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大家谈谈复刻的LP的效果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 9524|回复: 70
1#

拿原版与复刻版作比较在下觉得不少发烧同好会存在误区,认为原版代表的就是母带的声音,原版的声音一定是正确的。试想想在当年技术条件有限,在还得为家用音响器材的还原能力考虑动态范围作出很大让步的的情况下,原版的声音是否能充分表达出母带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很值得相榷。而近十年来发行的复刻片,所运用的均是当今最顶尖的器材,最好的胶质,最好的压片工场;当今的家用器材的素质令刻片师无需象他的前辈那样煞费思量。唯一今不如昔的是母带的状态。所以我不敢轻易下结论说原版复刻版哪个更好,拉宾的小提琴哪个版更像真,只是把价格与状态综合进来考虑,我还是会选复刻版。
分享 转发
TOP
2#

翻阅最近一期的TAS榜单可发现许多RCA的原版片已被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片取代。除了商业因素的影响外,我想HP也不至于砸自己的招牌,明明原版比复刻版好得多,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复刻版挂上去。没有复刻版时我们相信HP的耳朵,现在为什么就不能信?我想论坛上的各位前辈高手在讨论问题时大可平心静气些,说出自己的观点与论据就好了,无需再额外添加一些讨伐异己的话。一言堂不好,骂战更无益。
TOP
3#

最后一份TAS榜单的确是98年的,这几年HP也不知在干嘛,也许是数码讯源来势凶猛,大有压倒LP之势,连他老人家都大为动摇;也可能是复刻版如涛涛江水如潮涌来,连听都来不及听,也不好把复刻片全选上去吧,干脆撒手不玩算了.其实我是蛮期待他在退休前最后用心列出一份不受商业因素影响的真心榜单的.
TOP
4#

我爱LP 在 2006-3-17 1:35:49 发表的内容
linnsondek 在 2006-3-16 9:53:34 发表的内容
翻阅最近一期的TAS榜单可发现许多RCA的原版片已被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片取代。除了商业因素的影响外,我想HP也不至于砸自己的招牌,明明原版比复刻版好得多,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复刻版挂上去。没有复刻版时我们相信HP的耳朵,现在为什么就不能信?我想论坛上的各位前辈高手在讨论问题时大可平心静气些,说出自己的观点与论据就好了,无需再额外添加一些讨伐异己的话。一言堂不好,骂战更无益。


TAS镑单上RCA的原版片不是被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片取代,而是TAS认为两者都可以选择。
这份榜单我记得是在1998年出的,那时候200克的重刻片还未有,所以选的是180克版。
180克版的声音确实是和原版比较接近(单指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片),再加上HP的推介,就成了很多JS抄作的理由,EBAY上前段时间也见到一张水星的“HIFI西班牙”抢到80多美圆,很可惜的是当年买得不多。
只是不知HP听到200克版后会有何感想?

珍贵而又状态好的头版确实不是普罗大众玩的!
普罗大众玩LP只要求心之所安,发扬一些阿Q精神,量力而行足矣!




按照我的理解许多RCA的原版的确是被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版取代了,唱片编号均为"CLASSIC/RCA......".如果是两版皆入榜的话,榜单上会在唱片编号后注明"ALSO......",例如HIFI西班牙就是MERCURY头版与CLASSIC RECORDS复刻版一同上榜.最典型的例子是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CLASSIC RECORDS的复刻版高据BEST OF THE BUNCH也就是最佳十张非古典系列,而RCA的头版只属于一般榜单.
200克的LP噪声大声音也较生硬,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压片时仍沿用生产180克版时留下没用完的STAMPER,我比对过两版空白处刻片师BERNIE GRUNMAN的字迹,是一模一样的.众所周知刻好的母盘是越早处理越早压片越好,在事隔几年后再把STAMPER翻出来用,声音能好?180克卖完了,又有LIMITED EDITION的限制,但市场需求又存在,怎么能最后捞上一笔?搞个新花样,宣称用新胶质,200克的,声音比180克更好,那就功德完满了!
TOP
5#

我爱LP 在 2006-3-17 20:19:06 发表的内容
Arnold: English, Scottish, & Cornish Dances Lyrita SRCS-109
Gerhard: The Plague Decca Head 6
Gershwin: Porgy & Bess complete/Maazel Decca SET 609-11¯†
Herold/Lanchbery: La Fille Mal Gardée Decca SXL-2313¯
Hi-Fi a la Española Mercury SR-90144¯ (Also Classic)
Holst: The Planets/Mehta, LA London CS-6734¯
Prokofiev: Scythian Suite Mercury SR-90006¯ (Also Classic)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Mercury SR-90283¯
Respighi: Feste Romanae Decca SXL-6822
Ravel: La Valse/Paray Classic/Mercury SR-90313¯†‡
Stravinsky: The Firebird/Dorati Classic/Mercury SR-90226¯†‡
Widor: Symphony No. 6 Allegro Mercury SR-90169

上面就是TAS的原版榜单中佳古典12张。
因为当年Classic复刻的水星只有6张,RCA 有多少就搞不清了。
如这张:Sibelius: Violin Concerto/Heifetz, Reiner, CSO RCA LSC-2435 ,当年也有Classic复刻版,如只选原版的话,按老兄的说法也应该注上(Also RCA),
又贝拉方提的那张: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 Classic Records LSC-6006 ,LSC的编号前没有/RCA,那么就是单选Classic复刻版了。
我记得台湾的大藏家李富桂也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的意思也是认为2者是并存的。




HEIFETZ的西贝柳斯小协的CLASSIE DECORDS 重刻版并没被HP选上,榜单中的是原版片。所以就不存在“ALSO”了。其实兄台仔细想想,如果两版同时入榜的表述方式是“CLASSIC/RCA XXXX”的话,就没必要再象上面那样用(ALSO........)来表述了。“ALSO”就肯定是两版皆可选,如果只选原版,就没有CLASSIC这个前缀,象前面的HEIFETZ SIBELIUS;如果只选重刻版,就有CLASSIC这个前缀(编号后还会有“STILL IN PRINT”的标记,说明还能买到全新片),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兄台指正。

TAS榜单上还有些排版上的疏漏让读者费解的,如RUBINSTEIN的圣桑钢协,编号就只有“LSC......”既没RCA也没CLASSIC,但后面却有“STILL IN PRINT”的符号标记,大概指的是重刻片吧。

诚如前面某位仁兄所言,TAS提供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份榜单,而是一个方向。出于某种难以表达的情意结,我还是想得到HP的最后一份榜单,对即将逝去的LP时代作一个音效方面的总结,大概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了。
TOP
6#

头版的最大优势在于母带的完美状态,楼上前辈所言头版在音色,细节方面胜于重刻版大概是得益于母带的状态以及真空管机刻片.CLASSIC RECORDS最为发烧友诟病的正是它家采用晶体机刻片,活生感是够了但乐器的质感音色却不象头版般令人陶醉.至于动态被刻意压缩是因应当时的家用重播器材的素质不得巳而为之.以前有种说法是:越是畅销的版本例如HEIFETZ的立体声录音,它的母带的状态越差,因为使用的频率比别的高得多.我不知这种推理是否正确.反正CLASSIC RECORDS再版的九张HEIFETZ的录音效果都令人极端失望.CD时期的宠儿莱纳指挥的罗西尼序曲集以及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也未见有重刻,真教人望穿秋水,以CLASSIC RECORDS如今的发行状况,大概也不必再抱希望了.

请教各位前辈,对SPEAKERS CORNER重刻的MERCURY LIVING PRESENCE系列作何评价?别光说RCA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