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8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听音乐、品名茶(普洱收藏篇)! [复制链接]

1#

songlin 在 2004-5-17 22:21:18 发表的内容
Rogers 在 2004-5-15 17:49:46 发表的内容
我靠,铁观音又涨价了。

有那位大侠知道“本山”和“铁观音”在外观和口感上有何明显区别?


“本山和铁观音的区别”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的。看实物比较才好说。
我以个人的观点说说,不对的地方请各位DX指教。
本山和铁观音同属闽南乌龙,区分要从这两种茶的高级别里才好区分,汤色:本山金黄;铁观音金黄绿或金黄。味:本山醇,鲜爽,兰花香或者是桂花香;铁观音醇厚,密桃香或兰花、桂花香,有韵。外观:本山叶小,绿叶红镶边,梗小;铁观音叶稍肥些,也有些是镶红边,梗比本山大(但是梗太硬的则为烂茶)
另外上好的铁观音味略酸,在据说广州开价3000左右(可别买到喷酸醋的。。。呵呵)

铁观音回甘明显。叶比较厚所以茶的颗粒一般较大。假如好的本山混铁观音能骗到不少老手。
凤凰单丛是指凤凰山产的单丛。是好的单丛。另一个是宋种单丛也是极品。
单丛叶的颜色为黄色、完整,有蜜味,价格不菲呀
分享 转发
TOP
2#

就铁观音来说,我喜欢秋茶。比较在意茶味
TOP
3#

茶艺乐园的陈生力推普洱,我还是未能完全接受。
TOP
4#

rgs11om 在 2004-11-9 11:45:45 发表的内容
最近,社会上对农夫XX有点负面传言,不知真假

讲讲?家里长期喝着
TOP
5#

迈戈 在 2004-10-22 14:05:26 发表的内容
龙神转世兄,我提这问题是非常善意的!我本身也是潮汕人,有一位朋友也是做茶生意的,他本身也有“养壶”,其中有几条意见养了二十几年了,里面的茶垢已经很厚的,他也只知道前人说养茶壶养到茶垢厚是很好的,但就说不准,到底里面会不会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东西,毕竟里面不是很干燥,会不会有什么对人体不好的细菌什么的,当然,凡事都有好和坏一面,不知是如何的?
有知道的朋友请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我隔一段时间就用水磨砂纸清洗一次
TOP
6#

天神 在 2004-10-9 8:17:48 发表的内容
相片就没有了,那去作广告啦!不好意思啊!
神龙兄、流氓兄能说说你对岩茶的品后感吗?我品的那种听说非常不错,我自己也感觉良好,味感有点像上等的铁观音,但是多了点烤焙的碳香味和岩香,但我没有问朋友这是什么档次的,说实话,其实自己以前还没有喝过岩茶,喝这么多还是第一次,喝了那天晚上整晚都睡不着...... :)

不是喝多了,换茶经常发生的。
TOP
7#

龙神转世 在 2004-10-24 23:15:34 发表的内容
我是流氓我怕谁 在 2004-10-24 20:22:5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4102420191787421.jpg[/upload]





我来猜一番,上面一叶是本山,下面一叶是铁观音。

我猜反的。
TOP
8#

天神 在 2004-1-18 20:38:37 发表的内容
lybxr 在 2004-1-18 20:32:07 发表的内容
这么贵呀,比音响还贵。
一斤计算,我们一般喝的都是十到二十年的,一百多到几百块吧!

不是青饼吧。可能有假,有些是经过处理催熟的。真二十年的要万/饼。
TOP
9#

天神 在 2004-12-14 13:27:11 发表的内容
老头子 在 2004-12-13 23:33:13 发表的内容
都是大壶 350~400cc。牛饮
我个人喜欢第二个。

有眼光,据说是大师的作品,前一个是工艺师的作品.
TOP
10#

野火春风 在 2004-12-22 15:52:51 发表的内容
[无上欢迎!!!介绍一下老兄你喜欢喝什么,好吗?:)

      平时最常喝的茶是一种山茶:采自海拔1000米的铁山嶂,山茶是野生的没有施用化肥,农药,每年在谷雨前后采一    次,用手工制作,密封七,八年很珍贵,[/quote]
锅笃茶?
TOP
11#

