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学森是音乐发烧友 [复制链接]

1#
叶永烈:为准备这本画传,我才开始了解他一直是音乐发烧友。很多人认为他是因为夫人是艺术家,他才爱上音乐的。其实不然,他早年就喜欢音乐。他十几岁的时候喜欢吹口琴,钱夫人那时还是他的干妹妹,要玩他的口琴,他不给,她还哭了起来。钱学森还会多种乐器,在交大念书时在交响乐队吹小号。拿到第一笔奖学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去南京路买唱片,那时唱片很贵的。后来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当时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很著名,他们的音乐会钱学森一定要去听,用他的二手车拉好几个同学一道去。听的那是如痴如醉。
分享 转发
TOP
2#

记得钱夫人是女高音吧?
超级歌剧迷
TOP
3#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蒋英,蒋百里之女。
TOP
4#

两位值得全国人民敬重的老人家!愿钱老一路走好,祝蒋老健康长寿!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5#

愿钱老一路走好,祝蒋老健康长寿!
TOP
6#

钱学森谈到他的夫人蒋英:“我们结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在1950年到1955年美国**对我迫害期间,她管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他们夫妇还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这篇文章中谈到怎样吸收西洋音乐的长处,和怎样继承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问题。

钱学森一直是音乐发烧友。很多人认为他是因为夫人是艺术家,他才爱上音乐的。其实不然,他早年就喜欢音乐。他十几岁的时候喜欢吹口琴,钱夫人那时还是他的干妹妹,要玩他的口琴,他不给,她还哭了起来。钱学森还会多种乐器,在交大念书时在交响乐队吹小号。拿到第一笔奖学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去南京路买唱片,那时唱片很贵的。后来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当时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很著名,他们的音乐会钱学森一定要去听,用他的二手车拉好几个同学一道去。听的那是如痴如醉。蒋英来到美国的头几年,钱学森去美国各地讲学或参观的机会比较多,每次外出他总忘不了买一些妻子喜欢的礼品,特别是各种新的音乐唱片。在他们家中,各种豪华版经典的钢琴独奏曲、协奏曲,应有尽有。

结婚之前,蒋英跟钱学森很谈得来,尤其是谈论音乐。喜欢音乐的她,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而钱学森不仅是交通大学管弦乐队的队员,1935年2月还在《浙江青年》第一卷第四期上发表了文章《音乐和音乐的内容》。钱学森去了美国的第二年,蒋英也去了德国,不久考取国立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师从系主任、男中音海尔曼·怀森堡,学习西洋美声唱法。与此同时,她还学习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1936年11月,蒋百里携左梅夫人从欧洲飞往美国考察。蒋百里夫妇到洛杉矶的时候,前往加州理工学院看望了钱学森。自从去美国之后,钱学森与蒋英失去了联系。蒋百里把蒋英一张照片送给了钱学森,似乎表达了有意让钱学森成为他的女婿。从1940年开始,英国空军对德国进行轰炸,蒋英不得不离开柏林,转往中立国瑞士,在卢塞恩音乐院学习。1944年,即将毕业的蒋英在瑞士国际音乐节上演唱,她甜美的歌声深受好评。蒋英音域宽广优美,成了德律风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签约歌手。德律风根公司历史悠久,1903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通用电力公司和西门子公司联合成立了德律风根公司。能够被这家公司青睐,成为十年唱片签约歌手,表明蒋英具有相当高的演唱水平。    

1945年,当钱学森随同冯·卡门率领的美国空军顾问团来到德国、法国、英国考察,蒋英在瑞士,无缘相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散去。1946年,蒋英乘船回国。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终于回到了上海。1947年初夏,由上海市**交响乐团主办,27岁的蒋英在上海的兰心大戏院举行独唱音乐会,一时间成为上海媒体关注的歌坛新秀。后来,在1957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蒋英的表弟,他曾在香港《大公报》所开的专栏“三剑楼随笔”中,写过一篇《钱学森夫妇》的文章,描述过她的歌声:“杭州览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一班毕业生举行毕业礼。那个姓胡的教育长邀她在晚会中表演独唱,我也去了览桥。当时国民党军人有许多是蒋百里先生的学生,所以在航空学校里,听到许多高级军官叫她为‘师妹’。那晚她唱了很多歌,记得有《卡门》、《曼依·莱斯科》等歌剧中的曲子。不是捧自己亲戚的场,我觉得她的歌声实在精彩之极。她曾在瑞士得过国际歌唱比赛的首奖,因为她在国外的日子多,所以在本国反而没有什么名气。她的歌唱音量很大,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

钱学森和夫人一起走过了62年。他是个很好的丈夫。比如夫人如果有音乐会,他必定到场。实在抽不开身,他一定要夫人把录音带给他。他们的一子一女也常常陪伴他们。钱永刚经常去照应晚年的钱学森。以前钱学森不看电视,一直听广播。去世前一年耳朵不好使了,要看画面,钱永刚孝敬老爷子,买了个电视。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7#

钱老之烧和hifi168之烧是两个概念
TOP
8#

两个概念?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9#

当然是两个概念

原帖由 palmar 于 2009-11-14 23:41:00 发表
两个概念?


168烧的是器材和唱片  钱老烧的是音乐和精神,简单说一个是烧钱 一个是烧精神,层次差太多了,我现在早已进入烧精神的阶段了
TOP
10#

你这样下结论并没有事实依据。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11#

向钱老致敬!
TOP
12#

钱老最初肯定也注重音响器材和唱片,只是不会今天捣鼓个音箱,明天调换根线材而已。烧友确实要器材和精神双发展、双满足才好。
留住时光
TOP
13#

可能我了解得不全,据说钱老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支持da跃jing期间亩产多少多少,不知有否其事。不过尽管如此,也不影响他在我心目的伟大。
TOP
14#

估计钱老最喜欢听的是音乐是1812序曲.............
TOP
15#

钱老的发烧修为当甚高,当然和我们的“烧”有别。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6#

钱老的发烧修为当甚高,当然和我们的“烧”有别?

假如钱老和坛子上的乐友座谈,区别只在于个人体会、见解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17#

回复 9# futewen 的帖子

那请问您的精神里烧出什么来了?在烈火中升华了么?有烧剩下的器材和唱片的渣滓么?反正拿着也是累赘,能不吝全送我了么?谢谢啊
TOP
18#

原帖由 futewen 于 2009-11-15 0:21:00 发表
原帖由 palmar 于 2009-11-14 23:41:00 发表
两个概念?


168烧的是器材和唱片  钱老烧的是音乐和精神,简单说一个是烧钱 一个是烧精神,层次差太多了,我现在早已进入烧精神的阶段了


顶到头儿了,您这也就能算一“没事儿偷着乐”。
呵呵~~~ 您见过哪个“烧精神的”这么露骨地自我标榜来着???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9#

自诩“烧精神”,实则是酸葡萄心态的皇帝新装罢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