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LPO打响2010听乐季第一炮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930
|
回复:
4
LPO打响2010听乐季第一炮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12019
精华
11
wsy2407@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智灵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86-11-18
帖子
57
积分
13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7-07-25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01-03 22:08
|
只看楼主
记得“狼女”格里莫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就是几个星期前的事,由于那天是周五,下班后匆匆赶到大剧院的,还没定下心来演奏就开始了;曲目又都是巴赫的钢琴赋格作品,让我感到有些“乏味”,使得我原本想通过一场现场的聆听来找找对于巴赫作品的感觉的计划彻底落空;再加上那天听乐环境也很一般——场内暖气不是很足,楼上还时不时有骚动的声音。种种的不顺注定了这场——我
2009
年听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不会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让我略感遗憾。
但没想到的是,今年的第一场音乐会在新年的第二天就的到来了,而且伦敦爱乐也为我们演绎了一台质量上陈的“德沃夏克之夜”音乐会,可以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了我的遗憾。
去听现场音乐会是选自己熟悉喜欢的曲目还是找自己不熟悉的曲目来做个当场培养感情,是最近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当然,一年去听的音乐会也不会太多,所以这样的选择题并不亟待解决,尽管的确存在。对于我来说,去年去听海丁克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马六》就是鼓起很大勇气的,幸好结果还算是不错;但是当年艾森巴赫第一年来上海的时候,指挥的曲目是《贝八》和《勃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就让当时还是刚刚开始接触勃拉姆斯作品的我很是郁闷,上一段提到的格里莫音乐会也属于这一类吧。因此我这次还是选择了我最为熟悉与喜爱的德沃夏克的作品去现场感受,但抱着一种想从聆听过程中找出些许的新意来的目的。
昨晚的伦敦爱乐为我们展现了一支世界优秀乐团的水准,快慢能收放自如,强弱能够很好地控制住,在乐句的结尾处和情景的移转时能够把握住,也就是俗称的一种“拧住”的感觉。众所周知,伦敦爱乐是由比彻姆爵士组建而成,并长期以优雅的室内乐形式的合奏而闻名于世的,但听罢昨晚的伦敦爱乐,不得不让我为他们的管乐部分也好好说道说道,在德沃夏克的作品中尤其是第八、九两部交响曲中管乐演奏的部分是占了一定篇幅的,以求更好地渲染整个作品的主题,特别是第八第二乐章中长笛与双簧管奏出类似鸟鸣的感觉为整个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注上画龙点睛的一笔;第九第二乐章中英国管更是不用说了,在表达出作曲家本人无尽的思乡之情的同时,也使得这个乐章成为整个古典音乐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柔版之一。
昨晚的伦敦爱乐的管乐部门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些意境,尤其是长笛、小号和英国管的演绎让人赞叹,尽管小号在《德八》第四乐章开始的进行曲式演奏中略显不足,尽管法国号在《德九》第四乐章中有个音吹疵了,但我仍认为这些小瑕疵并不能否认伦敦爱乐的整个管乐部门演绎的高水准。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说昨晚伦敦爱乐《德九》第二乐章的演绎,在艾森巴赫的指挥下,昨晚伦敦爱乐对于这个乐章的处理可以用“细致入微”来形容,对于每一个音节的表现都是让我感觉到乐队是不敢轻易放过、不敢随便对付,很好地演绎出了那种无限的乡愁与思乡之情,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细致入微”并没有给我一种做作、甜得发腻的感觉,应该算是恰到好处吧。
正如我在去之前就抱着去在熟悉的曲目中发现一下新意的目的,在昨晚聆听中让我惊喜地注意到了《德九》的第二乐章后段有短短不到
1
分钟的四重奏,这也许是我以前都听的太粗心的缘故吧,但确实是我昨天的聆听过程的一个插曲。
如果说昨晚伦敦爱乐在演绎《德九》第二乐章为我们展现处理乐句细腻的一面的话,那么开场曲《狂欢节序曲》、《德九》第四乐章以及返场曲第一首《斯拉夫舞曲(第一组)第八首》的演奏,就是将速度与力度演绎到了极致,让本来就略感闷热的我更是热血沸腾。
最后还要值得一提的是,昨晚伦敦爱乐返场曲的第二首选择的是朱践耳老先生创作于
1982
年《黔岭素描》交响组曲中的一首《月夜情歌》,为了这首返场曲,乐团还动用的钢琴,其认真程度可见一斑,这也算是个向大师致敬的环节,更难能可贵的是
88
岁高龄朱老还走到指挥台前与艾森巴赫相互致意,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热烈的掌声将是最好的回应了。
伦敦爱乐打响了我今年听乐季的第一炮,希望今年能有机会能去聆听到更多好的音乐会,在音乐中感受人生。
U1817P28T3D1675447F329DT20070814021434.jpg
(, 下载次数:2)
jpg
(2010/1/3 22:07:44 上传)
20100103103122442397.jpg
(, 下载次数:2)
jpg
(2010/1/3 22:07:44 上传)
W020100103523311878781.jpg
(, 下载次数:3)
jpg
(2010/1/3 22:07:44 上传)
智灵 最后编辑于 2010-01-03 22:10:21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1729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发条兔子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490
积分
5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3-31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01-03 23:30
|
只看该用户
LPO。。差点看成LPD。。。。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832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jxph008634
小雨无晴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09
积分
249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1-03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01-03 23:44
|
只看该用户
5号去国家大剧院感受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9680
精华
3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老范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646
积分
191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11-25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01-03 23:45
|
只看该用户
我的感觉,去现场听还是以生曲目为好,我前年听BBC交响,janacek的狡猾的小狐狸序曲,还有rachmaninov帕格尼尼主题狂想,现在都是我常听的曲子了。所以听现场有拓展曲目的功效。07年那次我是在柏林爱乐大厅第一次听舒曼的第四交响曲,虽然是柏林广播爱乐的,但是印象极深,是我现场感觉最好的一次。那次前半场是勃拉姆斯的双重协奏曲,听熟的曲子,反而印象不深。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972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inabanker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63
积分
26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10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01-08 10:44
|
只看该用户
我也觉得现场听陌生曲目常常会有惊喜,比如当年听贝七的唱片没感觉,听了现场之后感觉大好,哈哈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