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施奈尔贝
原帖由 moos5 于 2013-7-5 10:55:00 发表張國榮的歌唱事業可能相當於羅文,只是加上電影領域可能比後者更加輝煌吧。
原帖由 水晶球 于 2013-7-9 14:02: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9 9:42:00 发表早期港台歌曲,我都是听磁带的,有翻录磁带,也有进口磁带,我记得当时宝丽金的进口磁带大概需要12元。当时谭咏麟在宝丽金,哥哥在新艺宝,因此印象深刻。那时候每天都要去书店看看,看看哥哥又推出什么专辑了。当时CD很贵,因为是学生,就无力购买了。 80年代的香港乐坛是谭咏麟、张国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9 9:42:00 发表早期港台歌曲,我都是听磁带的,有翻录磁带,也有进口磁带,我记得当时宝丽金的进口磁带大概需要12元。当时谭咏麟在宝丽金,哥哥在新艺宝,因此印象深刻。那时候每天都要去书店看看,看看哥哥又推出什么专辑了。当时CD很贵,因为是学生,就无力购买了。
原帖由 水晶球 于 2013-7-11 20:27: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9 15:49: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水晶球 于 2013-7-9 14:02: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9 9:42:00 发表早期港台歌曲,我都是听磁带的,有翻录磁带,也有进口磁带,我记得当时宝丽金的进口磁带大概需要12元。当时谭
原帖由 水晶球 于 2013-7-12 22:00: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12 15:17:00 发表我记不大清楚了,阿伦的《第一滴泪》印象也很好的,还有《墙上的肖像》等等。《墙上的肖像》这张LP封面是阿伦亲自设计的。 阿伦是我比较喜欢听的歌手之一,他的碟我都有30多张,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12 15:17:00 发表我记不大清楚了,阿伦的《第一滴泪》印象也很好的,还有《墙上的肖像》等等。《墙上的肖像》这张LP封面是阿伦亲自设计的。
原帖由 水晶球 于 2013-7-31 23:24:00 发表80年代的香港乐坛的确是最兴盛的时期,来自国外歌曲改编的名曲令当时的香港乐坛百花齐放,这些外国作曲家对香港乐坛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但我觉得本地的创作并非比国外的差,只不过是质素好的创作人并不多。例如:《辉哥+沾叔》可以说是最佳绝配,他们的作品大部分都已成为经典名曲、百听不厌,遗憾就是“辉黄时代”的过后仍后继无人。[/attac
原帖由 潇湘水云 于 2013-8-6 21:18: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31 13:09:00 发表阿伦唱的那首《雨丝情愁》这首歌一直很难忘,这首歌在中学时代学唱过,后来知道是五轮真弓原创的。日本歌坛对香港歌坛影响曾经非常大。阿伦,张学友有很多歌曲是来自日语歌曲,哥哥有些歌曲来自欧美。可以说,虽然这些歌不是香港人原创的,但是这些歌很多都成为经典歌曲。这几天在听马小倩翻唱的《千千阙歌》,有点
原帖由 afternoon 于 2013-8-9 14:39: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8-7 17:17: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潇湘水云 于 2013-8-6 21:18: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31 13:09:00 发表阿伦唱的那首《雨丝情愁》这首歌一直很难忘,这首歌在中学时代学唱过,后来知道是五轮真弓原创的。日本歌
原帖由 ronge911 于 2013-8-9 19:45:00 发表我刚好相反,最爱哥哥滚石出的专辑,像怪你过分美丽,路过蜻蜓,左右手这样的歌,有种直插心脏的感觉。可惜喜欢哥哥比较晚了,复出前的专辑只收了一堆复黑王,滚石的专辑前两年出了个5CD的大包子,日本压制24K金的,本来担心是加了很多味精的没法听,没想到音质出奇的好。
原帖由 ronge911 于 2013-8-11 22:34:00 发表多谢推荐,这个我还真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