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基本上都同意,除了关于版本,我个人喜欢的两个作品版本收集的稍多,分别是贝小协,大概有7,8个版本,贝6,大概也是7,8个版本。对于非常喜欢的作品收集多个版本听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听东西比较集中于自己喜欢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部作品我可能反复听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厌倦,相反对于不喜欢的作品,一遍也听不下去,有时很不理解成箱成箱往家搬唱片的朋友,这样真的失去了很多乐趣,我是买一张唱片然后听很多时间很多遍,直到听任何一个片断都知道是这部作品的地步。细嚼慢咽才能真正享受音乐的乐趣,也才能成为音乐的“知音”。
1。关于“名版”,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比例的问题,应该说绝大多数“名版”都是名实相符的,“名版”之所以成名,一定是经过积淀而形成的,很多评论家听了一辈子音乐,他们的评论确实是经过千锤百炼得来的,不是我辈可比,浪得虚名的版本有,但毕竟是少数。所以靠否定“名家名版”来哗众取宠只是暴露自己的肤浅和浮躁。
2。关于“演绎”,我始终认为听音乐是很个人的行为,对音乐演绎得好与坏每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但对于我们这些音乐演绎门外汉来说对于演绎好坏的判断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说不出来,但确实存在,比如我在听音乐作品时,基本上一遍就知道“好”与“不好”(当然,这是个人的标准),换句话说。音乐演绎确实存在“好”与“不好”之分,有些演绎任何人一听就能说好,反过来说不好的演绎完全是可以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