2A3el34 在 2004-12-19 16:49:11 发表的内容

生机

这个瓜是否蒋容的作品?
TOP
12#

天神 在 2004-12-12 14:22:08 发表的内容
我打算到朋友那里买一个方壶,朋友说可以对我特别提供分期付款,大家觉得方壶有什么好介绍?:)

哪个大师的作品?要搞到分期付款?
TOP
13#

rgs11om 在 2004-12-14 18:18:2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4121418182034780.jpg[/upload]

壶嘴有些特别
TOP
14#

都是大壶 350~400cc。牛饮
TOP
15#

偶想买个壶,粗用

或这个

帮忙看看手工如何
最后编辑老头子
TOP
16#

紫砂歷代名家紫砂歷代名家  转
北宋
早期紫砂時期。1976年,宜興丁蜀鎮羊角山發現紫砂古窯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殘片。經考証,其年代上
限為北宋中期。據此,我們可以斷定,宜興紫砂器的生產歷史已有將近一千年了。
宋人歐陽修。梅堯臣等都寫過歌詠“紫甌”的詩詞,或認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經誕生,而日受到上層社會的歡
迎。1976年7月,在宜興丁蜀鎮的羊角山,發現古窯址的廢片堆積,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殘片,泥色紫紅,泥質
粗糙,手工技術不高,成品有明顯的火疵,復原所得大部份為壺。羊角山窯,判斷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
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這一發現,被認為印証了紫砂始於北宋的看法。
歷代名家(明朝時期)
文獻中確切記載的紫砂歷史,是從明代正德年間供春學金沙寺僧製作茗壼開始的。供春所制,據第一部紫砂藝
術的專著-周高起在天啟年間寫成的《陽羨茗壼系》中所說,當時已經極難經見。現存傳世的供春壼;見於著
錄而且很著名的有兩件:一件是“樹癭壺”,傳說曾為吳大澄收藏,後為儲南強所得,把下刻“供春”兩字,
裴石民配製壺蓋,黃賓虹為之定名,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另一件是原羅林祥先生收藏,後藏香港條具文物館
,壺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香”兩行楷書銘款的“六瓣圓囊壼”。據顧景舟先生談,曾見過樹癭狀進有十二件
之多,不合文獻所載供春壺的特點,似難以定為真品。不過,傳世供春獲作為明代中後期紫砂器的標志,時代
賦予的地位還是不可忽視的。
明代中期
據明.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創始》記載:金沙寺(宜興湖父鎮西南,為唐相陸希聲山房)僧搏紫砂細士,搜
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蓋、底,作成壺具。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金沙寺僧的確切年
代,已經難以查考。據推測應比供春年代略早,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
考古發掘所見有明確紀年可考的紫砂實物,現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這是一件提梁壼,通高17.7釐
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華門外馬家山的明司禮大監吳經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磚刻墓誌。這件盛的質地
、制法,可與羊角山出上標本相比照,它的胎體近似缸胎而質地較細,壼面站附著“缸壇釉?“,証明當時燒
制紫砂還沒有另裝匣缽,是與一般缸器同窯燒成的。吳經墓出土的這件壼,對於鑒定供春生活時代製作的紫砂
器,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明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據《宜興縣志》記載:明正德間,有制帝名師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穎精
巧,溫雅天然,質商而堅。負有盛名,所制 “樹癭砂壺”為世間珍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金沙寺僧(約1506_1566)
供春(約1506一1566)
明代嘉靖~萬歷年間(1522--1619)。當時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趙梁、袁錫、李養心和時朋。時鵬、董
翰、趙梁、元暢是嘉靖、萬歷時期的著名陶工,號稱“四大家”。清乾隆年間吳騫所著《陽羨名陶錄》說:董
翰始創菱花式壺,趙梁多製作提梁式壼。他們的作品都有傳世,當然不多,收藏家和鑒賞家很注意鑒別考証。
落翰(約1567_1619)字後溪,始制菱花式命趙梁(約1567_1619)多制提梁式壺
李茂林(約1567一1619字養心善制小圓式壺上有銑書記號
時朋(約1567_1619)大彬之父
時大彬(約158O_1650)時鵬之子時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後最著名的陶藝大師。他生活在萬歷年間,所用
陶土雜有炮砂,制壺不務妍媚,林雅堅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壺,後識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等人,接受品茶、
試茶理論的啟發,一反舊制,專做小壺。這是紫砂壺藝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論裏說:“壺供真茶,正在新
泉活火,旋倫旋嗓,以盡色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茗香,俾得團
結氤氳。“與時大彬同時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忡芳、惠盂臣都迎合時代的風尚製作小壺。
明代後期
紫砂名師時大彬及其弟子李忡芳、徐友泉,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贊譽。時大彬所制茗壼,千態萬狀,信手
拈出,巧奪天工,世稱“時壺”、“大彬壺”,為後代之楷模。萬歷時名工還有歐正春、邵文全、邵文銀、蔣
佰(草字頭下一“誇”)、陳用卿、陳信卿、閩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後溪、陳忡美、沈君用、陳
君等。萬歷後的名工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子畦
、徐次京、惠孟臣、葭軒和鄭子候等。
李忡芳(約1580_1650)李茂林之子大彬門下第一高足
徐友泉(約1578_1644)名士衡
歐正春(約1578_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
邵文金(約1580_1646)又名哼祥大彬弟子仿漢方式方壺獨絕
邵文銀(約1586_1648)大彬弟子製作文雅精巧
蔣柏誇(約1600_1644)名時英大彬弟了
陳信卿(約1600_1644)善仿時大彬李忡芳的作品
陳光甫(約1619_1654)仿供春大彬壺
陳俊卿(約1216_1661)為大彬弟子
沈君盛(約162O_1654)善仿徐友泉壺,為大彬再傳弟子制壺參酌沈君用的技法.
陳子畦(約1625_1690)善制徐友泉壺式
邵蓋(約1580_1636)制壺工巧,與大彬同時自樹規模。其篆章字法與邵亨裕、亨樣風格相同,當時有“邵家
壺”之稱。
周後溪(約1581_1639)。
邵二蓀(約1580_1639)。
陳用卿(約162o-1661),俗名陳三呆了。製作工細,題款字體仿鐘繇筆意。
陳正明(約1596-1661),制器極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陳正明制”。
閔魯生(約1620-1654)仿製名家作品,都極認真,神形酷似。
陳忡美(約1621-1655),婺源人,初于景德鎮做瓷,他覺得做瓷器的人太多,很難出名,後來到宜興制陶。
他善於配土,又擅長雕刻各種鎮紙、香盒等文房擺件。惜早卒。
沈君用(約16ic-1666),名士良,又名多梳。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器上的“色象天錯,金石同堅”的贊語
。以離奇著稱。人稱“沈多梳”。後因壼得罪官府而陷於冤獄。
徐令音(約162if667),相傳為徐友泉之子,也稱小徐。
陳辰(約1620-1660),字共之。壼款雕刻得非常好,許多陶工都請他幫忙,是制壼人中的書法家。
陳和之(約1621-1654)。
陳挺生(約1620-1661)。
周季山(約1615-1662)。
沈了澈(約1610-1666),桐鄉縣人。與時大彬齊名。所制壺式與徐友泉相仿。
惠孟臣(約1620-1671)。
 
