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8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听音乐、品名茶(普洱收藏篇)! [复制链接]

1#

介绍一下凤凰茶的制作流程:
第一步当然是采茶。提到采茶,总让人联想起“姑娘”来,什么“采茶舞曲”、“采茶扑蝶”之类的,实际上采茶的大多还是男人,只是劳动,没那么浪漫。一般来说,一年有四个采茶的时节,四月份为春茶、七月份为夏暑茶、九月份为秋茶、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为雪片茶;春茶产量最大,甚至有些地方只产春茶。
采茶的时机不由人控制,长出来了就得采,不然茶叶老了就不好了。采茶的时节如果阳光充裕,就能做出品质很高的茶来,所以有没有好茶还有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天意。
采茶摘的是新长出来的芽,一般新芽有5、6片叶子就可以摘啦;摘的时候有一讲究,一定不能全摘,要留一两片叶子,这样下季才有新芽。
第二步是晒和晾。这一步就需要阳光啦,把新鲜摘来的茶叶,晒去适量的水份,然后搬到屋里晾。如果阳光灿烂,在墙荫下晒是最好的,不能直接接受太阳直晒。
第三步是发酵。这个步骤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手捧着茶叶抖动,之后旋动盛茶的筛子,让茶叶在里面碰撞摩擦,最后是静置数小时。抖和旋的这个过程,叫做“浪”,茶的香如何,就看怎么“浪”啦。当然第二个步骤是前提,茶叶水份如果太多,也就是晒得不够的话,那是怎么“浪”也是没有香的。凤凰人有一句妙语,——“浪不起香”,评价人的,刘备的儿子大概就属于“浪不起香”之类者。
第四步的名字很专业:杀青。其实,就是炒。以前都是用人手炒,要很耐烫才行,我想,那些油锅里取物的,是不是这样练出来的?
现在有专门的炒茶机了,但要出珍品,这道工序还得人手,当然啦,这手一定是“老手”。
第五步是揉捻。喝工夫茶有一不可改变的程序,就是第一泡一定是倒掉的,第二泡开始才能喝,为啥呢?就因为“揉捻”这道工序。炒好了的茶叶一团一团的,要把它们揉成条,用手太慢,只能用脚,古来如此。尽管揉到了后来那脚肯定是很干净的,但我们不能确定现在要喝的茶是先揉的还是后揉的,所以第一泡还是不喝为妙!
但是,现在这道工序已经不再用脚啦,已经有电动的揉茶机,省力、快速、高质。但我们还是会把第一泡倒掉,习惯而自然,并找出新的理由:为茶热身。
最后的工序是烘焙。将揉好的茶摊在焙筛上,用木碳焖火烘焙,须初焙和复焙。到茶农家买茶,一般都只是初焙,也好喝,并且更清香,只是多了些青腥味。复焙也是很有讲究的,它也可以决定茶的色和香,比较合适的时间是7、8个小时,很是费工夫。今天有人与我提到一个建议,能不能用微波炉?我得试试!
分享 转发
TOP
2#

近期又去爬了两次凤凰山,有一次还是带着爱人孩子一起爬,5月2日那天。爬上了天池边的一个小峰,一百多亩的山杜鹃花都开着,一大片红红的,呆着不大愿下来。可惜我的图贴不上,要不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照相。
这个时节正是山民们的大忙时候,也是收获的喜悦时刻。今年的天气特别好,可以做出更多的好茶,大家都喜气洋洋的;与“天池宾馆”的老板一泡过一泡,不断地换茶叶、侃火候,看着孩子蹦来蹦去地燃烟火,其乐融融。当然,完了没忘买几斤合口的新茶。

我们有管茶叶叫“茶米”的,说的是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大家每天都在喝茶,其实不同的人口味是不一样的,就象听音乐一样。有老茶客归纳过好茶的三个条件:好茶种和好的地理条件;好的制作和制作时的好天气;喝的人觉得好。
TOP
3#

