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议以后不准讨论日本器材,不准日本人进来,更不准汉奸进来。 [复制链接]

查看: 13131|回复: 78
1#

美军将在韩国海域部署载有一个重装旅装备的舰队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1日 16:49 舰船知识网络版

  [韩国《朝鲜日报》2003年5月27日报道]据引述军方高层消息人士的话称,为了迅速应对朝鲜半岛甚至东北亚地区的紧急事件,美当局正计划将一个重装旅的装备舰队部署在韩国海域。据悉,该重装旅的装备有包括130多辆战车与步兵战斗车辆在内的1100多辆各种车辆、补给品及弹药等,需要分散装载在3-4艘大约4-6万吨级的巨型运输舰上,以备朝鲜半岛发生危急形势时,立即紧急动员并进行海上补给。


  报道还称,为了更加有效地遏阻来自朝鲜"飞毛腿"等导弹的威胁,除目前部署的48枚"爱国者"导弹之外,并计划于2003年进一步使用16枚"爱国者-3"导弹,并于年底前完成实战部署。

  最近美国当局已将前述计划通知韩国国防部,目前双方正就此项计划进行磋商。报道称,韩国政府认为若将此问题大肆宣扬,有可能导致韩国内部部分人士及朝鲜当局的敏感反应,因而对于有关是否与美国当局进行海上部署、地点及时机等,皆低调地与美方审慎磋商。此外,驻韩美军计划在韩国境内的乌山美军空军基地内,增建一条飞机跑道,以便朝鲜半岛形势发生变化时,可迅速部署增援兵力及装备。

  驻韩美军当局强调,前述计划是依据美军的中、长期战斗力增强计划推进的,即使驻韩美军因重新部署,而兵力可能会有所缩减,但战斗力及对战争的遏阻力却反有增无减,这项计划与朝鲜核武悬案"毫不相干"。报道引述韩国部分观察家的话称,美国当局的计划,具有"对应朝鲜核武问题恶化"的应对色彩。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2#

1、本人对汉奸和小日本深恶痛绝,对汉奸更是恨之入骨,坚决打倒,见一个打倒一个。
2、师夷之长以制夷,老祖宗都知道的道理。研究小日本先进的东西对我们与之斗争到底是有益的。所以我赞成分析其好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一味避而不谈,也是不可取的。

3、古古兄收短信。
TOP
3#

窥视中国三十余年 美印监测我核基地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12日 10:53 环球时报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钱峰

  就在全球庆祝人类征服珠穆朗玛峰50周年之际,《印度快报》日前开辟专栏,详细介绍了印度著名登山运动员、前海军少校穆·戈利的纪实新著———《喜马拉雅山的间谍》。这位当年代表印度首次成功攀登珠峰的英雄与美国政策分析专家肯尼斯·康伯义联手,向世人揭开了尘封在皑皑雪山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秘闻。


  戈利在书中透露,1965年5月当他率领印度登山队从珠穆朗玛峰凯旋而归时,在新德里帕拉姆机场一下飞机就被印度情报局主任巴尔比尔·辛格带到了僻静之处。辛格告诉戈利,印度航空研究中心主任R·N·考(被称为印度情报界鼻祖)正在飞机后等着见他。R·N·考通知戈利与其他7人两星期后去美国执行任务。1965年6月19日,戈利一行秘密飞赴纽约,与中央情报局事务官员麦克立夫接头。之后,他们被美方送往阿拉斯加进行了3个星期的秘密训练。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美国中央情报局要让他们帮助在中国边境、海拔8598米高的康成功嘎峰上安装秘密核试验监测仪器,以掌握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情况。

  戈利一行返回印度后,开始在美方帮助下,为登山做准备。此次行动十分隐蔽,连当时的印度三军参谋长都被蒙在鼓里。之所以没有选择珠峰,戈利在书中解释称,由于美方提供的设备十分沉重,专家们认为,根本无法携带它们登上珠峰,只好退而求其次。可经过试验,他们发现即使康成功嘎峰也是高不可攀,双方只好再次改变计划,将目标定在了靠近中印边境的印度第一高峰、海拔7817米的南达德维峰。

  肯尼斯·康伯义在书中透露,通过喜马拉雅山监视中国的想法来自当时的美空军参谋长寇蒂斯·李梅。1964年,李梅与一名曾攀登过珠峰的《国家地理》摄影记者闲聊,这位记者对珠峰之高念念不忘,慨叹“站在珠峰上,青藏高原一览无遗”。这句话让李梅灵机一动:何不在雪山顶上安放监测设备,长期监视中国的核基地和导弹试验?在那里的监视效果可能好于侦察卫星。当时中国已在罗布泊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情报部门震惊之余正在积极寻找对策,因此李梅的想法受到中情局的欢迎。尽管当时美印关系存在诸多矛盾,但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一拍即合,印度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核试验,正如曾参与行动的印度人士达塔所说,“中国的核能力很先进,我们需要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1966年6月,美印打着登山的旗号正式开始秘密行动。起初进展顺利,但当戈利一行携带设备抵达距南达德维顶峰不远的4号营地时,忽遇恶劣天气。登山小组被迫暂时回撤,为轻装前进,他们把设备用绳拴牢后放在了一个山洞内。天气好转后,戈利一行再度登山,寻找监测设备,可几次大规模搜寻都无功而返,最后只得放弃。

