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被遗忘的奇异女子! [复制链接]

1#
(今天在看叶赛宁的诗集,里面谈到一个奇异的女子,对她很感兴趣,在网上找到了她的资料,发上来给大家看看,不是邓肯哦:)
叶赛宁去世周年之际,一个女子在诗人的坟头开枪自杀了。她留下一封遗书:“1926年12月 3日,我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我知道在我死后会有人对叶赛宁无尽无休地狂吠,但这对于他,对于我都无所谓了。对我来说,一切最珍贵的东西都在这坟墓里……”

这位殉情的女子叫加丽雅·别尼斯拉夫卡娅,是诗人的秘书。她1897年生于彼得堡,中学毕业即获金质奖章,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国内战争期间曾越过白军的封锁线,为党做了大量工作。

加丽雅为人正直、热情、落落大方,深得众人喜爱,正像有人在回忆录中所述的“她很聪慧、漂亮……每一次同她接触,都会被她的内在力量和心灵之美所吸引”。加丽雅初遇叶赛宁是在1918年彼得堡的一次文学晚会上,诗人忧郁深沉的朗诵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她在莫斯科《贫农报》任编辑期间正式结识了叶赛宁,并成为诗人生活和事业中最亲密的助手。

加丽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见解,她不仅是诗人忠实的听众和欣赏者,更是叶赛宁艺术构思的积极参与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智慧的朋友”。她默默地崇拜和痴恋着叶赛宁,但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和献身精神的爱,她从未向诗人提出过任何自私的情感要求,只是把全部精力花在整理、编辑、出版叶赛宁的作品上。特别在诗人情场失落、意志消沉的时候,她更是悉心呵护,充当“温柔的港湾”。对于加丽雅这种“献身”的爱,叶赛宁不可能没有察觉,但他只能以尊敬和信任的态度来感激对方,却无力报之以爱。在这个问题上,加丽雅充分显示出一个高尚女性的美德,她认为只要能和叶赛宁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爱应该是纯粹的付出,而不是索取……
1925年秋天,加丽雅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到维特尔省的农村去疗养。就在那里,她等来了叶赛宁的死讯。她的精神彻底垮了,那种只有在叶赛宁身上才能寄托的赖以生存的信念崩溃了……

对于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子在诗人心目中的位置,世人猜测不一。不过有一件遗物或许能揭示我们什么。1924年 4月15日,叶赛宁在给这位“朋友”的信中说:“亲爱的加丽雅,我的朋友,我再对您说一遍,对我而言,您是极其宝贵的!再说,您也知道,在我的命运里要是缺少了您的参与,那该是多么凄凉……”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在我的命运里要是缺少了您的参与,那该是多么凄凉……” 大约已经是诗人所能给予她的最高评价了...
TOP
3#

叶塞宁自杀后,留下绝笔:生活中死亡并不算新奇/而活着当然更不是奇迹

一向与叶塞宁不睦的马雅可夫斯基针锋相对地写诗批判道:在这人世间/死去/并不困难/创造生活/可要困难得多

5年后,马雅可夫斯基自杀身亡。
TOP
4#

八十年代初期得到的第一本刘堪秋翻译的《叶赛宁诗选》是多么的让人激动,那种美是一遍遍的灌注在你的内心,再联想起那时接触的阿赫玛托娃,图格涅夫,别林斯基.........真是一个时代过去了。
乐迷乐茫
TOP
5#

原帖由 非洲王 于 2010-1-5 23:39:00 发表
八十年代初期得到的第一本刘堪秋翻译的《叶赛宁诗选》是多么的让人激动,那种美是一遍遍的灌注在你的内心,再联想起那时接触的阿赫玛托娃,图格涅夫,别林斯基.........真是一个时代过去了。


同感。那时湖南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很好地诗集我也读了不少。那是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我多么想念它。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1-06 10:35:03
TOP
6#

那是“白衣飘飘的年代”。。
TOP
7#

顺便致楼上两位兄台:

怀旧,不是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TOP
8#

有意思,赞 一个!
TOP
9#

原帖由 alma 于 2010-1-6 10:30:00 发表
原帖由 非洲王 于 2010-1-5 23:39:00 发表
八十年代初期得到的第一本刘堪秋翻译的《叶赛宁诗选》是多么的让人激动,那种美是一遍遍的灌注在你的内心,再联想起那时接触的阿赫玛托娃,图格涅夫,别林斯基.........真是一个时代过去了。


同感。那时湖南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很好地诗集我也读

你说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林译苑”系列,最早的戴望舒,梁宗岱的译诗都是这个系列出来的。。。。。。这个系列消失很多年了,感叹~!
乐迷乐茫
TOP
10#

原帖由 非洲王 于 2010-1-6 16:4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ma 于 2010-1-6 10:3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非洲王 于 2010-1-5 23:39:00 发表
你说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林译苑”系列,最早的戴望舒,梁宗岱的译诗都是这个系列出来的。。。。。。这个系列消失很多年了,感叹~!


哈哈,戴望舒译诗集里我还记得最好的一句:
“我骑着光洁的小牡马  那晚上走过了世上最好的路程!”
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10-01-07 08:47:06
TOP
11#

这句诗好像不是戴望舒写的,
如果是他写的,也许和他的笔名有关。
不过戴是象征派诗人,大家可以自由想象。。。。
这好像是洛尔加的一首名诗。
这句诗好像很熟,但记不得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7 9:51:00 发表
这句诗好像不是戴望舒写的,
如果是他写的,也许和他的笔名有关。
不过戴是象征派诗人,大家可以自由想象。。。。
这好像是洛尔加的一首名诗。
这句诗好像很熟,但记不得了。


对,是戴望舒翻译的,洛尔加的诗。
TOP
13#

不贞之妇 洛尔加作 戴望舒译

于是我把她带到河滨,
只道她是个闺女,
谁知她已经成婚。

在圣雅各节的晚上,
好象什么都预先安排定。
街灯完全熄灭,
惟在蟋蟀在闪耀起劲。
在幽僻的城隅,
我把她沉睡的乳房摸扪,
它们忽然为我开花,
好象是鲜艳的玉簪两茎。
她的浆过的短裙
在我耳朵里猎猎有声,
宛如十柄尖刀
在割裂一幅缭绫。
没有银光照到的树顶,
仿佛也高了几分。
离开河滨很远的地方,
野狗吠声狺狺。
我们走过了木莓丛,
也走尽了芦苇和荆榛,
她那美丽的发髻,
在地上压成一个泥坑。
我解下领带,
她也脱下衣裙。
我除掉腰带和手枪,
她也退下四重小衫和紧身。
任是甘松香和海螺,
都比不上她肌肤滑润,
月光下的水晶,
也没有这般光莹。
她的大腿忽然在我身下挣开,
象两条鱼儿似的泼刺跳蹦。
它们一半儿充满火焰,
一半儿充满了寒冷。
我骑着螺钿般光洁的小牝马,
没有镫也不用缰绳,
那晚上我跑过了
世界上最好的路程。
她对我说的话,我是男子,
不愿意说给人听。
理解的光芒已教我
做人要千万留神。
她身上沾了泥沙和亲吻,
让我陪着离开了河滨。
那时簌簌的夜风正在
和蝴蝶花的剑刃斗争。

我的行为是堂堂正正,
一个地道的吉卜赛人。
我送她一个大针线盒子,
用麦黄色的缎子做成。
但是我不愿意爱她,
因为她虽然已经成婚,
却对我说还是个闺女,
当我把她带到河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