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hopeman 的帖子
from :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8723&PostID=10447464&idWriter=0&Key=0瓦尔特•斯奈德汉(Walther Schneiderhan)
作为名人的亲属,有时候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尤其当你也处于和名人同样的职业中时。不用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的光芒已经让大众将其颇有天赋的大儿子威廉•弗里德曼置于盲点;也不用说他的老师布克斯特胡德是如何被大众视而不见(今年是他去世300周年纪念)。这同样发生在瓦尔特•斯奈德汉的身上——大众耳熟能详的是他的弟弟沃夫冈•斯奈德汉。当较瓦尔特年轻14岁的弟弟和指挥约胡姆在DGG留下二十世纪经典录音,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时,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网上对于瓦尔特的资料非常有限,只有在REMINGTON唱片的网站上有一个短暂的介绍,愿读者不厌其赘,我就大概翻译一些。
瓦尔特1901年出生于维也纳,他一生的音乐活动基本也就是在这里。1948年开始他是作为维也纳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而后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直捣他1978年去世。
瓦尔特所留下的录音多在其五十岁之后,先后在VOX,SPA,PANTHON以及REMINGTON,甚至WEISTERMINSTER, PHILIPS等品牌下留有唱片。这些录音也被其他的公司同时翻制过,比如BERTELSMANN,ORBIS等。
他录制过的作品多为巴洛克及古典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CPE•巴赫,M•海顿,G•塔提尼,伯克利尼等,当然他也留有一些浪漫时期甚至近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录音,比如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舒伯特八重奏,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勋伯格的升华之夜等。
这些唱片多发行于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很多都是单声道的。偶尔出现的立体声录音则都是尖货了。当然,总体而言,他的演绎不如他弟弟的流行,价格大多非常平易近人。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的知名度不高,另一方面则是录制的公司水平有限。比如他在REMINGTON留下的两张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唱片,质量不是很高,加上唱片来自五十年代,所以能有好音色的实在凤毛麟角。瓦尔特和E•伯格一起录制的这两张唱片(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nr.2和7)编号为R-199-95和R-149-35。此外,他们还在PLYMOUTH品牌下录制了贝多芬的“克罗采”(P12-21)。瓦尔特在REMINGTON还有一张门德尔松的小协录音(RLP-149-14),指挥为Thomas Sherman。这应该不是他唯一录制过的门德尔松小协,因为在ORBIS的唱片单目上可以找到他和Edouard von Remoortel指挥的班伯格交响乐团(Bamberger Symphoniker)合作的录音(CX 10460)。当然,至于谁先谁后,那就不得而知了。
手头能有的录音可惜只有他在SPA下的塔提尼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及F大调两首(SPA 46)。这张而且不是SPA原版,乃为BERTELSMANN翻刻的唱片。塔提尼的作品不能说很好理解,瓦尔特在诠释a小调时,让人时常感觉气运不顺,估计乃原作本如此,或许乐有所托。小提琴音色非常圆润,毫无棱角。这两部作品估计至少是部分本真演奏,可以清晰地听见大键琴作为数字低音在其中的存在。联想起瓦尔特(小提琴)曾经和古乐先锋哈农库特(viola da gamba),以及指挥霍伦斯坦一起录制过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VOX DL122,1954年),那就更加确定无疑瓦尔特对本真演奏的兴趣了。其实这次录音是战后首次使用古乐器进行的尝试,虽然并非全面,但是在乐队编制上只有22人,类似当年巴赫在克腾所能找到的规模。这次录音在之后的记录中,很多次瓦尔特的名字也被误为沃夫冈了。。。
总之,瓦尔特虽然名声不及其弟,这完全不能说他的水平在其弟之下,有时候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个人的运气,兴趣等许多无法把握的因素,或许就是所谓的成事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