歷代名家(清朝時期)
陳遠(約1651-1722),字鳴遠,號鶴峰,一號石霞山人,又號壺隱。善於制壼、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
、沈子澈之間。作品傳下來的甚少,有“宮中艷說大彬壼,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譽。款式書法比徐友泉、沈子
澈還好,有晉唐風格。
王友蘭,康熙四年(1665),曾制蘇州拙政園茗壼
金世衡(約1683-1783〕,“世衡”一作“士衡”,荊溪人。注重于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欖形
為主。
邵基祖。
邵元祥。
方曾三。
邵玉來。
邵玉延。
邵旭茂。
鄭寧候(約1698-1766),善摹古器,書法亦工,制壼服薄而堅致、規矩。
惠逸公(約1766-1831),逸公制壼,大小均有諸色泥質俱備,他的工巧,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故世稱“二
惠”。只是孟臣製品渾樸兼具精巧,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惠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長,而楷書尤有唐人
遺意。刻字用竹刀或鋼刀,或飛舞或沈著,壺的泥色最奇。小帝制得很好,但比不過手制大壺古樸可愛。
華鳳翔(約1683-1783),善仿古器,以彩釉漢方壺較多。
陳漢文、陳陰乾、陳覲侯(約1702-1765年),荊溪人,所制古器極精雅。傳器中壺少而古器多。
許龍文(約1701-1755),荊溪人。所制多花卉造型。壺底常有“荊溪”印。
范章恩(約生於1740〕,字迪恩。在宜興制壺頗負時譽。所制壺皆扁身、鞠流、平蓋,風格嫻雅,
骨肉亭勻。題名書法似米芾。
潘大和(約1761-1820)。
葛子厚(約1760-1850)。
楊彭年(約1772-1854),字二泉。乾隆時制壺多用模子,彭年制壺則用時大彬捏造法,雖隨意製成,自有天
然風致。嘉慶時陳曼生請其制壼並書,文人壺風大盛,將紫砂壺導入另一境地。彭年兼善刻竹,刻錫亦佳。印
有“楊彭年”、“彭年”、“二泉”唯應和文士黃彭年加以區別。
楊寶年、楊風年(約1773-1861),前者為楊彭年胞弟,又作葆年,字公壽。後者為彭年胞妹,字玉禽,擅制
竹段壺,人稱“楊氏竹段壺”。都曾為陳曼生制壺。
吳月亭(約1812-1864),字竹溪,為楊彭年後輩,善雕刻。
馮彩霞(約1790-1861),女,宜興人。曾被廣東伍元華請去制壼。書法學歐陽詢,間有草書。
 
