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镁声调声产品汇总——如果您的器材,试了几千几万的钉垫... [复制链接]

查看: 292719|回复: 310
1#

哈哈哈,凤尾原型在我这儿,比孔雀尾巴好不少,自己系统里对比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吸波贴先用在银彩王子喇叭线的尾部裸露没加屏蔽处,结果不理想,声音瘦了,没了泛音,只好拿下来,用在电视及机顶盒,效果好。因为主音响很平衡,不敢再加吸波贴了。我的CD机是ONIX 103,把吸波贴加在CD机顶部亚克力处,有效果。
桥流水不流 发表于 2021/11/17 17:30:20
我也做过相似操作,喇叭线尾部,缠了一层,结果声音发闷,没了活跃度。后来把吸波贴剪成5mm宽的条,间隔5mm缠,这样实际覆盖面积只有一半,取得满意效果。
TOP
3#

这个电源尾巴还有一个特点,前面的电源线换一根依然可以清晰分辨,也就是说电源线的特点和风格不会被埋没。
TOP
4#

我的二付厚垫和一付薄垫已在路上,期待中。到时反馈。镁声做钉入行的,应该差不了,哈哈哈
TOP
5#

试听了镁声兄的厚薄钉垫。
先说明一个事情,其实不是我喜欢摆位,实在是运气不好,每次换新空间,声音特别差。这次的空间,因为是客厅,而且是临时住所,电源和声学无法处理,所以只增加了镁声的孔雀尾巴,缓解了没有专业线的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弄电和空间声学是最有效和经济的。这么说来,摆位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本身也是很重要的。

1、薄垫片,试着放在ASR功放的电源箱下,结果不理想,可能是因为TAOC器材架的层板特别硬的原因,声音不平衡。机架一侧靠墙,又肩膀不舒服,还是换回原来老版的镁声垫,不再作其他尝试。听得出来,这个垫细节特别好。但不能说这个垫有问题,更多可能是匹配的原因。确认是否有问题,至少得二三个位置去验证问题的一致性,我实在搬不动器材。这款垫只好作罢。
2、厚垫:用在书架箱脚架下。以前买过八只国内的碳纤垫(不说名字了)。结果中频膨胀郁积,并且与低频衔接不平顺,所以放弃了。
这个厚垫用上去很合适。
(1)最大的特点是音场结构和定位都特别好,音场大了一圈,而且定位很准确与稳定。
(2)低频的改善是第二个特点,听春江花月夜,1分钟附近的低频以前是刚刚能听到,量感不够。这次很清楚,包围感觉特别好。低频延伸、下段的量感、衔接平顺,这可能有助于音场扩大。
(3)低频的线条、泛音及弹性相当满意。我感觉低频优质对定位和结像很有帮助,虽然大家都说低频没有方向性。
(4)音色上,稍听厚暖些,但透明度没有下降。同时,高频也厚了一些。
(5)全频的泛音特别好。整个空间都异常活跃。(6)全频频宽打开了,尤其低频。不知为啥,感觉声音比原来小一些。
听镁声说,这几天每天都会变好。充满期待
今年听的大提琴和钢琴作品比较多,对低频的改善特别期待,本打算玩2.1的,省了一个炮。




TOP
6#

提醒一下,这款厚垫是卡在钉上的,钉和垫的孔毕竟有公差,比常见钉垫更容易失去箱子的水平

所以换上后第一时间重新确认箱子的水平和俯仰角度,并确认四脚都承重(旋转垫就能感觉到)
TOP
7#

外观还可以,说它灰吧,它有点黑,还有点土豪金。

我原来是钉尖接触垫片,调平状态下,换成卡的形式,水平肯定会跑调。孔径公差很容易利用,地面水平也有误差的,把最高点那个垫换到最低点即可。

还有几个特点在观察:
感觉这个结像形式更像蛇王线,而不是金宝那种精细刀刻的边缘线条,厚实的结像,边缘带来晕光。
音场宽度提升很大,等稳定后需要评估一下两侧及中间的能量感,现在音箱完全在原位置。
音场扩展后,源于透0视关系,更需要精细地料理摆位设定,因为更敏感,也更容易识别了。那种窄窄细细浅浅音场,分离度差,就没有这么敏感了。
TOP
8#

震了一天,再听鼓乐有些变化,昨天低频是往二边的,下午开始往下坠了。没有专门听,出门买菜时放着鼓乐煲起来快。
低频的评估我认为最好是大提琴和钢琴,解析力、质感、速度、量感、线条及形体的描述会更直接。
今日听了一天钢琴,明天试试小提琴表现。
TOP
9#

这个厚垫在频宽和音场方面确实做得好,宏伟又不失条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