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裔钢琴家裘元朴和他录制的唱片 [复制链接]

21#

回复 17# burt5177 的帖子

呵呵,这个我没研究,除了肖邦本人的版本外,我只听过一个后期配器版,说实话,很不感冒,有点喧宾夺主。我以为肖邦协奏曲乐队部分的缺点倒不是写的太贫弱(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以钢琴为主,乐队处于伴奏地位的写法,这才是钢琴诗人的本性),而是配器确实有点问题,主要是搞不好就容易浑浊,看来肖邦确实不擅长乐队配器。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22#

听肖邦,意淫几句:

    我们这里又开始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拿出了肖邦全集中的MAZURKAS“3”。这个DG出的全集还是肖邦兄推荐给我的。

  隨着LUISADA弹奏的op7的乐声。那满天的雪花和这些音符着实相融。天空淡亮的灰色,使人心情徽微有些抑郁。

  常说肖邦是钢琴诗人,那么这些诗篇在倾述着什么样的内心的悸动?我心绪好象只会隨着音符升腾、下降、迥旋………

   在这阴冷飘着小雪的冬天,我对着一个敏感,孱弱的天才……
在G弦上……
TOP
23#

                        这人 长的和老孟还真的有点像(。。。。。。。。。
TOP
24#

回复 23# 垂钓 的帖子

nnd,有我帅吗。
最后编辑chopin 最后编辑于 2009-12-11 11:59:10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25#

学习了 好文!
...............  无大喜 亦无大厌
TOP
26#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12-11 11:58:00 发表
nnd,有我帅吗。
这个图老兄已经发过多次了,要求发些新的。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呵呵,肖邦兄文章写得好,人又诙谐。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8#

回复 22# 万众 的帖子

Luisada实在是一个很好很好的钢琴家。听过他的肖邦,海顿,李斯特,都是很出色的演绎。他85年的肖赛只拿了第五,,我认为被低估了。现在的钢琴老师刚好是他那届肖赛的评委之一,我前一段还跟他聊起Luisada,他也认为被低估了,他说决赛事他给了Luisada最高的分,但无奈其它评委打分比较低,只得了第五。
TOP
29#

回复 21# chopin 的帖子

肖邦的两首协奏曲都有一个钢琴四重奏的版本,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配器版本。这里绝对没有您说的“浑浊”的问题,而且每件乐器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不像乐队版本,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累赘。

其实这个版本在肖邦活着的时候是最常被使用的一个版本,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没什么人录制这个
TOP
30#

回复 29# IUB 的帖子

钢琴四重奏的版本我听过,好像是当年爱乐杂志的赠片,呵呵,四重奏想“浑浊”都难。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1#

回复 28# IUB 的帖子

艺术不是比赛可以说明一切的,记得1968年比利时伊莉莎白大赛,前八名至今都杳无踪迹,当年仅得第九名的蕾昂丝卡雅,和第十名内田光子、第十一名杜歇伯(Francois-Rene Duchable),却成为该届比赛惟三成为今日顶尖国际名家的钢琴家。这再度证明,比赛仅是一时,艺术终是长久之路。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2#

回IUB同学:

     何止是LUisda被低估了。恐怕是肖邦在这里也被低估了。当人们追逐马勒、柴可夫斯基等等大师的时候。人们忘记了肖邦对十九世纪后半页音乐的影响是何等的广泛而深入。是他的音乐开劈了一个新的天地。
   不要把肖邦看成是一个单纯的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语言别人无法模仿,但又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后来者。
在G弦上……
TOP
33#

回复 31# chopin 的帖子

真巧,现在的老师就是您说的68年Elizabeth中“杳无踪迹”的前8名中的一位~哈哈

我当然同意您的说法:艺术不是比赛可以说明的。但在这里我还想加一句,艺术也不是所谓“名气”可以说明的。貌似唱片是绝大部分乐友了解演奏家的唯一途径,那么只有录唱片的艺术家才是好艺术家没么?我见过了太多的“杳无踪迹”的优秀的音乐家,他们有的诸如切利,只喜欢现场不喜欢录唱片,有的因为身体不好无法应付大量的演出,有的厌倦了颠簸流离的生活,只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教书育人,不图名不图利。但他们音乐上的造诣完全不输于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们。您说的那届68年的伊丽莎白比赛,我也听过第五名De Groote去年的一场现场演出,他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在我看来不输于当今任何一个钢琴家。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永远抱着一个开放而平和的态度去欣赏每一个艺术家,在不用比赛来衡量他们的成就的同时,也不应该只考虑他们的“名气”。
最后编辑IUB 最后编辑于 2009-12-13 12:17:40
TOP
34#

回复 32# 万众 的帖子

我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肖邦对之后音乐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一枝独秀。无法模仿是一定的,但影响都是在什么方面的呢?还您指点指点
TOP
35#

回34楼:

    谈何指点!来这里的,都是兄弟姐妹。

   早期浪漫派的几个代表人物中,肖邦是用音乐完全展示个人世界的最彻底的一人。虽然在外表上沿袭了古典的传统。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诗化作法;敏锐善感;诗意细腻;优美的旋律连装饰音都富有幻想的作曲手法,都对中、后期浪漫大师们造成了影响。这种完全关注个人内心情感的音乐自此被其后的作曲家发挥到了极致。弗兰克、斯克里亚宾都是这方面的接力者。

   音乐之江河总是由成百的支流汇成的,有时谈此类谁影响了谁的话题,颇感学究腐朽。常言道,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也。望楼上笑顾。
在G弦上……
TOP
36#

俺知道老孟的口味,喜欢偏轻盈、阴柔、唯美一类的演奏家,最烦吉列尔斯一类大力砸钢琴之流。
TOP
37#

有这个人?多谢肖兄推荐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38#

不知有多少人听过朱晓玫的录音?这位出生于上海,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后来辗转美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的中国钢琴家目前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任教,录音非常稀少且难找。就我听过她的几枚巴赫录音来说,意境之高,很多欧美大牌的巴赫专家也难比。

我实在很以为在欧洲的各个音乐学院的角落里,隐藏了很多的无名高手。
TOP
39#

回复 38# scfan 的帖子

还真未听过,无名高手多那是毋庸置疑的,能到金字塔尖那是各种因素促成的,仅有一身才艺那是远远不够的。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40#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2-15 15:37:00 发表
不知有多少人听过朱晓玫的录音?这位出生于上海,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后来辗转美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的中国钢琴家目前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任教,录音非常稀少且难找。就我听过她的几枚巴赫录音来说,意境之高,很多欧美大牌的巴赫专家也难比。

我实在很以为在欧洲的各个音乐学院的角落里,隐藏了很多的无名高手。


朱小玫的巴赫是超一流的。
mandala-GV.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5 17:06:34 上传)

mandala-GV.jpg

mandala-partita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5 17:06:34 上传)

mandala-partitas.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