歷代名家(清末民國)
任淦庭(1889_1968)紫砂裝飾藝人。
裴石民(1892_1979)為供春的樹癭壺配製了壺蓋。
吳雲根(IS92_1969)作品以竹子題材為主,實用美觀。
王寅春(1897-1977)喜制各類方器及筋紋器茶壺。
朱可心(1904-1986)原名開長、凱長。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了梅樁壺 “報春”等十幾種新品,以花卉見長。
顧景舟(1915年I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青年曾用藝名”景””景記””曼唏、”武陵逸”
,”荊南山樵”,”瘦萍”,七十後愛用“壼叟、老萍”。受藝友提議謂“藝海一景舟,鼓足風帆,勇往直前
。”早年曾用藝名“曼烯、武陵逸人,荊南山樵,瘦萍”,晚年愛用“壼叟、老萍”。少年就讀于蜀山東坡書
院,隨校氏呂梅笙研修古文。18歲時,因戰事家這中落,遂承祖業,隨祖母邵氏習陶從藝,並博覽古今紫砂制
陶名著,吸取前人精華,憑著自身的文學素質,初出之犢,才華顯露,練就一手化實的制壺技藝,臍身于帝藝
名家之列。20歲左右,曾應上海古玩商郎氏藝苑聘請,仿古作陶;每遇歷代名作反復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
品與博器相比,就技藝有過之無不 及。1942年,窯場一片蕭條,其甘於清貧,一面製作經營紫砂,以維持生
計,一面專心研讀以充實自身。曾一度在上海標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師,從礦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
陶瓷工藝知識,“曼烯陶藝”成為人們爭相覓取的珍品。1945年後,與滬上畫家吳湖帆,汀寒汀,唐雲,王仁
輔、來楚生交往甚密,經常切磋陶藝,合作藝品,傳世至今,珍如拱壁。1948年,山汀寒汀作畫,吳湖帆寫詞
的《石瓢壼》,簡潔明快,直書官畫,講究錢條的流暢舒展,權衡比例的諾調秀麗給人以整體形象大方、樸素
、便利、實用之感。1954年I0月,和紫砂從業人員一起組織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生產工場的興建籌建工作
。1955年1月,擔負紫砂工藝的招生和技術輔導的育才重任,並完成了國家禮品展品的製作。1956年,被授予
工藝美術藝人稱號,為紫砂成型技術輔導員,同年與來廠實習帶隊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莊教授切磋交流互相
學習,結為知友,共同完成《提壁茶具》的創作,積極參與紫砂成地汪漿,轆轤車的技術革新,以提高勞動生
產率,擔任紫砂廠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時,參加北京人氏大會堂江蘇廳的佈置工作,設計了一批大型餐具及高檔
花盆。1960年後,為提高紫砂技術,專事指導打樣設計改進紫砂專用工具,練兵習藝,從而使整個紫砂生產工
藝水平向精益求精邁進,又訪遍北京、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等地博物館,尋覓珍品,鑒定品評,並
與中國許多著名教授如高莊、馮先銘、孫文林、劉汝磁:畫家傅抱石、陳之佛、亞明;陶甕科學家劉秉誠、李
國幀等進行廣泛的交友聯誼結為至交,為中國陶藝事業的發展積極奔走。1975年起,為揭開紫砂文化之譴,多
次配合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專家教授,跑遍宜興地區古窖址,開展發掘研究工作,對野羊角山宋代
紫砂窯址進行認真考証。對紫砂陶的歷史沿革,名人。清況、古陶鑒定,做了大最的資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先
後發表數十萬字有關紫砂陶藝的論文。1980年,挑選技術尖子,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羅桂祥先生的供樣,指導複
製歷史名作。總結過去的實踐經驗,抓住技術要點,毫無保留地進行傳授示範。理論上定期為他們上課,寫成
紫砂工藝二十一講。1981年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施上,大展紫砂雄風,為羅桂祥博士兩百余件藏品作鑒定,並
開展紫砂陶藝講座,給許多國家的學者和鑒賞家團下深刻的印象。於1957年、1959年、1979年三次參加全國工
藝美術人代表大,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作品發表於<人民日報>,他的名作受到國內外同仁的高度評價。
1982年被國家評為工藝美術師,1989年晉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宜興紫砂”被國家評為銀質獎,方圓牌高級
紫砂茶具”被國家評為“金質獎”。
198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授於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1991年捐資20多萬人民幣,設立宜
興丁蜀鎮教育基金。1992年在第三屆陶藝節“紫砂國際文化研討會”,會上發表《紫砂陶史概論》,為紫砂陶
藝史家、鑒賞,收藏,提供理論依據。親自編著的《宜興紫砂珍賞》,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發行,1993年11月
應邀赴台灣,舉辦“宜興紫砂陶精品展”。
顧景舟盔上用章,印款較多,章法講究,有姓名章,閑章、有自刻其印,水準,風格籍前人遺意,斯藝事間意
明有,如“自怡軒”、“得一日閑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嚼墨看茶”、“攀緣齋意堂制”、“
景舟七十後作”,有上海書畫金石家來楚生所篆“景舟制壼,景舟手制”,有吳湖帆得意門生書篆刻“顧景舟
”等印,也有金石家王少石刻“荊山壺隱,陶宛外史,得意甚愛”。八十年代晚期與韓美林合作專用章“歷下
美林”成為藝緣的印証。
蔣蓉(女)(1919--)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設計協會會員、澳門工藝美術家聯誼會
名譽顧問。1919年10月生,高級工藝美木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設計協會會員、澳門工藝美術家聯
誼會名譽顧問。11歲跟父學藝,1940年又父攜上海製作仿古紫砂器,曾任上海中國標准陶瓷公司技術指導。
1944年為上海虞家花園設計製作一批花盆。1947年回家鄉,1950年任潛洛鄉婦聯主任。堅持創作,有《雙鼠喜
松壺》、《象真果品》等代表作品。1955年參加蜀山陶業社紫砂工場,創作了《荷花壺》、《牡丹壺》,並改
革成則工藝。《文化新聞》、《中國美術》等報刊曾專題介紹,《荷花布》在全國陶瓷工業會議上評為特種工
藝品獎,並為周恩來總理出國趕制20套《果品》。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提升為紫砂成型技術輔導員
,成為當時紫砂行業七大藝人之-。1957年設計製作《佛手壺》嘗試注漿生產方式製作茶壺,工效提高十餘倍
,從此各式各樣新奇產品可滿足出口汀貸需要。隨之當選為先進工作者,縣人民代表、政協委員。1958年其輔
導50余名青工,創作了《金瓜壺》、《菱形壺》、《蒔花三腳盆》、《葉形煙缸》、《南瓜煙缸})、《大栗
杯》、《竹跟筆筒》等數十個品種提供批量生產,又製作了一十【精美作品如《蓮蓬煙具})、《竹節煙具》
、《小藕筆架》、《南瓜壺》、《荸薺壺》、《婦女耕牛》等作品提供各種展覽會展出。1973年後,開展創作
設計活動,壓抑的陶藝創作又獲新生,才思如湧,創作《白藕酒具》、《批把筆架》、《蛤膜捕蟲水盂》、《
樹段盆》等,以大自然的精靈造型,飽含生活氣息的作品,受到梅內外收藏家的喜愛。1978年《白藕酒具》、
《荷花壺》在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上受到很高評價。中國汀蘇省工藝美術品展示會(1981年)在日本展出之際
,《白藕酒具》吸引許多本高級議&爭相購藏。1978年後創作熱情更高,又創作了《西瓜壺》、《芒果壺》、
《綠荷葉壼》、《荷花瓣壼》等作品。1983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造型進修班學習,創作了《百壽樹情
