英山茶,精者可亚虎邱,惜所产不若清源之多也。闽地气暖,桃李冬花,故茶较吴中差早。”(《续说郛》,卷25,泉南杂志,页4)。谢肇淛与陈懋仁均明代人,可见数百年前清源山已产好茶;清源山又以“虎乳泉”闻名,好茶、好泉的为绝配。惜清源茶久已绝迹。安溪蓬莱山清水岩寺有一名泉,名称“圣泉”,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茶,其味尤香,现已培植成“杏仁”茶,名泉名茶,相得益彰。凡出好茶之处,总有好泉相配。
    闽南泡茶认为井水也很好,南安莲花山有名茶石亭绿闻名于世,在莲花峰北侧,挖有一口井,名叫观音井(现仍存),泉从石罅流出,泉水清冽,是泡茶佳泉。有名的还有厦门鼓浪屿的“三不正”井和福建晋江东南白沙村外“国姓井”,均为不可多得的泡茶好水。井水大多为泉水,常用常新,一般都可以泡茶;乡村泉水或缺,泉水却是村村都有,是泡茶最方便的水,使用最广泛。闽南的一些名泉,在下一节,再详细介绍。
    溪流江河的水也可以泡茶,但因为是地表水,受污染的机会大,使用要看时机,大雨过后,水质变差,则不宜泡茶;闽南山间小溪流,两岸青山,溪中石块叠嶂,溪水往往清澈见底,游鱼可数,称为“坑沟水”,往往清甜可口,也适于泡茶。不可一概而论。
    池塘水很少流动,大多带有一股泥土味,不适合泡茶。山上的有些泉水,不是从石壑流出,而是从泥土中流出,带有一种铁锈色,称“铁锈水”,不堪泡茶,泡茶汤色变黑,茶汤带有“鉮味”,就是铁锈味,无法入口。
但闽南有一种“竹根水”,认为很冷,不宜泡茶,喝多了,会“大脚筒”,就是大腿会肿起来,医学上称“血丝虫”。现在当然知道血丝虫和竹根水没有关系,但外地到安溪内山,多不敢多喝“竹根水”,惧其性冷。也有例外,贵州省六盘水老厂竹根水、乌蒙竹根水,四川绵竹竹根水,福建长汀县大同镇天邻村竹根水都认为非常纯净,是不可多得的好水,并制成瓶装水销售;所以,竹根水好坏要看产在何处而论。
    檐流水就是下雨时屋檐的流水,山区也有人接下来作为泡茶用水;但城市有污染不宜,久旱后下的雨不宜。
闽南名泉
1. 清源山虎乳泉        
泉州清源山以多清泉而得名,又名泉山,泉州地名亦源出于此。因位于泉州城北,当地简称它为“北山”,山有左、中、右三峰鼎立,以中峰最高,海拔498米,故亦名“三台山”。 耸立于晋江平原之上,挺拔巍峨,古人喻之谓“高与云齐”,故有“齐云山”之别称。它最早开发于秦、汉,中兴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经历代的开发建设,留下了许多庙宇寺观、石雕石刻,计有大型石雕七处九尊,摩崖石刻五百多方,花岗岩仿木结构石室三处,古称三十六洞天、十八胜景。现经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南台夕照、闽海蓬莱、石异峰奇、五虎朝狮、旭日春晓、石莲洞天、风动发石。著名胜景有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龟岩、九日山、灵山圣墓等。
“虎乳泉”位于“清源天湖”上方的岩坡上。 “虎乳泉”旁边有“孔泉”石刻。泉眼上下皆石,上石如壳、下石如砥,中坼有孔窍,泉从隙缝里流出,注入一方形石孔中。上有吕道人题刻“虎乳”和宋朱熹撰写的“源头活水”石刻。“虎乳泉”长年不涸,游人耳近岩石,可闻其岩下传出“咕咚”的阵阵响声。相传曾有乳水不足之母虎,每天带小虎到泉边啜饮,以水代乳,小虎竟壮健长大。虽是传说,但是“虎乳泉”甘甜似乳,澄澈清洌,以其泉泡茶,香气独特,沁人心脾。
     根据史志记载,泉山名泉著名的除虎乳泉外,还有瑞泉、相泉、丸泉、圣泉、神泉、藜杖泉、白云泉、狮子泉、铁壁泉、一线泉、一脉泉、云根漱玉泉等等,分别位于清源山清源下洞、妙觉岩、南台岩、瑞像岩、大道岩、狮岩、龟岩、不易岩、赐恩岩、木龙岩等处。其中镌石题名者有“孔泉”、“瑞泉”、“丸泉”、“乳泉”、“清源”和“云根漱玉泉”。除了“云根漱玉泉”石刻至今未找到外,其余的名泉题刻历经风雨至今名清字晰,风韵犹存。
2.安溪清水岩圣泉
清代,安溪人泡饮乌龙茶对茶具十分讲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庄灿彰的《安溪茶叶调查》载:“安溪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为贵,以小为上,一壶数十金者亦之。”由于受潮汕地区的影响,文人墨客、富裕人家家中基本都置有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烹茶四宝”:即潮汕炉(产于潮汕,或为陶磁,或为白铁皮)、玉书碨(扁平薄磁的 烧水壶)、孟臣罐(宜兴产的紫砂壶)、若琛杯(景德镇产的白心小瓷杯),拥有此四宝即为典雅之举和身份的象征。 在泡茶用水方面,则讲究使用清晨人所未汲过的“早水”,天然流动的山泉“软水”。明末清初,安溪县治东溢门外有一名泉,名为“圣泉”。以此泉水冲泡“凤山茶”,茶汤清纯,香馥味甘,一时曾为文人墨客视为时尚。安溪蓬莱山清水岩寺有一名泉,也称“圣泉”,人们览游清水岩寺时,以“圣泉水”冲泡“清水岩茶”,身处名山胜景,品名水名茶,被誉为最佳享受。福建安溪清水岩圣泉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
3.南普陀寺五老峰泉水                                        
南普陀寺有"千年古刹"之称,位于五老峰山下,比邻厦门大学。它始建于唐代,为闽南著名古刹之一,因奉祀 观音为主,又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南普陀荟集了闽南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左右厢房、钟鼓楼等构成的建筑群,雄伟壮观,颇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无边" 之威严。每年农历2月9日、6月19日、9月19日为观音诞生日。是时,寺内均举行盛大活动,可见到众多的善男信女,手持燃香,祈求健康、财富和快乐。现光拜佛之后,稍适休息,还可以攀岩直上。登上山顶、俯看厦门大学园景和厦港一带的风光。          
南普陀寺内的四大金刚、弥勒、韦陀、三宝、千手观音、十八罗汉等塑像,神态各异,富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藏经阁珍藏着佛经、宋钟、玉佛等许多佛教的珍贵文物,后山一带有历代名家石刻多处。在南普陀寺内,游客还可品尝独具一格的著名南普陀素菜。据云厦门以南普陀寺五老峰的泉水泡茶最佳。
4.鼓浪屿三不正井  
鼓浪屿四周环海,岛上无溪无源,海水咸涩难以入口。所以,自有人类居住这个小岛以来,人们就喝着井的乳汁维生。
《厦门市地名录》载:“元末明初嵩屿李氏渔民因避风来岛暂住,逐渐开拓,其地因名‘李厝澳’,而后因谐音而辗转为‘内厝澳’。”从地理位置看,浪荡山的西北麓有一片山坳平地,从前叫做“旧庵河”,应是鼓浪屿最早的开垦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一口几丈深的大水井,泉水充足,旱年不枯;距井20多米处,有两块相靠的岩石半露地面,岩下缝沟泉水潺流不断,这是井水的源泉。相传,这口大井便是鼓浪屿的第一口井,井水甘甜,直至五六十 年前,这里还有几户豆腐作坊和浸种豆芽人家,汲取井水做豆腐和育豆芽。此地随着人群迁徒定居越来越多,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于是这一带就掘井十来口。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多,水井逐渐遍布全岛,据说全岛有水井三四百口。井,也像钢琴一样,密度居全国之首。
鼓浪屿的井既多又有各种式样,有单孔井、双孔井、三孔井以至四孔井;还给井冠上公认的地名,如后厝路大井、延平公园三拂净井、趋(陡)马路四孔井、土地公宫井、龙基井,还有豆腐井、豆菜井等等,名堂多极了。鼓浪屿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百姓用水,以口感或泡茶为准;民间验水法以培植豆芽或供豆腐作坊用水佳者为“好”水。
港仔后延平公园内的“三拂净”井名气最大,不但水井结构独特,而且有文化意蕴。内有三块天然石头上下交错,称为“上不正、中不正、下不正”的三不正井,雅称为“三拂净”井,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士兵所挖,故称“国姓井”。如今加以围护,成为公园景点之一。

5.南安莲花峰观音井  
石亭绿是我省历史名茶,它产于南安市丰州镇莲花峰。丰州古称周井堡,汉时属东安郡,历晋、南朝、隋唐至宋元,是南安郡治、县治所在地,可见古时丰州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北桃源村,村西北有座莲花峰,是临城附廓的一个名胜区。登莲花峰,从上往下,四周了望,茶园层层叠叠,畦径相连,绿油油一片;人在茶园中放眼四顾,如闻茶香;采茶季节,看“男女携筐,采摘新茶”,笑语歌声,诗情画意,真令人陶醉。成片成片的茶园,如田田荷叶,把莲花峰烘托凌空,构成独特的景色,所以莲花峰的茶,不仅是茶也是景物。正如莲花峰石上所刻“莲花茶襟”的意景。到了北宋,莲花峰茶有了新的发展,真可谓胜况空前,登临名山学士都要在莲花峰览胜斗茶。宋傅宗教在游莲花峰茶怀古诗中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男女携筐,采摘新茶”(刻于莲花石背面右侧);莲花峰上还有“岩缝茶香”(刻于莲花石正面,公元1011年泉州郡守高惠连题);“斗茶而归”(刻于莲花石东面,公元1247年赵师耕题)。许许多多石刻,留下不少名人登临品茶的诗篇。斗茶既要有好茶,又需要有好水,才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发挥。在莲花峰北侧,挖有一口井,名叫观音井(现仍存),“泉从石罅流出,泉水清冽,是泡茶佳泉”。
6.东山虎崆滴玉    
虎崆滴玉位于东山岛铜山古城东门外的海滨水涯有 一个典型的海蚀岩洞,叫“虎崆滴玉”,也叫“虎窟泉”是旅游消暑观潮的绝好胜地。
    岩洞形若张开的虎口,称“虎崆”,另据《东山县志》记载:“昔日有虎踞洞中,故名。”洞深约十五米,寒宽五米,高数米,可容三十多人。洞内右侧半壁有一石隙,泉水终年滴沥不止,水珠透明晶莹,状似玉滴,故称“滴玉”泉水甘甜清醇,饮之舒心醒神,用于泡茶,香醇隽永,令人神爽气清。清光绪丁亥春日,诏邑翰林林二到此游览,题写一青石匾额“灵液”二字,嵌于泉上,又于右侧石壁上嵌上青石板一块,用隶书题写“品泉虎崆,理席少碛,座殊秋湿,可与陈君之麟平、辇异石,高者卓之,下者几之,铜铫竹炉,位置妥贴。沈君镱銮、瑞舟皆善。光绪丁亥初夏二有林壬记。”夏日洞里,凉风习习,清是绝俗,置身洞中或驻脚观冰泉或引液烹茗,观赏海景,待至涨潮,海水贯通洞内,任其没足,更添一番情趣。
7.白鹿洞龙泉  
白鹿洞 白鹿洞位于虎溪岩的背后。“白鹿含烟”是厦门的小八景之一。相传这里唐代有一“大观楼”,为陈天钟所建。宋代以后奉祀朱熹,仿照朱熹在江西庐山重建白鹿洞讲学的故事而取名“白鹿洞”。明万历年间林懋时开挖“棱层石室”时,在这里开出了一个“宛在洞”,洞中蹲着一只白鹿,口朝石罅,夏天洞内雾气流动,白鹿在洞中似口中含烟,故称“白 鹿含烟”。不久,在大观楼与宛在洞之间建立一座“接因亭”。至清乾隆年间,又在宛在洞的西南隅开出“朝天洞”和“六合洞”,还建有僧舍和“御山亭”,规模相当可观。同治年间,常有名宦封官来此巡游,颇为热闹。民国间,林尔嘉有一首《白鹿洞》诗:“曾入匡庐寻白鹿,归来腊屐复登山;非关腰脚今犹健,风景依旧爱此间”。 白鹿洞寺前原有一半月形的水池,引自后山岩罅中的流泉,水泉甘冽,人称“龙泉”,又称“琮峥泉”,它与附近的“石泉”都是厦门的名泉,许多人不辞爬山之苦,来此汲水泡茶,寺僧也以龙泉水泡茶待客。
8.   九侯山泉  
九侯山为福建省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它位于诏安县城东北方向约11.5公里处。据《漳州图经》记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山方圆十余里,层峦叠翠,奇石崔嵬,风光旖旎。自唐代以来,这里就已成为历代文人名士游览休憩,避世讲学的好去处。
诏安民间历代相传又有九侯山十八景之说。分别是:天开门、棋盘石、五儒书室、松涧、罗汉洞、鲤鱼石、天然桥、月案、望海台、云根、三宝石、花瓶石、福胜岩石室、茶园、风动石、牛眠石、瀑布泉、香炉石等。“天然桥”右上方是“松涧”,其洞口之上镌“松涧”两字石刻。洞口内右侧有“涤尽烦襟”的石刻,旁署:乾隆丙午、沈攸书。(乾隆丙午即1786年),“松涧”泉边有一块“试剑石”,相传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巡视九侯山时,试剑所留下的遗迹,至今剑痕犹在。原“松涧”周围广植松树,近泉处有一松树和柏树合抱的大树,茂盛的枝叶,团如翠盖,今已不存。泉水从洞口涌出,共声势若奔雷。泉水清洌甘甜,游人入山,常携带容器,贮水加泡茶品尝。飞来佛亭前面地势平坦,以前有一天然“茶园”,今已不存。
9.平和三平寺虎跑泉
平和千年古刹三平寺,山川绮丽多姿,风景如诗似画,是闻名遐迩之旅游胜地。寺外原有的八大胜景,除仙人亭、侍郎亭已废外,现还存有龟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龙瑞瀑布。三平古寺后山上, 绿树终年青翠,极为荫凉。山上还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虎跑泉”。泉水甚为清冽、甘醇,没有丝毫的污染,香客到此,畅饮一杯泉水,从口冰到心窝里,顿觉满身爽快,暑气全消。这四季流不尽的泉水,胜似眼下商店出售的矿泉水。古时候,这里设有饮茶室,观鱼台。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蔡新告老还乡。每当盛暑时节,他总要从漳浦老家来到三平山避暑烹茶。                                    
10.晋江国姓泉
福建晋江东南白沙村外,有一国姓泉,泉之外100米就是碧波大海。国姓泉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播,是因为此泉由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开凿的。
国姓泉为圆式井泉,形制古朴、典雅。其奇特处在于附近的井水、泉水或咸或腥或涩,唯有此泉的水甘冽醇香,宜饮用宜烹茶,滋养土地万物,造福一方人民。其泉名为国姓,缘于郑成功才22岁时,南明隆武帝因郑成功远见卓识,赐他国姓--朱,将原名郑森改为成功,并任命他为禁军提督,照驸马的职权行事。朝野上下就称他为国姓爷。由他寻找开掘的泉,也就被称作国姓泉了。国姓泉的开凿在清顺治三年(1646)。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率部南返沿海招募义军,举义报明,矢志抗清。五年后,郑成功在晋江白沙一带创建了抗清大本营,在那里招兵买马,操练将士,却碰到了淡水奇缺的困难,严重影响军训,于是郑成功决计要寻找泉源。一天,郑率士兵数名,在白沙滩的一处灌木中,发现沙地上有一条黑色的蚁路,蚁群往同一个地方运食筑窝。这时,郑成功想起一句民谚:"蚁群窝边跑,淡水脚下冒。"他连忙围绕蚁群画了一个大圆圈,立刻令兵士动手掘泉。当天夜里泉眼掘成,清亮澄澈的泉水露出地表,郑成功掬起一杯清泉品尝,甘冽爽口,不禁大喜过望。涓涓清泉使将士们和当地百姓欣喜若狂。于是,此泉便成了周围人们饮水、煮茶的最佳水源。直到今日,白沙滩尚留存郑成功屯兵城遗址和饮马石槽,并有刀、戟、炮等各种兵器和郑成功护卫亲军穿的铁甲鳞片等文物出土。
11. 灵源泉
龙岩市东郊的东宝山上有一石室叫“梅岩”。相传明朝御史蔡梅岩曾在此读书。“梅岩”右边有一山洞,洞里长年不断地流出一股清泉。泉水清冽甘甜,传为圣水,喝了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据说,明知县吴忠曾在大旱之年来此求雨有应,于是立下一块“天灵源”的石碑。从此,山泉就名为“灵源泉”了。
12. 忘忧泉
漳平市新桥镇有一座虎岩山,山上于宋代建有一座“虎岩祖殿”。殿宇右侧的坡下有一眼“忘忧泉”。泉水清澈透明,清甜爽口。至于为何称它为“忘忧泉”却没有资料可查。如今,“忘忧泉”和周围的一株数百年的紫薇树、一府古石拱桥,以及附近垅田里特产的“红色泥鳅”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风景线。
13. 湛泉
湛泉在尤溪县城关通驷桥下,有一眼水质绀碧、口味甘爽的清泉,四季不涸,名叫“湛泉”。早于唐朝就泉围井,且井壁朝内凹。井长八尺、宽二尺、井台高一尺,一方面起着保护泉水清洁,一方面便于人们汲提。在通驷桥上还曾建有以泉命名的凉亭———“湛泉亭”一座,可惜已毁。如今千年古井成了尤溪县胜迹。
14. 天盖泉
漳浦县南梁山风景区秀美,山麓有一由天然岩石垒起的石室,室顶盖有巨石,一股清泉从顶上巨石中流出,清冽尤甚,曰“天盖泉”。出泉处刻有“蓬莱深处”四个大字,巨石因泉得名,曰:“清泉岩”。岩下建有宋代石庵———“清泉庵”。岩、庵皆因泉得名,在福建实属罕有。旧时还有蟠桃坞、说梦台等八景。岩下清泉庵,供“三定佛像”。庵建于宋代,几经修整,现游客不断,为风景胜地。闽南红军曾在此整顿,而后北上抗日。
15. 宝山圣泉——厦门紫竹林寺
紫竹林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吴仓社董村,金榜公园左侧。旧为“宝山岩”,俗称“董内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有当地吴姓村民在此掘地得宝,即营建岩寺,是为“宝山岩”和“董内岩”名称之由来。岩侧原有泉水清冽,据传宋幼主从此经过,曾掬泉止渴,乃称为“圣泉”,为禾山四大名泉之一。
16. 圭峰塔-仙龙甘井
  位于媚洲湾南隅、泉港区后龙峰尾旧城顶塔仔澳峭壁圭峰石上,自古为媚洲湾天然航标。
  重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四角重檐皇宫式的三层石塔,高7.5米,基宽3.8米。塔室内正中石壁上有一尊海神塑像,右侧刻着重建圭峰塔碑文。
  塔下沙滩上,有一口“仙龙甘井”,尽管海水涨潮时淹没井口,一旦退潮,取此井水泡茶、制豆腐,却特别爽口。井北侧有一座“国安宫”,纪念唐·天宝十四年死节的张巡、许远、雷万春三将。
    闽南名泉当然不只上述这些,限于篇幅,不克一一介绍。古人品水,惜未曾到过闽南,故不知水之高下;但最后引用陆羽的一句话概括:“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以产茶地方的水冲泡该地产的茶,没有不好的。
TOP
7#

