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砍柴 在 2006-10-11 12:18:08 发表的内容
李商隐 在 2006-10-11 1:20:14 发表的内容 这个独特性就是你概括的,古典乐外衣,民谣和戏剧的音乐题材,一曲爱情的悲歌,和动听的旋律。这部作品中虽然没有反映作曲家自己的个人特色,但是以上几个要素还是保证在100年后还是能听到这首曲子。
|
我希望中国一流音乐是更多的文人成分的,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更完美的东西。 这个作品也许如你所说,百年后还流行,但是还是一种代表音乐素材的流行、中国民间文化的流行、中国大众音乐审美趣味偏低的流行。而不是代表中国音乐水平的流行。 我现在回忆一些片段,其实这些片段在民族乐器的演奏下可能没有那么甜得发腻,但是直接该用小提琴,口味、品位完全变了。 这是作者的无作为导致的,在一定程度讲,是糟蹋这些素材。 |
说起“梁祝”,就要说说它当时的创作背景。1958年时,老毛发起大跃进,就是“超英赶美”。当时的上海市文化局长(名字记不太清,好象叫孟波),他觉得国外都有小提琴协奏曲,而中国还没有,是不是我们也应该搞一个。所以就找了当时上海音院的领导商量了一下,一拍即合。然后就想到了找什么题材的事,当时有人提出就拿“大炼钢铁”作为题材,局长觉得“大炼钢铁”已经全国都在唱了,不合适。后来有人提出用“梁祝”,这个故事在国内已广为流传,又有点类似国外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局长觉得这个不错,就确定用“梁祝”,于是就把作曲的任务交给了上海音院的作曲系。陈钢、何占豪是当时的学生,接到任务后即开始创作,至1959年完成作曲。俞丽拿当时也是上海音院的学生,学小提琴,好象当时她只是二个备选主拉“梁祝”的替补,到快要公演时,主选因故不能担刚,才把俞丽拿推上主选。据俞丽拿说由于当时要加紧炼,非常辛苦,炼到手指头也开裂了。首次公演时,周总理亲赴上海观看。据说当时全曲演完时,全场一片肃静,鸦雀无声,俞丽拿心中暗想,完了,演砸了。台上的演奏者也在面面相觑,约一分钟,台下爆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台上的演奏者长舒了一口气,并流下了热泪。掌声之后,“梁祝”再演了一次。
从“梁祝”的创作背景,就不难解释上山兄的不满了。对比几位“梁祝”演奏者的作品,个人还是觉得俞丽拿拉得最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