壼》、《玉兔拜月壼》、《菊芯花蝶》、《松果壼》、《荷葉壼》、《雙龍紫砂硯》、《荸薺壼》等,先後參
加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的官興陶器展、北京的“宜興紫砂陶匯報展”、日本橫濱舉辦的“育興陶瓷展覽”。
《月色蛙蓮壺》獲香港錦峰最高榮譽獎,《芒果壺》、《西瓜壺》被香港條具文化館收藏,《荸薺壺》被英國
維多利亞亞伯特博物館收藏。1986年江蘇省宜興陶瓷藝術展在香港展出時,其作品尤引人矚目,《荷葉壼》被
人以重金購藏。1987年其作品《批把筆架》于中國方興陶瓷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受到觀眾喜愛。
1990年後多次赴馬來西亞、香港舉辦展覽,並發表論文《師法造化、博采眾長》。1997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參加
“陳鳴遠作品研討會”,與世界著名學者共同探討,對藏品風格作鑒定。多年來其為集體經濟創造的效益可觀。
徐漢棠( 1913-)生於紫砂陶業之家, 50年代隨顧景舟學藝,技術全面。 1932年出生,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美術學會理事、中國陶瓷協會會員、中國輕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
學會高級會的、上海紫砂協會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協會顧問,現為無錫市政協委員、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研究所
所長。五十年代初拜當代紫砂泰斗顧景舟為師,成為其第一個弟了。舊55年進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工藝
廠前身),1955年被派到無錫學習,開創紫砂模型生產新工藝,設計了千蓋的鐵模壓坯,石膏模注漿等新品,
1965年為上海市盆景協會設計製作250種花盆,一時滬上叭收藏“漢棠盆”為快。1970年設計創作的什錦水平
克(一套十件)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展覽赴美國展出,該產品引起廣泛的汪意和興趣,以致長年暢銷不衰。
1975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日用陶瓷美術設計培訓班學習。同年參與宜興陶瓷公司主編的《紫砂陶器
造型》的實物測繪、制圖工作,該書由輕工業出版社於1978年出版,其作品運用紫砂開片冰紋手法,使紋理妙
若天成,壺蓋移位,線紋吻合。其不僅用鋪砂,調砂等裝飾手法,還運用禮花、邊花、填花等多種手法,
1979年宜興陶甕展覽在北京故官展出,其作品吸引眾多觀眾,1979年從紅木雕刻鑲嵌銀絲的工藝中受到啟發,
與徐秀棠,鮑忡梅等研討,終於創作出二套《十五頭嵌銀絲咖啡具》,“紫砂鑲嵌銀絲”的新工藝從此受到藏
家鐘愛,1980年《四方冰紋壺》獲全國陶瓷美衍設計評比憂秀獎;1982年《上六茶具》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
比二等獎; 《雜錦水平壼》,《微型雜錦壼》獲江蘇省四新產品特等獎及一等獎。1986年應邀到香港作技術表
演,各大報紙、電視台均作報道,《歲寒三友》、《三菱花》和《大型掇壺》受到高度評價。1987年香港海洋
公司舉辦展覽,其以海濤為題設計了《碧海明珠壺》、《古碑窺今壺》參展。1985年又以《寒江獨釣》參加香
港華翠公司舉辦的“宜興紫砂當代名人作品展”, 1992年應台灣民族文化基金會邀請,與胞弟徐秀棠到台
灣進行學術交流並到東海大學講學,操作示範。1997年兩件大型作品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現代陶藝展”。
徐秀棠( 1937-)漢棠胞弟, 1937年12月生,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
員、中國陶瓷美術協會理事、江蘇省文史館館員。1954隨陶刻藝人任塗庭(江碩)學習陶刻裝飾技藝。1955年
進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廠前身)1958年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民間藝人雕塑研究班學習,後轉人“泥人張
”工作室學習民間泥塑,1959年曾參加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的雕塑創作。1968年主持井試制成功高2.8米的紫
砂陶大地雕塑《毛主席去安源})。1972年恢復負責開展了多方面的創作設計研究工作,試制成功適合雕塑生
產的泥料,採用色泥、鑲嵌、琢毛等手法,並用“輝發釉”燒成雕塑,首次創作了《丙遊記人物群雕》在廣交
會上受到客商喜愛。1973年主持總體設計了《銀葵茶具》氣《水利責》、《魚形文具》、《魚紋瓶》等作品,
運用甕,竹、金屬材質與紫砂工藝巧妙結合,如“甕珠鑲嵌”、“防銀絲”“色泥”、“錦紋”“琢毛”等多
種裝飾技巧。1977年與江蘇省雕塑家一起,在蘇州東山紫金庵臨摹18羅漢泥塑、用紫砂陶燒制小樣,分別山江
蘇省工藝美術單位存檔。1978年創作了《蕭翼賺蘭亭》、《曹操煮酒論英雄》、《雪舟學畫》等著意人物內心
世界,形態逼真的作品,先後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宜興陶瓷展覽和全國陶甕藝術展評活動獲全國美術設計獎。其
中《雪舟學畫》投產後連續8年盛銷不衰。與顧景舟合作撰寫的《宜興紫砂工藝陶》於1979年發表{江蘇陶甕
》。之後相繼創作一十t以群體組合,文化名人和民間典故題材的作品,有《鑒真和晁衡》、《劉海戲金贍》
、《兩長喜珠》、《坐八。娜,《四代書法家》、《飲中八仙》朱其中《坐八怪》在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中
獲一等獎。1981年與顧景舟等參加香港市政局舉力、的“亞洲藝術節”。1986年設計紫砂陳設陶《丙寅大吉》
獲全國陶甕設計評比一等獎,1987年其到紫砂二廠任雕塑藝術分廠廠長熱心于對青年的培養,並首創特大型陶
藝,高162釐米、重172公斤的《淨瓶觀音像》.大型《花生》、《冬筍》,《靈芝》、《鼎獅熏香爐》等文玩
陳設陶。他除從事陶塑創作之外,在綜合陶刻、陶塑的基礎上,設計創作一批別具風貌的紫砂壺有《龍鳳壼》
、《天威壼》、《靈豹壺》、《時袋壺》、《大平壼》、《竹報平安》等,並在鏡刻銘款上做學問,作應時,
應深,應情之銘文,期間發表論文《紫砂陶刻藝術理論》,在《文匯報》舉辦“紫砂文化徵文獎”中獲得一等
獎。還與顧景舟一起編輯《宜興紫砂珍賞》,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發行。1990年其從宜興人文題材中塑適雕塑
藝術形象,主要有《供春學藝》、《紫砂藝人邵大亨》等。在“中國第二屆紫陶藝術展覽會”上發表新作《十
八羅漢》。這些作品憑惜藝術功能的發揮再創選,突出人文精神,演示整休形象,獨具險力。1989年赴日本訪
問。1991年受日本陶藝家明星大學的邀請訪問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武常野藝術大學、明星大學陶藝系,並參觀
眾多的展覽和博物館。1992年與胞兄徐漢棠應台灣省民族文化基金會邀請,到台灣訪問,開展紫砂文化的兩岸
交流活動。1994年與日本著名陶藝家高弘先生組建中外合資企業宜興長樂弘陶藝有限公司。任技術總監。
1996年再度受台灣民族文化基金會邀請,訪問台灣,發表《試說紫砂雕塑的藝術表現》,作品受到台灣同行的
極高評價,1996年獲得中華民族文化薪傳獎,發起主持“首屆中國現代陶藝展”。其從事紫砂工藝40多年,不
僅在紫砂工藝上有較深的藝術造詣,而B研究中國繪畫,書法,並將之融會貫通到紫砂工藝創作之中。創作了
200多件紫砂陶塑憂秀作品把傳統技藝和現代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許多作品被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博物館、故
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收藏。
 