天神 在 2006-1-3 15:49:32 发表的内容
这么长啊,庆庆,你看完了吗?^_^


学习ing~
TOP
8#

第五章 茶具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使用
第一节  茶具的历史及其演变
   (一)茶 具 演 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一句,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一词的一条史料。晋代,士大夫们嗜酒饮茶,崇尚清谈,促进了民间的饮茶之风渐兴。到了唐代,朝野上下无不饮茶。茶还在佛、道宗教的影响下,成为款待客宾和祭祀神佛、祖先、亡灵的必备之物。茶具就成为与饮茶风气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茶具的直接视觉感受,成为品饮茶的先导。陆羽总结前人用茶、煮茶、制茶、饮茶的方法,写出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茶叶专著――《茶经》,其中就专门讲到了茶具。《茶经》中把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把煮茶、饮茶的工具称为“器”,和我们现在的称呼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茶具,是指煎煮、品饮茶的各式器具。中国茶叶品类繁多,且在品饮中,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因此需要一系列能充分欣赏各类茶叶特质的器具,这就使得中国的茶具异彩纷呈。无论是造型的优美,质地的精良,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中国茶具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到唐代,“茶具”一词在诗文里触处可见,晚唐代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载:“客至不限数,竞日执持茶器。”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晚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宸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早期的饮茶是士大夫们的高贵嗜好,一般贫民消费不起,所以茶具大多使用高贵的金、银、玉器,借以强调其身份的非比寻常。唐宋以降,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饮茶逐渐平民化和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
  图为:唐代白玉茶壶       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茶具的演变历史,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再之,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 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陆羽在《茶经》中评价越瓷茶瓯:“若邢瓷类银,越瓷        图为:清代镏金茶壶
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
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盘,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
     图为:清代彩瓷盖碗        制,莹无暇庇,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诸富室,价与金玉等。”世人争为收藏;唐.徐夤诗《贡余秘色茶盏》:“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宋.陆游诗《试茶》:“绿地毫瓯雪花乳”,说的都是唐宋时期很有名的“越窑秘色瓷”及“宋建窑兔毫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们的日常品茶跨越  图为:越窑秘色瓷
了仅仅是生理需要的阶段,而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为全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而茶和茶具也就成为珠联壁合的文化载体。饮茶进入艺术品饮的唐宋时代,人们不仅开始讲究茶叶本身的形式美和色、香、味、形四佳,也开始讲究起茶具之完备、精巧,乃至茶具本身的艺术美,以增加人们的感官享受,达到心地的进一步调适和谐。                            
    茶具的出现,是茶叶饮用的直接结果,茶具的制作水平和茶叶的应用程度也应该是同步发展的。我国茶叶始于食用、药用、祭祀,以后才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饮料。当茶叶只是作为食物、药物使用的时候,尚无可称为“茶具”的器皿。只有当茶叶成为日用饮料之后,相应的饮茶器皿才有可能逐渐产生。
(二)茶具的分类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所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1、    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紫泥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 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 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问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用紫砂茶具泡茶,即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2、  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⑴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⑵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具有坯质致密透明,
上釉、成陶温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
图为:汉代陶茶碗     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其产地甚多,而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是当今最为普及的茶具之一。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
衰微于明、清。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 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特点是: 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3、  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品茶饮酒兼用而受人青睐。玻璃杯泡茶,就能充分发挥玻璃器皿透明优越性,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 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4.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较为著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波阳、宜春等地生产的脱胎 漆器等,均别具魅力。其中以福州漆器茶具最佳。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5.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但现在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与奥地利。搪瓷工艺传入我国,大约是在元代。
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 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这可以说是我国搪瓷工业的肇始。                  
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6.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7. 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 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且贮水不易腐败,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的茶具,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三)古代茶具简介
    古代饮茶有四法:烹茶、煎茶、点茶和泡茶;所谓烹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唐代较为盛行。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因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因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饮茶方法的不同,也使得饮茶茶具因而有所差异。古代关于茶具的典籍主要有唐代陆羽的《茶经》和宋代茅一相(别号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茶经》叙述茶饮道具中的篇章是「四之器」,共记载当时普遍使用的茶饮道具二十四件,含贮藏这些道具的篮子共25件。宋代茅一相的《茶具图赞》是宋代茶器记录的整合,记载着当时点茶所需的茶器十二项,其茶器名称均以官职来称呼。从这些饮茶道具的名称中,也多少反应出宋代茶饮,实已形成一种道地的贵族茶道,给予茶具爵位、别号的也是宋代文人所为。
(1)《茶经》二十五件茶器功能简述:
1.风炉:用以生火煮水。
2.筥:用以采茶之茶笼。
3.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用以固定鍑于风炉之上。
4.鍑:用以煮水。
5.火筴:又名火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用以夹炭入
风炉。
6.炭檛: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圈。也可制
成锤状或斧状,用以敲碎炭。
7.熟盂: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装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8.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9.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竹筥,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10.札:用茱萸木夹住棕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棕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11.巾: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12.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13.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
14.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煮茶时陈列茶器的架子。
15.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用以夹茶饼灸茶。
16.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以贮存灸热过的茶。
17.水方:用椆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18.碾:用橘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
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
便于煮茶。
19.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20.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21.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22.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用以舀水。
23.竹筴: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24.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25.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26.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27.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28.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2)《茶具图赞》的十二茶器:
1.韦鸿胪:即茶焙笼
2.木待制:即茶槌
3.金法曹:即茶碾
4.石转运:即茶磨
5.胡员外:即瓢杓
6.罗枢密:即罗合
7.宗从事:即茶刷
8.漆雕秘阁:即盏托
9.陶宝文:即茶盏
10.汤提点:即水注
11.竺副师:即茶筅
12.司职方:即茶巾
⑶见之于《考盘余事》有:
建城--藏茶的箬笼。
湘筠焙--焙茶的箱子。
云屯--盛泉水的罐。
乌府--炭篮子。
水曹--洗茶具的桶。
鸣泉--煮茶釜。
品司--竹编的篓子,放茶用。
沉垢--放用过的水,盛器。
分盈--水杓。
执权--秤茶的秤,当时规定一两茶,二升水。
合香--茶盒。
归洁--洗壶的刷帚。
商象--古石鼎。
降红--火筷子。
啜香--茶杯。
易持--茶杯托。
国风--扇炉之扇。
撩云--茶勺。共有27种之多。
     古代其余茶书也有介绍茶具,基本上大同小异,不再详述。

第二节  现代茶具介绍
现代茶具和古代茶具在名称和形制上有较大的差异,使用性能也随品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古代时的烹茶、煎茶、点茶变成如今的泡茶,茶具也随着发生变化,主要功能仍然是煮(茶、水)、泡(茶)、饮(茶水)三大功能。我们一般将茶具区分为下列四大类,并分区使用,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这四大类分别为:
主泡茶具: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
辅泡茶具:辅助泡茶的用具,如茶荷、茶巾、渣匙、茶拂等。
备水用具:提供泡茶用水器具,如煮水器、热水瓶等。
储茶用具:存放茶叶的罐子。

1.主泡茶具  
⑴茶壶
茶壶为主要的泡茶容器,一般以陶壶为主,此外尚有瓷壶、 石壶等。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在壶身上还有把和嘴;壶盖上还有钮。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上等的茶,强调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韵甘润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壶是少不了的,不仅外观要雅致,质地要匀滑,最重要的是要实用。潮汕一带称“孟臣壶”,以示其贵气。空有好茶,没有好壶来泡,无法将茶的精华展现出来;空有好壶没有好茶,总叫人有美中不足的感觉。一个好茶壶应具备之条件有:①壶嘴的出水要流畅,不淋滚茶汁,不溅水花。②.壶盖与壶身要密合,水壶口与出水的嘴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壶身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紧不宜松。③无泥味杂味。④ 能适应冷热急遽之变化,不渗漏,不易破裂。⑤质地能配合所冲泡茶叶之种类,将茶之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方便置入茶叶,容水量足够。⑥泡后茶汤能够保温,不会散热太快,能让茶叶成份在短时间内合宜浸出。                                        
⑵茶船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 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承;茶船形状有盘形、碗形,茶壶置于其中,盛热水时供暖壶烫杯之用,又可用于养壶。现在常用的是茶船与茶盘两者合一的茶盘,即有孔隙的茶盘置于茶船之上。这种茶船的产生,是因为乌龙茶的冲泡过程较复杂,从开始的烫杯热壶,以及后来每次冲泡均需热水淋壶,双层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层,不致弄脏台面。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 ①盛热水烫杯。 ②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 ③保温。
⑶茶海
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它是均匀茶汤浓度而设的过渡性用具,不但可避免茶汤浸泡过久而太浓,而且更可同时沉淀茶渣。公道杯通常由瓷器制作,也有玻璃,大小根据茶壶或茶盏的大小配套。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此法不可取,因不锈钢本身多少有些异味。至少用于闻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滤器。茶海其大致功用为: ①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 ②沉淀茶渣。
⑷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一个茶壶可以配4~6个茶杯。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不烫手、 拿着舒服,就口舒适,饮用顺畅。潮汕称“若琛杯”,显示喝茶人的身份,现在空余其名,大小若半个乒乓球。
⑸盖碗
或称盖杯,闽南称“歙瓯”。分为碗身、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3~5克于碗内,冲水150 ml,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目前,在闽南、潮汕一带泡茶。大多使用盖杯,因其口大底小,打开杯盖,即可观察叶底,也可以很方便品闻茶叶香气;若使用茶壶,因为其口小肚大,看叶底不方便,也不便于闻香气;所以在闽南品茶大多使用“歙瓯”,较少使用茶壶。另外,使用歙瓯也是通常茶叶审评所常用的方法,带有平常品茶和专业茶叶审评接轨的涵义。盖碗的托碟在一些地方也称“茶海”。
⑹茶盘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它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    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木雕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⑺ 闻香杯
它是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余香的一种茶具。台湾人品饮乌龙茶时常使用。闻香杯的大小和质地,要与茶杯互相配套。    图为:茶杯及闻香杯
目前闻香杯多用瓷器制作,也有部分是用紫砂陶制作的。闻香杯中的茶水是不能喝的。                        
⑻ 茶托
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垫底 用具,以避免热杯子烫手,形状、大小和质地,与茶杯互相配套,多采用瓷、陶、竹及木等材料制作,外形、大小各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⑼茶洗                                                                                                              
它主要用来承接泡茶和盛茶的用具及承接沥下来的水;其上层为有孔的盘,可放茶杯等物;下层为贮水的容器,主要用来盛接漏出或溢出的水滴;多用竹、木、金属、陶瓷等制作。
                                                              
