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自男女内心最深的情“醉”
――男女合唱专辑《原醉》聆听
自迷上发烧器材以来,闲暇之余习惯溜达到新华书店音像部看看新上市的各类音像制品。
在琳琅满目的碟片中,一张黑底色的封面,一组粼粼银白的“原醉”字型让我跟前一亮:周围散落的白花丛中隐约透出两个相隔的男女轮廓,整体的构图与色彩虚实相问,朴素中带着几分典雅。那种浓浓的的怀旧气息促使我试探性的询问销售员有关此专辑的内容。他告诉我这张专辑刚上市没多久,是一张男女合唱的90年代老情歌专辑。
在等着营业员翻找试听碟的同时,看着《原醉》专辑背后的曲目和介绍性文字,虽说大部分都是很经典的老情歌,但是运用室内乐的形式重新编配演唱,对我而言,这种形式的编排与设计感觉十分新颖。
第一首播出的是“当真就好”,随着弦乐四重奏的徐徐而来,男歌手内敛纯净的嗓音,加上女歌手独特不俗的声音,整个曲子显得古典风格浓郁异常。在听了两三首后,我已决定买回家用我前几个月前刚买的英国“ATC SCM19”音箱好好从头到尾听一遍。
回到家迫不及待的把电源打开,放了张平时喜欢的Amanda Macbroom的《肖像》,先让机器慢慢预热,舒筋活骨一番,就处理其他杂事去了。所谓“预热”,就像广东人用瓦罐煲汤一样慢慢“煲”器材。“煲”器材是为了使它的声音不会生硬和干瘪,也可能是个人习惯,我比较喜欢在器材“煲”过后,在最好的音质下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细细聆赏音乐。尤其是新的专辑更是如此了。因为前几年在我刚接触发烧器材的时候,曾几次把刚买回来的CD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直接播放,导致我深深怀疑CD的录制水平。之后随着器材知识的逐渐丰富,也养成了这个毛病。
简单说说我的器材吧。几个月前通过一个资深的发烧器材老板的推荐,购进一组全新的器材如下:
美国艺雅(AYRE)CX-7E CD播放器,
美国K-5XE 前级
美国V-5XE 功放
英国ATC SCM19书架式音箱
美国银彩(Cardas)平衡线
美国银彩(Cardas)音箱线
挑选器材,我一向认为是随着个人对音乐类型和音效偏好、经济实力等来衡量,这个也是我刚“入行”的时候,前辈们给我最有效的“座右铭”。往往再贵的器材,如果组合不当,效果不一定能够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就我而言,我是偏好忠于原声的现场录音感觉的人声和室内乐编制的音乐,所以选择了这一款英国牌子的ATC SCM19书架式音箱,因其校音的原则是绝对不使中频更甜润,也绝不让低频更突出,而是尽可能地实现最为平滑的频率响应。听觉感受到的不是无意义的厚重混响或是毫无目的的宽广声场的声音。许多发烧厂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完全的纯净无染,单从音箱设计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音调调整,不可能完全达到平直的频率响。再配合美国艺雅CD播放器和银彩的音箱线,目前为止,这是我觉得是最理想的器材组合。
聊回这张《原醉》的唱片,可能是被专辑整体怀旧的风格所吸引,加上是室内乐编制的流行曲子,正合我意。翻开专辑的小册,一切细节用心到位,除了原有的歌词和原唱出处说明,还外加了歌手的内心深情独白,与男女歌手穿插的声音边听边看着,莫明的涌动思绪不期而至。
男歌手陈颖豪,马来西亚华裔,有美声底子;女歌手徐晨音,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也弹得一手好钢琴。两人不同质地的嗓音,配合在一起,呈现出的化学音感气息,与目前市面上偏重于清丽甜美的路子,多了一种微妙的质感。
《当真就好》第一首专辑选曲比起在音像店听到的声音更来得通透莹澈,弦乐部分温暖表情,加上男女声敏感委婉的声音性格,犹如一对成熟的恋人在相互倾诉柔情衷肠。《夜夜夜夜》似乎被人翻唱比较多的一首曲子,陈颖豪的演绎,虽不能超乎前者,但那刻骨的柔情和萦绕的唱腔不可多得。徐晨音以一种独特的感性女人独白诠释的《白月光》,象是在夜晚清新的气息和寂寞中,吸收了月光的精华雨露,在晚风中颤动的自我疗伤。在复歌部分的一声小提琴独奏,敏感细腻,像是从模糊的悱恻情感逐渐过度的清晰回声,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生守候》男歌手与原来陈淑桦版相比,深情依旧,通过弦乐伴奏和钢琴的铺垫,男声的演绎处理更带来了成熟男人在爱情渴盼中的各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声音上,弦乐与人声交织的比例非常舒服,男声醇厚的声音犹如在你跟前现场演唱。
《原醉》里面的《长相守》和《花雨夜》是我比较偏爱的两首曲子。重新编配的曲子,一支长笛和钢琴就把气氛营造的非常棒,不见繁复的织体,整体呈现一种舒放、诗意、淡泊的中国式性格,素心简单,但是意味深长。尤其是《长相守》,男女对唱的形式让人联想到电视剧《大明宫词》皮影台词:“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身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难道这不也是音乐的错误?
在录音方面,据专辑介绍,此次录音是中唱资深录音师张小安抄刀,选用东德绝版话筒Microtech Gefell GMBH录制而成,此话筒在专业录音领域是不可多得的好话筒,尤其体现在人声和小型编制弦乐队的录音上。为了使人声显得更温暖些,张大师运用数字模拟的方式,把原来古典氛围就浓郁的声场变得更通透清晰。全频的量感和密度在音箱间丰富缜密,人声稳定性和清晰度很好,而且显得温暖异常,弦乐部分多了一份普通CD少有的粘稠感和厚实度。中频的信息量丰富,每个声音细节清晰可辨,整体音乐流畅自然。低频不算突出,但量感和弹性不错。
《原醉》整张专辑曲子的情绪,始终是贯穿连续的。男人的沉思、渴望与狂热,女人的伤感、含蓄与惆怅,音乐围绕着男女不同类型的情感诉求而展开。与之结合的古典式器乐编配和录音手法,可算是珠联璧合之作。不能说《原醉》是完美无缺的,就像弦乐有音准问题,个别的曲子歌手显得稍许拘谨等等。但纵是这样,能再次听到这种原汁原味的、绝无灌水、真枪实弹的男女人声合唱专辑,在感动之余忍不住怀旧起来,不与爱乐者和烧友们分享是一种罪过。
过几天把我的这组器材煲一下鲍罗丁四重奏团的《俄罗斯作品精粹》和意大利次女高巴托丽最新发掘演唱传奇女歌手Maria Malibran成名曲目新专辑的感受再汇总一下,供同道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