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4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过四年的努力,基本升级完成现在的配置。 [复制链接]

查看: 1297043|回复: 1423
1#

高音发飙的主要原因在于功放的推力和控制力不足,无法应对这么大的面积。

换器材架或者线材只能缓解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11/8 21:04:0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ljbi4 于 2011-10-2 13:21:00 发表
原帖由 SMERT 于 2011-9-29 0:58:00 发表
高音发飙的主要原因在于功放的推力和控制力不足,无法应对这么大的面积。

换器材架或者线材只能缓解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德国之声的这台合并机在这个面积内控制不住这对音箱,控制力不只是功放的事情,系统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控制力,现在楼主这


兄不同意没关系,可以自己去试,试过后自己会明白。
我不会建议楼主换功放,而会建议楼主考虑换一对箱子。
因为RG14的音色和细腻度很好,推好推一些的中小型落地箱会有很出色的表现,比如ProAc D28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10-02 15:27:54
TOP
3#

原帖由 360 于 2011-9-29 22:46:00 发表
我在陈国凯写的《发烧友手记》书中看到:其中《“小德国”制服“美国佬”》这篇文章里有这么一句-----接好线开声。一听,我们顿时愕然。声音实在不敢恭维。日本(天龙功放)“大力士”面对这小(美国乐聆音箱)“美国佬”,顿时气短。不是不响,是脚软。高频刺耳。听的你心烦。这本书上内容和你所言如出一辙,所以对你所言比较赞同。同时换器材架或者线材只能缓解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我在这套音响系统花费超过10万,就目前的财力还没有办法换音箱,只能换器材架或者线材缓解一些问题。谢谢你这位说真话的朋友和71楼的朋友。


兄客气了,我也是一路走来,交的学费也不少。
以前我用的是德国Accustic Arts Power 1合并机,8欧姆130瓦,4欧姆190瓦,阻尼系数1000,重22Kg,这台功放与RG14的推力和控制力是差不多的,价格也差不多。当时我用它在商家那里推过Dynaudio 72,也是高音发飙,控制不好。也拿到朋友家里推过单拿C1和25周年,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也用过德国Audionet Sam V2合并机,多次听过德系的MBL 7008合并机和Burmester 956小后级,对付单拿的箱子都有困难。
我听过一次Symphonic Line的功放,不记得是否是RG14了,并没有感觉它能够超越以上4个德系品牌的产品。
TOP
4#

原帖由 360 于 2011-10-2 23:19:00 发表
我不会建议楼主换功放,而会建议楼主考虑换一对箱子。
因为RG14的音色和细腻度很好,推好推一些的中小型落地箱会有很出色的表现,比如ProAc D28
针对高频刺耳的原因我的主要看法是功放的推力和控制力不足,为了减小这种负面情况,我继续通过布置房间、调整音箱位置和换器材架、线材缓解问题,如果没有较好的改善,以后只有等有米后换音箱,如果要换音箱我还是想换德国意力210CE,这个音箱和丹拿声音取向


210 CE早已停产,买不到了
210 CE对功放的要求并不比220低,毕竟210有4个单元
TOP
5#

原帖由 360 于 2011-10-6 16:12:00 发表
昨晚调整了一下音箱的摆位,可惜作用不大。  


推丹拿,推力和控制力到位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推力和控制力不到位的情况下换线和换机架只是隔靴搔痒。
TOP
6#

把大主流电源线拿下换成随机电源线试一下,看高频是否还毛糙不耐听。
TOP
7#

RG14虽然推力不足以搞定220,但本身不应该存在高频毛糙的问题。
VDH Integration和OCOS也是很中规中矩的线材,不会导致这个问题。
有可能是某件器材或者线材有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是兄家里供电的质量不够好,存在较多其他电器产生的干扰。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10-10 22:19:53
TOP
8#

原帖由 360 于 2011-10-11 23:16:00 发表
俺洋文很差,招牌上的洋文啥意思?


林宝坚尼广州专卖店
TOP
9#

我看了一下介绍,RG14 Edition用了400VA的牛,一个声道2对功率管,这与我以前用过的AA Power 1合并机类似(550VA的牛,一个声道2对功率管)。这样的配置推力和控制力应对Focus 220还是捉襟见肘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