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味同嚼蜡的盛宴与变味的似水流年:谈谈斯图加特与爱乐乐团的东艺...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qsyd 于 2010-5-3 8:38:00 发表
诺林顿的音色,我个人比较喜欢。没听过现场。

揉弦,据说其实是二十世纪的事儿,十九世纪的演奏也不揉弦。如果这个“据说”是真的,那么“诺林顿的音色不适合浪漫主义”,审判没有法律依据。


[quote] 原帖由 alma 于 2010-5-3 1:58:00 发表
我为什么说诺林顿的音色不适合浪漫主义,他可能很适合海顿、莫扎特、甚至是贝多芬的早期,但是在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之后


清水亚当大侠这个说法我得去考证下,揉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面积铺开的?我认为诺林顿的斯图加特音色很有特点,只是远离我的偏好而已。
TOP
22#

原帖由 mastercandidate 于 2010-5-3 17:23:00 发表
我觉得掉书袋+爱显摆是不少乐友的通病,也许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不讲自己的感受,不敢提不同意见,总拿一些书本意见来搪塞,拿一些边角落里的知识点来炫耀。其实你们说的我们也懂,可懂这些东西不是让人来做这样的事,而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品,探讨演绎手法的。也许我说的这群乐友楼上几位有相熟的,因为矮个儿的那位常在音乐会遇到。不必代为辩护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许您没有认识到的他的一面,碰巧被我发现了


我虽然错过了诺林顿和张国勇与乐迷的互动,但是对其中内容还是很有兴趣。您本贴和上贴说的那几位乐迷我可能都认识、相熟。上海实在不大,古典乐圈子实在太小了,我保证他们每一位都是非常热诚的古典乐迷,呵呵,有机会大家一起聊聊。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5-04 01:57:17
TOP
23#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10-5-3 8:25:00 发表
斯图加特曲目量很大12:20才结束,主持人是个小游子
却是没有给我社么印象深刻的演艺,海顿1,我听的少,感觉弦乐还不错,有乐迷说比较板。普罗乐队和钢琴,没有撒协奏的感觉,最后高潮没铺垫好,老头指挥时候动作也很“悠闲”。倒是RIHM的变形他认真了,我感觉有点干。埃尔加其实还算过得去,毕竟E国人搞E过人的东东。倒是之后加的瑶族曲那简单清透的织体,听的很舒服。就像你说的,或者这个就是老头的风格,朴素,

海顿第一我倒觉得演的还是不错的,普罗第三钢协那位克莱尔-黄慈非常技巧性的演了,但是我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这个曲子我听的很少,只是听过罗热的唱片还谈不出什么道道,可能是缺点动感或是某些节奏感,这纯粹是我我瞎扯的。以前我认为这几曲普罗钢协需要某些天花乱坠的东东,我承认这个曲子是比较难演的。迷语变奏曲不说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听到瑶族舞曲,我以前现场听过上海四重奏组的瑶族舞曲,清澈而迷人。我看来是完了,我已经不能体会那种叫朴素的东西。
TOP
24#

我还没有听过斯图加特的现场,只是听了诺灵顿指挥斯图加特的唱片。我觉得“本真”乐队对作品适应性和表现力的问题是存在的(我听了他的《行星组曲》后开玩笑地说,有些星球很不错;有些星球就勉为其难了。。。);这种局限性让人们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音色上,而非表现力;当然,如果选对了演奏作品,其表现力还是会恰到好处的(但是,现代乐器,现代规模和编制,古代奏法,还是有与众不同之处。。。什么味??一定要试听一下才知道!!)

小提琴家穆特对本真的看法对我很有启示。我想,我们现代人有与过去不同的审美习惯和方式,我们期待乐队能承载和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这种审美方式的进化和乐队演奏技法的进化应该是双向促进和相互相成的。揉弦与不揉弦相比较,在技法上应该是更好地综合和平衡处理了拉弦乐器的音量、音色、层次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审美方式的不断进化和演奏技法表现力不断地加强是两者相互适应的结果。
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
TOP
25#

