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人喜欢britten吗 [复制链接]

1#
鄙人想在魔号上买螺丝的转动和死于威尼斯 不知诸位有建议吗 谢谢

顺便贴一段八卦


求你让我早走一步 ——本杰明-布里顿和皮特-皮尔斯  
  1930年,布里顿的合唱作品《一个男孩的出生》入选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见了歌手皮尔斯。六年后两人正式相恋,他们的罗曼史持续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顿去世。事实上,这正是布里顿所愿,他曾无限深情地对他的“大天使”皮尔斯说:“你一定要让我先死,求求你,让我早走一步。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皮尔斯音色绝美,布里顿为他度身创作了一系列声乐作品,包括令他一举成名的《彼得·格兰姆》。1946年该剧在美国檀格坞音乐节上首次亮相,指挥是伯恩斯坦。同年,两人共同成立了英国歌剧协会,并在萨弗克的一个小渔村爱尔堡安了家。之后,他们发起了爱尔堡音乐节,延续至今。1972年,他们共同创办了布里顿-皮尔斯音乐学校。    
    1974年,皮尔斯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布里顿谱曲的《魂断威尼斯》,这也是布里顿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当时布里顿刚做完心脏手术,但为了参加首演,他居然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曾有人评价,皮尔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种奇特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来自于迟暮的爱人。1976年布里顿因心力衰竭去世,死在爱尔堡家里皮尔斯的臂弯中。十年后,皮尔斯在爱尔堡去世,按照遗嘱,他被葬在爱侣布里顿身边。 
    
  有人评论《魂断威尼斯》: 
  与其说这是关于爱的文学、电影和歌剧,不如说这是一部艺术家关于生命主题的作品,作曲家马勒──作家托马斯·曼──导演维斯康蒂──音乐家本杰明-布里顿,这一系列与这部作品有关的艺术家,他们同为艺术家的身份,同为同性恋(或是双性恋)的性别角色, 他们象是上帝塑造的雌雄同体者,既有男性身上的焦躁与暴虐,又有女性身上的娇弱与阴柔,于是我们在感知他们对青春与美的敏感的同时,更能感觉到对生命与时光流逝面前的脆弱与恐惧…… 
  这部作品的真正的主角从来就没有出场,阿申巴赫只不过被一种更为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所驱遣,奔向他的爱和欲望,奔向他最终的堕落和灭亡。 
   
  



分享 转发
TOP
2#

咔咔咔咔~
~~.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5/16 11:05:57 上传)

~~.jpg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britten是GAY,但马勒显然不是,
比较喜欢他的战争安魂曲
TOP
5#

布里顿的声乐录音都很发骚的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6#

只听过他的一些歌剧,比如仲夏夜之梦,卢克莉斯的凌辱,peter grimes之类,楼主说的那两部俺倒是还没听过。不过用英语唱歌剧听起来总是有股挥之不去的怪味。
TOP
7#

大提琴组曲:
1.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5/16 13:00:21 上传)

1.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5-16 11:56:00 发表
布里顿的声乐录音都很发骚的

那张诺亚方舟可是着实烧得厉害!
TOP
9#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伟大的作家托马斯.曼写过一部著名的同性恋小说——《魂断威尼斯》。关于这部作品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以马勒为原形的。在托马斯.曼去世后,别人才发现了秘密,原来作者托马斯.曼才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大导演维斯康蒂后来把这部小说拍成一部电影,配乐就是马勒第五交响曲,尤其是那个小柔板。维斯康蒂本人也是同性恋。因为这部同性恋电影轰动一时,所以后来很多同性恋者到威尼斯游览,都要聆听这个小柔板。所以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很多最佳演译者都是同志。这部电影给很多同性恋者指挥带来了灵感。著名指挥有:伯恩斯坦,MTT,米特罗普洛斯。他们都是同性恋者。所以说马勒第五交响曲是有点神经质的,只有具有非常神秘特质的指挥家才能把这部作品表现得力透纸背而入木三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LS总体说的很好,可惜最后一句“只有”一词,太绝对哦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11#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5-16 18:10:00 发表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伟大的作家托马斯.曼写过一部著名的同性恋小说——《魂断威尼斯》。关于这部作品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以马勒为原形的。在托马斯.曼去世后,别人才发现了秘密,原来作者托马斯.曼才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大导演维斯康蒂后来把这部小说拍成一部电影,配乐就是马勒第五交响曲,尤其是那个小柔板。维斯康蒂本人也是同性恋。因为这部同性恋电影轰动一时,所以后来很多同性恋者到威尼斯游览,都要聆听这个小柔板。所以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很多最佳演译者都是同志。这部电影给很多同性恋者指挥带来了灵感。著名指挥有:伯恩斯坦,MTT,米特罗普洛斯。他们都是同性恋者。所以说马勒第五交响曲是有点神经质的,只有具有非常神秘特质的指挥家才能把这部作品表现得力透纸背而入木三分。  



呵呵,想来您对原著是不了解的~~~

在Thomas Mann的小说原著里,主人公根本就不是一作曲家,而是一作家。这可从来就不是一个秘密,当然更不需要非等到作者死后才被发现了。

维斯康蒂自己非常感冒马勒的音乐,于是改编剧本时索性把作曲家身份和他的音乐嫁接到这个同性恋的故事蓝本上。一些好事者由此便开始穿凿附会开来,事实上马5都跟“同性恋”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物。所以,我一直非常反感将马5演绎的好坏与指挥是否同性恋身份联系起来,至少这不应该在爱乐者的逻辑范畴内!

幸亏维斯康蒂没把普契尼或里查.施特劳斯用到电影里,否则更有热闹瞧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2#

这本书我有的。10几年前就读过了。我当时主要是受日本画家东山魁仪的影响,因为他非常推崇托马斯曼,曾专门到托马斯曼的故乡德国吕贝克去游览,他读过大部分托马斯曼的作品。
我觉得在论坛,大家有不同观点,说出来就行了。但凭我上论坛的经验,互相要说服对方是永远不可能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