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环》观后(众神的黄昏) [复制链接]

查看: 8483|回复: 39
31#

原帖由 fsyfsyfsyfsy 于 2010-9-20 22: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9-20 21:19:00 发表
终曲哪里出问题了?个别和弦?好像没感觉嘛,最最后救赎一声管号进得早了点,没等小提抽丝就进了,另外第一幕哈根唱到什么jagt er。。。那句时,齐格号角动机小号手吹跑了几个音。
lance高音本钱尽显,唯一问题就是音色薄,稍有点邪气(不是很正派很庄重的感觉),总觉得像弄臣还是米梅。。
ca

你说的的确十分精辟中肯,佩服!不是足下是当日哪位大侠(我跟一串人见面呱唧了几句,实在记不清了,劳烦给个提示,或者站内信)。
Lance的问题你预见所言挺有道理的,我自夸我自己可能是最早关注并介绍他的中国人(07年底在bh2000上首次提到他的齐格超棒)。
我还在德国那段时光,听过他荷兰人erik,尝试弱音,不少破了,这次有进步,齐格第三幕(个人觉得黄昏齐格甚至难于齐格齐格,第三幕全是捏着嗓子的森林鸟动机花腔选段)有弱音,都把持稳了,但是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一种pushing的方式强推出所有音符(目前本钱是可以保证的,今后我觉得真有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因为从声音厚度,不是声音幅度,是厚度来说,他其实是纯抒情的本钱,改不掉的,这个我坚信)所以或者他有自己一套技巧,能将薄脆金属质感音色持续推动,穿越管弦而不倒,或者某日突然verrecken ohne Frist。
关于齐格声型问题,上半年在bh详写过,至今我认为这是个青春英雄男高角色,而不是英雄男高角色,但目前欧洲几乎无例外,宁可认为更厚暗的蒙德,帕西可以叫做青春英高,齐格自己必须是正英高。我的见解是,从音域和色泽来说,齐格是完全可以(大多数情况也的确是)有spinto(cox)或者lirico(windgassen)完成的,效果绝对比什么“必须具备男中音色”的正英高(jerusalem,jung)来得强,这类青春英高在理查剧目里几乎每部都有(国王,酒神,太阳神,意大利歌手等等)。
齐格第一幕间先是听有哪些老外讲德语,而后凑听几句插两句,先是剧场外听了几个年轻人打情骂俏般耍笑,接着就是进场内听俩中年男人谈话,大胆插了两句,而后其中一位得知我在拜罗留过学后递来了名片,我说我这是今生第五次听齐格一剧,这部指环中通常最不受关注的是我的最爱,因为“好战感”,这人说“好词”,而后我简扫了名片,只知道是科隆剧院的人,后来回座第二幕开幕前再拿出来细瞅,才发现是总监laufenberg先生的名片。。。巧的是,这两位也谈到自己齐格看多少次,laufenberg先生谈话伙伴说30次往北(顺便我借此学习了新式现代德语,估计是指多于三十次的意思?),laufenberg先生自己说,50次左右,自15岁开始,我提到了jean cox,巧的是他特意说道他生平第一次经历齐格就是cox的。(按数据推算,就是1975年左右,cox当时53岁,他属于晚成型,50-55岁都是生涯高峰期)。cox是我最喜的齐格,当然缺点也不少,但我觉得他是我个人口味中最适合齐格的那个型号,大spinto的口径力度。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32#

此贴上贴重复,劳烦斑竹删除。
原帖由 fsyfsyfsyfsy 于 2010-9-20 22: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9-20 21:19:00 发表
终曲哪里出问题了?个别和弦?好像没感觉嘛,最最后救赎一声管号进得早了点,没等小提抽丝就进了,另外第一幕哈根唱到什么jagt er。。。那句时,齐格号角动机小号手吹跑了几个音。
lance高音本钱尽显,唯一问题就是音色薄,稍有点邪气(不是很正派很庄重的感觉),总觉得像弄臣还是米梅。。
ca

你说的的确十分精辟中肯,佩服!不是足下是当日哪位大侠(我跟一串人见面呱唧了几句,实在记不清了,劳烦给个提示,或者站内信)。

Lance的问题你预见所言挺有道理的,我自夸我自己可能是最早关注并介绍他的中国人(07年底在bh2000上首次提到他的齐格超棒)。

我还在德国那段时光,听过他荷兰人erik,尝试弱音,不少破了,这次有进步,齐格第三幕(个人觉得黄昏齐格甚至难于齐格齐格,第三幕全是捏着嗓子的森林鸟动机花腔选段)有弱音,都把持稳了,但是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一种pushing的方式强推出所有音符(目前本钱是可以保证的,今后我觉得真有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因为从声音厚度,不是声音幅度,是厚度来说,他其实是纯抒情的本钱,改不掉的,这个我坚信)所以或者他有自己一套技巧,能将薄脆金属质感音色持续推动,穿越管弦而不倒,或者某日突然verrecken ohne Frist。

关于齐格声型问题,上半年在bh详写过,至今我认为这是个青春英雄男高角色,而不是英雄男高角色,但目前欧洲几乎无例外,宁可认为更厚暗的蒙德,帕西可以叫做青春英高,齐格自己必须是正英高。我的见解是,从音域和色泽来说,齐格是完全可以(大多数情况也的确是)有spinto(cox)或者lirico(windgassen)完成的,效果绝对比什么“必须具备男中音色”的正英高(jerusalem,jung)来得强,这类青春英高在理查剧目里几乎每部都有(国王,酒神,太阳神,意大利歌手等等)。