有了汽油小汽车,我本真的去骑蒸汽小汽车,我本真的去骑马车,我本真的去骑马。。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26#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演绎的海顿,我注意到当时用了不少古乐器,比如定音鼓,小号,好像不少木管乐器也是~~~~音色沉稳大气,俨然是德系的厚重和威严,虽然编制很少(只有整个乐团一半的人),但能量惊人,我从录音电平中可以分辨的很清楚,乐器音色的和谐交响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让我想起07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巴伦博伊姆带领的德国国家交响乐团,同样是如此的音色,丝毫分辨不出差错的交响曲~~~~可能我听过劣质团体太多了,每听到这种级别的团,心里总是无名的激动~~~
音乐与生活

TOP
27#

原帖由 中庸无为 于 2010-5-4 9:18:00 发表

小提琴家穆特对本真的看法对我很有启示。我想,我们现代人有与过去不同的审美习惯和方式,我们期待乐队能承载和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这种审美方式的进化和乐队演奏技法的进化应该是双向促进和相互相成的。揉弦与不揉弦相比较,在技法上应该是更好地综合和平衡处理了拉弦乐器的音量、音色、层次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审美方式的不断进化和演奏技法表现力不断地加强是两者相互适应的结果。

穆特的说法我比较赞成。
TOP
28#

魔术号角赵毅敏的评论

不愧是来自德国的好团——评斯图加特广播在深圳的音乐会
2010-05-03 by qna
作者:赵毅敏

因为上海“世博”,这一轮来中国的世界著名乐团多达六支,可谓历年之最,也使与世界接触还是不多的中国乐迷有种一下子“被撑住”的感觉,有点消化不来。

但是这一轮世界名团的中国行,只有BBC来广州,而且最高票价到达2000多,高昂的票价是真正的乐迷难以承受的。相比之下,到深圳演出的斯图加特广播乐团,最高票价才880元,只及BBC广州音乐会最高票价的零头,定价是比较理性的。按照两支乐团近期的状态,斯图加特广播要比BBC好。

笔者第一次到深圳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与深圳图书馆是连体建筑,中间横跨马路,镜面对称,大厅都是采用透明玻璃顶,自然采光,省却很多能源。华灯初上,音乐厅那边是金色,图书馆是银色,金银相映,很有特色。整个建筑的效果不亚于国外的名建筑,相比之下,广州歌剧院有给那个伊拉克设计师开涮的感觉。但是,深圳音乐厅也有大门口较小等缺点,这是另话。

深圳的音乐会,是斯图加特广播继前一晚在澳门后,在中国巡演的第二站。曲目是海顿的第101号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风格的变化实际上很大。从当晚的音乐会,斯图加特广播表现出一支优秀乐团所应有的素质——全心投入、乐队技巧高超、对作品不同的风格能很好把握、队员之间有着默契与交流,乐团在整体的技术修养和艺术修养都很高,完全没有纽约爱乐、维也纳爱乐那种职业乐团常见的老油条的现象,不愧是切利比达克带过的乐团。如果真的要挑剔,斯图加特广播乐团自身的风格不是那么强烈,历史的厚重感不是很强,与柏林爱乐、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等超一流乐团的境界比,尚欠缺一小点。

乐团这次是由首席指挥家罗杰·诺宁顿率领。之前,对诺宁顿的评价反差比较大,有认为他的指挥有独创性,但也有认为他无论什么作品都采用一种复古的形式使作品缺乏情趣,尤其是他指挥的乐团不使用揉弦,这个有比较大的争议。而这场演出正好可以解答这些疑问。

罗杰·诺宁顿在海顿的交响曲中,使用当代乐器演奏的乐团的排位方式,弦乐使对称排列,木管是分布在乐队两侧,而且演奏员是站立演奏,铜管声部是部分使用自然铜管。罗杰·诺宁顿没有使用指挥台和指挥棒,他不但调教出一种透明和具有活力的声音,而且在演出中表现出钢琴家Andreas Schiff曾经在《卫报》撰文写道的海顿的特质——幽默、谐趣、典雅与朴实,这个海顿不是作为贵族或者雇主的奴仆,而是音乐的主人,很少现场的演出可以表现出那么全面和透彻的海顿。不能说这个就是本真的海顿,但是确实听到了一般现代乐团或者唱片上所没有的海顿。