⑽茶盘
它主要用承接盛茶的杯或盏,向客人奉茶时使用,常用竹、木制作而成,也有用陶瓷制作而成的。
2. 辅泡用具
⑴ 茶则
  是专门用来从茶罐里取出放入壶或茶杯的,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都使用茶则取茶,取茶前一般应先拂净茶则,以免有浮尘。取茶时,还要注意,量宁少勿多,茶叶取出就不应当再倒进茶罐中。茶则一般为竹制。
⑵ 茶漏
又称“茶导”,多为木制。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茶漏的形制与茶筛很相似,唯茶漏无底,而茶筛有一不锈钢筛网的底,可以过滤茶叶渣。
⑶ 茶匙                                                      
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⑷ 茶荷                                                    
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 兼具赏茶功能,茶叶倒在茶荷中,可以鉴赏其外形。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有竹制品,瓷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 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茶荷也有紫砂者,可以和紫砂壶、紫砂茶杯等紫砂茶      具相配套,以求风格的统一。
   ⑸茶挟
又称“茶筷”,大多使用木竹材料制成,可以防烫;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但最好不用茶挟挟茶杯给宾客, 给宾客的茶要使用双手端。                                                
⑹ 茶巾
又称为「茶布 」,最好使用棉花制品,容易吸水;不能使用杂布、破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  遗留的水渍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茶布应折叠好,置桌面上,以便不时之需。
⑺ 茶针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大多是竹木制成,要有一定的韧性。
⑻ 茶盂                                                        
主要用来贮放茶渣和废水,多用不锈钢、塑料制作而成。            
3.煮水用具
泡茶的煮水用具在古代加热用风炉,烧水用陶制或金属水壶,或称“铫”,潮汕称“玉书碨”,闽南称“急烧”,此方法一直沿用至近代。目前较常见者为电壶 ,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又称“随手泡”。
4.储茶用具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现代茶具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渣匙、箸匙筒、茶拂、计时器、茶食盘、茶叉、餐巾纸、消毒柜、冷藏柜、净水器、贮水缸、保温瓶、水方、水注、茶样罐、贮茶罐、茶瓮、提柜、都篮、包壶巾、杯套、茶车、茶桌、茶席、茶凳、屏风、茶挂、花器等,不再一一介绍。