齐格第一幕间先是听有哪些老外讲德语,而后凑听几句插两句,先是剧场外听了几个年轻人打情骂俏般耍笑,接着就是进场内听俩中年男人谈话,大胆插了两句,而后其中一位得知我在拜罗留过学后递来了名片,我说我这是今生第五次听齐格一剧,这部指环中通常最不受关注的是我的最爱,因为“好战感”,这人说“好词”,而后我简扫了名片,只知道是科隆剧院的人,后来回座第二幕开幕前再拿出来细瞅,才发现是总监laufenberg先生的名片。。。巧的是,这两位也谈到自己齐格看多少次,laufenberg先生谈话伙伴说30次往北(顺便我借此学习了新式现代德语,估计是指多于三十次的意思?),laufenberg先生自己说,50次左右,自15岁开始,我提到了jean cox,巧的是他特意说道他生平第一次经历齐格就是cox的。(按数据推算,就是1975年左右,cox当时53岁,他属于晚成型,50-55岁都是生涯高峰期)。cox是我最喜的齐格,当然缺点也不少,但我觉得他是我个人口味中最适合齐格的那个型号,大spinto的口径力度。
最后编辑DelMonaco 最后编辑于 2010-09-20 23:31:20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33#

请教阁下,这次在上海大剧院的声学效果比起拜鲁特来有多少差距?
TOP
34#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9-20 21:19:00 发表
终曲哪里出问题了?个别和弦?好像没感觉嘛,最最后救赎一声管号进得早了点,没等小提抽丝就进了,另外第一幕哈根唱到什么jagt er。。。那句时,齐格号角动机小号手吹跑了几个音。
lance高音本钱尽显,唯一问题就是音色薄,稍有点邪气(不是很正派很庄重的感觉),总觉得像弄臣还是米梅。。
catherine的高音似乎用一种尽量节省胸声的办法唱(偏向nilsson的用声方式,异于varnay,fla等

在最后终曲时, Catherine有一句没有唱出来.
乐队的一些失误很正常, 毕竟连续演奏了好几个小时!
TOP
35#

原帖由 hecq 于 2010-9-21 13: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9-20 21:19:00 发表
终曲哪里出问题了?个别和弦?好像没感觉嘛,最最后救赎一声管号进得早了点,没等小提抽丝就进了,另外第一幕哈根唱到什么jagt er。。。那句时,齐格号角动机小号手吹跑了几个音。
lance高音本钱尽显,唯一问题就是音色薄,稍有点邪气(不是很正派很庄重的感觉),总觉得像弄臣还是米梅。。
ca

哪句没唱出来?我咋没听出来?
TOP
36#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10-9-20 23:57:00 发表
请教阁下,这次在上海大剧院的声学效果比起拜鲁特来有多少差距?

同问
TOP
37#

原帖由 hecq 于 2010-9-21 13: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9-20 21:19:00 发表
终曲哪里出问题了?个别和弦?好像没感觉嘛,最最后救赎一声管号进得早了点,没等小提抽丝就进了,另外第一幕哈根唱到什么jagt er。。。那句时,齐格号角动机小号手吹跑了几个音。
lance高音本钱尽显,唯一问题就是音色薄,稍有点邪气(不是很正派很庄重的感觉),总觉得像弄臣还是米梅。。
ca

我也没发现那句没唱出,也可能我自己没特别留意,如果是siegfried。。。selig gruesst dich dein Weib那里弱音被盖住,很正常,管弦最后开得有点大,强音一个都没放过,恨不能轰飞前三排观众的架势,很满意,非常满意,相当地满意。
andersen被嘘走第二轮据最新消息,换作alfons eberz入替,此人水准可见我自掘坟墓的坛内老贴“齐格弗里德角色推介”一文,嘘走对andersen本人是悲哀,但对中国乐迷却也许是幸运,让我们有机会见识更多歌唱家!
我跟朋友笑称,齐格第二幕第二景唱到“我的号声替我招引出一个不赖的伙计(指恼醒了法夫纳)”,我也想说,咱国人一片嘘声呼唤出了一个新的齐格弗里德让大家感受,(内心里一片米梅奸诈的“hihihihihihihi”)
关于声学,很难比较,只能说拜罗好些,主要是楼上下(我坐过王座,也就是我前排就是翻宗谱监视thielemann指挥录像,而后右手第二位就坐着thielemann夫人的黄金位置,08年女武神彩排,也多次坐过楼上最后几排)声音音量和步伐十分统一,没有近大远小以及人声管弦节拍错位的感觉,在大剧院,因为齐格坐在三楼,黄昏在一楼前排,有点这种差别感,另外拜罗的管乐相比大剧院,比较抱团,不那么炸,弦乐差不多。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38#

LS对Thielemann那套已出版的《指环》CD版本(Opus Arte公司)评价如何?
TOP
39#

原帖由 Giles 于 2010-9-18 12:38:00 发表
我想多问句,为啥这次弦乐组人这么少?是原本就该如此的,还是带来的人太少?
瓦格纳个人对乐队编制要求很大,这是他要求的最低弦乐组编制:一提琴 16,二提琴16或14,中提琴:12,大提琴10,低音提琴8。
TOP
40#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9-21 14:51:00 发表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10-9-20 23:57:00 发表
请教阁下,这次在上海大剧院的声学效果比起拜鲁特来有多少差距?

同问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0-12-14 20:02:3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