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0+80=终身难忘——记芝加哥交响乐团2009上海行第二场 [复制链接]

1#
      80岁的老人在指挥台上一站就是80多分钟为我们精彩演绎了马勒第六——“悲剧”。一曲奏罢,长达10几分钟的掌声和老人连续8次的谢幕无不让在场的每个观众动容,是兴奋,是感动,是遗憾。我为耄耋老人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对于古典音乐的演绎和传播是那么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而兴奋和感动,也因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指挥大师海丁克的现场演出,但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而深感遗憾。


    昨晚的一场音乐会在我的现场聆听音乐会的经历中有了太多的“第一”——第一次现场感受海丁克的指挥艺术、第一次聆听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现场演绎、第一次听现场版的马勒作品、第一次没有听到返场曲、第一次没有中场休息……不知为什么因昨晚的一场音乐会而有了那么多的“第一次”,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不去想原因是什么,只是那么多的“第一次”让昨晚的音乐会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让我们再回到昨晚的上海大剧院,一进大剧场就感觉“今天人怎么那么多”几乎没有空位,都想一睹大师的风采啊。台下没有空位台上也没有空位,两组定音鼓、两把竖琴、钢琴片、锣、重锤一应俱全,铃只能摆放到主台外面去了,这不仅是为了演绎马六的配器要求也是芝加哥交响乐团此次中国巡演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一段“开场白”之后,指挥大师海丁克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老人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如此清瘦和几年前影像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差别,不禁感叹光阴如梭会改变一切。为了照顾指挥能够更好地掌控这支庞大的乐团,昨晚的指挥台显得特别高。海丁克登上高台就如同中国古代做法式一样,带我们开始了马六之旅。说实话我对于马六并不怎么熟悉,还是拿到了票之后才“临时抱佛脚”的,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曲目所以聆听的很认真、很专注,还是没有了比较。


    马六第一乐章中那描绘英雄的进行曲是我最有感觉的,在第一乐章中高潮部分被一再反复、一再变奏很是过瘾,让我感受到了芝加哥交响管乐部和打击乐部的威力,“爆而不炸”这是需要很强的把控力的。轰轰烈烈的第一乐章把一个英雄的形象托现出来,其中以钟、钢琴片为代表的“妻子”形象起到了缓和节奏的作用。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让我想到了海顿的“惊愕”,在连续柔缓的演奏中用力度与节奏的变化产生“惊愕”的效果。由第一组小提琴开始各个乐部分别演绎,再互相交错形成变奏。接下去的第三乐章可谓是我在现场聆听中的“新发现”,大概是我前两天刚看过《走出非洲》的原因,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本乐章的初衷,大段大段的弦乐合奏把我们带到了中欧的广袤森林之中,无穷尽的绿色让我们陶醉于其中,烂漫与闲适。听过芝加哥交响的这般演绎又有谁感说这是一支略显粗犷的乐团呢?这无疑是指挥大师海丁克的功劳,作为一位更趋于欧洲传统指挥风格的指挥大师塑造了一支更为完美的芝加哥交响展现在我们面前。第四乐章是可以说是“悲剧”的“全部”,我想用“纠结”来表达我的感受,不断地抗争、不断地争脱再不断地被打倒,给听者以揪心的感觉。两声重锤声更是将“悲剧”演绎到了及至。英雄终究会死去,再激烈的斗争终究会回归平静。最后的一声拨弦宣告了“悲剧”的结束也成了整场音乐会的奏响最后一个音符。不知是现场的观众过于投入了还是长达80多分钟的曲目已挑战到了观众“体力和耐力”的极限了,一向“爱鼓掌”的上海观众有些置后了,我更希望是因为前者。但随即是长达10多分钟的掌声,掌声和呼声是对于台上的老人和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的最好肯定了。


    也许有很多人都会为昨天没有返场曲而遗憾,不能再一次领略指挥大师海丁克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绎了。但当我们看到在台上指挥了80多分钟后转过身来的是80岁老人那疲惫不堪的表情,连续7次的谢幕,到了第7次出来的海丁克已是走的潺潺微微了,我们又怎么忍心让老人再次挥棒呢?


    别了,海丁克,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但也许也是最后一次。然而我们是幸运的,是值得感恩的,因为我们知道昨天的那场音乐会对我们将会意味着什么……
最后编辑智灵 最后编辑于 2009-02-12 16:40:40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智灵 于 2009-2-12 16:29:00 发表
      不知是现场的观众过于投入了还是长达80多分钟的曲目已挑战到了观众“体力和耐力”的极限了,一向“爱鼓掌”的上海观众有些置后了,我更希望是因为前者。

非也非也。安静结尾的曲目也请大家静一下,留些余韵再鼓掌,最好是等指挥演出者手完全放下,再行鼓掌。
当天观众表现算不错的了,没有急着在最后音符结束就马上鼓掌,阁下竟还觉得滞后了?事实上还是有点早了,因为台上所有人手都没放下。
台上所有人手都没放下是因为指挥还没放手,代表音乐还没结束,这时请别鼓掌破坏气氛。
TOP
3#

智灵兄弟的文章一定要顶!
TOP
4#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2-12 23:13:00 发表
非也非也。安静结尾的曲目也请大家静一下,留些余韵再鼓掌,最好是等指挥演出者手完全放下,再行鼓掌。
当天观众表现算不错的了,没有急着在最后音符结束就马上鼓掌,阁下竟还觉得滞后了?事实上还是有点早了,因为台上所有人手都没放下。
台上所有人手都没放下是因为指挥还没放手,代表音乐还没结束,这时请别鼓掌破坏气氛。


说的对,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曲目也有影响,有些在高潮中收尾的,如《幻想交响曲》、柴5,在结束的那一刻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无可厚非;而另一些在平静甚至悲伤中结束的,如柴6、马6,稍待情感恢复后再鼓掌欢呼不迟。毕竟指挥和乐队最希望的也是他们的演出能够从内心打动听众,使听众融入到音乐中去,而不仅仅只是一场音响效果的盛宴。
TOP
5#

今明两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听,期待已久!!!
TOP
6#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2-12 23: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智灵 于 2009-2-12 16:29:00 发表
      不知是现场的观众过于投入了还是长达80多分钟的曲目已挑战到了观众“体力和耐力”的极限了,一向“爱鼓掌”的上海


呵呵 朋友们恐怕有些误解了 我当然深知何时拍手能体现出听者的水平 尤其对于柴六 马六 勃四等一些富有内涵的结尾而非贝五 德九那样轰轰烈烈的结尾来说 更需要听者的思考和余音犹存 我之所以称为“滞后”是因为上海观众太“爱鼓掌”了 在此带有讽刺的意味罢了 而这次的看似的“滞后”却是进步的表现 这比懂得在乐章之间的不鼓掌更为“难能可贵”啊
TOP
7#

会去听马勒第六的人,古典音乐的知识水平应该会比较高。那些完全不懂音乐却附庸风雅拿着赠票去听的人,估计得知中场无休息就打退堂鼓了,正因为少了这些人,因此结尾的掌声才会显得专业了许多。
TOP
8#

年前年后忙死了,又一名团在门前错过!
唯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