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顶级数字音源的极度诱惑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陆仁 于 2008-12-9 10:58:00 发表
一开声就立即呈现出其顶级的气势,这气势并非咄咄逼人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高贵气质,让闻者还没回过神来就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声音!究竟是什么呢?是极其柔软细腻的音质和重量十足的超高密度,这种声音就像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超多的细节又令这墙丝毫不会造成压迫,这些特质都是解析力极高带来的好处,有人会认为解析力高了声音就会锐利了,其实真正的高解析带来的是无癖性和柔软的音质。高解析下的高频表现绝对不会刺耳反倒比较内敛,有光泽又散发着甜味。就像炒菜时勾了芡一般的爽滑却保持着很棒的厚度。高频有厚度?对,极致的高频表现是有很好厚度的,您可以轻易从中体会到小提琴在高把位擦弦时的质感、钢琴在高音区的木味以及撞击三角铁时的金属黏滞感。

顶顶!!
高频的确是有厚度感的,记得三年前我就提到“高频厚度感”一词。非常认同极致的高频表现是有很好的厚度感的说法!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8/12/19 10:17:3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8-12-11 16:49:00 发表
威尔第转盘质量堪忧。我朋友刚买就遇到读碟问题,换了一台,一年后就故态复萌,挑碟。三年后基本不读碟了,送修后,读碟倒是好了,但没几个月出现噪音了,现在又送去修。但愿这只是个别现象。


这个情况如果出至国产机,还不被骂得狗血淋头吗??甚至会因此而牵连所有的国产品牌全部被否定掉。

一些人甚至以漫骂诋毁国产品牌为荣,以为那样就能体现自己多么的见多识广,多么的不得了……!想不通为什么就不能公平公正、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的意思不是说国产品牌声音很好,我想说的是,同样价位下,个人认为国产品牌往往更加货真价实…………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8-12-12 9:19: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cktony 于 2008-12-11 20:55:00 发表
用一台稍为好一点的转盘,例如文豪,高文36十,或WADIA270,用回DCS的ELGAR PLUS作解码,只用44.1听普通CD,小心比较.便可听出它的升频,或把PCM讯源转作DSD再解码,原来是多此一举,勿悠用家了.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是:44.1是CD的死穴.  

现在大家手上使用的CD机,绝大多数还不能很好的发挥16bt/44.1KHz这个CD制式标准,不要以为芯片具备24bt/96KHz的能力就可以还原好16bt/44.1KHz的信号,制约芯片正常工作发挥的因素多着呢。
另外CD唱片的制作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常常容易被忽略或不引人重视,我对比过一些电台限量版的CD唱片,那些市场上买来的正版CD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甚至可以认为这些市场上买来的正版CD简直是“垃圾”。许多朋友都听过ABC公司的母带直刻版CD唱片,想想就知道唱片制作生产过程中信息损失的程度有多大。所以为什么老是抓住所谓的“格式问题”不放??个人认为这样是毫无意义的,只要发挥好CD格式的标准,我感说没有几个人能够区分出“更高格式”的声音又好在什么地方。我这里就做过CD与SACD同场对比的试验,一万多的某进口品牌SACD机播放《江河水》SACD唱片,CD机就播放《江河水》普通CD唱片,结果品牌SACD还不如我这台破CD呢,参加同场对比试验的人里面就有大家熟悉的名琴LP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SACD系统如果说比高级CD系统声音“好”,我也曾经经历和对比过,但是感觉SACD系统出来的同样曲目声音带上了明显的“电子音染”,而高级CD系统出来的声音相对就严谨得多,这就使我很自然的“怀疑”,它们的工作母带可能根本就不一样!如果同样用SACD工作母带直接压缩制作CD唱片,相信“电子音染”的风格应该是一样的。SACD唱片上的CD层信息,要透过SACD信号层去读取,SACD信号的“坑纹”难道没有干扰影响到CD坑纹信息的读取吗?谁又能保证这两层不同的原始信号使用的是同一个工作母带呢?(除非厂家敢注明是同一工作母带)就算是同一工作母带,SACD唱片上的CD层信息还是会受到SACD信号层“坑纹”的“阻拦”干扰影响…………
所以,许多事情我们很难说清楚,也不想去说清楚,我完全相信高格式有优势,同时也认为发挥好CD的标准格式就完全够用。就好像一个轴承本来精确度达到几个丝就够了,你要求精确度达到零点零零几个丝当然可以,问题是其他的部件精确度就要同步跟上才行,否则反而“不好用”,是一个道理。假如而实际上部件的热胀冷缩系数已经大于你提出的精确度要求,你想你提出的精确度要求有意义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说到声音,经过大量的实验,普通机芯的DVD机完全能出和天价机一样甚至更好的声音。????????

哈哈!!!!有几个人会认同??

经过大量实听对比“实验”,我看到的情况——顶多认为可与3000元CD相比而已。而且去年那个622DVD简直就是垃圾……

有改善也是不错,老浦东就不必虚伪夸张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quote] 原帖由 cktony 于 2008-12-13 9:39:00 发表
我也曾经做过SACD昏烧,每碟都收.当年出了DCS和金嗓子,只是两套换回一套EMM LAD.但这些数码专家,造出来的转盘的机械燥音都难以达到我国标准.(当时昏烧,只听喇叭声,没有理会转盘声)不过从喇叭出来动听的声音会令你忽略转盘的燥音.还有最好用它来只听SACD,转来转去,转盘会除时入厂.(温卿提示)
但这数年接触了STUDER A727与A730后,用它来重听70年代录音80年代发行的老扳CD,才领悟及享受到那些美丽的小失真

最重要是优秀的演译与严谨的制作.这几天在听佰恩思坦的贝交,79至80年间与维也纳乐团的现场录音,发觉多听音乐而少挑剔音响.才领略音乐会令人快乐.音响有时会令人闷闷不乐.

国庆假期曾往台湾探柯逸郎医师,他家数码音源是金嗓子新款旗舰,播放SACD时还不敌他家从卫星電视刻接收再刻盘录於蓝光硬盘的声音励害,声音与画质都超越DVD很多,估计会是数码讯源之明日之星了.

%%%%%%%%%%%%%%%%%%%%%%%%%%%%%%%%%%%%%%%%%%%%%%
所以我几年前就说过,什么“数码声”、“模拟声”是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声音只有像真度高低的区别,好与不好的区别,没有数码声、模拟声的区别。

一些模拟系统出“数码声”,数码系统出“模拟声”,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