第三节  茶具功能及艺术欣赏
一.        茶具功能
这一单元分别说明茶具中茶壶、茶船、茶杯、杯托、茶盅、盖置的机能要求,如下:
(一). 茶壶
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茶壶的分类如下: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如上图右。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壶: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壶: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壶: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壶: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壶: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以“形状”分。①筋纹形壶: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
②几何形壶: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壶、 长方形壶、菱形壶、球形壶、随圆形壶、圆柱形壶、梯形壶等。
③仿生形壶: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
④书画形壶: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款识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以下详细叙述茶壶各部分的功能:
1.壶口:
为便于置茶入壶,以及泡完茶后的去渣,壶口不能太小,尤其遇到较为膨松的茶叶,置茶颇为不易。如果是嵌盖式的壶式,堰圈部分不能在壶口内侧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则去渣、涮壶时,茶渣容易卡在上面,清壶的水也积在上面而不易从壶口倒干,这种现象在注浆成形的壶较为严重。
2.壁孔:
壁孔指壶壁供茶水流出的孔。单孔壶容易使茶叶冲入壶嘴内而造成堵塞,尤其是壶嘴与壶身一体注浆成形,出水孔处成为喇叭状,堵塞的情形最为严重。目前大多是壶身先成形,再在壶壁适当位置打上几个小孔,再粘上预先成形的壶嘴。网状水孔可以克服茶粕堵塞的缺点,但是陶瓷材料的水孔过滤效果总无法滤掉茶末,为使茶汤非常清澈,只有加上金属滤网,然而如何安装,如何易于清洗,是有待克服的问题;一般都是在公道杯上加一个不锈钢过滤漏斗,以过滤茶叶末,可以达到茶水清澈的目的。
3.壶嘴:
壶嘴要求出水顺畅,水柱不打旋、不分叉。流量要适中,太急太猛不容易控制,太细太慢又叫人不耐烦。在品茶时,“韩信点兵”是个很优美的操作,水流太大,不容易控制,一倒就满,再点不下去,也就无所谓点不点了。除了流量适当外,断水也是壶嘴很重要的功能要求,断水就是倒完茶,不会有余水沿壶外壁滴流到桌面。这和壶嘴出口的结构有关,出口应该稍直,不能太过水平,当茶壶一端平,茶水迅速回流茶壶,就不会产生流滴。另外,壶嘴出口的高度,应超过茶壶最大装量的水平高度,这样当倒满水时,茶水不会自动从壶嘴流出。
4.壶把:
操作的方便性上,侧提壶与飞天壶优于提梁壶,提梁壶的提梁高度、宽度(壶口部份)必须特意加大,否则有碍置茶与去渣。
壶把要趁手,而且容易将壶提起。侧提壶的壶把与茶壶重心垂直线所形成的角度要小于45°,否则不容易掌握壶的重心。一般所说的“壶把”、“壶口”、“壶嘴”要“三点平”(上端在同一平面上)并非绝对的,后两点平是基于水流的原理不得不如此;但“把”可以依造形的需要调整之,高一点反而好拿些。
5.壶盖
此外,壶盖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壶盖与壶口配合应适合,不能太紧,太紧了取放不易;壶盖也不能太松,太松则在倒茶水时,壶盖容易掉下来,让茶水一涌而出。最好的配合是当把茶壶倾斜时,壶盖刚好卡住壶口,有的壶盖上多了一个突起,以便卡住壶口。还有壶盖上要有通气孔,以使倒茶时,水流流利,不会时断时续。壶盖上的通气孔,应经常通一通,以免堵住。为保护茶盖,也有用细线松松的一端绑在茶壶盖钮上,另一端绑在壶把上,以免壶盖掉落;但清洗较不方便。更有人采用银链子链住茶壶盖,深具美观和实用的价值。
(二). 茶船
茶船是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可分为:
  ①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 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1.         功用:
   茶船是一个高缘碗状的茶具,茶壶放茶船内,泡完茶后在壶外淋上热水,以保持茶壶的温度,且将杯子侧放在壶与船间旋转烫杯。实验证明,将茶壶浸在热水里并没有保温的效用,反而比放在空气中冷却得快。船内烫杯除了卫生问题外,还有茶具碰撞与声音的缺点,一般已改为船外烫杯。茶船现在已经发展出电加热,自动出水,自动温度控制的茶船,专门用来消毒茶杯。使用盖杯品茶时,置茶冲水后,有将盖杯放在茶船中,再在杯盖上淋水,以除去淌出的茶末和保温。所以茶船的功能应是:陈放茶壶的垫底用具,除增加美观外,也防茶壶烫伤桌面、冲水溅到桌上。有时还利用它在喝完茶后,盛放泡过的茶叶供客人欣赏叶底,去完渣涮壶时将壶内的水翻倒于茶船,再持茶船将残水残渣倒入水盂或茶车的排水孔内。一般已经逐渐少用。
2. 外形:
成高缘“碗状”或低缘“盘状”皆可,只要考虑与茶壶是否相配。为配合涮壶时将茶水翻倒于船内,容水量不得少于二壶,因为一次涮不干净,还可以再来一次,船缘高度也要足以防溅。
3. 倒水机能:
    因为经常用来倒水,所以船缘的设计应考虑到倒水的方便性。直立、倾斜均可,但稍微倾斜,带点角度,更为美观。
4. 养壶机能:
     为配合“养壶”需求,有人将“船”作双层的设计,船面打洞,用茶汤浇淋壶身时,茶汤流入夹层内,这样茶壶不会一截泡在水中,养出来的壶颜色才会均匀。这时应特别设计“倒水孔”,也要加高船缘,否则涮壶就不能在船上为之。虽然也有人称“茶盘”,但与奉茶敬客的茶盘不同。
5. 看叶底机能:
   泡完茶,取出一些泡开的茶叶,放在茶船上,或淋一潭清水,让茶叶漂浮其间,端出茶船请客人欣赏伸展后的茶叶,这是中国茶品茗过程中颇为特殊的一个重要环节,称为“看叶底”。为此,茶船就要制作得精巧而堪把玩。使用盖杯品茶,看叶底一般直接在杯中看,或翻倒过来,在杯盖上看,较为便捷。也可倒在茶船上看。
(三). 茶杯
小茶杯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1. 杯口:
外翻形的杯口比直桶形的杯口容易拿取,而且不烫手。
2. 杯身:
盏形杯容易将茶喝完,见图上;碗形杯必须抬头才能将茶喝光,见图中;鼓形杯必须仰起头来才能将茶喝光,见图下。盏形杯由于茶汤的深度由四周逐渐向中心增加,茶汤的颜色产生节奏性的变化。
为了鉴赏茶汤的颜色,如果能与国际评茶标准杯相配合,小形杯茶汤有效容量的深度,尽量保持在2.5cm,这样在茶汤的比较上较为方便。
3. 杯色:
杯子内侧如果是白色或浅色,较能看出茶汤的颜色。就公平与客观而言,纯白色最能呈现茶汤的颜色,就加强茶汤视觉效果而言,那就要因茶的种类而定,如炒青绿茶,青瓷有助于“黄中带绿”的效果,如蒸青绿茶的茶粉,天目釉色让它看来可口些,如重发酵的白毫鸟龙,牙白色的杯子让“橘红色”的茶汤显得更娇柔可口。乌龙茶大多使用白色茶杯,以便观察茶汤颜色。
4. 大小:
小壶茶的杯子都在30~50cc之间,小于20cc就会看来很小,大于60cc就会看来太大。这种小壶茶一般一次都会泡上三五道以上,而且浓度偏高些,所以一次茶会的喝茶量也够了。属于大茶壶的杯子,一般在150cc左右,这种茶一般泡得比较淡,一次也只喝上二道左右。
5. 杯数:
六个杯是颇为适当的数量,一般客人人数都在六人以下,万一打破一个,也还有五个杯子可用。有些地方习惯一壶配五杯。
壶的大小就因杯子的大小与数量而定,经常以“二杯壶”、“四杯壶”、“六杯壶”称之。壶的大小要比杯子的“适当容积”大一些,因为茶叶会占去部份空间,冲泡的次数愈多,所占去的空间愈大。小壶茶的用茶量都在半壶左右,数泡后,茶叶会占掉30%的空间;大壶茶的茶量用得少,茶叶占去的空间考虑20%就够了。但必须增加的茶壶容积不必那么多,小壶 20%、大壶10%就可以,因为泡到后来,茶汤如果不够,每杯可以少倒一点,这也合乎喝茶的生理需求,而且免得第一、第二泡汤量太多。
(四). 杯托
杯托为持奉茶杯的垫底器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1.    高度:
杯托可设计成盘式、碗式、船式或高台式,其高度应方便从桌面上端取。高台式不用说,其它形式的杯托,托缘距离桌面应有1.5cm以上才好。
2.    稳度:
杯子放在托上,客人持托取杯时,杯子要能安稳地固着在杯托上,如果是光滑的托面,取杯的动作快些时,杯子容易在托上打滑,甚至翻倒。为避免这种现象,杯托中间有个凹槽或圈足,甚至设计成杯状体,套住杯底,(茶盏经常使用这种杯托)。
3. 黏着:
杯托的制作应预防杯子黏住杯托,取杯喝茶时,杯托随杯子黏了起来,稍一晃动就掉了下去,不是发生巨大声响就是摔破了杯托。这可能是杯底有水滴,造成黏着的现象,也可能杯子的热度造成了杯底与杯托间减压的关系。减少两者间的密合度可以克服这项问题。
(五). 茶盅
    茶盅亦称茶海,亦即公道杯。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1.    形制:
茶盅与茶壶配对成组,相辅相成,设计上应一主一副,若太一致,不易协调。
2.    容量:
茶盅的容量应该能让茶壶一次将茶倒光,否则失掉茶盅的功能,比壶少掉一成的容积是可以的,因为壶内还放茶,但与壶一样大较为保险。有人将茶盅设计得比壶大,甚至于大到可容两壶量,这样当人多时,可以泡两道供应一次茶;如果茶盅只是一壶半的容量,在壶大人少时,第一泡茶汤供应不完,可加上第二泡后再供应二次,也就是泡二壶茶供应三次。所以说,茶盅有调节供茶量的功能。
3.    滤渣:
如果茶壶的滤渣功能不是很好,这时茶盅要补充这项功能,可以在盅中加上一个高密度的滤网,将茶汤滤得干干净净。
4.断水:
断水是茶盅最重要的机能,因为它的任务就是分倒茶汤入杯,一杯一杯地倒茶,如果不能断水,一定把茶汤滴得到处都是。为求壶嘴断水,在造形上难免受到某些程度的拘束,茶壶若因形态之需,无法具备断水功能,只要搭配有断水机能的茶盅,还可圆满完成任务,因为泡好茶,持壶一次将茶全部倒入盅内,不会有滴水之虞。
(六). 盖置
1.    形制:
盖置可能用来放置壶盖、盅盖、或是水壶盖,目的是预防这些盖子的水滴滴到桌面,或是接触到桌面显得不卫生,所以多采取“托垫式”的盖置,且盘面应大于上述这些盖子,并有汇集水滴的凹槽。若遇到水方(存放泡茶用水的容器)这种大口径的盖子,或是使用“釜”作为煮水器时,这种大面积的盖子,就要以“支撑式”的盖置,斜靠在水方或炉子的旁边。如果无法这么做,只好平放在盖置上,这时“水方”盖不会有水滴的问题,然“釜盖”就要制成往中间集水的形制,而盖置也要设计成支点式,使盖底水滴汇集到中心点后滴落到盖置的储水槽内。
2.  高度:
太高、太凸显的盖置会使茶具景观变得复杂,托垫式的盖置高度与杯相同即可,支撑式的盖置可以略高一些。
二.茶具与泡茶的关系
这里以壶具的壶质、是否上釉、色调、壶形来谈一谈它们与泡茶有什么关系。
(一). 壶质与泡茶的关系
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壶质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低沉。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让它表现得比较清扬,或者说,这种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清扬的,如绿茶、清茶、香片、白毫鸟龙、红茶,那就用密度较高的壶来泡,如瓷壶。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让它表现得比较低沉,或者说,这种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低沉的,如铁观音、水仙、佛手、普洱(后发酵茶类),那就用密度较低的壶来泡,如陶壶。
  密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我们经常以敲出的声音与吸水性来表达,敲出的声音清脆、高亢,吸水性低,就表示烧结程度高,声音沉闷、谙哑,吸水性高,表示烧结程度低。这与壶具的保温程度又息息相关,我们习惯性希望茶壶保温效果要好,事实上是不一定的;因为不同品种的茶叶不但对冲泡水的温度有所要求,还对浸泡温度和时间有所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再说,泡茶是在适当的浓度就要把茶汤倒出来,一般都不会在壶内保温。讲究的泡茶法甚至于还使用定时器,浸泡的时间控制在“以秒计”呢。当然,某些茶叶是例外的,如在四川用沱茶泡盖碗茶,泡它一天也是有的,又当别论。
  金属器里的银壶是蛮好的泡茶用具,密度、传热比瓷壶还好。“清茶”最重清扬的特性,而且香气的表现决定品质的优劣,用银壶冲泡最能表现这方面的风格。陶瓷器最近流行三分法,将高温烧结,但又不白,又不透光的一类称为“炻器”,这类壶具所表现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器”与“陶器”之间。
(二).上不上釉与泡茶的关系
上釉就像在陶瓷器的表面穿上了一件衣服,上釉的让人欣赏釉色之美,不上釉的让人欣赏泥土本身的美。宜兴紫砂陶艺是后者的代表,而且将泥土的美,泥土的韵表现得最为深刻。
  谈到茶与壶质的关系,壶内不上釉的,这层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但其得失就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我们使用同一把壶在同一类茶上,用久了,茶与壶之间会有相辅相成的效用,使用过的茶壶比新壶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要饱满些。但壶的吸水性不能太大,否则吸了满肚子的茶汤,用后存放,容易有霉味。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使用内壁不上釉的茶壶冲泡不同风味的茶,则会有相互干扰的缺点,尤其是使用久了的老壶或是吸水性大的壶。有次茶道教室的泡茶考试课上,一位同学使用了一把久泡重火乌龙茶的未上釉陶壶冲泡当天的考试茶─白毫鸟龙,第一泡几乎喝不出是什么茶来。如果只能有一把壶,而要冲泡各种茶类,最好使用内侧上釉的壶,每次使用后彻底洗干净,可以避免留下味道干扰下一种茶。所以评茶师用以鉴定各种茶叶的标准杯,都采用内外上釉的瓷器。
(三).色调与泡茶的关系
如果将茶器的质地分为瓷、炻、陶三大类,就品茶人的个人感觉而言,瓷质茶器的感觉是细致、高雅的,与不发酵的绿茶、重发酵的白毫鸟龙、全发酵红茶的感觉颇为一致。炻质茶器的感觉较为坚实、阳刚,与不发酵的黄茶、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冻顶、铁观音、水仙的感觉颇为一致。陶质茶器的感觉较为粗犷、低沉,与焙重火的半发酵茶、陈年普洱茶的感觉颇为一致。
  再就茶器的颜色而言: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鸟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浑厚,可配以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炻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浑重、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培火的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药,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用以冲泡绿茶、清茶,感觉上颇为协调。有种乳白色的釉彩如“凝脂”,很适合冲泡白茶与黄茶。青花、彩绘的茶器可以表现白毫鸟龙、红茶或熏茶、调味的茶类。铁红、紫金、钧窑之类的釉色则用以搭配冻顶、铁观音、水仙之属的茶叶。茶叶末、天目、与咸菜色系的釉色,就用来表现黑茶。
(四). 壶形与泡茶的关系
就视觉效果而言,茶具的外形有如上节所谈的色调,应与茶叶相搭配,如用一把紫砂松干壶泡龙井,就没有青瓷南瓜来得协调,然而紫砂松干泡起铁观音就显得非常够味。
  但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壶形仅显现在散热、方便与观赏三方面。壶口宽敞的、盖碗形制的,散热效果较佳,所以用以冲泡需要七、八十度(摄氏)水温的茶叶最为适宜。因此盖碗经常用以冲泡绿茶、香片与白毫鸟龙。壶口宽大的壶与盖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显得异常方便,很多人习惯将盖碗作为冲泡器使用就是这个道理。盖碗、或是壶口大到几乎像盖碗形制的壶,冲泡茶叶后,打开盖子很容易可以观赏到茶叶舒展的情形与茶汤的色泽、浓度,对茶叶的欣赏、茶汤的控制颇有助益。尤其是龙井、碧螺春、白毫银针、白毫鸟龙等注重外形的茶叶,这种形制的冲泡器,若再配以适当的色调,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三.茶具的美学价值
1. 茶具的鉴赏和选择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具,不仅是人们品茗的器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更成为许多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我国最古者的茶具是陶土制的缶,小口大肚,用陶土做成,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既可煮茶,也可作盛具,它形状古朴,笨重粗糙。西汉王襄《僮约》中记载的“烹茶尽具”,指的就是这种陶器茶具。西晋的越窑青瓷鸡头壶和耳杯,是最早的瓷器茶具。西汉以后发展了釉陶茶具,上釉后,外表不仅光亮平滑,也有了鲜艳的色彩,它比起生陶茶具就美得多了。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也由陶器的青釉、白釉发展到金属茶器和瓷器。宋代饮茶多用茶盏,它好似一种小型茶碗,口敞底小,式样以黑釉为主。其中流霞盏、兔豪盏是当时“斗茶”的上品茶具。明代盛行白茶盏,继而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所以,从茶具材料质地来看,我国出现过的种类有陶土、瓷器、铜器、锡器、金器、银器、玉器、玛瑙、漆器、景泰蓝等。到了现代,则以陶器茶具、瓷器茶具为主, 还有玻璃茶具、搪瓷茶具等,更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以后我国茶具经过多方面发展,出现的种类有茶炉、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专用茶具。据唐代陆羽《茶经》所述,广义的茶具包括贮茶、碾茶、炙茶、煮茶、调茶、饮茶等过程的器具共25(连附带28种)种。
  由于各地饮茶习惯、茶类及自然气候条件不同,茶具可以灵活运用。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盅饮用。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茶碗,下面还有个小茶托。广东、福建一带喜用一套特小的瓷质或陶质茶壶、茶盅;西北甘肃一带多用陶质小罐茶具;江、浙一带多为紫砂茶具或玻璃茶具。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则多用铜、铝等金属茶具。茶与茶具的关系很密切。好茶必须用好的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显着的影响。因为茶具既是实用品,又是观赏品,同时也是极好的馈赠物品。
  《红楼梦》中,妙玉在栊翠庵拥有的茶具,是不同凡响的:有成窑“五彩小盖盅”,有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有“绿玉斗”,有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还有古玩奇珍的两只古杯,这说明我国当时的茶具已是极丰富多彩的了。
  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茶具以瓷器、玻璃居多,陶器次之,搪瓷又次之。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为, 瓷器茶具传热不快,保温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俏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能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但由于陶器不透明。沏茶后难以欣赏杯中的芽叶美姿,是其缺陷。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名茶,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瓜片等,杯中轻罗缥缈,澄清一碧,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枪交错,上下沉浮,饮之沁人心脾,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充分发挥 了玻璃器具透明的优越性。至于搪瓷茶具也有它的优点,虽然欣赏价值比不上上述几种,且家庭、办公室不太适宜,敬客不够庄重,促经久耐用,携带方便,适宜于工厂车间、工地及旅行时使用。至于塑料茶具,因质地关系,对茶味有影响,除临时使用外,平时都不适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暖杯冲泡高级绿茶,因杯中长期保温,使茶汤泛红,香气低闷,并有熟味,大煞风景。
  有的地区,茶具是成套的的:贮茶、煮茶、沏茶、饮茶成套;盏、盖、托成套;铜、瓷、锡等器具成套合用等。譬如四川成都的“盖碗茶”,用的是铜茶壶、瓷盖碗、锡制杯托,用这一系列茶具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臻上乘,果然“正宗川味”。
  唐代,从《茶经》可以看出,民间仍以陶瓷茶碗为主,瓷器比陶器色泽洁白,质地更细腻,这有利于观赏茶汤美好的色泽。由于唐代斗富之风盛行,贵族家中开始出现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这类茶具很名贵,但因为昂贵、笨重,而不能在社会上普及。宋代茶具多用瓷茶盏,口敞底小,有黑釉、酱釉、青白釉等品种,以黑色为主,“斗茶”用的茶具多为黑釉盏。元代青白釉茶具较多,黑釉盏已逐步被青白釉茶盏代替。明代盛行用茶盏,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近代,又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使我国茶具更加丰富多彩,仪态万千。现代茶具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比过去先进,而且在品种、花色、 造型艺术上也比过去精巧美观。