新中國時期工藝美術大師(9名) 1996年江蘇省政府授予
顧景舟(l915-1996 )原名景洲,有年曾用藝名“景”“景記”“曼唏”“武陵逸人”、“荊南山樵”“瘦
萍 ”,七十後愛用“壼叟”、“老萍”。
蔣蓉(I919-)原名蔣林鳳,生於紫砂世家,以善制肖形仿真的文房雅風及壼類見長。風格構思奇特,配色
巧妙,做工精細,形象逼真,充滿童趣。作品有荷花壼,荸薺壼,蓮藕酒具及白果計。
徐漢棠(1913-- )生於紫砂陶業之家,50年代隨顧景舟學藝,技術全面。
譚泉海(1937- )別號石泉,1958年隨任淦庭學習紫砂刻畫技藝,1975年入中央工藝美術進修陶藝課程,
書法繪肉功力紮實作品多樣,所刻字畫挺秀細膩。
呂堯臣(l943- )1958年入大興紫砂工藝廠,隨吳雲根學藝,年代開始創作紫砂造中,風格清新,製作精
緻,多次獲獎。
汪寅仙(1943-)別號朝陽,1956年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跟吳雲根,裴石民,朱可心及蔣蓉學藝,
1975年入中央工藝美院進修陶藝課程。作品以塑器見長,構思奇妙,製作精細。
何道洪(1943- )1958年入宜興紫砂中學後轉入子砂廠,師從王寅春、裴石民,1975年入中央工藝學院進
修陶藝課程。
鮑志強(1946- )1959年入宜興紫砂工藝廠,隨諸葛勛、范澤林學習紫砂刻畫技藝,後得任淦庭1975年入
中央工Z美院進修陶藝課程。
 