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斯图加特广播马上改换成现代乐团的演奏形态,声音和刚才的海顿全然是两回事,声音变得丰满、圆润,普罗科菲耶夫作品该有的效果马上出来了。独奏的黄慈年仅20岁,身材瘦小,从作品一开始,钢琴的声音就被乐队压着,尤其是高音,即使坐在前排的听众,钢琴的声音听得也比较辛苦。虽然黄慈的手指很灵巧,看来她在技巧练习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她的发力与发音都有问题,如果不及时改正,那么以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下半场的《谜语》变奏曲是诺宁顿本家的东西,他指挥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之前说他指挥弦乐声部不用揉弦,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在海顿交响曲中,是几乎不用揉弦,声音很直接和清爽,在普罗科菲耶夫与埃尔加的作品中,不是不用,而是用得很节制。无论揉弦的幅度、力度与频率,都比较小和少。与诺宁顿早期在EMI出版的瓦格纳、布鲁克纳、贝多芬的那些唱片比,明显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保持声音的连续与丰富,不会变得干枯、断裂,演奏有着清爽直接的效果,但不会缺乏情趣。这个可能和斯图加特广播乐团在技巧和能力上要比当年诺宁顿在EMI录音使用的伦敦古典音乐家乐团强有关。

整场演出,诺宁顿是大师级别的表现,艺术的发挥已经远远超出了技巧层面,他能够使乐团成为画家手上的调色板,调制出不同的色彩与层次,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情趣。如果说有不够满意,就是诺宁顿的对乐队的控制过了一些,使乐队少了一点自然抒发的感觉。只有最顶尖的大师才可以做到像鲜花自然绽放那种的感觉。

http://www.wunderhorn.com/news/2010-05-03-37427
TOP
29#

好帖,精彩!
TOP
30#

原帖由 中庸无为 于 2010-5-4 9:18:00 发表
我还没有听过斯图加特的现场,只是听了诺灵顿指挥斯图加特的唱片。我觉得“本真”乐队对作品适应性和表现力的问题是存在的(我听了他的《行星组曲》后开玩笑地说,有些星球很不错;有些星球就勉为其难了。。。);这种局限性让人们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音色上,而非表现力;当然,如果选对了演奏作品,其表现力还是会恰到好处的(但是,现代乐器,现代规模和编制,古代奏法,还是有与众不同之处。。。什么味??一定要试听一下


中庸兄说的我有同感。

如果以菜式比喻,长期吃川菜(当然是说有水平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突然间转过来吃广东菜,最大的机会是“淡出鸟来”,即使那个广东菜是最顶级的、最地道的广东菜。

我不会说川菜好或者不好,广东菜如何如何,只是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上还有办法,可能生理上的(舌头需要时间“清理”残余的川菜影响,味蕾重新敏感起来)适应更可能要。。。。几天的“斋戒”。。。。。。

(有点不伦不类的比喻。。。。。。)
TOP
31#

原帖由 mastercandidate 于 2010-5-3 17:13:00 发表
总算听到有些朋友持保留意见了。其实斯图加特是有揉弦的,但很克制。如果其他小提琴手的动作还不明显的话,那么看看女首席的动作就比较容易发现了。但听觉上,揉弦的效果的确不那么明显。而且小提琴声部的发音又比较干、薄,更让人误觉得似乎一点儿揉弦也没有了。诺林顿说,不揉弦好比还原音乐作品本来的面目,是一百年前的做法,而揉弦好比涂脂抹粉,并不可取,我不敢苟同,但这是指挥家本人的意思,聊备一说,供大家参考。我不知


非常生动的现场描述!

在现场的特色就是可以感受这种立体、贴身、身在其中的见闻气氛,这是我要在现场找的最重要dd。


黄慈的钢琴的确可以进步的地方很多,主要是演出经验吧。。。。作为新进乐手,技巧风格无须苛求也不会一蹴而就。

最要优先处理的,一句话概括:台型不够。


秋后算账,诺灵顿对现场效果的掌握很有不足,这是主因,结合各大侠的深圳听感,他的音乐感够秤的上是一流(顶级与否,我没到资格说。。。。)。

乐队把黄慈压住,这个账我觉得80% 要算在他头上(这个是明显的作指挥不足)。

几个作品平淡,即使是谜语,也是他的帐上。


现场看估计是他的喜好,有可能。。。不能说是不足。。。买了他的唱片得开封听听,印证一下。。。。


她的台型不够,放不开占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