  我国目前的茶具,仍以“景瓷”和“宜陶”最为流行和名贵,普遍受到茶叶消费者的欢迎。在多姿多彩的茶具世界中,茶具本身的独特造型和加工工艺,茶具与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等的有机结合,使茶具呈现出夺目的艺术光彩。尤其是名家制作的茶具更是身价不凡。如明代艺匠供春制作的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如金玉”之称。明代时大彬的紫砂壶以造型各异的小型壶为主,壶态可掬,被誉为壶中之珍。清代杨彭年的紫砂壶制品,人称“当世杰作”,和他同龄的制壶名家陈曼生,有“壶癖”之称,他和杨彭年合作,制作了许多紫砂茶具的艺术珍品,世称“曼生壶”。当代陶艺家顾景舟先生在紫砂壶艺上有极高的造诣,施艺严谨精湛,作品不拘一格,独到之处可与明代高手时大彬媲美。
  千百年来,茶具盛行不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情趣,至今在人们的心目中仍具有无穷的魅力。
2. 紫砂艺术的审美和鉴赏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首先谈谈紫砂艺术的审美观问题。
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呢?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形式,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鋬、口、底、足、盖的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无穷的推敲,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
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之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较量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弧宜平,壶身的或高或矮,侧重从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 盖子是弧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才始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作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普遍爱好砂艺界的共呜。
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要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地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作为具体范围的内容来考虑的。
历史地看紫砂工艺鉴赏,一向是区分为三个层次:(1)高雅的陶艺层次。它必须是合理有趣,形神兼备,制技精湛,引人入胜,雅俗共赏,使人爱不释手的佳器,方能算得上乘;(2)是指工技精致,形式完整,批量复制市场的高档次商品;(3)是普通产品,即按地方风俗生活习惯,规格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 制技一般,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日用品。这里着重讨论的是艺术品。在一件器物的内容和形式上,它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形式的完美与制技的精湛固然是第一要素,其次是有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使作品锦上添花地丰富观感。首先要审视纹样的适合,其次是装饰的取材(一是指题材和内容;二是指用何种材料),以及制作的手法,这些都是具体而细微维系到创作者的素养水平与鉴赏者的着眼力。
3.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它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 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  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 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 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3)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 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
为适宜,因而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茶色白,黑
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它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总之,我国的瓷器茶具品类很多,产地遍及全国,重要的亦有数十处,这里重点介绍几处。
瓷都景德镇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 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尽人工之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福建德化瓷  宋朝福建烧制瓷器,有闽北建瓯、建阳和邵武、秦宁、建宁等地。茶具都以斗茶用的为多,形式也极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开始建有瓷窑,所产瓷器洁白可爱(《福建通志》)。唐、宋时期景德镇白瓷茶具和龙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口,对福建泉州烧瓷影响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浙江瓷窑传播过去的。   
据福建考古工作队对德化屈斗宫窑址的发掘,德化瓷器种类很多,有碗、盘、壶、罐、洗、盅等十多种。造型雅致,色泽有黄有灰,色调宜人,丰富多彩。德化永春所制瓷器成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考证,德化瓷器高足杯、军持、执壶和花瓶等.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均有发现。   
湖南醴陵瓷  湖南瓷器的特点是瓷质洁白,色泽古雅,音似金玉,细腻美观。醴陵的釉下彩瓷,更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 博览会上曾获一等金牌奖。如今醴陵群力瓷厂继承和发扬这里特有的生产工艺而制造的釉下彩茶具等,其画面犹如穿上一层透亮的玻璃纱,洁白如玉,晶莹润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种餐具和茶具装饰淡雅,造型新颖,配套齐全,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十多年来.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的宴会厅内使用,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誉为陶瓷艺术国里的明珠。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镇青花瓷器一起,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金质奖。   
龙泉青瓷  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 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这里林木葱茏,溪流纵横,是我国历史 上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南宋时,龙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当时皇朝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 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文武片”,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还有“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这本来 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如翡翠。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 无匹敌。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称为“出筋”,底部呈现朱红,称为“朱砂底”。有的不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有的却作巧妙装饰,如在瓶肩上饰一只虎、一条龙.或两只远眺的凤鸟,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将碗口沿做成荷叶状,中间伏着一只龟,或洗内刻双鱼,别有风韵。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国内外群众的广泛喜爱。16 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令法国人惊叹不已,不愿以俗名称呼它,时逢名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他们把龙泉青瓷称为“雪拉同”,至今法国人对龙泉青瓷仍用这一美称。现在世界上所有著名博物馆,都珍藏有龙泉青瓷,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 多件,日本东京还设有专楼珍藏,只有高级外宾到来或樱花时节才开放.供人们观赏。如果博物馆举办陶瓷展览而没有龙泉青瓷,准会被认为个符合著名博物馆的条件。
4. 工夫茶具
    功夫茶是明清以来盛行于福建漳、泉、汀各郡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饮茶习俗。此遗风习俗,传至今日已蔚为大观,成为近年来海峡两岸林林总总中国茶艺馆中茶道表演的最重要节目。
    泡饮功夫茶除了讲究用水(泉水)及茶(乌龙茶)之外,还需要一套雅致、小巧的专门茶具,即闽南、潮汕一带人称“四宝”的家什。何谓四宝?孟臣壶、若琛瓯、玉书碨、潮汕炉是也。孟臣壶是泡茶用的紫砂小壶,闽南人亦称其为“小闷(冲)罐”。若琛瓯为饮茶用小瓷杯,玉书碨为陶制水壶,潮汕炉则为煮水用的火炉。
关于功夫茶具,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川为尚”。而在《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篇中,则有更详尽的描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洲府功夫茶为最。其器具亦精绝。用长方磁盘,盛壶一杯四,壶以铜制或用宜兴壶,小裁如拳,杯小如胡桃,茶必用武夷。”古籍有关工夫茶的记载,首推清·俞蛟《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工夫茶”:“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磁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旧而佳者,贵如拱璧……”。
明清时代功夫茶的烹治方法源于唐陆羽《茶经》,其茶具的制作侧重于实用和艺术性的结合亦是深受陆羽影响———《茶经》一书中一应茶具的设计,均求古雅美观,并有益于茶汤外形及内质美的体现。诸如煮茶烧水的风炉,用古色古香的青铜,仿古的青铜鼎款式;金鍑(烧水锅)用铁而不以银、瓷、石为材料;饮茶瓷碗则讲究色泽的搭配等等。功夫茶具的构思制作与《茶经》所倡导的十分相似,亦即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的流风遗韵。
“孟臣壶”位居功夫茶四宝之首。孟臣是明代天启至崇祯时人,为宜兴制壶名家。“孟臣壶”以朱泥小壶最为常见,孟臣便是以制作古朴雅致的朱泥小壶见长。在闽南,“孟臣壶”成为紫砂名壶的别称,原因是孟臣壶除了制工精湛,更重要的是一壶正好可泡4-5小杯茶汤,适合泡饮功夫茶。在闽南,特别是闽粤交界的漳浦一带明清时期一些达官贵人,死后还有随葬紫砂壶具的习俗。建国以来,漳浦陆续出土了大量带孟臣款的(常见款识“惠孟臣制”,“孟臣制”或“孟臣”)的砂壶。这些壶形多为圆形或扁梨状,色呈朱红或褐红,努嘴曲柄,平底或卧足,流、口、柄三点呈一直线,俗称“三山齐”,壶身平素无华,底心则多镌刻唐诗一句(五言或七言)款,如“秋风桂子香”、“二水平分白鹭洲”、“竹窗留月香”、 “明月松间照”、“八月湖水平”等等,其中又以1970年出土于当地清墓的一件砂壶更为弥足珍贵,此壶身为扁鼓形,半球形盖,平底,通器呈褐色,器底刻行书款“三山半落青天外,孟臣制”。其结体疏密有致,笔法多用中锋,洒脱矫健,不拘一格。而造型匀称、壶身素凈、修胎精细、结缝严密,款识生动,反映出孟臣壶极高的工艺水平,应属孟壶中的力作。
孟臣壶及“思亭壶”、“逸公壶”、“鸣远壶”、“大彬壶”、“曼生壶”等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名壶在闽南地区频频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福建闽南地区功夫茶具在当地士族中已成为身份、学识的标志。若琛瓯与孟臣壶称得上珠联璧合,这种容量极小的景德镇制瓷盏,相传为清代景德镇制瓷名家若琛所制。据说若琛制小杯薄如蝉翼,轻如浮云,十分小巧精致,适于品茗,亦可把玩,深得茶人喜爱。若琛瓯一般小如胡桃,杯内外多绘青花山水、花鸟图案,多有“若琛”名款,而售价不菲,非一般人可以问津。玉书碨则是闽南、粤东台湾人为泡饮功夫茶使用的煮水水壶的专称。其中以广东潮安枫溪制作的质量最好,此种水壶耐高温,骤冷而不爆裂,既保温,又不生水垢,因之十分适合泡功夫茶。“玉书碨”据说也是设计此壶的工匠之名,一说此壶烧出水有雪津玉液之美,故有此称。
  “四宝”中最后一样是潮汕风炉。风炉是煮水用的,这种以红泥制作的小炭炉,外形精致小巧,一般高不盈尺,圆形或方形,炉心深、小,普遍具有耐高温、均火力、省燃料且通 风性能好的特点。一些风炉还专门配置上盖、下门,炉门旁配以“茶联”,尤显妙趣横生。 潮汕风炉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均源于唐陆羽设计的鼎式风炉,最大差异在于鼎式风炉为
铁制,潮汕风 炉为陶制。鼎式炉据《周易》的卦义设计,炉脚、炉型分别铸刻古文和“伊公羹”、“陆氏茶”等铭文。到宋代,此类风炉还为宋人点茶所有,如诗云“风炉小鼎不经摧,鱼眼长随蟹眼来”(黄庭坚《以潞公所栋芽送公择》)。在明人徐火通的《试鼓山寺僧惠新茶》云“火候已周开鼎器”,说明鼎式风炉在明代茶制改革,“煎茶只煎水”后,仍有其生命力。因此,从陆羽《茶经》中鼎式风炉到功夫四宝茶具之潮汕风炉的产生,中国古老的茶道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紫砂茶具的欣赏和养护
一.紫砂茶具的欣赏
在众多紫砂壶中,如何挑选到一把好壶,岂只是紫砂新手的难题,对神游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课题。紫砂壶既是着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一定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这三个重点加以考量。
   1. 紫砂壶的实用性
  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2.紫砂壶的艺术性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紫砂壶的工艺美
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①「泥」:
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虽然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差异,与其使用的功能无关。但就使用的习惯而言,紫砂壶藉着泡茶品茗不断地抚摸,透过手感的舒服,则可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②「形」:
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样式。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其间蕴藏了丰富多采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为佳,则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难论定。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份,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而“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壶的造型考量应以能表现“古拙”气氛的为优选。
  ③「款」:
即壶的款识。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鉴赏紫砂壶款有两个意义:一是监别壶的作者是谁;一是欣赏镌刻的诗词书画及印款(金石篆刻)格调。紫砂壶的装饰艺术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讲究泥料、造型及制作技艺之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每一位壶艺爱好者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④「功」:
是指壶艺的功能美,有别于实用功能的诉求点。这些年来大陆市场逐渐开放,台商大举介入紫砂市场,遂使砂壶市场益形蓬勃发展,砂壶产品屡有新作问世。只是紫砂艺人创新作品,徒讲造型的形式美,却忽视了功能为用的美。盖有些艺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砂壶功能的发挥,相信在泡茶、品茗的使用过程,有的砂壶已然出现“中看不中用”的重大缺失。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谨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按目前家庭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聚饮,宜采用容量三五十毫升为佳,无论手拿手提都只需举手之劳,所以人称“一手壶”。
二.紫砂陶艺的鉴赏方法
紫砂壶的鉴赏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紫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适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之五类:
1.造型美: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等。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潆绕、纹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其次,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则力求形象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2.材质美: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黑幼若君钟鼎陈明庭,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在泥中和以粗粒生、熟泥砂,或调、铺缸砂则谷皱周身,珠粒隐现,更自夺目。
3.适用美: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一九九二年三月,紫砂名家李昌鸿与江苏省陶研所陶瓷工艺工程师叶龙耕先生等人在江苏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工程系许时婴教授和浙江省茶科所的帮助下,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作研究,应用TC-PⅡG全自动型测色、色差计等检测手段,选用宜兴紫砂壶、宜兴朱砂壶、白瓷壶、玻璃杯四种茶具,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来测定茶汤中的色、香、味,水浸出物,即茶汤、茶色素、茶多酚、咖啡碱、还原糖、茶氨酸、茶乳酪等项目含量的测定。两种紫砂壶优于瓷壶、玻璃杯,对维生素C、微生物检测,以定量的方法确定,紫砂壶的实用功能最为理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其二:壶宿杂气,去茶渣,倒满开水鼓荡卸出,即没冷水中,急出除之,元气复已。其三,砂壶砂质传热缓慢,保温性强,提握抚摸不感炙手,且有健身作用。 其四: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无需担心开裂。其五: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其六:紫砂壶易吸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壶经用久,增积茶锈,定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份,有消炎清毒之作用。其七:紫砂壶形制又有高矮之分,按茶沏泡之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不避深闷,高壶沏泡更香浓。矮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扁壶泡绿茶则保持澄碧新鲜的色、香、味。其八:用壶、养壶,壶面不可涂油,用壶不可用口直接对壶嘴去吮,这样保持自然光,保护茶壶泡茶不失原味。