工藝美術名人(9名)1996年江蘇省政府授予
李昌鴻(1937- )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顧景舟學藝,1959年後擔任技術管理及行政工作。
許成權(1939- )別名承權,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朱可心,1958年後專事藝徒訓工作,功底紮實
,以梅 題材的塑器見長。
吳震(1941--)1961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跟吳雲跟、朱可心學藝。
謝曼倫(1942- )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範正跟、朱可心學藝,作品以竹節樹為題材,風格紮實,
技法細膩。
周桂珍(1943- ) 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跟顧景舟、王寅春學藝、制壼以幾何造型為主,線條流暢
,做工細致。
鮑仲梅(1944- )1959年進廠隨任淦庭學習刻畫枝藝,70年代探索紫砂裝飾新工藝,創造以金銀絲鑲嵌裝飾的新
工藝,技法精到,廣受歡迎。
顧紹培(1945- )1957年入紫砂中學,1958年進紫砂廠師從陳福淵學習盆藝技術。作品類型多,茶具、瓶、盆做
來得心應手。
潘持平(1945- )1957年入紫砂中學,1958年進紫砂廠師從陳福淵學制花盆。1964年閞始獨立設計紫砂花盆,
1981年後在顧景舟指導下製作茶壼,作品以方壼見長,規矩挺括。
 
