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晒晒我的电源处理器 [复制链接]

查看: 471823|回复: 533
1#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4 5:34:00 发表
我一直强调---音响是没有技术的。

就像养鸡一样,所有技术都早已成熟,所以如何养鸡已不是技术。

但,如何把饲料鸡的味道养成同样甚至超过走地鸡,那才是先进技术。

同样,把全数字HI-FI系统做出超过模拟系统的技术才是“现代HI-FI技术”。

不知你是否明白我上面的话。

解:
1、不用“收割机”的机机叫饲料机;
2、LPD功放才是代表“现代HIFI技术”;
3、音响没有技术,只有“原子粒声”,别的免谈!
请老浦东阅批,及否格?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9/11 16:02:2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 127# 老浦东 的帖子

TGLEEAUDIO兄初来乍到,老浦东就提出“不知你是否明白我上面的话”的问题,难度是不是太高了??呵呵……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4 8:07:00 发表
楼主,真正灌水滴大侠来啦!!!

好啊!

下面大家热烈欢迎 老浦东 老师给大家授课!



主题是老浦东老师说的:
当前流行的是“串联式电源处理器”,这是鲲的治理手法。
老浦东却一直鼓吹“并联式电源处理器”这是禹的治理手法。

请老浦东老师就上述2种治理手法的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要详细、客观、公正!
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大家不买他的东西
鼓掌......
papapapapapa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 165# Friday007 的帖子

据了解通信音频标准要求与HIFI音频要求是相差甚远的,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它(通信)的采样频率设定为8KHz,高频上限仅仅4KHz,比FM调频广播的要求都相差甚远。通信数字基带部分全部都是开关电源直接供电不能说明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开关电源技术成熟到可以用于HIFI领域。在要求不高的工况环境下开关电源技术已经可以满足要求,值得且应该推广,但是不能赶鸭子上架。目前开关电源要用于HIFI,恐怕也就不太“绿色环保”同时也不会“低成本”了。事物的两面性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去充分认识并和谐解决,我持观望态度,并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期待着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开关电源技术成熟到可以用于HIFI领域。而目前,用于HIFI领域,线性电源还是最可靠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1-09-15 11:28:3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原帖由 Friday007 于 2011-9-15 13:30:00 发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对了,不过,我认为理论还是要指导实践才能有大的发展且少走弯路,当今中国的问题不是理论太强,而是太弱,太少的人能够潜心钻研基础理论,导致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到处向人家交知识产权费......

这个观点非常尖锐,敢于在168这样的非专业技术论坛说出来,有勇气!强顶老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5 17: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GLEEAUDIO 于 2011-9-15 15:19:00 发表
老浦东兄:
我说这些话绝对没有不快!请不要误会。
有句老话: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做为产品的设计,经常会陷在自己锁定的框架之内而无法超越。
所以我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以超脱自己的眼界。
您提的意见我很重视,但我希望能再深入一点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市场参照。
比如您

老浦东,大家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那个所谓的“数字功放”那叫数字功放吗?音响数字化的瓶颈在哪里你都迷迷糊糊不知方向,你怎么的就解决了音响数字化的瓶颈问题了?不然,你就说说音响数字化的瓶颈是什么,看看你有几斤几俩。
这个帖子我看下来主流还是个技术讨论交流帖,不是你肆意吹水、意淫显摆的地方,请您好自为之。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6 5:2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15 22:40:00 发表
老浦东,大家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那个所谓的“数字功放”那叫数字功放吗?音响数字化的瓶颈在哪里你都迷迷糊糊不知方向,你怎么的就解决了音响数字化的瓶颈问题了?不然,你就说说音响数字化的瓶颈是什么,看看你有几斤几俩。
这个帖子我看下来主流还

哈哈!!知道“8懂就表装懂,鼻子里插2根草是成不了大象滴,只能是小丑而已”就好。
如果你能说清楚音响数字化的瓶颈是什么,大家自然认为你的鼻子里插的不是2根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建议老浦东另开帖子介绍介绍音响数字化的瓶颈是什么?闲得无聊了就去自己的帖子里侃侃,让我等学习学习嘿嘿!!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原帖由 TGLEEAUDIO 于 2011-9-16 17:40:00 发表
还有几分钟时间,总结一下之前大家说的比较多的话题:D类功放
之前大家也谈到音响数字化和数字功放以及D类功放,但现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是D类功放,D类功放从1958年就开始研究,至今尚未有一个满意方案。D类功放虽然以D打头,但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数字功放,两者中有本质区别。
D类功放目前应用广泛的是便携、节能(电池供电设备)、空间受限的一般要求的领域,比如手机、MP3、超薄液晶电视、语音播报等。

数字功放在模拟前端上应用不能体现技术优点,意义不大。————这句话精彩!顶顶!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