4.工艺美:紫砂壶由壶身、颈、底、脚、盖、嘴、鋬、的等组成。砂壶既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具有与壶身相辅相成构成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若壶说‘赠邵大亨君’记述,其掇壶,顶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乡者之讥。”可见壶体与附件之关系。在砂壶丰富的造型中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飞线、翻线、竹片纹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等装饰和应用线条清晰在造型中增加美感。砂壶的盖有截盖、压盖、嵌盖、虚盖、平盖、线盖,增加实用功能和欣赏趣味。口盖直而紧,直径通转,壶身倾注无落帽忧,说明工艺之严谨。 砂壶的嘴有直嘴、一湾嘴、一湾半嘴、二湾嘴、三湾嘴,嘴孔有独孔、多孔、球孔,有直握鋬、横握鋬,提梁、半提梁,嘴鋬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注水流畅,理、趣都有理想效果。紫砂壶的品类,有光货、花货、筋瓤货、光货的工艺处理,圆形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货的工艺写实表达逼真,写意表现浓有趣味;筋瓤货线条脉络有致,卷曲和润,嘴鋬处理得体。砂壶装饰,有刻、塑、雕、琢、贴、绘、彩、绞、嵌、缕、釉、堆、印、镶、漆、包、鎏。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屡有新的回味,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5.品位美:紫砂壶有商品壶、工艺壶之分,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分,工艺壶有工艺品壶、特艺品壶、艺术品之分,工艺品壶应按艺人的成就,作品比值比价的艺术价值来言。在历史的文献中记述名艺人的工艺杰作,赞誉为“贵重如珩璜”(佩玉)、“珍重比流黄”(黄茧织的绢)、“赋于雕漆”、“价凝璆琳”(美玉),周树《台阳百咏》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明朝熊飞《赞陈壶、徐壶烹调山岕片歌》曰:“景陵铜鼎半百清,荆溪瓦注十千余”,说的是景陵铜鼎五十钱可以买到,荆溪的砂壶可价值一万多。《茗壶图录》记述:“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这可见历史已对砂壶估了价。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文化人收藏、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壶艺的文化、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 紫砂壶的雕刻装饰艺术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金石艺术于壶体,今又创造了题词、题跋,更进一步的把紫砂艺壶推向高层次文化层,铭、镌的内容有与茶文化、陶文化相切的词句,有哲学、伦理、道德、知识性的等等词句,提高了装饰层次,深蕴文化内涵,工艺品特艺品不如了艺术品的品位,成为赏品、藏品。砂壶之赏品、藏品,有的具有历史价值,有的具有艺术价值,有的还具有示范后世的作品价值和科学价值,收藏,是一种美学,而不是“玩物丧志”,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
每个砂壶研制者和收藏者,都必须有一个端正的人生观、创造意识和收藏意识观。为此,意识、实力、弘扬是要求收藏者认真对待的三个方面。有志者事竟成,紫砂壶艺从现在起会有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珍藏天地,得以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这是必然的。
三.紫砂茶具的养护
讲究饮茶者,大都采用宜兴紫砂壶,容积一般在80ml-200ml为主。泡茶时,首先,如何识别名茶、如何鉴赏名茶。观干茶形,闻干茶香,选好茶后用茶抄抄起卷紧茶叶如珍珠,倒入紫砂壶中,茶壶发出清脆的“嘀嘀……”之声,随之注入沸水,壶口泛出的茶泡沫用壶盖轻轻括去,盖上壶盖约一二分钟,把壶中的茶汤倒入放有茶滤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称公平杯),这叫洗茶;然后把奶杯中的茶分别倒入闻香杯和口杯中,再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人称“茶汤养壶”。然后开始泡茶,一巡巡的泡,一杯杯的饮,使大家真正领略到台湾茶的扑鼻茶香,和妙不可言的润喉甘甜滋味,台湾同胞喜用紫砂壶沏泡台湾茶,并一致认为台湾的茶,唯有用宜兴的紫砂壶,才能沏出真茶之味,用宜兴紫砂壶泡台湾茶,才能更得壶之真趣,什么样的茶,该取什么样的壶,沏茶饮茶怎样用好壶和养好壶,都有一番科学的方法和养壶之术。沏好茶的壶,周身是热的,浇在壶身上的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紫砂壶的使用不外乎“开壶”和“养护”两大要领。“开壶”,简单说就是“去火气”、“除异味”、“定终生”三步曲。首先要“去火气”,为了褪掉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要用常流的恒温水把新壶泡上十天到半个月左右(以流动的山泉水和井水为佳);第二步要“除异味”。比较好的选择是将去过火气的壶放到稀糯米粥水里煮,每天煮两个小时,连续煮上3~5天即可;最后就要考虑如何使用这个紫砂壶了,毕竟壶是用来泡茶的,至于泡什么茶得根据紫砂壶的形状、泥料和个人爱好来决定,因材适用。一般紫泥、清水泥适合泡浓度高的红茶、普洱茶等,朱泥料的则更适合泡香茶、高山茶、铁观音等。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由于紫砂壶体壁内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透气而不渗水,并容易吸收茶汁,去除土味,留下浓郁茶香。壶的表面往往会积有茶迹,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经常刷洗,以保持清洁,这就称之谓“茶汤养壶”。如此日擦、涤洗,壶的表面亚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称亚光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包浆)用高温高压冲洗都冲刷不掉,甚显高雅品位。亦有人为使砂壶快些光亮,用油手、油布在壶身揩擦,这样出现的光,称为“和尚光”,假如用清洁剂一洗,亮光随即褪去,露出一块一块垢疤,很不好看,《阳羡名陶录》云:“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所以,切不要把油污垢物沾上壶身,一定要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好壶。
  另外一种养壶的方法即每天早晨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这样,一则可擦去壶身的茶垢结渣痕,二则经湿茶叶水磨一遍使壶体光润亮泽。
  还有一种养壶的方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细的粉末,用六层纱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汤浇在壶体时,纱布球沾上茶汤轻轻顺序抚磨壶体使壶体洁净光润。在科学发达今天,可采用精细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纱布球,亦可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
  还有人干脆把壶放在茶中煮,还有人研制成功用来养壶的养壶机,这些虽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总觉不如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来得柔和绚丽。
  宜兴紫砂壶,经久用、久养的工夫培养,养成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亚光宝气,似玉洁莹,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壶,有人认为“段泥壶泡茶容易脏,爱者甚少”。而今天我看到台湾人用段泥壶泡台湾包种茶,养好的段泥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之有铿锵声,胡玉胡金别有一番精神,朴质可爱。
有贴雕装饰的“四方印纹竹壶”采用“茶汤养壶法”,不仅可以养出紫泥可爱肌理,更有意外收获:泥色之变,乍阴乍阳的呈色,衬托着薄薄地贴在壶面上的竹叶,如微风吹着的动感;方壶的面养得似镜一般,真是养功独运,法度宜人。又一件是还原焰烧成的黑紫砂壶,用“茶汤养壶”壶身呈瓦蓝黑色,黑而不墨,髹汁生光,瑰琦之窑变,如钟鼎陈明庭,端庄大方。红泥小壶,脂润如南国之红豆,灿若琬琰浮精英。古旧紫砂壶,有的原是蓬头垢面,有的原是略有一点疵点和一些缺陷,通过清洗整理培养,用“茶汤养壶”的法则,使它重新恢复了新春,真谓“尊古出新”,创造了奇迹。对旧壶、古壶要继续使用,切不可束之高阁,湮没它的光彩,而且,经人们泡茶使用、供养,那怕壶上有一点小裂逢、疵点,还能自己愈合而不渗茶水,你说怪也不怪。有书画陶刻装饰的旧壶、古壶上经养壶后,其上笔法、刀法加强了立体感,更有书卷气,逗人喜爱。有些旧壶、古壶,虽不出自大家之手,但都十分可爱,不禁使我想到曼公云:“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这才是真正欣赏艺术的艺术观,他给你从古典中品尝到各种各样回味无穷的滋味来,使你爱不释手。道理也是如此,假如过分约束在法度之中,钻牛角尖,不免给人有一种犟和倔、机械和呆板的感觉,缺乏手工艺趣味,陶,不仅是有严谨的制作造型工艺,它还有土的衣钵和火的艺术,在土与火稍有不衬中,难免会有一点缺陷的产生,只要不在显见之面,疵点勿超越一定的标准,它仍存在玩赏的生命力,虽则与比较完美的作品相比价值上稍逊一筹,但在艺术欣赏中这种难得的、特殊的、出格的更有它的一种特有价值之处,“窑变”为宝,所以无需从这些微细处去过分计较而认为不足。《阳羡名陶录》云:“吴迪美曰‘用涓人买骏骨,孙膑刖足事,以喻残壶之好’,伯高乃真赏鉴家,风雅又不必言矣”。恐就是这个道理了。
   因壶适茶,因茶选壶,用壶养壶养出道理,愈是紫砂古壶、旧壶,愈能养出个名堂;愈是名人名作愈容易养出精神;愈是别人感到难养的壶,愈能养成好壶。如是不是紫砂名壶,或泥质不好的壶,通过养壶还都能把它鉴别出来,爱茶爱壶者以适用的、实用的、时代的、科学的泡茶方法,养好紫砂壶,把握着茶、壶、茶的量、壶的容积、水、水温、火候、时间,形成优选的结构,编成规范的泡茶之法,乃使紫砂壶供真茶,色、香、味皆蕴。养壶天趣,珍如珠玉。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出紫砂壶确是世间茶具之首的科学道理。肌理之贵可与隋珠赵璧比美。玉不琢不成器,壶重养养出神。
“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喂壶”、“盤壶”、“淋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
  我们若能体会这层道理,在面对“养壶”一事时,便不会出现像以下这些光怪陆离,令人啼笑皆非的“养壶偏方”,例如有人主张将茶壶放入油锅中油炸或以肥猪排燉煮数日,甚至将茶壶塞入肥鹅腹中蒸煮一番,较保守的则主张应常用脸、鼻摩拭壶身,好像“盤玉”—般,使其纳油。凡此种种匪夷所思的怪招,无非是想用速成的方式,让壶身显露出润亮的光泽,只是用这些方式所“熬”出来的壶,虽然表面油光浮动十分唬人,但泡出来的只怕不是茶汤,而是“排骨汤”或“油湯”,这种“加味茶”当然令人难以下咽。
总之,泡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如此养成的壶不但温润可亲,也才符合卫生之道。
闽南茶具
    据《闽杂记》载:清代“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或谓功夫乃君谟之误,始于蔡忠惠公也……故尚此茶,取其饮不多而渴易解也。”(清·施鸿保《闽杂记》卷10《功夫茶》)喝茶既为时尚,于是“彼夸此竞,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清·道光《厦门志》卷15《风俗记》)另据《龙溪县志》载:“灵山寺茶,俗贵之;进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礶,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民泉次之,龙腰石泉又次之,余泉又次之。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赀岁数千。”(清·乾隆《龙溪县志》卷10《风俗杂俗》)清代的这些饮茶把式一直沿续至今。
闽南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茶具中的壶、杯、盘,或方或圆或扁,多式多款,上镂山水人物及花鸟,玲珑精致。闽南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年泡茶之壶,壶内生“茶碛”(即茶垢),老辈人说“结碛茶壶”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还有谁家“茶碛”多,谁家最有礼的说法。因此,若顽童不慎摔坏“结碛壶”,老人极为心疼。水以泉水为佳,民间有“山泉泡茶碗碗甜”之说。火则以炭火为主,烧水至“三沸”再置于“盖瓯”中冲泡。总之,旧时“茶房四宝”(风炉、茶鼓、茶壶、茶杯)现今仍为家家必备之物。
安溪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该县金谷镇芸美村的芳圭厝发现4个陶质茶罐,罐底均有落款。这四个茶罐均完好无缺,陶质,罐身球状,束颈。时间从乾隆伍拾六年(1791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这四个茶罐的发现,填补了福建茶史研究文物的空白。
1987年,福建漳浦县盘陀乡庙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卢瑞峰夫妇合葬墓出土。从中国紫砂历史看,漳浦这件是迄今发现的具有作者刻款和明确纪年的第三件“明代良陶”时大彬的作品,而且在三件之中,它还是最早的一件。这件紫砂壶,泥呈粟红色,素面,无饰,但因泥坯不纯,烧结后就出现了梨皮样的黄白色小斑点,且有手感。壶身作平底、圈足、鼓腹状,显得十分平稳。肩上口沿缀短颈一圈,颈上置一较高的圜形壶盖,盖面与颈口的子母扣合口,相接严实。盖顶仿照春秋战国盛行青铜豆、敦、鼎、缶,盖上的环纽样式做出三个状似大指的扁 足作为装饰,并兼有放置壶盖的作用。壶嘴稍稍高与壶口,好使壶内容量达到饱和。这是时大彬长期细心观察的科学设计,也是他善于移植传统工 艺的最好的说明。至于刻在圈足内平底上的"时大彬制"四字,和江都曹壶,无锡华壶一样,同是刀笔深重有力,有深厚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壶内还保存了明代茶叶。最近,经中国茶叶博物馆专家鉴定:一、该茶叶是目前为止,已知确定年代的最早茶叶;二、很可能是明代的一种炒青绿茶;三、如果这茶是福建当地名茶的话,那么茶树品种很可能是武夷变种。另一件为清“名人法古”款紫砂壶,紫砂陶质,呈栗色。壶作圆钮,钮下弧线下滑,无沿,平底,卧足,曲流,圆圈执。壶下阴刻“壬子仲冬名人法古”,及一椭圆形、一方形“鸣”、“远”2个小印。此件为有明确纪年的出土陈鸣远制壶。漳浦赤岭派出所于1989年从盗墓犯中查获。藏漳浦博物馆。
据清代某些资料的记述,推断闽南茶具也是潮汕工夫茶的“四件宝”,其实有误。如果说“工夫茶”是由武夷山流传开来,那它一定是经厦门、漳州传到潮汕的。以厦门为分界点,从漳州一路往南到潮汕,工夫茶十分盛行。从厦门往北、往西到泉州、安溪,工夫茶并不流行。究其原因,一是受茶具的影响。安溪自古有魁斗窑、桂窑、龙涓窑等,盛产白瓷;附近的德化更是有名的白瓷产地,曾大量出口。受其影响,泉州一带大多使用白瓷茶具。二是闽南泡茶重视色、香、味的品赏,对于茶色的品赏,必须配以白色茶具;潮汕一带泡茶大多是高火茶,俗称“炕大火”,加上茶叶放得多,泡出来的茶色相对很浓,就像酱油一样,无法欣赏茶色。所谓的“孟臣壶、若琛瓯、玉书碨、潮汕炉”从来就没有在泉州、安溪真正流行过;最多只在少数富贵人家家中做为身份的象征。宜兴紫砂茶具也从来没有打进安溪茶具市场。
闽南茶具正如上面所说的,茶壶、茶杯是白瓷茶具,较之“孟臣壶”大少许,因为所用的茶杯也较大,大约是“若琛杯”的1~2倍大小,这和安溪茶民喝茶习惯不无关系,所以茶壶茶杯体制都较大。从前还有一种大茶壶,一壶可倒好几碗,泡上一壶,带到田头,可以喝上半天。有一说厦门茶壶小如手掌,称之为“小掌”,其实是茶叶称为“小种”,“小种”闽南和“小掌”同音,而茶称为“小种茶”。不是因为茶壶称之为“小掌”,茶叶才叫“小掌”茶,误也。闽南茶壶、茶杯虽不如紫砂壶那样形式多样,典雅美观,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也洁白可爱,大多题上“也可以清心”之类雅句,颇耐观赏。
闽南的风炉是陶土制成,倒圆锥形,底稍小,而上面大,四周炉墙围绕,前面开口,作为炉门,上下间隔层有孔,供通风和漏下炉灰,下面有一口,可扇风以加热和挖出炉灰,甚为方便。有的用福建永定县所产的“副榜炉” (红泥制的小炭炉),也很精巧。茶鼓也是陶制的,称之为“急烧”(急须),和潮汕的“玉书碨”发音相近;有一柄、一盖、一嘴。也有使用铜制的,称之为“红铜茶鼓”,也曾流行一时;红铜茶鼓是红铜板制成,圆锥形,平底, 底大口小,有一盖一嘴,和四川茶馆的茶壶相似,唯壶嘴不像四川茶壶那么细长。至于加热的燃料,潮汕讲究烧橄榄核炭,闽南一般讲究烧甘蔗粕,认为最适于泡茶,可使茶水增色不少。闽南农村从前有种甘蔗的习惯,并建有小型榨甘蔗的作坊,称为“糖铺”或“蔗铺”,到甘蔗成熟,砍下来,送到蔗铺加工成板状的糖块,称为“红 糖”;许多甘蔗粕晒干了,就是最好的泡 茶燃料,容易点着,火焰均匀,没有烟气,没有异味,能为茶水增色不少,诚是泡茶的好伴侣。其次是使用“枷橧炭”,枷橧是一种硬杂木,类似柯、檺、榉、乌甜一类杂木,硬度较高,烧成的木炭也较硬,且无烟耐烧;不但是烹茶的好燃料,而且也极适于烘焙茶叶。风炉扇是竹皮编的,很耐用,又叫“柯扇”。闽南俗语说:“猪肚焄莲子,烧的白茄枝,吃了现现死”,我们摒弃俗语里头的故事情节,据说是在猪肚焄莲子时,将柯扇放在锅盖扇,柯扇是柯藤编的,柯藤有毒,锅里头蒸气蒸上来,水滴有滴回锅里,就将柯藤的毒性带到猪肚汤中;是不是事实且不说,至少使用柯扇是有些历史了。还有火钳、火箸、炭铲、吹火筒等。就不细说了。
  近因“工夫茶”的名声鹊起,不管武夷茶、闽南茶均冠以“工夫”二字;殊不知以走入误区,下面约略评说以下。
   误区一:闽南工夫茶
  所谓“工夫茶”资料大多提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1792年)中论及武夷茶有云:“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遂认为是“工夫茶”之始,但有“工夫茶”之实,而无“工夫茶”之名,何曾见有“工夫”二字?古籍有关工夫茶的记载,首推清·俞蛟《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1811年)中“工夫茶”一节,有名又有实。殆未见有“闽南工夫茶”之说。即使林语堂(福建龙溪人)于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中,谈到家乡饮茶,也未提及“工夫”二字。所以,所谓“闽南工夫茶”实乃牵强附会。工夫茶始于武夷,成于潮汕,当中或有流传至厦、漳,但均未见冠有“工夫”二字,工夫茶当是在潮汕时所加,应当还其本来面目。闽南饮茶就称饮茶,或闽南茶道、闽南茶艺均可,实无“闽南工夫茶”一说。后人好事者,将工夫茶分门别类为闽南工夫、潮汕工夫,另当别论,但也不可不知。
   误区二:茶具四宝
“茶具四宝”指的是深为潮汕茶界所欣赏的“孟臣壶、若琛瓯、玉书碨、潮汕炉”之谓,可见潮汕工夫茶经历过一个精致、讲究的时期。闽南茶具就从来没有如此讲究过,如上所述的,就是普通的风炉、茶鼓、茶壶、茶杯而已,原因在与潮汕品茶偏重于茶具体制、典雅、声价,所以出现茶具之互相攀比之风;闽南品茶偏重于茶叶的内在品质,讲究茶叶的色、香、味是否可圈可点。茶风之不同形成了对茶具要求的不同。所以,闽南茶具不存在宝不宝的问题,个别人珍惜茶具,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将茶具当宝。闽南茶道追求的乃是精神境界。
误区三:紫砂茶具的应用和收藏
上面说到潮汕和闽南对茶具的不同态度,其中最主要是对紫砂茶具的态度;以厦门漳州为分界线,往潮汕方向,紫砂茶具受重视,往泉州安溪方向,白瓷茶具流行;原因在于安溪泉州靠近德化,德化历来的我国白瓷的主产地,唐宋开始就对外出口,德化白瓷茶具流行于安溪泉州是自然的;加上安溪本地也有出产白瓷茶具,历史原因使得紫砂茶具无法进入这一带。历史上闽南的这一区域,也没有收藏紫砂茶具的习惯。至今潮汕一带还淘壶成风,淘到一个好壶则欣喜若狂,茶人聚在一起,讨论鉴壶、养壶、藏壶是不可或缺的话题。闽南紫砂茶壶,即使在茶庄里头,也只是摆设,少有人问津。四川人泡茶使用盖杯大茶壶,不用小茶壶,也使得紫砂茶具和四川人无缘。
误区四:泡茶方式
人们常把闽南工夫茶和潮汕工夫茶相提并论,忽视了两者的差异。在较早时期,潮汕一带时兴的是武夷茶,后来安溪茶开始流行。那时的安溪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高,又经过高焙火过的乌龙茶,又叫“炕大火”或“重火”;带有浓浓的甜香味,缺少清香味,泡出来的茶水浓浓的,就像是酱油,喝在嘴里觉得发苦发涩,配上小壶、小杯、小口、小啜,却也别有风味。与闽南的泡法大相径庭,闽南品茶偏重茶水颜色,要求像茶油色,金黄清澈;香味要清香鲜爽,入口纯醇回甘,齿颊生香。两者着眼点不同,品味不同,这是最大的差异。即使闽南茶人到了潮汕,喝到这种工夫茶。也喊“吃不消”;但随着安溪茶的潜移默化,潮汕茶风也渐渐向清淡转化,这种差别变小。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632913222274163.jpg[/upload]

