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系统升级了--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复制链接]

查看: 8104|回复: 32
1#

好象在雪枫那个论坛见过这些东西,那个人就是你?

Pass这套前后级不是很理想,我的朋友也在用这个。但比NAD是不用提强多少了。

你的体会应证了以前的感受:发烧友多一些软件投入,爱乐人来一点硬件追求。
分享 转发
TOP
2#

清水亚当 在 2006-4-18 13:25:39 发表的内容
您在那边是哪一位?能否详细谈谈哪些方面不理想?
我在那边也贴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永远有更好的。好在我这人比较容易满足,现在的这套柏思,会留在手里用几年。

我过去喜欢英国声,现在听英国声受不了。转而喜欢中性的声音了,CD机和功放尽量不添油加醋,完全让声源的质量来决定播放的声音。这也是选PASS和Sony XA9000es的原因。现在来看,这套东西整体比较中性。
舒存 在 2006-4-18 8:39:09 发表的内容
好象在雪枫那个论坛见过这些东西,那个人就是你?
Pass这套前后级不是很理想,我的朋友也在用这个。但比NAD是不用提强多少了。
你的体会应证了以前的感受:发烧友多一些软件投入,爱乐人来一点硬件追求。


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一个是相对以前的,一个是相对更高价的。这个与个人的声音取向有直接关系。

老兄说现在喜欢中性的,英国声受不了?呵,这么说让我想到好友自文走过的路。他是从B&W M802到 M801,这个过程走了很长,有十年时间。中间走到美国盟主,罗兰等等。

大概很少厂商说自己声音不是中性的吧?英国声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才更合适一些?

雪枫那里我看的多,当然也注意到你的帖子还有你的好东西!不过我的认识,LP做音源与CD做音源,系统是二个不同的声音标准。不知道老兄的看法如何?
TOP
3#

清水亚当 在 2006-4-19 22:42:40 发表的内容
我没太看过厂商的自我介绍,发烧友的评价看得多些。我理解的英国声,是牺牲一些清晰度和细节,加些音染,把声音做了美化(实际是一种失真),听着很舒服。这是很容易令人陶醉的声音。
就我个人的经历,用英国声的系统听录音不太好的东西,比用中性系统听要好听一些。但对于好的录音,比如卡爷的马勒六LP,马勒九LP,水星公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CD,索尔第的指环LP,英国声动人尚可,但很多细节都无法交代清楚。用柏思听卡爷的马勒六马勒九,好象是听从没听过的一套录音,虽然这个录音我已经用NAD听过上百遍之多。
“LP做音源与CD做音源,系统是二个不同的声音标准”,这个我以前没想过,需要仔细品味一下。初步考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对于流行音乐。我注意到,虽然采用相同的录音母带,很多流行音乐在为CD混声时,几乎混成完全不同的东西,乐器和人声的定位都做了很大调整,比如卡蓬特的歌曲。但古典音乐似乎没那么明显的区别。

自文那里我去看了,他们说的我看不太懂。一点点提高吧。



老兄不会是在说B&W吧?如果这么说,倒很象自文他们过去对英国声的认识呀!《Stereo Sound》说古典音乐的录音,70%是用B&W监听的。这个说法如果是真实的,似乎暗示点什么?

你提到的细节、清晰度,中性等,英国声还是有这样的品牌的吧?也有的认为,这是新派英国声,他们批评的是老派英国声。

不管新派老派,他们似乎还是有一些很明显的共性,如细腻、含蓄,或者说音场比较靠后一点,声音不是很直接。不知你是否认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