听说过潮州或汕头的人,偶尔谈起这个地方,大多都会说到“工夫茶”。由于读音的关系,有人误为“功夫茶”,那是不对的,大家寻味一下就能品出个中的不同。很多听说过工夫茶的人是来自走出潮汕的潮汕人之口,他们故弄玄虚,把学到的整个家底都兜出来,也就什么关公巡城啦、韩信点兵啦等等,其实想一想,你掌握了这些词汇也还是不明白工夫茶是怎么回事。尽管有“茶艺”一说,但这些“表面现象”离“艺”还很远很远。
潮汕工夫茶的真正的“艺”应该在于品尝的工夫,从品尝中辨别(大多时候是猜测)茶的品种、香型、产地高度,从品尝中推测制茶工序中那一道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和茶的品质,还可以从品尝中品尝到生命的满足和惬意(起码在那一刻!)。
(“满足”是很值得我们留神的现象的。想想生活中已经没有太多可以令我们满足的事情,品茶那一刻,多好。这个方面可以扩展到社会和人文的一些分析。)
品茶的第一重,应该是辩出茶里面的“香”和“味”。“香”是首先就可以觉到的,不论茶龄长短,判断香味应没问题,就算是第一次喝工夫茶,在别人的启发下也会很容易就进入品“香”的角色。品“味”就不简单了,这是判断茶的品质高下的重要依据,它藏在“香”的后面,有时需要回味才能察觉出来。据此,我们大概可以把茶分为四类:无“香”无“味”,有“香”无“味”,无“香”有“味”,有“香”有“味”。
写到这,忽然联想起今天的大学生们来,“专业”和“知识”是否可以对应到“香”和“味”呢?
潮汕人喝工夫茶的茶叶,基本上就两大类,一类来自福建,一类来自本地自产。本地自产又有两个产地,即饶平茶和凤凰茶,其实它们是很接近的。
TOP
4#

有一种说法:畲族人是潮汕平原的第一批居民。传说中畲族的祖先是由东海青龙变成的,人身狗头,所以也有称狗头族的,每年正月二十是他们的大节日,都会请出人身狗头的祖先画像进行祭拜。
凤凰山是潮汕平原的屋脊,最高峰“凤鸟髻”海拔1498米,记得1985年的夏天,从山脚下爬上去花了四个多小时。这里云雾缭绕、忽日忽雨,泉水甘甜、常有异兰发生,5·1前后更是满山杜鹃花,成片的竹林让人联想到童话的世界。畲族人的祖先就居住在这里,以农耕和茶为生,安居乐业、世外桃源。
大概在隋唐时期,这里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山火,畲族人不得不进行迁徙,他们往东进入福建,然后又散居到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中原人南迁的时候,潮汕的原住民却在北迁。后来又经过几次大迁徙,潮汕的畲族人最后的定居点就在一个叫“石古砰”的地方,这里是现在比较公认的畲族的发祥地。石古砰现在是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的一个行政村,现有人口三百多人。(全国畲族人口49万)
畲族人世代种茶,说凤凰茶是他们的产权可能没有什么问题。石鼓砰产出的茶特别优秀,但有另一个地方的茶叶更优秀,那个地方叫“乌岽”。“乌岽”是山名,也是村名,更主要的是茶名。如果说“这是乌岽茶”,人们一定会刮目相看并小心翼翼地品尝的。
乌岽顶上有一池塘,名曰“天池”,水清凉润滑甘甜。前传说此乃火山口,后证实不是,而是复杂的地壳运动之后生成的,水盈常年。池中有一种鱼叫“四脚鱼”,极为珍稀,然此鱼并不可爱,外状与壁虎一模一样。1986年在这私捉了五只回家养,后不知所踪。
乌岽累日云雾迷漫,山气氤氲;间或去雾见日,精神为之一振。这是种茶最好的地方。决定茶品质的高低,一般有几个因素:茶种,地理位置和气候,制作水平。其中地理位置和气候是最不为人所把握的,于是好地方出好茶就成了天经地义。决定茶的品质的诸多因素中,雾气的多少极为关键,雾越多、茶越好。当然,在收获的季节(采茶),晴朗的天气和阳光是很需要的。
乌岽茶一年只采一次,因其高寒,长得慢。最早的是在三月的中下旬开始采摘,最迟的也就是到五六月。在这两个月中,乌岽人不分昼夜地采茶制茶,气氛热闹;两个月下来,大多数人都会瘦去一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茶商都会到这里常住,目的不言而喻;偶尔我也会来,非只为品新茶,更为他们的丰收所感。
八十年代末这里建了一个小小的宾馆,叫“伴云楼”,特好的名字,可惜命不好,营业不下去,已经关门好几年;现在有一叫“天池宾馆”的,倒是经营得很好,老板热情好客豪爽,并有一手酿酒好技术。烟雾弥漫之中酒后品茗,进入体内的全是乌岽的水。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整个乌岽顶就会开满红红的杜鹃花,山花烂漫,煞是壮观!这个时节又是经常天气晴好,山风中隐约茶香,仿佛有“她在丛中笑”之幻。
TOP
5#