  总结首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时,美方接受了戈利的建议,放弃在顶峰安装设备,决定把设备安放在南达德维峰一个海拔7300米的地方。后来行动进行得较为顺利。据戈利在书中回忆,安装成功后不久,有关方面就接收到了设备发出的信号。这些监测设备直到1997年10月才停止工作,中间进行过几次维修。▲
TOP
4#

日本情报系统头目是中国通 把侦察目标瞄准我国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2日12:09 环球时报



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标志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特约记者李宣良

  不久前,日本两颗间谍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日本首次发射间谍卫星。

  对此,日本情报系统的当家人、情报本部部长国见昌宏最为兴奋,他得意地对媒体称:“间谍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日本在安全保障问题上,从由美国完全控制情报向建立独立情
报系统迈出的第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情报上不想依赖美国

  现年59岁的国见昌宏是日本情报界赫赫有名的“龙头老大”,资历深厚,老谋深算。他1965年毕业于日本防卫大学,长期在陆上自卫队的谍报部门工作。

  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日本情报工作一直依附于美国,没有独立的情报协调机构和统一的情报管理部门,大量情报靠美国提供。一直从事情报工作的国见昌宏对这种“寄人篱下”的处境颇为不满,他一直试图让日本仿照美中央情报局,组建自己的情报系统。

  随着日本近年来走向所谓“正常国家”步伐的不断加快,日本国会在1996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情报本部”,并任命国见昌宏为第一任部长。新成立的情报本部设在东京的市谷,这里素以日本陆军大本营而闻名。情报本部由防卫厅和陆海空三军的谍报机构合并而成,下辖5个部:总务部和计划部是管理部门,图像部、电讯部、分析部为核心机构。

  情报本部成立后,国见昌宏着实得意了一阵。但在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事件期间,日本情报系统失灵,国见昌宏据此认为,在很多关键领域,美国不大可能向日本提供情报。他极力主张日本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自己的卫星情报系统。在上述两颗间谍卫星升天后,国见昌宏仍不满足,计划于今年夏天再发射两颗。他声称,到2004年3月,4颗卫星将全部投入使用,可在24小时内拍摄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

  据日本情报研究专家称,国见昌宏通过一体化领导,使日本搜集分析情报能力大为提高,不但情报系统运作完全“正常化”,还拥有了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情报搜集手段。同时,他大规模培养谍报人员,加强向政府各部门提供相关情报的能力。他还拼命向日本最高层靠拢,特别争取到可直接向首相本人报告,把大量重要情报直接送达内阁。

  仕途得意的“完美男人”

  国见昌宏上任几年来,大肆发展日本情报网的触角,多次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的接见和嘉奖。在日本情报界,国见昌宏被称为“完美男人”,他不仅工作志得意满,其人生道路也非常顺利。

  国见昌宏从小就有超人的记忆力,小学一年级时便能进行速算。在他父亲影响下,他10岁就能背上百首中国古诗。高中毕业后,雄心勃勃的国见昌宏加入日本自卫队。1961年,他考上防卫大学,毕业后经过严格考核,被选进陆上自卫队情报部门工作,并很快在这个特务汇集的部门崭露头角,仕途一帆风顺。据称,国见昌宏很有心计,虽然在工作上暗中使劲,但为人并不霸气,

  表面上是个典型的日本式“谦谦君子”。圆滑老练的处事之道使国见昌宏在日本情报系统人缘很好,这也许是他能成为日本第一任情报掌门人的原因。

  国见昌宏的家庭生活也春风得意。据日本媒体披露,他妻子是他高中同学,学校的“校花”,与他结婚后就辞去工作,一心操持家务。他们有一儿一女,是日本典型的四口之家。

  对中国特别感兴趣

  国见昌宏实现日本情报机构一元化领导后,多次特别强调,今后要把情报搜集重点放在亚洲地区,尤其要加强东北亚地区有关中国和朝鲜情报的搜集。他重视中国的情报与其经历有很大关系。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也很感兴趣。进入情报部门后,由于工作关系,他还专门学过汉语,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在日本情报系统为数众多的“中国通”中,国见昌宏算得上是老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出任日本驻华使馆武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日本情报搜集的重点对象之一,而驻华使馆武官是其在中国开展情报活动的实际“总指挥”。在华期间,国见昌宏不但指挥手下人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公开情况,还常组织人员对中国开展实地调查,甚至亲自出马,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职3年间,他到过中国几乎所有省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国在福建沿海举行军事演习期间,就曾经有日本和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处人员潜入军事禁区进行情报活动,结果被我发现并将相关人员驱逐出境。

  在国见昌宏的指挥下,日本情报机构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加强。据日本媒体报道,除了以中国为主要侦察对象的间谍卫星外,日情报机构还在继续发展其他针对中国的侦察手段,国见昌宏正把他的目标对准中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