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边的网站里看了一些:
donjuan (2003-11-30 12:59:18) No.2
对于两篇文章的内容,我纯属外行。不过有一点意见觉得有必要提一下:
两篇文章所涉及的想必不是一些简单的问题,难为闭门造车所得。但奇怪的是两文作者都未提供可以引证的参考文献及资料出处,单从其形成上讲也太欠学术性了。这里在校的师生不少,此行确实值得大家留意。在这方面还是牛老师作得好些,当然这与他经常在各处发表学术论文有关。不过这些最基本的操作程序,我想还是应从大中小学开始培养起。在我看来,这要比善用华丽的词藻重要多。
对不起,再多牢骚一下。^c^
donjuan (2003-11-30 14:22:56) No.3
先打自己一嘴!因为有些东西没讲清楚。相对而言,第二篇文章的引证较头篇的确要正规些。当然与正规的格式作者-文章书名-出版社-页码等等还是有些差距。从该刊的排版方式看,似乎这还不是标准的学术期刊。像"Critical Musicology Journal" 等,似乎都要严格的多。
classicalworm (2003-11-30 19:26:00) No.4
这个《艺术评论》杂志不是学术刊物吧?! 如果是的话,确如donjuan所说,单从形式上说就不规范,更不要观点能不能让人信服. 象第一篇文章的题目'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 , 俺初看到时吓了一跳, '是什么东西'这样的表达多少是有些轻蔑攻击的意味的吧...中间几段信息还是比较多,但结尾处一句"希望宣科先生切切不可利令智昏,今后的路要走好,要自珍自重",又让俺吓了一跳, 这绝不该是学术文章所为,就是一般比较严肃的讨论问题的文章也不该说这些吧...其他还有许多诸如"怕遭到打击报复"啊, "纳西族人民的羞耻"啊,"什么什么主义作怪"啊等等不负责任的臆断也削弱了文章本身的说服力...这样的文章出现在"南方周末"上更合适些...
周小静 (2003-11-30 20:10:38) No.5
怎么就没人对宣科的胡说八道表示愤慨呢?倒是一直在对文章写法提意见。
我表示!
宣科的确是个聪明人,而且应该承认,他很有魅力,但我仍然对他所干的这一切感到愤慨。政府为了经济效益而明明白白地让他继续欺骗中外游客甚至包括专家,这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
现在的事情似乎是一方赚到了,让另一方眼红了,为什么十几年前人家开始弄的时候不跳出来?非得等到一方要去申请世界什么遗产的时候呢?其一。
双方均只是自家所言,都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好象两小孩在街头打架,互相撒沙子。有点可笑。其二。
记者在其中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央电视台那个所谓节目主题就是:真实与谎言,还没开场就定性了有谎言在其中,如何能说自己保持中立呢?其三。
媒体,在中国早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哪个媒体是清白的?这最后一点并非所谓中立不中立,完全是我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