古时候,凤凰茶树仅有两个品种:乌龙和红茵。红茵茶到后来发展为黄茶和鸟嘴茶,鸟嘴茶后称水仙,现在的大部分品种都属于水仙。
乌龙茶现仅存于畲族居住区——石古砰,分大叶乌龙和小叶乌龙两种。由于小叶乌龙产量较低,现也所剩无多。此茶种的香、味很接近福建的铁观音茶。
水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从香型分,可分为自然花香型、果味香型、药物香型三大类。花香型的有桅子香、芝兰香、蜜兰香、桂花香、玉兰香、柚花香、茉莉花香、夜来香花香等,果味香型有杨梅香、苹果香、番薯香等,药物香型有桃仁香、杏仁香、肉桂香、姜味香等。
做成的茶叶的香味是自然的,是茶叶本身的味道,不是外加的。有些人相信一定是加了花的,那是他自己忘了高中化学课中所学的知识。这些香味都是制茶过程发酵的结果。但现在市场上确实存在有些茶叶是加了花的,那是商人的一种生意手法,这样的茶不太好喝。
TOP
6#

陈宗懋 中国茶经(上) 中国茶经(中) 中国茶经(下)
http://hnbc.hpe.sh.cn/01/01B/MULU/28.htm

有茶最全、最系统的介绍

茶顛話茶,台湾的网站,有很多懂茶的人
http://www.wwwart.com.tw/tea/


中国茶业在线,资料也多
http://www.asiatea.net/chinese/index.asp
TOP
7#

天神 在 2005-1-28 15:10:41 发表的内容
音响拥护者 在 2005-1-27 23:15:15 发表的内容
请问天神兄,凤凰单丛茶保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它是不是跟普洱茶一样藏得越久越好?还有煮普洱茶时最忌什么?我觉得煮普洱茶时往往是要加水煮第二次时才感觉到它浓香,第一次煮时无论怎么样都有苦涩味,小弟不才,请天神兄指教!!!
  还请教一下单拿音箱的问题,我一直在听众52SE与1.3MKII两者中徘徊,又没有货对比,1.3MKII是否已经停产?我想用德国力无敌前级+国都909双单道后级来推单拿,究竟选那个系列好?请指点迷津!!
单丛的问题就请龙神兄解答你了,丹拿的问题嘛,本来不应该在这里聊的。52SE的声音比1.3MK2暖些,也易推些,但中低频的延伸比不上1.3MK2,潜力也没有后者大。


龙神忙考试呢,好一段时间不见他了。
凤皇茶都不宜久藏,除非药用。一般说来,四五月的茶,到了中秋就很好了,到了春节是最好的,这跟发酵有点关系。
藏茶第一是干燥密封,第二是不要紧压。
TOP
8#

你的宋种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