歷代名家(現代名家)
高級工藝美術師(23人)
李碧芳 儲立之 曹婉芬 張慶成  范洪泉 葛明仙  何挺初  張紅華 毛國強 周菊芳 咸仲英 淩錫苟 程 輝 周尊嚴 沈漢生
夏俊偉 曹亞磷 邵新和 范永良 劉惠大 楊勤芳  陳建平  吳同芬  徐達明  顧道榮 高麗君 王石耕 束旦生 吳亞平  吳祥群
陳國良  束鳳英  江建祥 吳 鳴  季益順 施小馬 儲集泉  何六一  吳扣華 倪順生 葛陶中  
工藝美術師(55人):
王福君 廖江玲 高洪英  施秀春  李美金 蔣春帆  蔣 彥  丁洪順  高建芳  李慧芳  劉建平  許艷春  鮑月兔  周定華  
黃自英 崔國琴 徐維明  王桂芬  邵澤平
TOP
17#

天神 在 2004-12-30 22:30:28 发表的内容
玫瑰仙子 在 2004-12-30 22:23:45 发表的内容
        壶嘴上还残留着普洱的汤色呢:)
    天神这壶仙子越看越喜欢,可惜我这边店里没见到,否则一定出银子把它抱回家,这工艺师不会只做了这一把壶吧?
是沈美华小姐做的,不是名家壶,但我还是想再买多一只收起来,如果你见到哪里有卖,千万要告诉我呢!:)

这个是否精仿?才卖几十
TOP
18#

Rogers 在 2005-1-1 18:53:22 发表的内容
玫瑰仙子 在 2005-1-1 18:46:00 发表的内容
唱片经典我也看到了,觉得写得太简单,就没买。仙子个性:宁吃鲜桃一口,不。。。


树都没有载好,怎么会长出好桃子。

呵呵,那你自己慢慢消化那么多食物吧,担心消化不了。:):):)

认定是初妹?偶看你错了
TOP
19#

Rogers 在 2005-1-24 8:05:44 发表的内容
重焙火的观音越久越好,可以收藏起来当药,肠胃不爽一吃就灵。

呵呵。确是如此说的
说每年用炭火焙10小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