今年的倚邦小叶种晒青春尖
TOP
10#

漂亮啊!
可总觉得照片颜色有点不大对,能否在白天的自然光下影几张?
TOP
11#

小弟初尝普洱没几天,这是俺今天收的一片去年的青饼,45米。特贴上来请大家拍砖。

[upload=jpg]Upload/2005615018117986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15020359118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150204242513.jpg[/upload]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5615024567516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15025663935.jpg[/upload]

另小弟还想问问以上这两种哪个更值得收藏?

茶马古道纪念青饼(04年秋茶) 378克 开价40米
同庆号青砖(04年春茶) 250克 开价45米

俺今天赶时间,改天会去一一喝过。
最后编辑庆庆
TOP
13#

希望井 在 2005-6-15 9:17:29 发表的内容
庆庆 在 2005-6-15 0:21:05 发表的内容
小弟初尝普洱没几天,这是俺今天收的一片去年的青饼,45米。特贴上来请大家拍砖。

[upload=jpg]Upload/20056150181179864.jpg[/upload]


恭喜老兄你“入伍”
茶树标的青饼你可要小小心啊!
在芳村茶叶市场卖的仿制品多如牛毛!


是呀,俺买回去了才发现和套包上的不同,8过味道还是狠8错滴,正不正宗的都值了。
TOP
14#

天神 在 2005-6-15 21:23:06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61521225223728.jpg[/upload]


好PL哦!
TOP
15#

寻源普洱茶<二>


易武印象

黄昏时分,我们终于达到了易武。来自北方的寒流紧随而至,当地人称这是一年中最冷的三天。许多老人怀抱一种叫“烘笼”的暖具,哆嗦在屋角闲谈。

在景洪市旅馆爆满的时候,易武并没有旅游者,只有三五成群的狗,来回打量着每年要看365天的这座高山上的小镇。海拔1300米的易武,四周的群山被浓雾包围,当地人认为最寒冷的天气,我个人认为气温仍在10度上下。因此,我们并不急于找到旅店避寒,而是乘天色还亮,在村里转悠着。

易武分为新城和老城两个部分。新城在一条狭长的谷地中,而老城则位于山顶上。居民最多不超过5000人。而在茶叶贸易最盛的时期,这里的人口据说曾高达10000人以上,200年之后,普洱茶的故乡易武,大大地衰落了,沦为深山中一个引不起现代人关注的小村落而已。它仅有的一条街道,两旁稀稀落落地盖着木屋,少部分混凝土房屋。我们在街边甚至拍到一群在火塘边烤火的猪,安静地睡着。离猪不远的地方,是一块新立的纪念碑,纪念这里曾打响了解放西双版纳的第一枪。

翻越了一道山梁,我们进入易武老城。说是老城,其实它根本就是一个村。
黄昏时分昏暗的光线,正在慢慢从眼前的建筑物身上退去。但依稀仍看见一栋巨大建筑的剪影出现在视线中,这是易武的关帝庙,大约有百年左右的历史。环顾四周,这恐怕是最为古老的建筑了。关帝庙当初的规模一定很大,它有高大的台阶,石阶十分光滑,可以想象出当年的香火该是多么旺,这些香火如今被定格在庙里被熏得乌黑的椽子、柱子之上。庙堂中央立着一块碑刻,记述在道光年间发生的一起茶叶纠纷审理案件的始末。碑文为并不工整的楷书,字迹也不太容易辨认。我猜,这块碑所记述的案件,当年一定曾轰动了整个茶山,很可能案件所确立的交易标准,就是易武茶山的交易标准。几天的访问证实,这是古代易武残留给今天的最后一块完整的碑刻。

关帝庙附近,出现了一批崭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在山顶之上,人们建立起了一所小学。昔日大茶商的后代们在这里学习着与茶无关的知识,长大后走出茶山,成为记者、医生、科学家,然后很可能再回头思念家乡的茶叶,事物的循环大概就是这样了。

操场上传来的狗叫的声音,一条可爱的狮子狗用抵御性的吠叫向我们表示欢迎。小狗身上的绳子,联系着一个大约8岁的孩子。

“你们是外国人吗?”
“是”
“那为什么你们的头发是黑的呢”
“染的”

我突然想起那位胖而健谈的中巴车老板,她介绍过,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不喜欢去植物园,却愿意踏着黄灰来易武找寻茶文化的蛛丝马迹。就在几天前,一位日本人刚刚离开易武,他考察了大约3个月,用相机、纸笔积累了大包的资料。这位日本人是如何得知易武的?他在银座喝茶,偶然喝到普洱茶,他深思熟虑,沉吟良久,茶香在唇边久久回味,绕梁不绝。无形中,在易武与东京之间,出现了一条微弱的连线,顺着这条连线,日本人来,顺着连线,日本人去。他搜集的资料,将变成关于易武地区最详细的日文资料,用片假名写成。我讨厌日文,希望看到中文,但事实是,关于易武,你根本不可能找到更多的中文讯息,所以,就象别人不能代替你小便一样,你必须亲自到场。

易武的夜晚比昆明要到来得晚一些,我们踏着石板路前进。马蹄印在石块间均匀地分布着,提醒我们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

当年的马帮是怎么来的?在老家的时候,我听说过不少关于石屏人“走西头”,也就是进易武做生意的事情,这些事情更多是悲惨的:很多人死于“西头”的瘴气、毒蛇以及土匪的枪下,我故去的外公也曾回忆,在枯燥的马帮之旅中,没有水做饭,就把芭蕉树整棵拔下,然后几个人合力拧,直到拧出汁,滴进锅里够煮饭为止。

即便如此艰苦,但生意人仍然乐此不疲,他们用裤带栓着头颅,奔走于他乡异地,换回了汗渍浸透的银圆。

200年后的我,坐着飞快的汽车,快速走完他们必须用三个月走完的行程。一切,都是快餐式的,包括我的印象,我的思考,所有的照片,乃至文字,都在21世纪变得太快餐了。

一位穿着红色毛衣的青年妇女站立在一扇高大的门边,她身后鲜艳的春联,把作为背景的深宅大院对比得更为深邃。这里是当年的县衙,也是著名乡绅王少和的宅第。我们承蒙邀请,进入院中观摩。大院确实有些年头,院落里最新的东西,是挂在天井中央的猪肉。我们见到了西双版纳雕刻最精美的柱础。宛如茶罐的形状,周边被磨得光亮,如同那些当年被打倒的资本家们脚上皮鞋的光泽。

这所县衙出现在偏僻的易武,说起来也算易武的一桩伤心旧事。

民国年间,作为西双版纳汉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易武镇很自然地成为了该地区的首府。那时,今天的勐腊县有一个汉文名字——镇越。解放前夕,正是汉人王少和风光的时候,他坐镇易武,管辖着方圆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好景不长,1951年解放大军急风骤雨般解放了镇越县,王少和被带往昆明羁押,随后身死外地。镇越县不久迁往勐腊,易武从高空中直线下落,成为该县最偏僻的乡镇之一,昔日的风光成为过影云烟。40年后,历史从尘封中醒来,才发觉王少和不但不是罪人,而且是解放西双版纳的有功之人。

今天,县衙的高大的墙壁上,写着几个这样的字“只生一个好”。

天擦黑时,我们被热情的何先生邀请到他家做客。何先生家是制茶世家,以做“七子饼茶”闻名,与外界长期有生意上的往来。我们的外地人打扮,可能使他产生了错觉。但当得知我们仅仅是为了采风而到易武的情况后,他仍然十分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易武茶,并泡了刚做的茶叶给我们喝,果然是醇香味厚啊。何先生的口音几乎与600公里外的石屏本地口音的一模一样,很难想象他家是嘉庆年间就搬来此地,比如,他把“XIU”读为“SU”,把“ER”读为“LER”,以及不时使用“易为”(石屏方言,容易的意思)这样的词汇,让我感觉十分亲切。

我们提出要拍些照片,何先生带我们去楼上的仓库参观。没想到“七子饼茶”的包装,竟然还沿用马背的规格来进行。一背,就是一件,售价要500元人民币。单块的“七子饼茶”则卖到20元一饼。何家的窗外,正对着云雾缭绕的茶山,我们恳求何先生带我们去看看茶树。他推荐了另一位叫做胡明忠的本村人,当天晚上,找到胡老先生,70多岁的他爽快地同意了。

易武的旅馆非常少,来回搜索了几遍,才决定住在一个叫“梦乡缘”的客栈。10元每晚,还是单人间。
         
寻访茶山

第二天清晨,浓雾仍然没有散去,9点钟醒来,在胡先生家吃过早点,一起走入深山之中。
70高龄的胡明忠先生一生制作茶叶,是当地仍掌握传统制茶工艺并拥有古茶树的少数人之一。他的茶树位于4公里以外的深山老林之中,据说那些黑黝黝的森林中,经过数百年的捕杀之后,还能偶尔看见野猪、麂子之类的兽类。胡先生介绍,年轻时这些山林中甚至可见到老虎,这里的老虎从地域上讲应属孟加拉虎,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型动物已不堪忍受与野蛮的人类为伍,不知往那里去了。(另据统计,中国野生老虎数量目前已不足10只)。

脚下这条泥泞狭长的道路,胡先生走了几十年。尽管比我年长40岁,但我们还是跟不上他不紧不慢的步伐,跟随他走入大山,我们知道,也就走入了普洱茶悠远的历史。

远在1000年前,濮人,也即今天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已在这一地区开始发现并种植茶树,截至唐代(公元618—907年),西双版纳地区的茶叶开始销往四面八方。阮福所著《普洱茶记》记载道:“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所谓西蕃,我个人认为就是今天的西藏青海地区。

从唐代开始,版纳地区出现了一条细小的与外界通达的贸易路线。其主要销售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西藏等北部(相对于西双版纳)广大区域。宋代(公元 960—1279年)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当时的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作茶马交易,并运至中原和江南一带,江南的达官贵人无不对上乘的“紧团茶”赞不绝口。宋朝名士王禹系品尝了芬芳浓郁的曹洱茶后,曾写过一首赞美诗:“香於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诗中所指“圆如皓月”,就是普洱紧团茶。元代(公元1206—1368年),普洱茶已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金齿》、《白夷》(指傣族) 条说:“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相互贸易”。

民间在普洱进行茶叶交易的年代甚为久远。《滇云历年志》载:“六大茶山产茶 ……各贩於普洱。……由来久矣”。普洱茶这一名词是由民间茶叶交易而形成,正式载入史书则是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明人谢肇制在《滇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新纂云南通志》指出:“‘普洱’之名,在华茶中所占的特殊置,远非安徽、闽浙可比。”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因为作为贡茶,很受朝廷赞赏,便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此时,以“六大茶山 ”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年产乾茶8万担,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仅销往西藏的普洱茶就达3 万担之多。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兴旺,仅慢撒茶山 (易武)就年产5千余担。在西双版纳广袤的沃土上几乎家家种茶、制茶、卖茶。茶山马道铃铛终年回荡,商旅塞途,生意十分兴隆。

清朝中期,朝廷在茶叶集散地普洱府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和贸易,普洱便成为茶叶 精制、进贡、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普洱茶这一美名,便名震天下。

出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如下:攸乐(今天的基诺山)、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今天的易武)。

就这样,从道光年间到光绪初年 (公元1821—1875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商贾云集普洱,市场繁荣。最高潮时,国内每年都有千余名藏族商人到此买茶。印度、缅甸、锡 兰(斯里兰卡)、暹罗(泰国)、柬埔寨、安南(越南)等东南亚、南亚的商人也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每年有5万多匹骡马牛帮商队奔走在千山万水之间,马铃牛梆之声,终年不绝于耳。

然而好景不长,清朝后期,由于苛捐杂税太重,普洱茶开始出现衰落。茶商无利可图,茶农不堪重赋,便弃茶另谋它业,马帮也改走它途。屋漏偏逢连夜雨,,六大茶山又连遭大火焚烧,茶树焚毁,疾病流行,六大茶山茶叶产量锐减,逐渐萧条,整个西双版纳的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产量由年产8万担减至5万担。

20世纪以后,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呈下降趋势。尽管民国年间为恢复茶叶生产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1936年后印度茶、锡兰茶开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普洱茶在东南亚的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年产量降至3万多担。

抗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中南半岛,云南茶叶的外销路线被彻底切断,茶农纷纷迁徙外地,繁盛一时的大茶庄先后倒闭,普洱茶在近代的辉煌,从此告一段落。

胡先生苍老而坚定的背影继续在前面走着。

回顾普洱茶由盛及衰的历史,似乎总让人不胜唏嘘。但在这段历史中唱主角的那些大茶商和他们与普洱茶有着盘根错节关系的商号,却时时能突然拔高回忆者的兴致。说起商号,就不能不提到“刘汉成”这三个字。

刘汉成是内地汉人,普洱茶在国内外初露峥嵘的乾嘉时期前往易武谋生。刘的老家石屏,并不产出茶叶,但却常养育出大商人。刘汉成先生在短时间内对茶叶了如指掌,1724年,开设了贸易商号,这家商号,就是日后茶叶收藏界言必称道的“同庆号”。

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正式设厂制茶,直至解放后被收归国有,制茶历史长达百余年。其所出产的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即“同庆号老圆茶。”

同庆号老圆茶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黄色,捆绑所用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包装为马驼形式的竹箩。其茶筒顶上面片,用金红色朱砂写着“阳春”两字,右边的一直行是“易武正山”,左边一直行是“阳春嫩尖”,中间一行字大,乃墨写的“同庆字号”四号。每筒的每饼间都压着“龙马商标”内票一张,白底,字为红色。图上方写“云南同庆号”,中间为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方署“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的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同庆老字号启”字样。该茶品汤色为深栗、但透澈,有兰香,入口水路细柔滑顺。

  与易武另一著名商号福元昌的普洱茶那气势非凡的品质相比,同庆老号圆茶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宝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美誉。

这些茶品,长期以来受到香港商人的青睐。香港的“金山楼”等茶楼,素以经营普洱茶历经几代人而名,多年前这些楼主店面歇业,关仓走人,前往美国另辟商途。1996年,这些茶楼主人返港,开仓处理家产,结果发现仓中存有同庆号、敬昌号、江城号、红印、绿印甲乙等上好普洱茶,其中以同庆茶叶最为珍贵,于是开始倾力销往台湾及其海外各地。

面对这等天赐之物,普洱茶茗者和收藏家顿时以为天堂之门洞开。那一年,“金山楼”和“龙门茶楼”两家出仓的同庆号老圆茶,存时已近百年,台湾的普洱茶收藏家如获至宝,当即筹划成立“同庆号普洱联谊会”,共同举办同庆号普洱茶品茗及评鉴活动。

由此,大约可见同庆茶品的地位了。作为一名穷光蛋和普通茶叶爱好者,到达易武,我不但没有喝到“同庆”茶的福分,就算是能看到“同庆号“旧址的希望,也早就破灭了。因为胡先生告诉我们,文革时期的铁拳,把这些资本主义的“垃圾”,清理得一干二净。同庆号如今连块砖瓦都很难找到,刘汉成的后人,也离开易武,除了喝茶,大概不再与茶叶发生任何联系了。
TOP
16#

找到一篇不错的老文,不少朋友应该都看过吧!


