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黑胶追求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18334|回复: 98
1#

同感!顶一下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24 0:30:4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2#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9-9-23 11:30:00 发表
比如过去一直说模拟胶片很肉感,普通的数码摄像机是给孩子玩的低档次玩意,大导演是不用那玩意的。
但是美国RED的摄像机,好象有大爆并取代的趋势。
目前数码相机已经是彻底把胶片干掉了。然后手机可能再把数码相机干掉。

各个传统领域,都在被击破

很多人一直在说数码无味不自然。

但是有一点,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数码技术它现在还是一直在与日进步的,包括对音频的技术。
而模拟技术,死胡同了已经。有极致瓶颈

现在的数字音频技术,你还可以说它不成熟。就叫它2.0吧?但是以后3.0或者什么4.0的升级呢?时间的问题而已  


数码技术的进步当然是好事,但早期大师们的模拟录音,不管数码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都无法完整地还原了。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23 11:32:00 发表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9-9-23 10:27:00 发表
同感!顶一下
国庆可能去广州,想拜访老兄。

好啊!欢迎!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4#

楼上的未明白,我的意思是当年的母带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再先进的数码技术又怎样?要听那个年代的录音,LP和开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5#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9-9-23 13:21:00 发表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9-9-23 13:10:00 发表
楼上的未明白,我的意思是当年的母带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再先进的数码技术又怎样?要听那个年代的录音,LP和开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假设它永远不能修复。
就是说数码修复技术也停滞不前的话。
那经过这么多年折腾的母带,把它拷贝模拟成黑胶,效果就好了?以后做成数码来听就不行了?


你还是没明白!当年的头版黑胶是用当年的母带现做现卖的,母带还没经过时间的折腾呢,现在经过折腾的母带,做出来的复刻LP效果当然不好了。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6#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9-9-23 14:50:00 发表
当年的头版黑胶的意思是这头版黑胶它的效果到现在还是没经过时间的折腾?
放到现在再搭配高端器材还原也比起现在的数码技术强大没区别或者说历史上只存在头版黑胶了又或者这头版黑胶永远不能数字化?
那经过折腾的......

当然了!因现代精密的机械加工技术和新的材料应用,用现代的黑胶器材重播当年的唱片,我们能听到的黑胶唱片里的信息量要比5-60年代的人们还要多呢。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7#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9-9-23 15:16:00 发表
论点不一致

我说的是数字化效果的超越问题

不是现在最强的黑胶效果和多少年以前的对比问题。

毛主席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想现在来说谁也不会否认数码技术的先进性,新的数码录音也让我亲身感受到现代数码录音技术是多么厉害。而将过去的模拟录音数字化的技术也肯定会越来越成熟。只是受损的母带,就如一条已经死去多年的鱼,我认为无论数码技术怎么发展,都不可能将它回复新鲜的。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8#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9-9-23 16:22:00 发表
那些当时有限技术下的科隆鱼做出来的标本鱼在民间的保存下可以认为它现在依然新鲜原味?
科学技术马上可以让10000年前灭绝的什么长毛象试管出来。
区区修复问题?不足为奇。
LP就象化石,证明着音乐销售的曾经存在形式。
化石少的可以收藏着玩。
但化石多了。就是煤了。还是可再生的煤。

呵呵!我也希望可以现代的技术将这条“鱼”回复新鲜呢,到时我也不用玩黑胶这么费事了。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9#

我觉得用功夫茶来形容玩黑胶真是挺贴切的。
我也喝功夫茶,虽然讲究不多,但却真是为了解渴,因为喝白开水嘴里淡得难受,可能是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吧。
而我认识的一帮功夫茶烧友,绝对是非常投入的,什么样的天气、季节,要喝什么茶,煮茶的工序,用的器皿、水、火候。。。等等,都是十分讲究的,甚至存放茶叶的陶瓷罐,也要去天光墟的旧货市场淘晚清、民国时期的,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许就像日本人所追求的所谓“道”吧。
同样,玩HIFI,玩黑胶的烧友中,样样都认真讲究的也有一帮吧,像我认识的有几个烧友,家里都有几个唱盘,古董的、现代的,总共装上5、6支臂,备着十个八个唱头,放邓丽君就用光悦,交响乐就用LYRA,爵士就SPU,记得看过日本的音响杂志,还有更疯狂的,家里几个房间分别摆着几套不同的音响,听什么类型的音乐就去他就最合适的房间播放(事实上国内这样的烧友我知道也肯定是有这样玩的),总之就是要追求极致!
回头再说喝茶,同样的一泡茶,功夫茶烧友煮出来和我煮出来的味道,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玩黑胶、玩音响我觉得也是这样,同样一套器材,一百个人估计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声音,怎样玩,玩得怎样,主要还是看态度和对声音的认识吧。特别是玩黑胶,要认真起来是绝不下于功夫茶的。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