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斯托和富尼埃的BACH无伴奏大提琴,谁好? [复制链接]

1#

(转载)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
巴赫
(J.S.Bach)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The 6 Cello Suite)
帕弗洛·卡萨尔斯演奏
(Pablo Casals)
EMI 7243 5 66215 2 7
(2 CD) 

   巴赫、卡萨尔斯、大提琴,三个放射着人性与诗意光辉的词在一起是那么契合。虽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版本情感惊人的丰富、强烈,诠释也非常深刻,可是如果从演奏家与作曲家、作品以及乐器的精神契合来讲,卡萨尔斯演奏的巴赫仍是不可代替的。

    听这张的唱片时,我常惊异于1891年巴塞罗那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发生的那次相遇。为了给自己在咖啡馆的演出寻找更多的曲目,13岁的卡萨尔斯那时常常光顾旧货店。这天,他和父亲信步来到港口边的一家旧货店,在一个落满灰尘的书架上,他偶然发现了这部从未听说过的作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卡萨尔斯形容这个发现“是我生命中的一个伟大的启示”。的确,除了“启示”,还能有什么词来形容这次人与音乐的惊人相遇呢?

    卡萨尔斯与大提琴、与巴赫的气质契合说明了这次启示。巴赫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为了满足他的上司,为了娱乐和教化他的同胞,为了荣耀上帝,他尽心尽力地工作。” 这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正像老巴赫的性格,没有惊人的炫技,没有复杂的和声和对位,但老巴赫却精心安排了组曲的结构和舞曲的顺序,并用一条条旋律线形成和声的效果。他要在简单而精致的结构里表现在上帝之爱的照耀下,人间那种简单而平实的美。他在当时大提琴从未涉足的高音区写下了优美的旋律,因为他坚信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潜力。经过近200年的漫长等待以后,巴赫的坚信、意图乃至人格通过这次相遇在卡萨尔斯身上得到了实现。卡萨尔斯把大提琴提升成了重要的独奏乐器;就作品而言,尽管精心研究和练习了12年以后卡萨尔斯才公开演出这6个组曲,可你听他的演奏却像个兄长那样沉静、自然,毫无斧凿之痕。即使卡萨尔斯有时稍微改动一下作品的节奏和速度,他与作者的内在契合也让你觉得好像原本就应该这样似的。卡萨尔斯一生的坚定价值观念似乎也呼应了信仰虔诚的巴赫。1939年,为抗议佛朗哥政权上台,卡萨尔斯自愿离开西班牙,隐居在法国小镇,拒绝演出,而且此后他终生未再回过法西斯统治下的祖国。卡萨尔斯与巴赫的精神已经融为一体,他曾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沉静、宽厚、智慧而又执着,这就是他与巴赫的共同的气质。

    我认为巴赫的这部作品用不着正襟危坐在音乐厅里欣赏,因为它们那么迫近内心。在卡萨尔斯那个时代,应该在巴塞罗那夜晚的咖啡馆里欣赏它们;罗斯特罗波维奇则喜欢在法国Vezelay小镇撒满阳光的教堂里演奏它们。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好的咖啡馆和教堂,那么还是独自在家里听Discman吧,因为那是我们最接近内心的办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