寻源普洱茶<一>

在中国,普洱茶是一个勘与龙井、大红袍相媲美的名字,云南茶叶的招牌。

我本人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喝这茶,很便宜,大把往茶杯中倒,片刻之后用嘴吹开浮在表面的一层,就可以尽情受用。泡制三道之后,味道依然醇美。在老家农村,人们喝这茶,如同每日吃盐一般随意,从未有人认为这是名茶,包括我自己。

想起来,明白普洱茶竟是茶中极品,并且名气极大,是在大学时看的某部香港警匪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气宇轩昂的黑老大披着大氅走进某高级场所,侍者低三下四地问道,先生喝什么茶?普洱茶!这三个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莫非我以前喝一杯倒三杯的普通茶叶,竟然能受到身家千万的黑老大的青睐??真是不可思议……

我由此被这一不大不小的疑问困扰着,并带着不信任的态度查阅了大量关于普洱茶的资料,资料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普洱茶之名来源于云南南部的普洱县,成名于清朝中后叶,是由大批内地汉人茶商跨越原始丛林,经过数百年的种植摸索并经由马帮贸易,开始走向外界的,它的最大市场,不在江南,不在内地,而在欧洲、印度、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普洱茶贸易鼎盛时,其主要产品“七子饼茶”畅销全世界,乃至今天成为收藏珍品。

一份2001年的资料表明,一片月饼大小的1900年前后生产于云南易武的普洱双狮子商标“七子饼茶”,价格已卖到12万港元,并仍在不断飙升中。资料中提到,某户香港茶商,1940年因战乱而关闭茶叶商号,奔命美国,家业几近破败,时隔50年后,商号后人回到香港发展,突然想起还有库存普洱,于是开仓销售,茶叶立刻被等候已久的收藏家们哄抢一空,户主因此重振河山,重新过起了美好生活。这一切,都得拜传奇的“七子饼茶”所赐。

我逐渐明白,当年喝的醇厚普洱茶,只是普洱茶中质地非常一般的次品。

我的另一个发现同样令我震惊。200年前把普洱茶带出世界的马帮,来自一个远离普洱县600公里以外的地方——云南石屏,这些祖籍江苏的汉人们劈开丛林,手拿马鞭,脚穿草鞋,大声地用石屏汉话与当地少数民族谈价格,并用敏锐的眼光,搜寻走了大部分的精品茶叶,从而使包括普洱在内的广大茶叶产区成为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他们的脸很可能在200年前被热带阳光烤得发黑,手上有小丘般的老茧,但你决不可因此小看这些似乎拒绝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的汉族商人,他们马背上整驮的银圆,表明他们拥有全云南最可观的财富,他们的眼光,穿过浓密的热带雨林,越过伊洛瓦底江,淌过红河,盯着万里之外的香港台湾新加坡,乃至巴黎伦敦。

这些资料让我心花怒放,因为我和这些汉族先人来自同一个地方,云南石屏。

似乎我对茶有很浓厚的兴趣?不然。事实上,我对文化的兴趣更浓,对茶马古道的历史更关注,何况,当这些历史无形中与我的故乡发生联系时,我的寻源普洱茶之旅的念头,立刻就产生了。这个念头在2004年春节前获得了另一个自称文化人的大学同学杨青的高度肯定,他说,让我们走吧,去看看那里。

那里是哪里?那里不是普洱县,而是一个比普洱更远的小镇——易武。说起来普洱这个地方,虽以茶名,但并非普洱茶的真正产地。高品质的普洱茶,乃是产于今天的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易武、倚邦、筱乐等传统六大茶山。这些地方,才是我们的目的地,而易武,曾一度被称为六大茶山之首,我们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该去哪里。

准备出发

腊月20左右,我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当地的交通、民族、地形、气候等资料,下载的东西几乎装订了一册,这才准备在大年初三动身。

猴年,终于在马月之前如约而来。印象中,这是10几年来最冷的春节,寒风呼啸着从贵州方向扑往云南,但始终没有下雪。我和杨青为了此次寻常的行程,每人采购了一个相机,准备同时用影象记录下沿途的见闻。寒风中,我们踏上了前往西双版纳拥塞不堪的长途夜班车。密封的空调车,看起来外表十分招人喜爱,但车上却充满着各种难以言表的味道,尤以香港脚的味道为主,这些恼人的气体不断从黑暗的车厢中溢出,逐渐在车内形成强大的高气压,让人喘不过气来,进而导致夜不能寐。不知何故,杨青竟突然与我谈论起秦朝的军事问题来。这个问题简直太好了,我们兴奋地谈论郑国渠,谈论王剪,谈论广西灵渠的鱼鳞石,甚至谈到了挖掘秦始皇陵墓的不可行性。我感觉双方的眼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黑暗中彼此照亮着对方知识结构不足的那部分大脑。杨青比我更自以为是,他竟然说,这种谈话应该用数码录音笔来加以记录。

深夜2时左右,我们暂时忘记了高气压的存在,带着兴奋的笑容,沉沉睡去。

大约凌晨5点,我第一次到了西双版纳的首府景洪。在车站买地图,然后在橘红色的路灯下吃早点。天仍然很黑,我们不知该往哪里去。一看地图,原来车站离澜沧江不远了,于是摸黑走向澜沧江边。湄公河,这条伟大的河流,看你往哪里逃。

我们打算在江边静坐至日出,然后拍摄一些可看性比较强的照片。遗憾的是,当天色渐亮,却两眼迷茫,雾气升腾起来了,徐徐从群山间走向景洪盆地,笼罩住那些我们认为很美的景物,日出显然没戏了,于是只有在江边拍大头像。

2003年,云南经历了一场极不乐观的旱灾,其直接结果或许导致了云南部分水电站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到全国电网告急。澜沧江江水很急,但目前这个水位,确实让它无法与“东方多瑙河”联系起来。我们身边的两艘轮船,看起来已多日不运行了。

其实我第一次见到澜沧江,是在几年前往怒江去的时候,我们跨越大桥,绕江水而行,那时的江水水势恢弘,滔滔不绝,如同我对某些人的景仰一般。第二次见这大河,是在2003年的德钦梅里雪山脚下,我站在海拔3000米的高处,俯瞰浑浊的河流如溪水般流进峡谷。流到我今天站立的地方——景洪。它的最终归宿,是在灌溉了世界最富庶的稻米产区——湄公河三角洲之后,进入南中国海,不复还。

天色大亮,我们开始在景洪城中徜徉,这个曾名叫“车里”的城市,是云南南部热带地区开发得比较早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度以上,高大的棕榈、槟榔、油棕布满全城大街小巷。要在两小时内解决这个不大的城市并不困难。我们两个精壮劳力,不一会就对这所10万人左右居民的城市有了大概的印象。

1月23日这天,来自远方的游客开始涌入景洪,我们随便问了几家旅馆,不是爆满,就是价格高得惊人。景洪的人们看来是要乘这黄金周狠狠地给游客们一个交代了。所幸,昂贵的景洪并非我们的终点,我们将继续前进,到达易武。

。对于曾经的茶王国的中心,易武在景洪没几人知道。是啊,20世纪以来西双版纳迅速崛起的遮天蔽日的橡胶林,早已夺去了曾辉煌一时的茶叶的光彩。但即便如此,易武依然在车站的时刻表上存在,我们又踏上了每天一班通往易武的班车。

车主是位老板娘,胖,穿着红色毛衣,声音沙哑却健谈,关键是讲出来的东西有内容。我们想了解不远处的缅甸,她就开始给我们讲她在缅甸打麻将收账的事;我谈到茶叶,她就讲易武的历史和现状,我提到汉人开发这四个字,她就说,汉人茶商开发了易武,那里是西双版纳汉文化的中心。路过一片茶园时,老板娘用手指道:外地老板用700万元买断了这片茶园的产权。尤其让人兴奋的是,路途中她提示到,你们外地人没见过攀枝花树吧,车窗外就是,开得正红呢,要不我停车让你们拍照?我急忙说不用不用。

与老板娘的谈话引起了另一位女性的关注。她坐杨青附近,正愉快地教她2岁左右的孩子唱歌,她说,我就是易武人,欢迎你们到我家做客!一听口音,和我的还有几分相象呢。我和杨青高兴得为她和孩子拍了很多照片,并拿给孩子看,孩子竟把我的相机紧紧抱住,不想还我了。

与我同坐的,是一位缅甸老人,10年前从云南红河金平县迁过去的。家住在南版县(音),他告诉我,当地的汉人司令邀请全村人过去种地。过去一看,生活比原籍还好弄,于是定居。老人是苗族,我们谈了很多。

从景洪到易武的140多公里行程,就在这充满温情的狭窄车厢中度过了。
TOP
17#

寻源普洱茶<三>


进入茶山

胡先生仍然不紧不慢地走着。此时,我们正气喘吁吁地穿过一片茶园。

这是一片新开发的“台地茶”,当地老人认为它们是正宗“普洱茶”的杀手。台地上种满了50公分高的灌木状茶树。胡先生说,这些茶树虽小,但产量很高,而且采摘不受季节限制。
“那么,茶叶的质量怎样?”
胡老先生苦笑。
这些新生而高产的茶树,专为经济利益而发芽,它们在外地市场的价格依然不菲,因为盖在这些茶叶身上的牌子,依然是“正山古树普洱茶”。

我在昆明之时查考到,易武如今的原始野生茶园如今所占面积已不到全部茶园的百分之三十,而且目前仍持续快速地被改植。在易武三百六十三平方公里的茶园中,老茶园已由万亩左右減至现在的的2500亩。这些珍贵的茶树还深受假冒茶叶之害,不但价格上不去,而且品质也让外地茶商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再过几年,到易武寻找真正的古茶树,看来将变成一种奢望了。

所幸,胡先生目前确实还掌控着数百株古茶树。其中的最老者,胡先生说大约在500年。
我们进入了雨林中,高大的树木上缠满了藤蔓,绞杀现象无处不在,地上是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已经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我们真舍不得这片还算得上原始的森林啊,即使在冬天,它仍然是苍翠的,而树林里看不见的某处,兴许还躲藏着猛兽飞禽,我打赌如果野兽扑来,我是一定不会跑的,这是它的地盘,就让它吃我好了。

我和杨青都感觉心情舒畅无比。享受着森林中可爱而惬意的“低气压”,再想想夜班车上的“高气压”,感觉值得啊。

翻越一道不高的山梁之后,树林变得稀疏起来。胡先生用手杖一指,树林下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片茶园,稀稀落落,散布在高大的林木下,这些茶树的生长布局非常杂乱,完全是野生天然,由几代人慧眼识察,然后开辟发现出来的。这片茶园大约有200余株,与台地茶相比,树型高大,颜色碧绿,其中的若干株,已经开始绽放出白色的茶花。过了春节,更嫩绿的茶芽就该脱颖而出了。“这棵树至少有100年”胡先生摸着一株手臂粗细的茶树介绍道。

这些野生的、被驯化的茶树,从来不浇灌一滴水,更不沾染任何一滴农药,洒落在叶面上的除了雨水就是露珠。几百年来的普洱茶原料,就从那些“小老树”上年复一年地长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普洱茶啊。

浓雾在山间弥漫开来,空气湿润而冰凉。空山中除了我们与胡先生,与茶叶的对话之外,再听不到任何声响。连鸟叫声都听不到。易武的先人们,几百年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采摘茶叶。

我知道,品茗之至高境界,乃是无茶无我,由味而静。而想不到这个“静“字,从山中即已经开始。

我们再翻越一道山梁,去探寻第二块更古老的茶园。10分钟后到达,胡先生直指一株高达3米左右的茶树说,那就是500年以上历史的茶树。我们从山坡上跌撞着冲下山去。
这是我一生中见过最古老的茶树。但它貌不惊人,既没有乔木的高大壮观,也没有灌木的秀气葱茏。它介乎于两者之间,安静地挺立在半山腰上。3米的高度,对这株茶树王来说似乎不够威猛,但对于采茶人来说,却已经高得离谱了。人们必须用梯子搭在树干上才能采到嫩绿的鲜芽,作业非常困难。很难想象胡先生70高龄,仍然每年在这茶树上,上上下下来回采摘,这可不象三菱电梯那么享受。

我踏着木头搭成的梯子上树,亲自体验一把采茶男子的感觉。但我除了老叶,什么都采不到,因为传统采摘是讲究季节的,仅限于春秋二季,其他季节则让茶树修养生息。百年普洱茶的辉煌,没有这一点做保障,几乎不可想象。

胡老先生的古茶树如今仍然在为他创造财富。但他却慢慢老去了。也许有一天,他将无法再亲自上山为茶树锄草,采摘茶叶,到那时,谁来帮他做这些工作呢?很显然,他的几个儿子并不愿意来守住这片遥远的茶园,他们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从事其他工作。21世纪的年轻人,不会再有谁肯把时间,花费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的而且效率很低的做茶职业上了,他们宁可到更远一些的机械化茶厂去做工人,也不愿,不想,再来管理这些祖先们遗留下的茶树了。

果真如此的话,这些树将无人修剪,从而为夺取阳光而继续长高,最终湮没在丛林当中,成为一株普通的植物,融入茫茫的原始森林。

今天的易武,很难见到20—30岁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已不在甘愿在这块土地上赚取微薄的收入,曾给祖先带来巨大辉煌的茶叶,已很难勾起他们的兴趣。市场是公平的,但也有那么一点残酷。易武茶的明天在哪里?“易武山”这块商标谁来继续贴下去?这些问题,困扰在我的脑海中,如周遭的浓雾一样迟迟不能散去。

后 记

我们走马观花的旅程,即将在这些疑问中结束了。
历时短短二天,尽管我们极力试图把自己的视线从横向和纵向打开,试图去看到更多关于茶的过去、现在,但残酷的时间啊,她确实太短太短。

我们没能看到古法制茶。按照古法制茶的惯例,冬季是没有办法看到制茶工艺的,而几乎不懂茶的两位探访者,既没有时间去做深入采访,更不能亲眼所见这一重要过程,这是整个行程最大的遗憾。

也许我可以从其他书籍、资料,抑或网络上,去找到这些制茶的工艺而把它作为我的陈述,但作为一次亲身的寻访而言,这样的做法是我不能接受的,况且,又有多大意义呢?

我宁愿把这遗憾,作为以后再次回到易武的理由。

临行前,本来还想去拜访曾为易武茶的复兴做出了诸多贡献的另一位老先生张毅,推开张家的院子,只看到张先生亲自撰写的一幅对联,内容大概是关于“以茶会友”的,张先生并不在家。让人颇为怅然,回昆明之后,为了能和张先生交流,我又打了若干电话查询号码,但终于,还是找不到。

我记得从易武离开的那天,我和杨青每人手里,拿着一块刚买来的“圆茶”,茶香回味,久久不能消散。
(作者:何新闻 QQ:34098782 如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2004年2月6日


  
  来源:作者:何新闻 QQ:34098782
TOP
18#

nethunter 在 2005-6-22 23:29:39 发表的内容
我买了8个 “比一比” 2005年明前春茶七子饼

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文茶厂出品的

卖普洱的老板说,这个茶的茶底好,可以买来放几年再喝
^_^


俺见过,这茶素质的确8错,兄几米收的?
TOP
19#

俺前两天购入的“同庆号”,03年的生砖。40大元/片,俺收了4片。请大家拍拍

[upload=jpg]Upload/20056251035370754.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